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首個獨立診斷眼疾AI產品獲FDA批准!中國AI產品落地還有多遠?

首個獨立診斷眼疾AI產品獲FDA批准!中國AI產品落地還有多遠?

近日,美國食品及藥品管理局(FDA)批准了一個無需人類醫生把關的檢測眼底的AI系統。這是一個叫IDx-DR的AI軟體,能夠通過視網膜圖片檢測眼疾。IDx-DR是首個獲得授權可以提供篩查決策,而無需臨床醫生對圖像或結果進行解讀的醫療產品,這使得通常不參與眼科治療的醫生也能使用該產品。

從IDx-DR的獲批可以看出,AI獨立診斷人類眼疾的時代已經到來,從此可以無需人類醫生指導了。

IDx-DR是什麼?

IDx-DR是一款軟體程序,它使用人工智慧演算法來分析由Topcon NW400視網膜攝像頭拍下來眼底圖像,然後由醫生將患者視網膜圖像上傳至安裝了IDx-DR軟體的雲伺服器。

如果採集的圖像質量足夠好,軟體會給醫生提供兩種結果之一:

1.發現輕度以上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轉診至眼科醫生。

2.未發現輕度以上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12個月內複查。

如果檢測到陽性結果,患者應儘快看到眼科醫生進行進一步的診斷評估及治療。

IDx-DR創始人MichaelAbràmoff告訴《Science News》:「它自己做出臨床決定。」這意味著該技術可以由眼科專家、護士或醫生以外的人使用,從而使診斷更容易獲得。例如,患者不需要等待眼科專家進行診斷。

IDx-DR工作流程(圖片來源:IDx官方網站)

據悉,這次FDA評估了來自10個初級衛生保健點的900名糖尿病患者的視網膜臨床研究圖像數據。該研究旨在評估IDx-DR檢測輕度以上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的準確率。

FDA已經批准了哪些醫療AI產品?

隨著監管日趨明朗化,醫療AI產品的創新研發環境迎來新的高潮。據不完全統計,自2017年7月FDA 推出「數字健康創新行動計劃」後,6款醫療AI產品接連獲批,上市速度明顯加快。

Kardia App:Apple Watch 上第一個醫療設備配件

2017年11月30日, AliveCor旗下 Kardia Band獲得 FDA 批准成為標準的醫療心率監測設備,成為Apple Watch 的第一個醫療配件。

首個風險監測AI獲批,搶先醫生 6 小時發布預警

「Wave臨床平台」的獲批給當下有限的醫療資源供給帶來福音,依託於人工智慧演算法「Wave臨床平台」構成了醫院臨床監測系統的基礎,所有生理數據都會自動收集,分析和風險分層,始終開啟主動監視和易於閱讀的預警標誌,同時集成了醫院工作站和包含患者藥物史、年齡、生理狀況、既往病史、家庭情況等實時和歷史數據,為醫生和患者提供基於風險的臨床決策支持。

Embrace:癲癇監測與警報AI神器

人工智慧手錶Embrace最早在歐洲被批准為癲癇監測與警報醫療設備,今年2月初FDA正式通過審批,用於監控一類極為危險的癲癇發作,也因此成為FDA批准的首款應用於神經學領域的智能手錶。

Viz.AI 腦卒中產品上市銷售

2月15日,總部位於舊金山的醫療保健公司 Viz.AI 宣布獲得FDA對其腦卒中護理應用的營銷授權。該應用提供臨床決策支持,使用深度學習演算法自動分析CT神經圖像,以檢測與腦卒中相關的指標。

醫療AI 篩查自閉症

今年2月,位於加利福尼亞州的Cognoa發布公告稱旗下一款藉助AI篩查自閉症的產品被FDA認定為II類診斷醫療設備。

美敦力血糖AI預測系統獲批,提前60分鐘發出預警

3月12日,醫療科技公司美敦力宣布,獨立智能CGM系統Guardian Connect獲得FDA審核批准,Guardian Connect系統適用於14-75歲的糖尿病患者,可以持續測量患者的葡萄糖水平,並每隔5分鐘將信息傳送到智能手機。美敦力在一項臨床研究中證實,Guardian Connect系統預測低血糖癥狀的準確率達到了98.5%。

中國醫療AI產品何時落地?

據媒體報道,與國外相比,中國的人工智慧企業也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尤其是在人工智慧+醫學影像這個領域,無論是企業數量還是企業規模,以及企業的發展情況,中國相比美國都有絕對的優勢。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國醫學影像供需缺口十分巨大。中國的醫學影像數量年增長為30%,但放射科醫師數量每年僅增長4.15%。媒體報道,目前中國病理醫生註冊人數僅有1 萬多人,按照床位數估算,仍有6-8 萬缺口,故而眾多企業均推出了醫療影像AI產品。但目前中國醫療AI產品落地情況卻並不十分明朗。

零氪科技首席科學家劉曉華博士認為目前國內的醫療AI產品已經有不少產品進入產品上線、試用階段,但離產品獲批還有一段距離。如零氪AI-肺結節智能診斷系統,通過海量的胸部CT數據「餵養」,加上高效的圖像識別演算法以及強大的計算能力,毫無疑問,可以幫助醫生提高效率,降低工作強度,降低漏診率。除了我們熟悉的醫學影像領域,AI產品還在藥物發現,健康管理,醫院管理,智能器械,疾病診斷與預測,文獻分析等等領域不斷推出。但AI產品的獲批與落地,並不僅僅需要產品成熟,還需要監管部門從法規的制訂、產品的適用、效果監管等方面完善流程,才能真正讓產品落地。

實際上,針對醫療AI產品需要的審批工作非常眾多,如相關病種資料庫的建立,臨床試驗的檢驗,檢驗標準的制定等等。雖然FDA已經批准了一些AI醫療產品,但他們在上個世紀即擁有審批大量AI產品的經驗,所以美國的審批部門有很多經驗對醫療AI產品進行快速分類,審批。CFDA成立時間晚於FDA,在AI產品審批方面的經驗積累較少,故目前國內基本還沒有醫療AI產品獲得審批。但CFDA也正在響應國家戰略,積極研究醫療AI產品的審批機制。

2017年9月4日,CFDA發布新版《醫療器械分類目錄》,就新增了與人工智慧輔助診斷的對應類別。

按照最新的分類規定,若診斷軟體通過演算法,提供診斷建議,僅有輔助診斷功能,不直接給出診斷結論,則申報二類醫療器械,如果對病變部位進行自動識別,並提供明確診斷提示,則按照第三類醫療器械管理。

另外,中檢院也在制定審批細則,目前眼底圖像標定專家團隊已經建立,肺結節的審批標準也在制定。

這些政策的制定與推進,是中國醫療AI產品能夠成功落地的前提與標準。

後記

雖然醫療AI企業的融資不斷,金額也動輒上億,但現階段醫療AI在中國的發展都還處於早期,產品全面落地應用也還有不少路要走。但不可否認的是,AI將給未來醫療技術帶來深刻的變化,為醫生的科研工作以及普通人的健康診療帶來極大助力,也是未來醫學創新和改革的動力之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LinkDoc視界 的精彩文章:

TAG:LinkDoc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