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位90後與王小波的三次「邂逅」

一位90後與王小波的三次「邂逅」

王小波代表作。視覺中國 資料

2011年,高考後的夏天,是迄今人生中最寧靜的夏,蟬鳴與蛙聲都像是安魂曲。有天午覺醒來,一口涼茶一本書,就在那時候,我第一次遇見了王小波。

所謂的書其實是手機里的電子書,那年還沒有Kindle,iPad還不流行,那時候風靡著的還是3.5寸屏幕的小手機。就在那個小手機里,我讀到了《黃金時代》。我讀得很隨意,讀完的時候覺得這大概叫黑色幽默,我喜歡。不過高中的我有些厭學,討厭語文,也並不喜歡看書,覺得這小說有趣,但也沒有在意或去尋找這個作者的其他書。就這樣擦肩而過了。倒也不悔。總之後來是讀了王小波,讀了個遍。

我本科的專業是社會學,在專業課開始密集的一個學期,社會問題研究中的同性戀群體專題、社會學思想中的女性主義等的話題討論中,常聽到李銀河教授的名字。由於對話題的興趣,我去查了李銀河的百科,配偶一欄的王小波很是眼熟卻怎麼也記不起來。再點進他的百科,看到了《黃金時代》,才恍然大悟。這也就是第二次遇見了。想來也是巧,下了課便跑去圖書館借他的書,但大多被借完了,這才知道他的熱度。最終從同學那裡借來了一本王小波的雜文集《一隻特立獨行的豬》、一本他與李銀河合著的《他們的世界》,自己又從網上下載了一些短篇小說。

第二次讀《黃金時代》倒像是初讀,因為第一次囫圇吞棗,不大記得了。不過再讀時有與第一次一樣的感受,那就是被王小波一本正經到難以辯駁卻又帶著荒誕的邏輯逗笑了。王二對於如何打破「破鞋」謠言的理論甚是有趣,隨著故事的發展,陳清揚先是偷漢子,真成了破鞋,不再是謠言,這是打破謠言的第一種方式;再後來,陳清揚寫交代材料,光明正大地承認自己與王二的關係,那這就不能算作「偷」,再次擊破謠言。

第二遍讀注意到了一個細節:陳清揚說明過自己不想被誤認為破鞋並不是因為看不起破鞋,「據她觀察,破鞋都很善良,樂於助人,而且最不樂意讓人失望。因此她對破鞋還有一點欽佩」,而只是因為她根本不是破鞋,「假如一隻貓被人叫成一隻狗,它也會感到很不自在」。這樣單純而不帶偏見的求真,希望別人認識真實的自己,而並不是要刻意在他人那裡得到好的印象,這個行為讓人覺得美好而浪漫。這種單純讓我也愛上了陳清揚。小說主角開放的價值觀讓人覺得舒適自在,更加欣賞王小波的思維,但與當時社會背景下的價值觀形成了鮮明對比也讓人逃不出預設的壓抑感。

《黃金時代》很符合王小波後來說過的一段話:「我看到一個無智的世界,但是智慧在混沌中存在;我看到一個無性的世界,但是性愛在混沌中存在;我看到一個無趣的世界,但是有趣在混沌中存在。我要做的就是把這些講出來。」(與人交流——《未來世界》得獎感言)他做到了自己所說的,在壓抑中創造一種可愛的邏輯,一種值得玩味的有趣,一種自然而然的性愛。

再讀《綠毛水怪》、《紅線盜盒》、《萬壽寺》、《紅拂夜奔》,一本接一本,看到了王小波嘗試著卡爾維諾式的天馬行空的想像,還有對他推崇的《情人》中打破時間的寫法的嘗試。但他的作品與卡爾維諾、與杜拉斯有著很大的不同,因為他所處的時代,因為他的反抗精神,這些反而讓他的作品脫不開傷痕文學的一些特質。他的文字中總流動著社會的壓抑與愚昧,靠著兩三個主角的特異並不能劃破這種籠罩。所以連著讀了幾本後不得不停了下來。雖然小說很是有趣,但那段時間總覺得天氣是陰沉得透不過光,空氣都凝滯了,連室友都說我話少了。

拾起《一隻特立獨行的豬》,這是第一次讀王小波的紙質書,也是第一次讀他的雜文。相比他的小說,雜文的閱讀感舒適很多,不那麼沉重。雜文讓我接觸到了另一面的王小波,就像是走出了「文革」,進入現代社會後的他,一篇接著一篇完全停不下來。我很愛他的雜文,討論文學與電影、描述文化現象、訴說自己的經歷、表達對社會問題的看法,扯出話頭,三言兩語之間表達出觀點與態度。他是個智慧而又幽默的人道主義者。

接著就拿出了王小波與李銀河合著的《他們的世界》。這本書算是與我所學專業掛鉤的讀物了,可以假裝自己是在學習而安心地讀起來。在實證氣息濃厚的專業熏陶下,我對於書中描述的數據與狀態持保留態度,但考慮到寫作的時間,這是可以原諒的。我想這本書起到的更多是一個打破結界、打開大門的作用。

即將離開大學的那一學年,也正是事多的時候,我承擔了班級部分的學生工作,和我一起共事的是一位男生。三年多的同學,我們大概沒說過幾次話,但卻經常從同學處聽說對方的事,隱約間我們似乎形成了一個共識,在某些方面我們的想法有些像。共事之後,我倆基本在飯桌上討論事情,本科的學校校內有吃不過來的館子,等上菜、吃飯、坐著消化一下到起身出去,從生分到熟絡也就兩三次午飯的時間。其實談公事只需要幾分鐘罷了,接下來就聊音樂、聊電影、聊小說。我們的偏好很像,這就聊到了王小波,我們都讀過他,喜歡讀他寫的東西。後來也漸漸地發現我們像在對一些事足夠理性,像在某些方面反骨,像在偶爾的超脫,這些卻正好都能在王小波的小說里找到。

這就是與王小波的第三次相遇。因為聽那位同學提起才發現還有些王小波的作品沒讀,所以我查漏補缺,又去讀王小波了。《我的陰陽兩界》、《革命時期的愛情》,這兩部小說中延續著王二與陳清揚的愛情,這是王小波獨有的對愛情的寫法。如果說以前讀到的小說中的愛情有可比作烈酒、可樂、果汁,那王小波式的愛情倒像是礦泉水——注意是礦泉水而不是白開水,常人都是可以憑口感區分礦泉水和白開水的。相比煮開又涼了之後寡淡無味的白開水,礦泉水有種難以言喻的味道,這種味道是內斂隱含的,偶爾還會有一種不同於糖的甜味。

其他的比如《舅舅情人》、《三十而立》、《似水流年》等等,幾乎把王小波的小說翻遍了。

在查漏補缺的過程中我發現一本跟其他有些不同的書——《愛你就像愛生命》,在這裡我看到了王小波除小說、雜文之外的第三個面。王小波很可愛,也很直白,他對女性的尊重在他的小說、雜文之中能看出,但《愛你就像愛生命》是他在現實生活中面對一位女性,剔除愛慕的成分後所表現出來的一種尊重。這種尊重躍然於紙上。

再讀王小波的雜文,《沉默的大多數》、《思維的樂趣》、《我的精神家園》,其中有不少重複的文章,三本下來其實看得挺快。這麼一掃完,更覺得他是一位很真誠的人,通過雜文你就能夠看到他本人。有人評論說,他的雜文看久了就是一個腔調,沒意思。我也有類似的感受,但我想表達的是,王小波從來都說真的、自己內心的想法,並且他初衷不改,所以這些雜文才是同一個腔調。同一個觀點放在不同的事情上便有新的想法產生出來,照著沒意思的說法,豈不是我秉持著同一個觀點看待不同的事情便成了無意義了嘛。

王小波的作品於我是個羅曼蒂克的國度,可惜生活不似他的小說,生活中處在感情中的人也不會有他小說中那般沒有丁點猶疑就能開始,沒有半星拖泥帶水就能分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澎湃新聞 的精彩文章:

全球貿易戰的可能性及中國應對之道
「郭樹清+易綱」的組合有何深意?

TAG:澎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