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十大之外,也請為去年中國這些考古發現,獻上掌聲!

十大之外,也請為去年中國這些考古發現,獻上掌聲!

一年一度的「中國考古奧斯卡」

「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昨天揭曉了!

其實十大之外,去年中國這些考古新發現

也很精彩,不容錯過!

「挖啥呢」邀請北大考古研究生撰文

關於它們,一篇看懂!

考古領隊說

謝光茂:婭懷洞遺址文化堆積深厚,延續時間數萬年,像一部無字的史書,完整保存和記錄該地區史前人類不同時期生產與生活的遺物和遺迹。距今一萬六千多年前的墓葬和人骨化石的發現再現了史前人類埋葬死者的情景,揭開了遠古先民的神秘面紗。

墓葬(1號墓)

婭懷洞遺址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隆安縣喬建鎮博浪村,為一石灰岩洞穴遺址。遺址發現有厚達5米的文化層堆積,年代上跨越了舊石器時代至新石器時代,距今約44000-4000年間。遺址發現有大量的石製品、動物骨骼等,石製品類型豐富,石器工業特徵明顯。除此之外,婭懷洞還發現有一座完整的舊石器時代晚期墓葬,出土一個完整的人頭骨化石。

用火遺迹

婭懷洞作為嶺南地區典型的石灰岩洞穴遺址,其地層堆積的連續性和年代跨度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其豐富的文化遺存,為探討嶺南地區舊石器晚期文化的演變,建立嶺南地區舊石器地層年代標尺等一系列重大問題都有著重要的作用。

從發現來看,婭懷洞不同時期的文化遺存,顯示出極為重要的人類行為信息,尤其是大量小石片石器的發現,對研究嶺南地區舊石器時代晚期文化演變、人類行為多樣性以及人類行為與環境變化關係等問題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材料。

稻屬植硅體

除此之外,婭懷洞遺址發現的舊石器時代晚期的人骨化石,距今16000年左右的野生稻遺存等都涉及到考古學中最為重要的研究領域和問題,可以說婭懷洞遺址的發現對解決舊石器考古中一系列重大問題都起著重要的作用,對其深入研究必然會對中國舊石器考古學的發展產生巨大的推動。(李昱龍)

考古領隊說

李有騫:三年來我們梳理出跨度六千年的文化發現脈絡,時隔半個世紀再一次在東北亞考古發出了中國強力聲音;在這裡確認了世界最早的砂繩解玉技術,體現了中國人最早以柔克剛的偉大實踐;在這裡發現了上封積石、下鑿基岩、火燒毀器的大規模史前墓地,反映了百萬年來人類對生死觀念的巨大轉變。

小南山遺址出土的玉器

小南山遺址位於祖國「雞冠」——黑龍江省饒河縣,2015-2017年的考古工作讓這顆明珠更加閃亮。最引人注目的當屬距今9200~8600年(C14測年,已校正)的玉器,有玉璧、玉珠、玉斧、玉管、玉匕形器和彎條形器,部分玉器表面可見凹凸不平的線切割痕迹;這些發現為興隆窪文化玉器找到了更年長的「親人」,為中國古代早期玉器的選料、加工、使用等問題的探討提供了寶貴的材料。

小南山遺址出土的石器

與玉器在一起的「小夥伴」還有石器和陶器,石器數量較多,既有打制的細石核、石葉等,也有磨製的礪石、鏃、斧、錛等。陶器均為平底器,夾細砂,內外顏色不一。石器、陶器顯示出的古樸風格再次證明它的不容小覷的年齡,可填補三江平原新石器時代早期的文化序列缺環。

30和37號墓的封石堆(自北向南)

上述各式器物均出土於墓葬中;這些墓葬均在基岩中開鑿墓壙,用積石做塚,一些玉器和石器被故意折斷。這為東北地區新石器時代早期墓葬提供了範例,數千年後的紅山文化仍可見這些「小南山式」 葬俗的影子。(馬永超)

考古領隊說

尹檢順:湖南瀘溪下灣遺址發現的貝丘堆積、大型祭祀場所以及出土的神秘陶器圖像、白陶、玉器等遺存,不僅反映了史前人類特殊的生存環境和生業形態,而且證實這裡是南方區域性祭祀中心發源地之一,在中國史前宗教起源及內涵研究方面具有重要地位,同時還提供了南方新石器文化關係與交流方面的一些重要線索。

大型祭祀場所航拍圖

瀘溪下灣遺址雖早已被發現,但是近些年不間斷的基礎設施建設對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現在已難以見到它原生的面貌。2017的主動發掘獲得的豐碩成果可謂是「不幸中的萬幸」,而且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驚喜。

「介字冠神像」圖像紅衣陶罐

200餘個形制規整、經過仔細加工的灰坑成片分布,或許可以展示距今7000年前下灣先民舉行大規模祭祀活動的壯觀場景。當然,在這持久的祭祀活動中,少不了另一位主角——刻有「太陽」、「神獸」、「神鳥」、「神像」等圖像的陶器。

種類繁多的石器,大量魚類、貝類、鹿角等為我們展示了下灣先民日常生活的一角。此外,還有一位見證當時遠距離交流的使者不能不提,即與環太湖地區形制相似的橋型或環型璜玉器,它為下灣先民的生活增色不少。這些均大大豐富了之前關於高廟文化的認識,這是驚喜之一。

太陽圖像白陶罐

新石器先民離去後,相當於商時期的先民來到這裡生活,狹長的墓壙,鋪滿墓底、獨具地方特色的隨葬品無一不彰顯出這是一處遠離中原王朝、位於雲貴高原北部山間盆地的世外桃源,而且填補了沅江中上游青銅時期文化的空白,此乃驚喜之二。(馬永超)

考古領隊說

周振宇:閩台同宗,施耕千年古稻;兩岸共祖,洞居萬載南山。

4號洞地層分期

南山遺址的史前文化遺存主要分布於「獅子山」東側山頂和西南坡的洞穴內。遺址文化堆積保存完整,地層連續且年代跨度大,可劃分為五個文化期,年代為距今5800-3500年,初步建立起閩西北地區新石器時代中、晚期至青銅時代早期的考古學文化譜系與年代序列。

蓄水池1

南山遺址第一至三期文化遺存僅分布於洞穴,第四至五期文化遺存則主要分布於山頂,所見遺迹均與先民居住活動有關,山頂更是發現了目前福建省內年代最早的兩座大型蓄水池遺迹。南山遺址主要居住區的轉變展現出先民隨人群擴大而拓展生活空間,以及山頂、洞穴相結合的空間利用方式,進一步豐富對我國新石器時代山區居住遺址和山民生活方式的認識。

4號洞陶器

南山遺址最受矚目的發現當屬在洞穴堆積中浮選出數量異常豐富的農作物與相關農田雜草遺存,尤以水稻、粟、黍為主。其中,南山遺址的粟、黍是目前華南地區年代最早者,水稻則是武夷山東麓地區年代最早者,上萬顆炭化稻穀充分表明南山先民已掌握相對較發達的稻作農業生產方式,可謂我國首例會「種田」的穴居人。此外,對洞穴中的5具人骨進行體質人類學和同位素研究的結果進一步佐證了稻作和粟作兩大農業系統在南山遺址中同時存在。

南山遺址的考古發現為探討華南沿海地區的稻作與粟作農業來源以及閩台農業文化淵源等課題提供了關鍵證據和新線索。(李唯)

考古領隊說

雷少:大榭遺址,不僅發現了我國海鹽生產的最早證據,還在周邊發現了商周時期大規模的鹽業遺址群,填補了我國海鹽業考古領域的空白,為深入探討我國古代海鹽業的起源、發展,工藝傳承,以及早期交通、貿易和社會複雜化等,提供了極為重要的實物案例。

中段鹽灶群

大榭遺址文化堆積由早至晚分別為史前、東周和宋元時期,其中史前時期又包括一、二兩期遺存,時代分別相當於良渚文化晚期和末期,是為遺址的主體堆積。所在的大榭島位於寧紹平原和舟山群島之間,遺址三面環山、北面向海,地理環境獨特,其考古研究工作對探討史前海陸環境變遷、海島聚落人地關係等課題具有重要意義。

史前鹽灶群航拍

鹽之於人民和國家,從古至今一直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性地位,東周時期齊國借「漁鹽之利」雄霸一方即在歷史文獻中廣為記載。大榭遺址最受矚目的收穫便是在第二期遺存中發現了目前我國最早的史前海鹽業遺存。

大榭遺址所見製鹽遺迹主要包括鹽灶以及與製鹽活動相關的灰坑等,還有大量的製鹽廢棄物堆積,它們布局較清晰、結構較完整。其中,鹽灶成群分布,大致可分為三個時段:早段鹽灶僅有一個灶眼,使用陶缸煮鹽;中段開始出現七個灶眼的複合型鹽灶,使用以植物碎屑為羼和料的陶盆煮鹽;晚段鹽灶規模更大,幾個一組,使用以貝殼碎屑為羼和料的陶盆煮鹽。此外,製鹽廢棄物堆大量發現,內含有種類較豐富、要素較齊全的製鹽遺物。除了陶缸、盆、支腳等製鹽器物外,堆積物中還伴出有大量燒土塊與白色鈣質小結核,均與製鹽活動有關,且科學檢測表明製鹽過程中存在日晒提濃和加熱滷水的步驟。

大榭遺址二期製鹽陶器

大榭遺址是我國史前製鹽遺址的一張閃亮名片,內涵上與英、德、法等國發現的海鹽業遺存非常相似,為探索海鹽手工業史,以及我國浙東沿海地區史前貿易、交通、社會複雜化等課題提供了重要實證。(李唯)

考古領隊說

高江濤:今年是陶寺遺址考古發掘40年,從王墓龍盤現世,到城址巨無霸,再至神奇觀象台,乃至中國最早宮城,一座4000多年前的祖先聖都逐漸面目清晰的向我們走來,訴說她的前世,期待她的今生……

陶寺遺址宮城平面圖

280萬平方米的城址、觀象台、王級大墓等重大發現,使得陶寺遺址不僅深得學術界關注,也被大眾耳熟能詳。作為公元前2500-1900年黃河中下游地區一處具有都邑性質的城址,陶寺城址由宮城-郭城構成、功能分區明確,是研究中原文明進程中的重要支點。2017年的考古工作,確認了遺址最為核心的宮城城牆的結構、年代及發展演變,奠定了陶寺遺址「雙城制」結構和重要地位。

陶寺宮城南東門址示意圖

宮城呈長方形,位於遺址東北部,面積近13萬平方米。始建於陶寺文化早期,中期延用,並因大城的修建而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宮城;晚期經過重建,在偏晚階段徹底廢棄。

考古發掘揭露了兩處門址,具有極強的防禦色彩。東南角門位於宮城東牆與南牆交匯處,南牆向東突出、東牆內側建「內墩台」,二者間構成曲尺形通道,形似半瓮城。南東門位於宮城南牆東段,其正對宮城內部最大的宮殿基址,很有可能是宮城的正門。其形制特殊,在南牆外延伸出東、西兩個夯土基址,中間為門道,似乎構成一個帶闕樓的門址。

陶寺宮城出土銅蟾蜍

陶寺遺址宮城作為目前考古發現的中國最早的宮城,保存較為完整,規模宏大,其完備的「城郭之制」是中國古代都城制度重要的源頭或最初形態。東南角門形制與同時期石峁遺址外城東門相近,為探討陶寺文化與周邊地區文化的關係提供了新視角。南東門與後世帶有闕樓的門址如隋唐洛陽應天門亦有相似之處,對後世影響深遠悠長。(楊菁)

考古領隊說

王京燕:一處墓地就是一部靜默的區域社會史。陶寺北兩周墓地清理出的墓祭遺存、衛國刻銘鍾、「帷荒」等遺存,是近年來東周考古的重大發現,也是周代宗法制度下不同的貴族集團在葬制上的反饋,深入研究下去勢必會推動晉國史乃至兩周史的研究。

3011號墓「衛侯之孫申子」刻銘甬鍾

襄汾陶寺北兩周墓地上啟兩周之際,下迄戰國時期,伴隨了晉的興衰,見證著魏的崛起,寸土之間展現出一幅超越時空的宏大畫卷。

2017年Ⅱ區墓葬分布

這一墓地延續數百年而秩序井然。墓葬隨地勢由早到晚沿西北-東南向排列,其間未見有打破,內部據等級差異而聚集、分化,大中型墓葬居中,小型者集中分布於四圍,當有專人管理、統一規劃。恰如《周禮·春官·墓大夫》所載:「掌凡邦墓之地域,為之圖,令國民族葬而掌其禁令,正其位掌其度數,使皆有私地域」,為兩周時期墓地及社會制度的研究又添絕佳材料。

3014號墓荒帷局部

喪葬方面亦有重要發現。3014號墓荒帷遺迹是唯一保存較完整的春秋晚期實物資料;2001-2007、2009、2010號墓等7座大夫墓北部所見圓形坑,是與喪葬有關的遺迹;繼北趙晉侯墓地、曲沃羊舌墓地之後再次發現的墓祭遺存以動物祭祀坑為主,分布規整,顯示出單次祭祀中對祭祀動物位置的預先安排;所見玉石器祭祀遺存,為目前東周考古所僅見。這些共同勾勒出2000多年前三晉大地上先人在此下葬棺槨、回填墓室、祭祀等一系列喪葬活動的歷史場景。(吳桐)

考古領隊說

方勤:「金道錫行」的確認,實證了中國銅礦資源的南方之路;同時期大型冶煉遺址的發現,正是大遺址理念實踐的生動成果。每想起,幸福滿滿!

墓地南區航拍

一個在傳世文獻中並不明確的曾國,正在藉助考古發掘重見天日。

2015-2017年的大規模發掘和調查表明,位於湖北省京山縣漳水北岸的蘇家壟遺址,是一處包括墓地、居址、冶煉作坊的曾國大型城邑。100餘座幾乎保存完好的墓葬和車馬坑、500餘件青銅禮器、50餘件有銘青銅器為我們勾勒了一幅曾國貴族社會的生活畫卷,使其成為周代物質文化面貌最為明晰的諸侯國之一。

「曾伯桼」壺

特別是其中的高等級墓葬79和88號墓,極有可能是一代曾伯桼及其夫人的墓葬。出土銅器的長篇銘文顯示,曾伯桼不僅「溫恭且忌,為民父母」,還憑藉著強大國力,為周王室控制淮夷,守衛南疆。夫人墓中銅簠銘文有「陔夫人羋克」,表明這位曾伯夫人極有可能來自「羋月」的老家——楚國,是目前較早反映曾國與楚國聯姻交往的實證。

曾伯桼壺腹銘文

在諸侯爭霸中,銅是重要的戰略物資,誰掌握了銅,誰就有了建立強大勢力的基礎。考古調查發現的大面積冶煉遺存、出土的銅錠以及「曾伯桼」銅器關於「金道錫行」(銅錫之路)的記載等資料,展現了曾國青銅器從冶煉、生產到流通的諸多環節,為曾國青銅器的研究開闢了新的領域。(蔡寧)

考古領隊說

種建榮:隨著劉家窪春秋墓地兩座規模宏大的「中」字形大墓的發掘,金、銅、鐵、玉各類材質文物的出土,及與之匹配的居址、鑄銅、制陶作坊遺存的發現,由此,一個地處周戎之間,秦晉之交的周代封國於關中東部的渭北台塬重見天日,不僅豐富了關中東部周代聚落考古的資料,更為開啟區域周代考古提供新的契機,可謂周代考古的又一重要事件,意義將是深遠的。

發掘現場

劉家窪,處在溝通關中乃至中原與北方的洛河通道之上,宗周與晉地交通來往要道之一,位置關鍵而重要。近年發掘的兩座帶「中」字形墓道的大墓、數十座中小型墓葬、長500餘米的夯土牆以及出土和追繳的大量青銅禮器都顯示,這個關中東部的小村落,在春秋時期極有可能是某個諸侯的封國或采邑。

6號墓墓室器物

兩座大墓特別是1號墓,規模宏大,墓室大小僅次於甘肅禮縣大堡子山的秦公2號與3號大墓,而比曲沃晉侯墓地93號墓、韓城梁帶村芮公墓地27號墓大得多,也比洛陽發現的、被認為可能是周平王墓的「亞」字型大墓大。據此推斷,大墓墓主人身份亦當為諸侯國國君級別,地位不亞於大國諸侯。

出土金器

春秋早期,周王室東遷洛邑,關中西部盡歸秦人,北方戎人也自洛河通道侵入或抵近渭北一帶,這裡實際上已是周王朝的邊界地區。劉家窪墓地從文化因素來看,總體屬於周文化系統,同時也帶有少量秦文化和戎狄文化特徵。加上以往的考古線索,初步表明在關中東部特別是渭北台塬區,洛河與黃河的支流上可能分布著多個或緣於西周貴族采邑、或從西部東遷而來的小封國。

在關中東部,東周時期完整的高規格墓地和大規模聚落遺存尚不多見,這一發現不僅豐富了對周室西陲政治面貌的認識,還為理解周代分封制和邊疆管理模式提供了新資料。(蔡寧)

考古領隊說

張春長:手鏟翼翼滑行,品味流年暗度,追回遠逝光陰。陶片、骨笄、玉珠、碳屑,是真草隸篆的文字;城牆、房址、墓葬、窯爐,乃畫風不同的插圖。金玉銅貝,車馬牛羊,中原風物,迤北故情……神秘古國的壯闊圖景,一幕一幕鋪展開來。輝耀東周卻明滅史冊的藝術民族,彷彿兩千年寥寂只等這次相逢。沉厚智慧,引燃創意火種;雄古氣息,滋潤鵾翔心靈。考古,時空的梯棧;故郡,奇蹟的搖籃!

二號車馬坑二、三號車及殉人(馬頭東向)

行唐故郡遺址,初步認定為春秋晚期至戰國早期的鮮虞中山國貴族墓地,以及東周居址和城址,居址、墓地與城址三位一體。它的發現與研究,填補了冀中地區同期考古及歷史研究的空白,為研究戎狄等北方族群的華夏化進程與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形成,提供了極為珍貴的研究材料。同時,城址為探尋早期中山國都城「顧」和「千年古縣」行唐的文化根脈「南行唐邑」提供了重要線索。

2號墓青銅器組合

墓葬以相對集中的墓組分布。以積石墓為主,高等級墓葬與車馬坑、殉牲坑自西向東次第排列,殉葬坑與車馬坑以槽通連,內分層埋放大量牛、羊、馬頭蹄,形制獨特,系考古中首次發現,為研究先秦時期的喪葬祭祀用牲乃至賵賻助喪制度提供了全新資料。頭蹄葬以及隨葬品銅鍑、金盤絲耳環、環首刀以及大量瑪瑙、綠松石飾品、貼金銅虎牌具有鮮明北方族群特色,車馬坑陪葬制度及青銅器、陶器等又顯現深受晉、燕、齊等影響,強烈地反映出華夏與北方族群兩種文化之間的融合與嬗變。

車馬器

在反映歷史大勢的同時,故郡遺址的相關發現也為先秦車馬器及其制度研究提供了罕見的實物資料。二號車馬坑發現由五輛車組成的出行陣列,規模宏大,裝飾華麗精美,是研究先秦時期車馬埋葬制度、車馬陣容的珍稀標本;用不同方式裝飾不同車輛、馬匹,用不同構件及方式編串清晰可見的鞁具與挽具,則將極大推進對先秦時期車馬系駕方式的復原與研究。(吳桐)

考古領隊說

林玉海:土山屯墓群考古在漢代中低級貴族墓葬發掘資料中非常罕見,為探尋盛極一時的古琅琊郡(國)之謎和秦漢時期中國沿海南北經濟文化交流等極具重要意義。遣冊和「上計」文書牘等,為研究漢代名物、政治、行政司法等制度,具有很高的文獻價值和研究價值。

4號封土遺迹分布情況-墓葬、祭台、溝狀遺迹

青島土屯山墓群為我們勾勒出秦漢時期盛極一時的琅琊故郡「劉氏家族」生活百態圖。25座東周墓、125座漢墓、28座清墓以及秦漢時期的城址、窯爐等生活遺迹,上千件精美的陶、原始瓷、銅鐵、金銀、玉、漆器及絲織品,真實而生動地展示了漢代魯東南沿海地區低等級貴族豐富多彩的物質文化、思想觀念及喪葬習俗。

玉溫明的木雕附件——上1:伏羲(彩繪並包金銀箔);上2女媧(彩繪並包金銀箔);上3:侍女(彩繪);上4:螭虎(包金銀箔);上5:龜(包金箔)(147號墓)

土山屯墓地的重要性不僅僅在於其可觀的墓葬規模和隨葬品種類及數量,更在於其創造的多項漢墓「新發現」記錄,極大推動了漢墓研究進程。如首次發現在漢墓封土前磚構墓前「露祭」擺放酒食用的「祭台」,為歷史時期考古從「葬」到「喪」再到「祭」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寶貴信息。保存完好的竹木漆器、紡織品等文物,極大填補了北方地區墓葬內有機質文物發現的空缺。遣策所展示的首次自名為溫明、玉席的文物,為研究漢代名物制度提供了珍貴資料。首次發現「積陶墓」的墓葬形制,為漢墓結構研究提供了新材料。迄今發現的第一批完整的漢代縣級上計文書牘,對研究漢代行政制度、司法制度也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出土文字資料。

147號墓棺槨結構及棺外側的「棺束」

土山屯墓群文化內涵的「外來性」也是其一大亮點。大量江東風格的高溫鈣釉陶、揚州風格的漆木器以及江南特色的整木棺、磚木結合的槨室結構、「人」字形槨頂,描繪出戰國秦漢時期魯東南沿海地區與江浙文化區頻繁而深入的經濟文化交流圖景,也為漢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物證。(崔秀琳)

考古領隊說

林棟:遼寧康平遼代契丹貴族墓群,首次在同一墓地發現三座隨葬品組合完整的契丹貴族墓葬。豐富了契丹貴族墓葬形制、葬具、葬俗、隨葬品及墓地排列方面的資料和認識。出土的兩件白釉黑、褐彩梅瓶,為遼墓中首次發現,對於遼代陶瓷考古具有重要的意義。

I區2、3號墓墓壙

遼代文字史料不太多,契丹民族給我們留下的只是一道模糊的背影,引人遐思無限。唯有宏大的墓葬和精美的文物述說著久遠的繁華,引領我們去感悟契丹民族那豪邁的品性、精彩的生活、質樸的思想和氣度。

遼寧康平遼代契丹貴族墓群清理出遼代大型磚室墓三座、中小型石室墓六座,墓群的總體時代大致在十世紀中期至十一世紀中期,對遼代考古學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I區4號墓出土玻璃瓶

三座大型磚室墓出土了大量的珍貴器物,墓主人應為身份較高的契丹貴族階層。其中3號墓完全未被盜,完整保存了隨葬品組合,出土了整套銅鎏金馬具和陶瓷器等200餘件精美的文物,更令人驚嘆的是,墓主人雙手滿帶10枚銀鎏金戒指,雙耳佩戴摩羯形金耳環,左右手腕各分別佩戴一個鎏金銀鐲,胸前佩戴瑪瑙項鏈和葵形銀鏡,腰部為銀鎏金捍腰。雍容華貴的墓主人配飾著這些金銀器靜靜長眠於此,可以想見她生前的地位是多麼尊崇而高貴。另一座4號墓出土的陶瓷器數量和種類更加豐富,特別是兩件白釉黑(褐)彩梅瓶,為遼墓中首次發現。

I區4號墓出土銀鎏金面具

六座中小型石室墓完全由石塊砌築,大部分被盜,只出土了少量陶器和鐵器,應該是契丹小貴族階層或一般富戶的墓葬。

另外,在附近還發現一處遼代大型房址,可能和上述墓群有一定關係。房址牆壁石築,由三個套間和兩個單間組成,房屋內均有火炕和灶台。(張保卿)

考古領隊說

黃信:太子城遺址是第一座經考古發掘的金代行宮遺址,金末廢棄後即被基本完整保存至今,十分難得。由9號和1、2、3號建築基址組成的前朝後寢布局方式是金代官式建築的首次發現,對金代建築史研究有重大推進。它是近年來金代城址中發掘面積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處,對推進金代捺缽制度、官式建築選址與營造、城市考古研究等有重大意義。

9號建築基址

據《金史》載,金章宗泰和二年(1202)與五年曾駐夏於西京路宣德州龍門縣的泰和宮(後改為慶寧宮)。經考古調查,太子城遺址是金代龍門縣(現赤城縣龍關鎮一帶)唯一一處金代中後期有宮廷性質的城址,且位於金世宗、章宗時期去山後捺缽的交通路線上,故可以推測太子城即《金史》中記載金章宗駐夏的泰和宮。

白釉印摩羯紋「尚食局」款碗

這是一座具有行宮性質的長方形城址,位於北京2022年冬奧會張家口賽區太子城奧運村項目佔地範圍內,經勘探其南北長400米、東西寬350米,方向158°。現東西南三面城牆存有地下基址,北牆基址被河流破壞無存,殘存三面牆體外均有壕溝,另鑽探發現城址西牆有2道,東西間距50米。鑽探確認城內主街道基本呈T字形,已發現南門與西門各1座,門外均有瓮城。城內鑽探共發現建築基址28座,分析其中位於太子城南北中軸線上的兩座建築基址(第3、9號建築)的建築形制、規模與遺物之後,認為其為太子城遺址規格最高的建築。

泥質灰陶迦陵頻伽脊飾

太子城遺址出土遺物以各類綠釉琉璃或泥質灰陶建築構件為主,另有部分銅鎏金龍形飾件等。從出土遺物推測太子城遺址時代為金代中後期。

太子城遺址還發現了15件「尚食局」款瓷器。尚食局是自北朝以來多數王朝宮廷內專掌「供御膳饈品嘗之事」的機構,據此可以推測該城址與金代皇室有關。

太子城遺址是僅次於金代都城的重要遺址,其建築布局清晰,與金上京遺址極為相似,其發掘對遼金元時期城址、中國古代建築等研究將有重大推進作用。(李萌慧)

考古領隊說

鄒後曦:白帝城遺址積二十年田野考古之功,為蒙宋戰爭時期山城防禦體系的認識提供了典型案例,為三峽乃至長江上游廣大區域歷史時期山地類型城市的深度解讀提供了借鑒。同時,也是著眼保護利用,文旅深度融合的有益嘗試。

白帝城及周邊防禦性寨堡、設施空間分布圖

劉備「白帝城託孤」的典故、李白「朝辭白帝彩雲間」的名句,讓位於瞿塘峽西口長江北岸山巒上的白帝城,婦孺皆知。這裡南臨長江,東扼夔門,易守難攻,素來是進出四川盆地的東側門戶。現存的白帝城遺址上起西漢、下迄宋明,尤以南宋白帝城保存較好。南宋白帝城建於淳祐二年(1242),曾是南宋在西線戰場抵禦蒙古的最後屏障,但隨著元朝的建立,南宋白帝城最終仍於至元十五年(1278)遭到廢棄。

皇殿台瓮城全景(西南-東北)

1998年至今,持續20年考古工作,考古工作者廓清了南宋白帝城的空間格局——南宋白帝城平面形狀近似馬形,由白帝城、下關城、瞿塘關和子陽城組成,因地制宜的城防體系可概括為「城連城、城中城、城外城」;考古工作者還基本掌握了白帝城遺址子陽城片區文物遺存的現狀、整體布局和文化內涵,確認了子陽城片區即為南宋白帝城軍事防禦的核心區。

鐵雷

通過實物遺存可以發現,南宋白帝城是純軍事用途的城址,其中最亮眼的發現即為與文獻所載「震天雷」類鐵火炮相似的鐵雷。這種武器內部填充黑火藥,年代推定為南宋晚期,因而其成為了目前我國考古所見最早的火器實物。此前在《宋史》《元史》等諸多文獻有所提及的宋代戰爭已然冷熱兵器共存的情況,如今得到了考古成果的真切證實。(奚牧涼)

考古領隊說

羅汝鵬:蘭若寺墓地,鮮活地展現了中國墓葬制度的重要轉折,在「妖髡毀墓」、南宋皇家陵園盜毀嚴重的背景下,幸運的讓今人領略了南宋高等級墓葬制度、南宋官式建築的歷史風采。

蘭若寺墓園建築格局

南宋朝廷定都臨安後,朝野上下無不希冀早日光復故土、重回汴梁舊都。在此基礎上,南宋帝後陵是權殯,建造也比較簡單。在宋六陵已遭毀壞、布局不清的現狀下,距離南宋皇陵僅6公里的蘭若寺墓地應該是目前研究南宋帝陵制度最重要的實物資料,精緻的石雕和陶質仿木構建築構件也為古代建築研究提供了難得的研究契機。

蘭若寺墓地墓園復原效果圖

浙江紹興蘭若寺墓地是目前所見規模最大、規格最高、布局最完整的南宋墓地,其規模遠遠超過寧波東錢湖、餘姚史氏家族墓等南宋時期權傾一時的重臣墓園。蘭若寺墓園的選址遵照南宋時期形勢派風水觀念,具備完整的風水格局,墓園坐北朝南,地形形似座椅,契合「懷抱之地」的環境特徵。

主墓及拜台結構圖

蘭若寺墓園至少由四級大台地構成。第一級台地為「下園區」,由石牆、神道和門道組成,推測可能是用於日常祭享和守陵人居住的區域;第二至第四級台地為「上園區」,主要建築皆中軸對稱,有石牆、殿門、廂房、大殿、庭院等遺迹,應是專門用於祭祀的高等級建築區與主墓分布區。

位於第四級台地上的主墓室為同墳異穴、東西並列的兩個長方形墓室組成。墓室被盜嚴重,僅發現銅鏡、鐵券、墓志銘碎片等少量遺物,通過解剖分析,可知墓園應在宋元之際已經歷了幾次盜毀,與文獻記載的「楊髡髮陵」事件頗為契合。(張保卿)

考古領隊說

張照根:樊村涇元代遺址發現大規模建築基址群,出土百餘噸龍泉青瓷,是元代城市考古的重要新發現,實證了太倉曾是龍泉青瓷貿易集散地,見證了太倉「天下第一碼頭」的繁榮景象,為海上絲綢之路研究提供了新材料

遺址發掘區域全景

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為解決南方糧食北運的問題,開創了海道漕運。作為這條航線的起點,劉家港和太倉成為繁華的「漕海要津」,並外通高麗、日本等國,有「六國碼頭」之稱,至明代鄭和下西洋,亦「自太倉開洋」。

樊村涇遺址得名自原流經此地的樊村涇古河道,並以其為界分為東西兩個區域。東區發現有推測為倉儲遺存的元代中晚期大型院落基址,西區的建築基址則沿道路、河道有序密集排列布局,內有多處灶台、庭院,推測為前店後坊的商住區遺存。遺址內還有道路、古橋和碼頭駁岸等遺迹。

東發掘區第5層瓷片堆積

遺址遍布瓷器堆積遺存,共發掘瓷器及其殘片150餘噸,其中以龍泉窯青瓷為主,是目前除龍泉窯址外規模最大的一處龍泉窯青瓷遺存。這些瓷器的器型、紋樣、種類與海外發現的中國瓷器十分相似,具有較明顯的外銷屬性。

元景德鎮窯卵白釉」樞府「款盤

通過樊村涇遺址的發掘,可以勾勒出元代中晚期至明初作為瓷器貿易集散地的太倉古樊村涇兩岸倉儲區、商住區分立、往來貿易繁榮的景象。是太倉港元代「天下第一碼頭」的有力印證,更是太倉城市歷史研究和以瓷器貿易為代表的元明海上絲綢之路研究的寶貴材料。(劉天歌)

本賬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賬號

文中圖片來自主辦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挖啥呢 的精彩文章:

TAG:挖啥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