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現改革活力 描繪時代願景
展現改革活力 描繪時代願景
——社會各界熱議習近平主席博鰲亞洲論壇主旨演講
光明日報記者 俞海萍 羅旭 靳昊
4月的博鰲,潮平海闊,風和日麗。習近平主席在博鰲亞洲論壇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深刻總結了中國改革開放40年來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積累的寶貴經驗,莊嚴宣示了新時代開啟中國同世界交融發展新畫卷的堅定信念和擴大開放的重大舉措,贏得社會積極讚譽,引起各界高度關注。
關鍵詞:改革
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習近平主席的演講全文貫穿著改革、開放和包容,將改革進行到底的時代最強音,堅定了我們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的信念,鼓舞了我們深化改革和攻堅克難的鬥志。」全國政協委員、河北工業大學副校長殷福星聽了習近平主席的主旨演講倍感振奮。
「進入新時代,將改革進行到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斷延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繁榮的反映,也是時代發展的大勢所趨,是各行各業創新的必然要求。」殷福星說,雖然改革之路任重道遠,但改革終會乘風破浪抵達中國夢的彼岸。「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主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新征程上,每一個中國人都是主角、都有責任。全面深化改革道路上,大家都要在各自崗位努力拚搏,承擔並履行好自己的責任,為中國夢添磚加瓦,為這個時代增光添彩。」
貴州黔西縣委常委、副縣長許謹也深有體會:「40年前,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走上了改革開放之路,這是在充分認識到『關起門來搞建設是不行的』基礎上毅然作出的歷史抉擇,這是一次激發內生動力的改革,是一次完全自主的開放。我們所走的道路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經過艱辛探索最終選擇的現代化道路,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在長期奮鬥實踐中逐步開闢出來的道路,是一條堅持改革開放之路。」
談到進一步深化改革,許謹說,只有更加精準地對接發展所需、民心所向,才能形成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局面。進入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我們要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實現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
關鍵詞:人民
國家「千人計劃」專家聯誼會副會長、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建築師吳晨注意到,習近平主席在演講中談及未來發展時,強調了「堅定不移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我再次深切感覺到,人民才是習近平主席心中最深切的關懷與牽掛。」他說。
「習近平主席的演講,為我們指明了未來發展奮鬥的方向。中國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城市必將是更多人實現夢想的地方,作為建築行業的專業規劃人員,我們的工作也要時刻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吳晨說,未來要不斷創新,不斷開拓,不懈奮鬥,創造人民的夢想家園。
讓西北政法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教授魏奇印象深刻的也是「人民」。「堅持人民至上,追求社會公平正義,決定中國改革開放的方向,也深刻影響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和人類的命運前途。」魏奇說,歷史昭示我們,堅持人民至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就找到了把握人類歷史規律、認清社會主義本質、破解時代之問的密鑰。相反,一旦背離「以人民為中心」,黨的先進性、純潔性就會動搖,黨的凝聚力、戰鬥力、號召力和追隨力就會削弱。
「習近平主席指出,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不斷增強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我為之振奮,這是中國構建和諧社會要求,是中國人民對美好幸福生活的期許,中國實現社會公平正義必將對世界發展起到積極推動作用。」中央社會主義學院統一戰線高端智庫特約研究員、民建北京市委理論委副主任范笑天說,中國改革開放40年取得的成績世界矚目,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最好成績,5年貧困人口減少6800多萬,「中國脫貧攻堅的偉大實踐,正在為人類社會發展提供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關鍵詞:公平正義
「習近平主席在演講中提到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和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我深感自豪,中國法治道路不同於西方法治自發形成之路,而是中國共產黨人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深化認識的結果。」華東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副院長虞潯在聽了習近平主席演講後說,「在全面深化依法治國的前進道路上,黨中央必將繼續以法治思維法治方式深化改革,順應全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從制度上理順各種利益關係,平衡不同利益訴求,既保持改革活力又保持改革有序,從源頭上預防與減少社會矛盾和衝突,致力於實現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逐步完善構建社會公平正義的支撐與配套政策。」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張平也感慨萬千:「改革開放前,中國的知識產權法律制度幾乎空白。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陸續頒布了商標法、專利法、著作權法,已經形成了能夠與世界接軌、完善的知識產權法律體系。尤其在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方面,近年來,在北京、上海、廣州建立了專門的知識產權法院,各省市法院還建立了專門的知識產權審判庭。侵權打擊力度不斷加大,知識產權賠償數額持續提高。」
張平說,堅持改革開放,一方面,要保護外資企業合法的知識產權,繼續推動國際合作,鼓勵技術創新。另一方面,也要強調中國企業更有保護知識產權的需求,積極推動國內知識產權保護,提高中國經濟競爭力的激勵機制,在國際貿易競爭中得到國外政府對中國企業知識產權的對等保護。
「與此同時,我們還要實現由量到質的轉變,提升我國知識產權的國際競爭力。在改革開放深化過程中,還應注重商標戰略的應用,在國際市場上打出中國品牌的知識產權形象,讓中國製造產生更多廣為認可的中國品牌。」張平說。
關鍵詞:開放融通
順應歷史潮流、增進人類福祉。習近平主席提出的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倡議,得到了越來越多國家和人民的歡迎和認同。習近平主席提出,面向未來,我們要兼容並蓄、和而不同,加強雙邊和多邊框架內文化、教育、旅遊、青年、媒體、衛生、減貧等領域合作,推動文明互鑒,使文明交流互鑒成為增進各國人民友誼的橋樑、推動社會進步的動力、維護地區和世界和平的紐帶。
全國政協委員、湖北省僑聯副主席舒心對此體會頗深:中華文明一直是開放、兼容的文明體系,正因為其擁有開放包容的基因,才得以延續至今,當今世界只有交流互鑒,各種文明才能共同進步和繁榮。「世界已經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球村,各國經濟社會發展日益相互聯繫、相互影響,推進互聯互通、加快融合發展成為促進共同繁榮發展的必然選擇」。
「中國曆來提倡『和而不同』的相處之道,即尊重且承認多樣性,不強他人以就我,和諧共處。習近平主席提到開放融通、文明互鑒,為當今世界多元文化格局提供了一個和諧共處、相互借鑒、彼此共進的相處新模式,進而為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人類文明進步作出各自的貢獻。」國防大學政治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系中共黨史與黨性教育教研室講師李雷波說。
面向未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乘著新時代的浩蕩東風,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我們就一定能實現億萬人民的偉大夢想,為亞洲和世界繁榮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推動譜寫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精彩華章。
(光明日報海南博鰲4月11日電)
《光明日報》( 2018年04月12日 01版)
TAG:光明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