六祖慧能三傳弟子,在莆田龜山寺獨創「茶禪」,影響了日韓茶道!
六祖慧能三傳弟子,在莆田龜山寺獨創「茶禪」,影響了日韓茶道!
文:聞道 攝影:木痴
「
七歲就有慧根的唐代高僧無了,遇神龜,開大山,在莆田龜洋古剎,踐行「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禪門清規,創立「農禪合一」的茶禪文化,不但流傳中國,還影響了日本、韓國等東亞國家的茶道文化。無了圓寂後肉身不腐,慧燈長久不滅,下院衍生,千載沉浮,世人驚嘆!
一
從小就有慧根,出家勤修,尋師證悟
無了禪師,俗姓沈,唐大曆五年(770)生於今福建莆田黃石鎮橫石村,其父系當地著名居士,不僅自己奉行法事,還常帶兒女到郡中寺院庵堂供香禮佛,培植慧根。
大曆十一年(776)農曆七月十五「佛歡喜日」,七歲的無了隨父去莆田壺公山白重院參加法會,見了出家人,心生歡喜,不肯回家。其父欣然割愛,送與住持為童子。
無了在白重院11年,18歲剃度出家。同年,到城南靈岩寺(今廣化寺)受具足戒,旋即到玉澗寺(唐代莆田大剎之一,唐武宗「滅佛」時廢)學律,不久,隻身北上求法,抵達江西南康龔公山,參拜中國佛教禪宗六祖慧能大師的二傳弟子馬祖道一禪師,成為馬祖的入室弟子,得師傅心印。
馬祖圓寂之後,無了移錫百丈山,在法兄懷海禪師座下學禪,他是莆邑僧伽中去百丈山受《百丈清規》典訓的第一人。他發願回莆後要建一座遵行禪門規制的禪院。
二
遇神龜獻山,無了改變大山命運,成就千年古剎
無了重回莆田靈岩寺,只有20多歲,但道風德行已遠近緇素所共仰。
重住靈岩寺的幾年中,無了幾乎走遍了周圍眾山,沒有找到如意的建寺聖地。一日清晨,他不告同侶,隻身從靈岩寺右側登山而行,杖策披榛,攀藤附葛,翻越山峰,涉渡林海,來到三紫山峰一處平塢里,發現密林覆被一坳,好像泉潭,潭水依稀可見。無了禪師準備走向潭邊掬水解渴,迎面爬來一隻六眸神龜,引領四隻小龜同向禪師行禮三下,即刻消失得無影無蹤。
禪師眼望巨龜消失之處,山深林密,群峰環繞,遠離俗塵,恍若世外。尋思片刻,頓然醒悟,遂下山回靈岩寺。第二天,肩挑十八斤重的鐵鋤與日常所需用品,依舊扶杖摸索上山,找到昨日遇六眸神龜處,「結茅為庵,孤身棲隱」。
禪師取山中「苦蓋」菜為糧,日間墾荒建置,夜間參禪問道。由於初來此地時遇龜,無了便把此山叫做龜山。一夜,無了正在坐禪,一隻猛虎追著一隻麋鹿進庵,麋鹿繞著無了跑,乞憐求救,無了以錫杖一點虎頭,猛虎立即逃走。
日月如梭,幾易寒暑,無了與首席弟子「慧忠」三十年不離龜山,歷盡艱辛,創建龜洋庵。
無了禪師偈詩一首,道出他如何在龜山寺持禪修道:
一下鋤頭一聲佛,哪有閑光管凡樂?
朝朝會得把柄人,誰知其中無一物。
師徒兩人以「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名訓為自我規約,遠近漸有來山駐錫的僧侶,及投二師為童子及剃度的新徒,梵宇漸具規模,住眾逐漸增至一千多人,並終形成莆田四大叢林之一的「龜山福清寺」,俗稱龜山寺,成就了一幅「深山藏古寺」的詩意圖。
三
禪農合一,開闢茶園,推行獨創的茶禪一味
龜山海拔700多米,峰巒重疊,嵐霧瀰漫,自古就有「龜洋積霧」之稱,自然條件得天獨厚,是種茶的好地方。
無了禪師倡導「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規約,要求僧眾自耕自種自食其力,大力弘揚「農禪合一,禪凈兼修」的宗風。他親率弟子們躬身荷鋤,開闢了十八處茶園,並培育出「本山」茶種,大力推廣百丈禪林的種種茶湯儀式,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普茶」儀式,後被莆仙眾多寺院所效法,並傳至日本和韓國,豐富並發展了茶道。《八閩雜誌》說:「龜洋山產茶為莆之最」;宋《莆陽志》記載:「莆諸山產茶,龜山第一」。
後來,明代龜山寺主持月中禪師復墾原有十八處茶園,改良培植出新優品種,經莆邑名宦陳經邦推薦敬獻朝廷,萬曆皇帝品飲後大加讚賞,特以禪師法號賜名「月中香」。據傳,該茶此後被選為朝廷貢品,名揚海內外,故龜山產「月中香」的茶園,亦稱御茶園。
寺中至今尚存有國師陳經邦題贈月中禪師的一對楹聯:「天上樓台山上寺,雲中鐘鼓月中僧」。
四
歷經坎坷,師徒法難重興,後揚名禪門
龜洋古剎有兩位開山祖師,除了無了禪師,還有無了禪師高足慧忠禪師,他們都是名滿天下的唐代高僧。
唐武宗會昌五年(845),中國佛教遭受一場滅佛除僧的浩劫,武宗詔命拆毀天下寺宇,勒令僧尼還俗。當時龜洋僧眾聞風彷徨。有的提前改裝潛跡,有的主動還俗歸宗,僅剩數十人願隨無了、慧忠二師生死與共。是年,無了禪師已經76高齡,慧忠29歲,在男女徒眾苦勸下,改著俗服「帽首絛腰,沉蹤處晦」,密持梵行。一年之後,佛教復興,無了禪師與眾僧相繼出塵回山,鳩資修建,不久即復舊觀。
當時靈岩寺(今廣化寺)劫後待興,敦請無了禪師下山主持靈岩寺大剎修復,無了禪師不顧將及八秩高齡,籌資率眾重建靈岩寺。因此,宋初改名曰「南山廣化寺」的靈岩古剎,歷代亦奉無了禪師為其「重興祖師」。
五
「肉身祖師,閩王歸敬」
隨著龜洋,靈岩兩剎復興,無了禪師蜚聲僧界,揚名禪門。唐咸通八年(867)十月一日,無了禪師行將示化,登堂向諸出家弟子述偈:
八十年不辨東西,如今不要白頭翁,
非長非短非大小,還與諸人性相同。
無來無去兼無住,了卻本來自性空。
說偈完畢,「儼然告寂,端坐如生」,世壽98歲。僧臘80載。因其肉身不腐,弟子建塔安奉。據了解,這是目前國內僅存的三尊唐代真身寶像之一。
無了肉身不腐的消息不脛而走,閩王王審知聞訊,遣使者來龜洋,一路焚香,幢幡引導,將無了禪師肉體抬到福州府庭供奉,然而不日,閩王府傳出臭氣,閩王即刻焚香問曰:是否要還龜洋舊址建塔?言畢,異香普熏。此事轟動福州府,傾城官民爭先恐後擁向王府瞻禮。閩王將禪師肉體送還龜洋,重建法身塔供奉。從此,龜洋「肉身祖師」名揚海內外,南北歸敬。
文革期間,有人說這尊寶像不是肉身,而是土身,世代欺騙人們。於是,保存了千年的無了禪師肉身寶像被抬到大雄寶殿外,用鐵鎚和木棍打碎,卻發現遺骨猶鮮,牙齒齊全,眾人皆呆。寺內幾位僧人將遺骨收藏起來,直到1983年,廣化寺重塑一尊全身遺骨,牙齒俱全的真身寶像供奉於龜山寺法堂。
六
禪風丕顯,下院眾多,聲名遠播四海
龜山寺自無了、慧忠兩位禪師後,歷代高僧輩出,禪風丕顯。其在海外影響之巨,所屬下院之多,在八閩禪院中實屬罕見,其中馬來西亞影響較大的就有五座。青雲亭坐落於馬來西亞馬六甲市區廟堂街,是星馬兩地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廟,在當地影響極大。
香林覺苑在馬來西亞馬六甲,系現代龜山寺高僧金明法師一手創建,被大馬新聞界譽為「甲州主要的佛教弘法中心」。其他如香林寺、凈業寺和觀音亭,在當地均有巨大的影響力。這些下院的主持長年在外,駐錫弘化,時攜巨金回國修建龜山寺祖廟,對擴大莆田佛禪文化與海外的交流,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千年之後的每一日清晨,鐘聲敲響了漫漫沉睡,龜山寺里的僧徒又開始了一天的修行。
文:聞道,圖:木痴
by看莆田原創編輯,發佈於:頭條福建,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古樹茶春茶採摘真的「越早越好」嗎?
※天下名茶數龍井,龍井上品在獅峰!
TAG: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