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人演數十個角色?「非遺」單檔布袋戲藝人絕了!

一人演數十個角色?「非遺」單檔布袋戲藝人絕了!

GIF

前段時間熱播的《聲臨其境》

多位大咖多維度挑戰各種聲音

一條聲帶駕馭全場圈粉無數。

而你或許不知道

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表演藝術

單檔布袋戲

藝人可以一人撐起一部劇

分飾數十個角色?

蒼南縣非遺保護中心提供

蒼南單檔布袋戲

十指搬演古今事

一方一米見方的戲台,一個手指操縱的世界,伴隨鑼鼓樂和唱念吟哦,木偶演繹著人間悲喜……這正是我國木偶戲的活化石——非物質文化遺產單檔布袋戲的真實寫照。

一座戲樓,一名藝人,數十個木偶,就是一台單檔布袋戲的全部構成,因此,單檔布袋戲也有著「一人戲班」之稱。追溯其歷史,晉代王嘉《拾遺錄》中有類似表演形式的記載,而「布袋戲」這個稱謂,則最早記載於清嘉慶年間刊本的《晉江縣誌》卷七十二中。

據蒼南縣非遺保護中心姚仁磊介紹,明清時期,單檔布袋戲從閩南傳入蒼南,與當地的曲藝、民間文學、提線木偶、戲劇等融和,形成了獨特的藝術形式。

蒼南縣非遺保護中心提供

單檔布袋戲演出時,藝人躲在戲樓的戲屏之後,將戲偶套在手上,雙手用食指支撐戲偶的頭頸,用中指、拇指操縱戲偶,雙腳踩擊大、小鑼,時而雙手執戲偶表演,時而還騰出右手演奏鼓、鈸、板等樂器。

潘沁文拍攝

單檔布袋戲表演技巧上講究巧手持物和巧手打鬥,藝人能憑藉手指、手掌和手腕上的技巧,淋漓盡致地表現不同人物的不同個性特徵,以及整冠、亮相、跑馬、對打、翻身、倒茶等特技動作。

小旦的婀娜多姿、老生的穩重、武生的凜然威風、丑角的詼諧逗趣等,通過十指操縱盡現其態、栩栩如生。

在單檔布袋戲的演出中,生、旦、凈、丑、雜,均由一個人以不同的變音法演唱,能通過聲腔的抑揚頓挫和節奏的快慢,來表現不同角色的性格、年齡、處境,與喜、怒、哀、樂、哭、笑、罵、打等不同的心情及情境。

藝人出色的「變音」技巧,把小旦的哀怨、小生的斯文、老生的滄桑、小丑的逗趣表現得淋漓盡致,逗、捧、說、唱聲情並茂,充滿著新奇的色彩。

一人的生旦凈丑

演一出好戲道一場人生

吳明月是單檔布袋戲的國家級「非遺」傳承人,他的祖父吳時纓、父親吳元長都是當地聞名遐邇的單檔布袋戲藝人,出身世家的他打小就同單檔布袋戲結下了不解之緣。

圖為吳明月,蒼南縣非遺保護中心提供

青少年時期,吳明月就跟著父親學習單檔布袋戲。吳家一貫家教甚嚴,在教導曲藝之時,則更為嚴厲

「父親是一個嚴格的人,平時生活中就有許多規矩,比如吃飯的時候,快了慢了都不行,夾菜伸筷子要怎麼做,凡事都講求適度。」在吳明月的印象中,父親傳授單檔布袋戲,時常督促他多學多背多研究。

「要學好、背好,動作要這樣才更逼真……如果達不到要求,就會嚴厲地批評。」吳明月說,其中最難的,是戲曲的唱腔,既要準確,又要讓觀眾聽得有滋有味。

一個人就要演出一台戲,手、腳、眼、嘴的配合不能有一絲馬虎。

圖為上個世紀演出盛況

上個世紀,單檔布袋戲廣受百姓熱捧,「一人戲班」走街串巷,所到之處往往聚集起大量人氣。

蒼南單檔布袋戲的演齣劇目有連台本、單本、插出等多種形式,其中,連台本一部可演出2至30本,可演一日夜或10多天。

一連多日演齣劇目,就好比現在的連續劇,精彩之處戛然而止,或留下懸念讓人猜測,一台戲終,觀眾熱議紛紛,場面熱鬧非凡,而待到下一場戲開始,現場又鴉雀無聲起來。

以前一台戲3個小時,現在多為2個小時,雖然演出很累,但聽到觀眾的鼓掌和喝彩,一切都值了。」於吳明月而言,觀眾的投入就是對他最大的肯定。

「藝術水平高的藝人,角色的喜怒哀樂都能夠準確地傳達給觀眾,演出悲傷情緒時,觀眾會隨著角色哭泣而流淚,搞笑角色的出場則能帶動觀眾哄堂大笑。」吳明月認為,要調動觀眾情緒,最關鍵的是要在道白、唱腔的情感表達上多下功夫。

葉其念拍攝

除吳明月外,其父親還有2名弟子,為了表演精益求精,師兄弟們也時不時相互交流經驗,共同探討表演技巧。

單檔布袋戲的劇本有手抄傳承的提綱本、口口相傳的師承本、民間藝人自編的「講書本」,還有由表演者從傳統小說中自由取材編成的劇本。在吳明月的桌子上,常年放著厚厚的《辭海》、《康熙字典》等工具書,這些書是他研究和創作劇本「最好的夥伴」。

吳明月自主編劇的劇目有《武松打虎》、《哪吒鬧海》等,在唱腔、道白、道具設計等各方面,都融入了他的個性想法。

「例如《武松打虎》,店小二的口白應如何表演,才能更好地渲染氣氛,使劇情銜接更加自然。」通過對每一個細節的認真打磨,這些劇目大獲成功,還跟隨吳明月走出蒼南,到杭州等地演出,為單檔布袋戲收穫了不少「粉絲」。

一心裝著布袋戲

衣缽難傳誰能知

隨著娛樂形式逐漸增多,曾紅遍當地大街小巷的單檔布袋戲不可避免地淡出人們的視野。

如今,挑著戲樓走街串巷的「一人戲班」幾近絕跡,這項以往在老百姓身邊的藝術「住進」了博物館、藝術館、民俗館,頗有些「束之高閣」的意味。

在浙江省蒼南縣人民公園的小山上,靈溪民間藝術館坐落於此。這間不大的藝術館一層是單檔布袋戲的演出廳,僅可容納不到一百人的觀眾,這與鼎盛時期一場上千人的觀眾規模相去甚遠。

一場2小時的單檔布袋戲,從頭到尾認真觀看的都是40歲以上的觀眾,年輕人大多不喜歡看,也看不懂。

蒼南縣非遺保護中心提供

提到單檔布袋戲人氣的大幅下滑,浙江省級「非遺」傳承人陳爾白同樣感觸很深:「現在和以前不一樣了,過去,凡是年節假日、紅白喜事,都會邀請我們去演出,現在一年到頭沒幾場。」

傳統單檔布袋錶演在技能上對藝人有較高的要求,要內有「肚才」、外有「口才」,對人情世故、鄉土掌故、俚俗諺語、詼諧笑話等方面無不精通;還要嫻熟運用表演技巧,機趣橫生地表現人或物。

學習數年才可「獨挑大樑」,曾經收入尚豐的單檔布袋戲現又無法當做養家糊口的營生,藝人無法靠演藝維持生活,大多數另擇他業。僅憑單純的熱愛,則很難吸引「新鮮血液」傳承這項千古之藝。

陳爾白常常擔心自己的技藝後繼無人,這也是所有單檔布袋戲傳承人的心聲。

潘沁文拍攝

此外,除了戲曲表演,單檔布袋戲的道具製作也即將陷入無以為繼的困頓。

吳明月傳承了製作木偶頭、頭盔等道具的手藝,而要請專門的木雕手藝人雕刻木偶頭,一個就需要數百元,再加上頭盔、服裝、戲樓等的製作,要湊齊一套行頭,得花上幾萬元,也使一些人對學習單檔布袋戲望而卻步

唱念以溫州和閩南方言為主,不易傳播,只有小品形式可以用普通話進行演出。」陳爾白道出了蒼南單檔布袋戲沒落的另一個原因。為此,陳爾白堅持原創編寫小品,其原創的小品《張大娘宰豬羊》講述了祖孫過年殺豬宰羊的熱鬧場面,在學校演出時受到了孩子們的熱烈歡迎。

葉其念拍攝

單檔布袋戲的傳承亟待年輕力量的加入,而要吸引年輕人,吳明月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他看來,完善武打特效、燈光字幕等,打破單檔布袋戲的傳播屏障,才能使其順利傳承。他認為,武打特效、燈光字幕的進步,將增加劇目的趣味性和可觀看性,也能讓更多人感受到單檔布袋戲的魅力。

年近半百卻是最年輕傳承者

大師日漸年老,新生代尚未起步,如今,蒼南縣最年輕的單檔布袋戲藝人是吳明月的弟子魏乃興。

圖為魏乃興,葉其念拍攝

魏乃興是1970年生人,如今已年近半百。一向熱愛各類曲藝的他,自小就著迷於單檔布袋戲演出,十多年前,他拜吳明月為師,從此開啟了專屬於他的「藝術人生」。

魏乃興說:「我從樂器敲打學起,到念白唱腔,再到操作木偶,學了好幾年才出師。」

魏乃興從師之時,正是吳明月為單檔布袋戲的傳承四處奔波的時期,通過零距離觀看一場場演出,魏乃興對這項藝術感觸更深。

由於單檔布袋戲演出收入微薄,魏乃興也曾棄藝從商,兜兜轉轉,卻仍放不下內心對單檔布袋戲的牽掛。

葉其念拍攝

「我的這個徒弟,對戲曲有天賦,學什麼都很快。」吳明月欣慰道,秉承了其父親的教習風格,吳明月對每一個弟子都嚴格要求,而魏乃興也不負所望,成為了靈溪民間藝術館單檔布袋戲演出的「半邊天」。

藝術之路無窮盡,孜孜不倦的追求正是從藝者的素養體現。演出結束後,魏乃興常到師父家中小坐,斟上酒,就著幾碟下酒菜,與吳明月探討戲曲音理、表演技藝。

當下,原生態的單檔布袋戲僅存留於浙江省蒼南縣、平陽縣一帶,而蒼南當地的單檔布袋戲藝人僅20多人,且大多是60歲左右的老藝人。

圖為省級非遺傳承人黃朱璜,蒼南縣非遺保護中心提供

單檔布袋戲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十年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對單檔布袋戲有所關注,而缺乏新傳承者的現狀卻並未好轉。

在我們身邊,傳統藝術和技藝日漸流逝,優秀的文化遺產不僅需要更多保護和記錄,更需要有人傳承。

記者 潘沁文

圖片由蒼南縣非遺保護中心、葉其念、潘沁文提供

一周熱文備忘:

萬萬沒想到,春季第一過敏原居然是它!

一秒入夏!節後最高氣溫直逼31℃!

最美四月天,就應該跑起來~

生命的終點,我們選擇怎樣謝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新浙里 的精彩文章:

李敖:「在暗室里,我要自造光芒。」
從15歲工作到90歲,揭秘華人商界領袖李嘉誠的傳奇商業帝國!

TAG:中新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