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位媽媽5年育兒心得,看完會讓你少走幾年彎路!

一位媽媽5年育兒心得,看完會讓你少走幾年彎路!

1、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

我是八十年代初的獨生女,但父母並沒有因為只生我一個就對我呵護備至、寵愛有加,而是按照他們的父母傳統習慣來教育我。

自從我記事起,我的父母就經常吵架,甚至大打出手、砸家、動刀子。幼小的我只能無助的看著這一切。他們吵架從來都不會避開我,如果某次吵架正好我沒在場,等我回來了,他們還會再演示一遍給我看,然後逼問我父母離婚我跟誰。這個問題我至少被問過上百次。

上初中後,我就已經徹底麻木了,通常都是他們在一旁砸東西,我在一旁寫作業或者看電視。我不再流淚了,但其實兒時的心理陰影一直都在。直到現在,每當我聽到重物落地的聲音,都會渾身發抖。

這種經歷導致我一直都不相信愛情,不相信婚姻。我一直計劃著一個人生活,又怕不結婚會引來議論,於是打算隨便找個人結婚,然後馬上離婚。我不懂得關心人,因為沒人關心過我。我不會經營婚姻,婚後頭幾年經常和老公吵架,也曾有離婚的念頭。

2、不要貶低、挖苦孩子

母親脾氣暴躁,對我的要求極為嚴格,到了近乎苛刻的地步。她並不吝惜在我身上花時間,因為從小她便教我背誦詩詞,帶我讀故事。可是她吝嗇的,是表揚,是愛。

上學後,我的成績一直很好。我得到過無數老師的表揚,但我最渴望的,卻始終是家人的讚賞。但母親認為我這是理所當然的,我帶回的考卷和評語,她從來都不會看。並且依舊按她一貫的方式,當別人在她面前誇獎我時,她就不斷的貶低我,嘲笑我,說我這不行那不行,然後再得意洋洋的聽別人說:「哎呀,這麼好的女兒要是還不行的話,那我們家的娃娃就該扔啦!」

母親的這種方式,讓我非常在意別人對我的評價,我把對自己價值的判斷建立在了別人的評價上。如果別人批評我的某一個做法,我會感覺他是在否定我的整個人。我沒有強大的內心,我做每件事都畏首畏尾,總想著如果失敗,別人會怎麼看我。這讓我活得很累,因為我一直都在為別人活,而不是為了自己。

如果母親給孩子足夠的關愛,孩子就不會浪費精力來試圖獲取母親對自己的接納,而是把這個精力投放到自身的成長上來。反之,孩子會停止自身成長的努力,把精力投入到獲取父母的讚許上來。如果一切的努力都是徒勞的,父母仍然不給自己任何正面反饋,孩子就會放棄努力,自暴自棄。

3、不要打罵孩子

我一直是一個比較聽話的女孩,但我小時候挨過很多打,甚至比男孩挨打都多。母親只要和父親吵架了,就會拿我出氣,隨便什麼事情沒做好,就會劈頭蓋臉一頓打。因為爬假山,被反綁雙手;因為字寫得難看,被扇二十個耳光;因為忘記寫作業,被打得一個星期不能坐椅子;因為不小心把饅頭掉到地上,直接就是一巴掌,還有無數句「沒用的東西!蠢玩意兒!死不死啊你!」記得當時我很消沉,在母親心裡,難道我真的不如一個饅頭重要嗎?

所以我一直想不通一些家長,一方面口口聲聲說,為了兒女願意犧牲自己的生命;一方面又不肯付出耐心和愛,稍有不滿就非打即罵。

4、不要用情感控制孩子

母親從小一直給我灌輸的觀點,就是因為我才導致她這麼不幸。她經常會說:「都是因為你,要不我才不會像現在這樣!」、「要不是因為你,我早就……」有一次我和母親一起看電視,演的是一個小女孩,媽媽去世後,她把想對媽媽說的話貼在風箏上,說風箏可以飛到天堂,就可以看到媽媽。母親邊看邊哭。我問她為什麼流淚,她卻忽然咆哮起來:「要是我死了,你就不會來看我!」當時的我不知道自己又做錯什麼了,非常惶恐,以為是自己惹媽媽生氣了。

長大後的我,依然分不清個人的情感界限。看到別人心情不好,我都會有一種負罪感,總認為和自己有關,會想辦法去討好對方。如果看到別人擺臉色,我會把他的負面情緒全部接收過來,然後搞得自己也無比鬱悶。

5、不要把孩子當情緒垃圾桶

家長的負面情緒會讓孩子背負很重的思想包袱,讓孩子不相信親情,覺得未來一片灰暗,對任何事情都不抱有希望。

6、不要踐踏孩子的情感

小的時候我非常喜歡小動物,總期待著能養一隻兔子或者小狗。但母親對此是深惡痛絕的。我買回家的小鴨,被她淹死在水盆里;鄰居送我的小狗,被她從陽台上扔了下去;我唯一養的比較長時間的兔子,在過年時被做成了一盆菜,並逼著滿臉淚水的我吃下去。

後來我再沒有養過任何小動物,哪怕是現在的我,已經完全有能力自主自己的生活了,我還是無法跨過心裡這道坎兒。對人也一樣,輕易絕不傾注自己的真感情。因為童年的經歷告訴我,只要我付出了真心真意,就一定會受到傷害。我把自己的心包在一層水泥殼裡,防禦著周圍的一切,沒有人能真正走入我的內心。

7、不要吝嗇肯定

父母們,千萬不要相信什麼「打擊教育」能夠讓孩子越挫越勇,能夠激發孩子的好強心理,能夠讓孩子奮發向上。不可能的!不斷的打擊只會給孩子造成伴隨終生的低價值感,讓孩子在自卑、自賤中痛苦的掙扎。在孩子心裡,父母是最重要的人,一句小小的肯定,哪怕是非常細小的事情,都會讓孩子銘記在心。

8、家庭教育中父親不能缺席

很多父親有著傳統大男子思想,認為做家務、帶孩子都是女人的事。所以總是高興起來就像逗寵物一樣逗孩子玩,不高興了就當孩子根本不存在。

由於父母在社會上所承擔的職業只能不同,大多數家庭的分工模式還是女主內,男主外。由於分工模式的不同,孩子的教育,孩子的陪伴更多的是落在母親身上。實際上,爸爸對孩子的成長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父親與孩子間良好關係的建立,直接影響著孩子的性格、世界觀、人生觀的建立。

爸爸對孩子的影響

1;我們不難發現,很多從小缺少父愛的男孩子,在他長大成人之後,身上缺少我們通常所說的陽剛之氣。

這是因為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只有母親的角色出現,而大多數母親身上的溫柔、仔細、耐心的特點,潛移默化的影響到孩子的身上。

由於男女生性區別,父親較多以他們固有的男性特徵,諸如獨立性、進取性、合作性、自信心等影響孩子。他們熱情、寬厚、敢於冒險、勇于堅持等特徵,使孩子在不知不覺中模仿和學習。

這就與孩子從母親的性別特徵中得到諸如關心別人、同情心、溫和、善良等方面的結合起來,形成孩子較完善的人格基礎

2;

如果父親給孩子樹立了一個非常良好的形像,給孩子規則的內容,自己都堅持做好,同時帶動孩子媽媽一起來做好,那無疑會給孩子在自覺遵守習慣內容方面增強了信心,同時也會讓孩子在行動力上得到強化。

例如,《爸爸去哪兒3》裡面,鄒市明的兒子鄒明軒是裡面年紀最小的一個孩子,爸爸鄒市明一直鼓勵他要勇敢,不要怕輸。

鄒市明作為世界冠軍,他骨子裡的那種拼搏精神已經潛移默化的影響到軒軒。在草原的那場摔跤比賽上小軒軒勇敢的挑戰比他大的孩子,一次次被摔倒,一次次的爬起來,那種不服輸的勇敢勁兒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反觀父親習慣不好的家庭里,只要父親懶散,頹廢,愛找借口推脫責任,消極逃避,膽怯就很難看到孩子積極的一面,這就是父親的負面榜樣作用影響。

3;

作為一名合格的父親,身上肩負了太多的責任。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責任感貫穿到方方面面,涉及到家庭責任,學習責任、社會責任、集體榮譽、個人榮譽等諸多方面。

父親作為孩子眼中的偶像,英雄,那麼父親的一言一行,做事情是否有責任感,那麼勢必也會影響到孩子責任感的行成。

如果孩子不能從家庭責任方面從爸爸身上得到積極的影響,那麼必然就會在學習方面的責任也受到影響。

如果爸爸不注重責任感的培養,比如,在家庭責任分工方面,如果父親不關注這方面的內容,孩子就不清楚自己應該做什麼,直接的後果便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4;

爸爸參與孩子的教養、與孩子交往,對孩子社交需要的滿足、社交技能的提高也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媽媽由於家務負擔重、性格等原因,沒有爸爸那麼多閑暇和機會去進行交往。

而隨著孩子長大,學會說話、走路,獨立性、生活自理能力的增強,與外界交往需要也日益增多,要求擴大交往範圍與內容,不再滿足於以往的交往方式與圈子,因此爸爸成為孩子重要的遊戲夥伴,擴大了孩子的社交範圍,豐富了孩子的社交內容,滿足了孩子的社交需要。

我們在生活中看到了太多由於爸爸工作忙碌、沒有意識到爸爸對孩子教育的重要性,或者是其他的一些原因,很少教育孩子,甚至是做甩手掌柜,把孩子的教育問題全交給媽媽。

然後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出現缺乏自信、不會社交、缺乏責任感、蠻橫驕縱、暴躁叛逆等不好的方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育兒 的精彩文章:

寶寶出生才知道,懷孕期間看著高大上的育兒產品,原來都是騙人的
育兒文章:育兒必須先育己,學會控制自己,是做好父母的第一堂必修課

TAG: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