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論文結語的寫作要素

論文結語的寫作要素

本文是論文寫作八節必修課的第六講,結語寫作。

從形式上來看,論文結語是論文寫作環節中最容易寫的一部分,但是對於很多人來說,論文的結語卻恰恰是最難寫的。從形式上來看,為什麼論文的結語是最簡單的呢?因為它重複了很多結語之前其他部分的要素,比如研究內容的概括,研究發現等等,並且論文結語的寫作也非常的格式化。那為什麼還有很多人覺得這部分很難寫呢?這是因為很多人的論文選題有問題,也就是說這部分人的論文從一開始就有問題,如果一篇論文從一開始就只有研究對象沒有研究問題,那麼到最後就會很難下結論,因為結論就是觀點,論文中沒有問題那,觀點也就只能重複已有文獻的觀點,這是很多人感覺結語很難寫的原因。這部分人因為論文結語難寫,有時甚至就直接不寫結語了,或者說他們在結語時會寫很多跟論文前面的研究內容基本上沒什麼關聯的虛頭巴腦的內容。

專家介紹

周傳虎,山東大學大數據與精確傳播實驗室特聘專家,全國核心期刊論文評價中心主任,「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大數據評價理論與指標體系研究」課題組核心成員,國內首個學術期刊智能分析與精確投稿系統(國家版權局軟體著作權證書編號:1683635)發明人,370多位博士生的論文寫作導師,國內第一本學術寫作專業教材《學術論文寫作實用教程》(即將由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主編。

論文結語 · 範文案例

《非工作時間在家辦公對工作家庭衝突及工作生活質量的影響研究》,這是2015年的一篇論文,這篇論文研究的是非工作時間在家辦公的問題,它的研究對象是很有趣的,具有公共性和趣味性。作者研究的是對家庭和工作兩方面的影響。對家庭的影響就是家庭衝突,把工作帶回家加班會不會被老婆罵,會不會被孩子煩,這是很容易引起家庭衝突的,同時,在家辦公對工作質量和生活質量兩方面會有哪些影響。當然,這篇論文的選題中有一個地方是我不太推崇大家做的,就是「影響研究」,一般我不太推崇這種研究類型,但是這位作者也這樣做了,他不但這樣做了,而且還把這篇論文做成了一篇好論文,為什麼呢?就是因為他的選題好,甚至他的論文中都可以沒有研究問題,一篇論文的選題、研究對象和切入點找好了,即使沒有研究問題也不影響這篇論文成為一篇好論文。我們重點就分析一下這篇論文的結語。第一個環節,「本研究以……模型分析了……。」,這是本文的研究對象,分析了非工作時間在家辦公的影響機制,有力的解釋了非工作時間在家辦公,如何影響員工工作家庭和生活質量的現象,豐富了工作家庭衝突和工作生活質量領域的研究,這裡主要闡述了作者的研究做了什麼樣的貢獻,也由此開始慢慢過渡到下一環節。「此外,通過檢索國內外現有的文獻發現,以往並沒有學者用此模型對這一現象進行研究,本研究的結果揭示了非工作時間在家辦公對員工工作家庭衝突的影響過程,擴展了工作要求——控制模型的應用範圍。」,從這裡我們能夠看出,本文一共有三個研究發現,一是豐富了工作家庭衝突和工作生活質量兩個領域裡的研究,二是用這個模型揭示了它的一個影響過程,三是擴展了作者所使用的研究模型「工作要求和控制模型」自身的應用範圍。嚴格來說,他的三個研究發現其實都不是真正的創新,但即使這樣也不影響這篇論文成為一篇好論文。我們在論文寫作八節必修課的第一講《選題原理與技術》中提到,只要你能夠把我們講到的形式規範做到30%,在國內的論文寫作與發表環境中,這樣的論文就會成為一篇易發表的好論文。大家仔細看看這篇論文的三項研究發現,其實都不屬於真正的研究創新,但是這篇論文的選題很好。接下來, 作者就開始說他的政策建議了,「此外,本研究對現實也有一定的指導意義。科技的迅猛發展……,因此本研究建議公司應為員工創造在家辦公的條件,避免員工在非工作時間在公司辦公。例如,為員工……。」,接著作者說到「由於各種主客觀條件的限制,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和有待提高的地方,首先,……,其次,……」,作者通過很多方面闡述了他的研究到底存在什麼問題,比如,「沒有對被試在非工作時間處理工作事務的意願或者偏好進行調查並加以區分,同時作者建議後續研究將在非工作時間處理工作事物的意願或者偏好加入調查研究中。其次,為降低共同方法偏差,本研究分兩次發放調查問卷,時間間隔一個月左右,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共同方法偏差的威脅,但要真正明確變數間的因果關係,未來可通過時間縱向的追蹤設計來進行相關研究。此外,本研究只檢驗了工作要求——控制模型的中介作用,是否存在相關調節變數也值得未來進一步研究。」。這篇論文的結論還是比較規範的,除了文獻比較環節對比的較為粗略以外,其它的要素基本上做的還是比較好的,尤其是論文的研究局限環節。

《購房能提高居民的幸福感嗎?》,這篇論文的選題也具有很大的公共性,同時也有一定的趣味性。我們看一下摘要中的研究發現,「中低收入居民不管購房還是不購房,其主觀幸福感都會顯著下降;而對於高收入居民來說,購房其主觀幸福感會顯著提高,不購房則其主觀幸福感會顯著下降。」,對於這個問題來說,不同的人群會有不同的答案。我們看一下這篇論文的結論部分。第一個環節,內容總結,「自2000年始,歷屆中央政府工作報告均涉及住房問題。解決住房問題的各種方案也一直存在著激烈的爭議,其爭論核心是解決居民住房問題究竟主要依靠買房還是租房?」。這一段相當於它的研究背景也說了一遍,這位作者處理的很謹慎,其實研究背景在前言里已經交代過了,但這位作者聰明在他把研究背景又做了一次提升,提出來一個「存在著租房還是買房的爭議」,而且這種爭議在現實生活中也存在,這是這篇論文的一個現實背景。「研究結果顯示,購房(有房產)能能提升高收入居民的幸福感,而不能提升所有居民的幸福感。」,這是這篇論文的研究發現。緊接著作者寫到,「以上發現的政策含義在於,購房(有房產)對居民幸福感有著顯著的影響,是關乎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作者又從政策含義里延伸出了一個內容,「其中的關鍵在於,如何提高中低收入居民購房的幸福感?」,這屬於一個延伸問題。然後,「目前,……。對於無法購房和不想購房的中低收入居民,政府也應採取相應措施讓他們能夠體會到租房的幸福感。」。同時,作者寫到,「不確定性防範是增加居民幸福感的重要手段。」,作者圍繞中低收入居民幸福感的問題進一步作出了解釋說明,「使中低收入居民人人都有社會保障,能夠防範不確定性因素,人人都能獲得足夠的安全感。這樣……」。按常規的結論來看,這篇論文的結論部分有些變化的,比如說作者沒有交代本文研究存在的問題,也沒有交代未來研究的可拓展空間,也沒有對自己的研究發現進行文獻對比,他的結論部分基本都聚焦在了一個問題上,就是由研究所延伸出來的一個延伸問題,如何解決中低收入居民的幸福感,作者進行好多關於這方面的討論,其實這有點像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兩種風格相結合的論文結論的寫法。這篇論文的術語結果部分也沒有進行文獻比較(因為有的論文的文獻比較環節是在結果部分做的),如果這樣就沒有必要把文獻比較放到結論部分裡面。

《「變老」是否會阻礙「變富」——基於OLG模型的理論與經驗實證》,我們看一下這篇文章的結論部分。這個結語的內容總結是一個評論風格的內容概括,他不在單純的去重複之前的內容。這篇論文的摘要也是內容概括型的,如果作者把這段內容與研究發現融合一下放到摘要里會更高一些,但作者把它放在結論環節了,說明這個作者它也是有意識的避免在論文中動不動就本文怎麼樣。政策建議部分作者共寫了三條內容,緊接著就是本文的不足之處和未來的研究方向。「本文的不足之處在於,經驗實證以法國而非中國為研究對象。其原因在於,法國作為世界上最早老齡化社會的國家,老齡化對其經濟社會的影響已經相對顯性而穩定,而中國剛剛邁入老齡化社會,過去一段時間的時間序列數據還難以反應老齡化進程中各指標的規律性變化。但考慮到中法養老金體系的相似性,基於法國數據的經驗實證結果對於正在步入老齡化社會的中國來說也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剛才我們講到了兩個聯繫,聯繫中國情景和聯繫現實,但是這篇文章的作者以法國為研究對象,那就得解釋一下為什麼以法國為對象而不是以中國為對象,因為你的文章是要投到國內期刊的,所以作者也作出了解釋,他的解釋也很充分。

《學術評價機制與大學的兩個世界》,這一篇定性研究的文章,這位作者用的是一種傳統的做學問的方法,是一種不講套路的論文寫法,我們看一下這種文章的結語。「歸根結底,學術評價和大學管理的目的……」,這是這篇論文大致的結論。「這是大學和大學管理者的選擇。首先……,其次……,最後……。這也是掌握著學術資源的大佬們的選擇……。這更是中國學者自身的選擇。……。因此,制度的歸根結底仍然是人的問題。」,然後本文對學術的兩個世界和兩種自由的二階分化提出一個「雙軌制」的內容,以及提出了自己的建議,並對建議又進一步進行了解釋。緊接著,作者提出了自己的期望。這是這篇文章的結論部分,我們看完之後並不會覺得這個結語不好。我們分析一下這篇論文結語的層次。首先第一句是總,然後後面有三個分,這個結語的層次邏輯關聯是特別清晰的,第一條,第二條,第三條,由此再進一步的回到了它的研究內容上來,就是兩個世界和兩個自由的主要研究內容,然後作者提出了自己的建議,給出了一個希望。它的結語是很規整、很好看的,從形式上看也很好看,從內容上看也很充實,沒有假大空的內容,哪怕是作者提出的希望也不會讓人覺得假。

《製造群眾:愛國主義教育的實踐邏輯》,這篇論文的結語我讀了不下十遍,這篇論文的結語其實包括兩段,我們就看最後一段。「當我們檢視愛國主義教育的實踐邏輯之後,發現確實存在這一事實——愛國注意教育實踐正在無休止地製造群眾。愛國主義教育通過知識知識印刷、情感鍊金術、行為模鑄器,從認知、情感、行為,等方面給學生加工、鍛造、最終規整了認知、提升了情感、馴化了行為,使學生成為知情行層面都「合格」的群眾。」。如果大家感興趣,可以看一下這篇論文,作者在寫這篇論文的時候只是碩士二年級的一個學生,但他在碩士期間發表了三篇C刊,兩篇北大核心,後來直接上了博士,上了博士之後,也發表了很多的C刊文章,這位作者確實厲害。同樣都是概括本文的研究內容,這位作者的這種概括方式。「但是,由規整知識、培植情感,馴化行為構成的愛國主義教育實踐系統極有可能拒絕學生的理性思維,擠壓學生的反思空間,讓維持愛國主義緊緊依靠衝動和激情,培養出千人一面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因此這種單薄的,甚至虛假的愛國主義教育,走向的愛國主義教育的反面。我們需要反思的是,真正的愛國主義教育會不會擠壓個體理性反思的空間;我們需要警惕的是,處於被支配地位的群眾能不能做到真正的愛國,如何才能做到理性的愛國。」。這個結語寫的就像一篇散文一樣,但我們並不會覺得這個結語是有什麼問題的,這就是高手寫出來的論文。我們看一下作者的語言功力能好到一個什麼程度。第一個標題:知識印刷機,愛國主義教育的認知性實踐邏輯,這一部分的三個小標題,(一)意識滲透:只是的篩選;(二)文化塑造:知識的建構;(三)國家在場:只是的解讀。第二個標題:情感鍊金術:愛國主義教育的情感性實踐邏輯,(一)儀式操演:情感的熏染;(二)記憶塑造:情感的暗示;(三)理想支配:情感的控制。第三個標題:行為模鑄器:愛國主義教育行為性實踐邏輯。(一)空間:身體的在場;(二)時間:個的體有序;(三)紀律:肉體的規訓。這就是這篇論文的正文部分,我們不看論文的內容只看論文的形式,實際上這篇論文是思想政治教育領域的一篇論文,他研究的是愛國主義教育,這篇論文的選題真的不是很好,不是一般的不好,是真的很差,但這篇論文是真的好。

總體上來講,在論文寫作中前言是比較難的,因為你的論文所有內容基本上都濃縮在前言裡面了。如果按照邏輯關係來排列,一篇論文的正文主體部分的所有內容都在前言中,前言里的所有內容都在摘要中,摘要里的所有內容都在論文的標題中,是這樣一個邏輯關係。但因為有很多人不知道怎麼寫摘要,由於語言功底不是很好,也做不好標題,那麼這個時候就只能在前言環節下功夫,所以前言就成了一個較難寫作的環節。其次就是結語,結語中最難的一個環節是文獻對比。有很多文獻其實並沒有去做文獻比較,當然這種文獻還是比較少的,實事求是的講,大部分人是不敢拿著自己的論文直接跟別人的論文進行硬碰硬的比較的,而且還很擅長遮掩自己論文的毛病,其實這都是寫論文不該有的現象或習慣。好論文其實並不難寫,難的是你要學習這樣一套規範,按照規範來寫作稍微可能有一點難度,因為它跟你原來的一些論文寫作習慣有一些衝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學術寫作大講堂 的精彩文章:

論文標題有公式?摘要有方法可循?這是一篇讓你論文寫作變簡單的工具文!

TAG:學術寫作大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