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宮博物院十三幅繪書絕品,其中有兩幅宋徽宗的(高清圖鑑)
導讀
1933年1月31日山海關淪陷,華北平原再無安寧。
當年2月5日夜至5月15日,深藏紫禁城六百年的文物開始了往南方的遷移。從故宮神武門廣場起,運走文物5批,共13427箱又64包。其中,書畫9000餘幅,瓷器7000餘件,銅器、銅鏡、銅印2600餘件,玉器無數,文獻3773箱。
文物南遷
台北故宮博物院
1937年,七七事變、淞滬會戰、首都南京保衛戰爆發,這批文物又從上海轉運南京,接著轉運至大後方四川、重慶。1949年國民黨退守孤島,2972箱珍玩古籍最終被運往台灣,其佔南遷文物總箱數的22%。南遷文物原本都是精品,這批精品中的精品又都隨著蔣介石政權流落孤島。
台北故宮博物院
台北故宮70萬藏品中,近40萬是檔案,近20萬是古籍;各種器物和書畫總共只有10萬出頭。
繪書精品
韓干牧馬圖
本幅收在《名繪集珍》冊第三開。畫奚官身騎白馬,另牽一匹黑駿,並而行。上有宋徽宗(1082-1135)題字:「韓幹真跡,丁亥御筆。」
唐 宮樂圖
這件作品並沒有畫家的款印,原本的籤題標為「元人宮樂圖」。圖描寫後宮嬪妃十人,圍坐於一張巨型的方桌四周,有的品茗,也有的在行酒令。
五代 秋林群鹿
本幅繪群鹿嬉遊、憩息於楓紅層層與白樺交錯的樹叢中,畫面洋溢著北國的秋日景象。畫風古意盎然,極富裝飾趣味,繪畫技法與用色方式與漢人殊異,被認為是十世紀後半遼代繪畫之代表作。
宋 江帆山市
本幅畫兩峰迴抱,山寺、野店隱現其間,廟宇坐落山坳,依山而築。畫上未署名款,據筆墨畫風研判,應是接近北宋燕文貴(活動於10世紀末)時代的精彩作品。
宋 如來說法圖
佛陀半跏趺坐於蓮座,座側有二天王、阿難、大迦葉和二供養菩薩圍繞。坐佛長眉細目,法相莊嚴;二天王身穿盔甲,手持劍槊,神情威武。全作人物神情各異,栩栩如生。
宋徽宗 文會圖
本幅描繪一群文士在池畔園苑中飲宴的情景。偌大的黑色方形漆案,設置在樹下,案上成組餐具與果食擺滿桌面。雖然精緻華麗,卻仍流露文雅氣息,足堪代表宋徽宗對畫院的要求與成果,無論在畫作品質或研究價值上,均屬難得之重要畫蹟。
宋徽宗 溪山秋色圖
本幅畫重山疊嶂、沙坡群樹出現在畫面的左上側,山石輪廓渾圓,水墨淡染其間,綴以煙野水,呈現抒情詩意的山水意境。
宋 李迪 秋卉草蟲
李迪(12世紀)在南、北宋之際,先後任職於宮廷畫院,擅長花鳥、草蟲、犬貓等題材,是南宋早期宮廷花鳥竹石題材的傑出畫家。
宋 鳳檐展卷
本幅畫傍山臨水,庭院湖石點綴,長松修竹環抱,營造出文人理想燕居之室。此幀小扇面,除了反映宋代文人品茶掛畫的生活文化,更保留了宋代園林建築及傢具的造型特色,彌足珍貴。
大理國描工張勝溫書梵像
本幅是大理國(937-1254)傳世唯一畫卷,素有「南天瑰寶」之譽。
宋 奇峰萬木
本幅繪高山景色,遠山皆在雲氣之上,近景祇露山巔。三組山體巧妙呼應,又有留白的雲霧加以襯托,畫面尺幅雖小,卻別具遠眺遼闊效果。
宋 秋塘雙雁
本幅畫秋日池塘一隅,微有風意。雙鵝在灘間休憩,四周黃蘆、紅蓼、枯荷相映成趣。翠鳥卻驟然飛起,劃破了靜謐。其中一鵝引頸而望,仍不改情意。
趙干 江行初雪題字
<江行初雪圖」>為傳世重要的早期山水人物畫作。卷首有:「江行初雪畫院學生趙幹狀。」題字,後世據此定名。
後記
都說「北京故宮博物院有宮無寶,台北故宮博物院有寶無宮。」,其實研習君以為,兩者實為一個整體,文化同宗同脈,但願國家太平昌盛。
希望可以關注正大研習社,謝謝!
※推背圖21象精準預言北宋滅亡,宋徽宗被俘!
※史上後代最多的皇帝,子女遍布整個亞洲,不得不說真能生
TAG:宋徽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