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伯昆:易學與中國傳統科技思維
朱伯崑(1923-2007),曾任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著名易學家。主要代表著作為《易學哲學史》四卷。
1 中國科技史研究中的若干問題
中國有沒有自己的科技思維傳統,如果有,又具有哪些特點?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課題。我想談以下幾點意見:
(1)關於科技在中國的問題
馮友蘭先生有一看法:我們只能說,數學在中國,物理學在中國,不能說有中國的數學,中國的物理學。他認為科學是超民族的,超國界的。還有一種說法:中國古代的科技,只能說是前科學的。兩說大同小異,都是以西方的科技成果來衡量中國傳統文化,都不大承認中國有自己的科技傳統。
退一步說,即使承認有自己的歷史,也是用西方科技思維的標準來考察中國的傳統。我認為,中國有自己的科技傳統,即是說,有中國的數學,中國的物理學……,但不盡同於西方的傳統。我們不能因為缺乏西方的傳統,便得出中國沒有科學的結論。
中華文化具有東方的特色,不僅表現為文學、藝術、宗教,哲學和科技也有自己的特色。我不贊成歐洲中心論的觀點。就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看,各民族的文化,一方面存在著共性,遵循普遍的原則;一方面,又具有各自的特性。科學技術的發展也是如此。
(2)關於科學易問題
在近年來興起的周易熱中,出現了科學易或易科學。許多周易愛好者和學自然科學的人,將周易的研究推向自然科學領域,企圖將易學與科技結合起來,以此論證中國有自己的科技傳統。
此種探討是無可非議的。問題在於:當前流行的科學易中,有一種傾向,即從古代的易學中尋找西方近現代的科技成果。如說,周易中有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有萊布尼茲的二進位制,有宇宙大爆炸論,有六十四種生物基因說以及有系統論、資訊理論、控制論等,將周易視為一百科全書,西方有什麼新發明,新理論,都可以從周易中找到根據。其所提出的論據,大都出於比附,沒有說服力。
此種研究方向,只能帶來思想上的混亂。如有人說,周易是一部古老的電子計算機。理由是:周易的卦序是按二進位制排列的,而且萊布尼茲發明二進位制是受了周易八卦的影響。
其實,萊布尼茲所看到的是宋代邵雍的先天卦序圖,並非從戰國以來流行的通行本的卦序,而且萊氏未看到邵雍的圖式前,已發現了二進位制。就邵氏的先天圖式的內容說,是講卦氣說,談中國大陸節氣的變化過程,亦非講數學上的二進位制。
雖然,將此圖式中奇偶二畫代之以0、1,卦爻象排列的順序,同二進位制排列的順序有一致之處。總之,要具體地分析,不能籠統地比附。
(3)易學思維對中國傳統科技的影響
在中華傳統文化或中國元典中,唯有周易系統的典籍,與中國傳統科技的發展有密切的聯繫。研究中國科技史,不能脫離周易文化。易學中有兩大流派:義理學派和象數學派。義理學派對周易卦爻象和卦爻辭的解釋,主取義說,如以乾為剛健,以坤為柔順等,注重其共性或本質,對中國哲學,特別形而上學的發展,影響深遠。
象數學派主取象說,如以乾為天,以坤為地等,注重對個體事物的觀察,對科技思維的發展,影響深遠。中國科技史上著名的科學家,都鑽研周易,如漢代的張衡,魏晉的劉徽,唐代的一行,宋代的沈括,明代的張介賓,清代的方以智等。因為周易這部典籍,一方面講象,卦象及其所代表的物象;一方面又講數,如奇偶之數,大衍之數等。
古代的科技家,大都受到周易元典的薰陶,從象數中汲取智慧,或受其啟發,展開自己的專業活動。歷史上任何劃時代的科技進步,都是同它所依據的思維方式分不開的,研究中國科技史,要研究易學思維發展的歷史;研究中國科技觀的特色,更要研究易學思維的特徵。
總之,探討易學與科技相結合的問題,是當前易學研究中的一大課題。我想,通過易學研究者和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合作,會取得積極的成果。
2 易學科技思維的特徵
由於易學思維方式對中國傳統科技發展所起的影響,在中國科技史上形成了易科思維,它包括自然觀、方法論和科技觀,滲透到中國的數學、天文氣象學、化學、物理學、生物學、醫學等各領域,成為中國科技思維的一大特色。其有哪些具體的內容,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課題。我初步考慮,有以下六論或六條基本原則,介紹於下:
(1)觀象論
《易傳·繫辭》說:「聖人設卦,觀象繫辭焉而明吉凶。」認為伏羲氏仰觀天文,俯察地理,觀鳥獸之文,近取諸身,遠取諸物,始作八卦。是說,卦爻象來於聖人對天地萬物之象的觀察。
進而認為,聖人製造各種器物,是基於對卦象及其所取之物象的觀察,提出觀象制器說。如觀察渙卦象,上巽下坎,巽為木,坎為水,此象表示木在水中漂,於是發明了舟楫。卦象和物象都是具有形象的東西,是感覺的對象。觀象思維要求從感性出發,研究事物的性質及其變化的規律,並符合事物的本來面貌,所謂「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擬議以成其變化」。
觀象原則對中國的科技方法論影響深遠。其一,科技家依觀象思維,對自然現象的研究,倡導觀察和試驗。如宋代的沈括於《夢溪筆談·象數》中,提出「測驗」說,以其為觀察天文和地理的重要方法。又如明代李時珍提出「采視」和「試驗」說,依觀察和親自嘗試的方法,辨別藥物的性質,糾正傳統葯書中記錄的錯誤。
張介賓則發展了醫學中的臟象學說,依據觀察人體外表器官如耳、目、口、鼻、手足、脈息等呈現的狀態,診斷人體內部五臟和六腑的健康與疾病。如其所說:「人之情況,於象可驗」(《醫易義》)。物理學家方以智於其《物理小識》中,提出「質測」說,即從觀測個別現象的差別入手。同質測相對應的學問,稱為「通幾」,即探討事物變化的總規律,並提出「質測即藏通幾」。質測不僅包括對物象的觀測,而且包括對觀測結果的驗證,所謂「征其確然者」。
宋代的易學家邵雍依觀象說,提出「觀物」說,所謂「不以我觀物,以物觀物」。明代的科技家從中得到啟發,將程朱派的「格物窮理」說,引向面向外界探討事物規律的道路,以觀察物象為窮理的前提,以研究物理為格物的目的。方以智依此提出其格物致知說:「格物而隨物佑神,知至而以知還物」(《物理小識·總論》),在科學研究中倡導「因象明理」,「理以心知」和「即費求隱」,即通過觀察物象,認識其本質和規律。
有一種意見,認為中國的科技思維,屬於直觀的或經驗的類型,不探討自然界的規律,這是一種片面的見解。其二,古代的科技家依觀象制器說,從事發明和創造的活動。如漢代的天文學家張衡,通過對天象運行軌道的觀測,發明了渾天儀。如蔡倫從觀察樹皮的性能,革新了造紙術。畢升從印章和膠泥雕塑的觀察中得到啟發,發明了活版印刷術。中國古代的重大發明,就其創造意識的泉源說,大都受到易學中觀象制器說的啟發。
總之,觀象思維的特徵是面向客觀世界,要求主觀符合客觀,被易學家稱為「模寫」,不僅模寫外物的狀態,而且模寫其規律,具有感性、理性和實踐相結合的傾向,從而使中國傳統科技在歷史上取得許多驚人的成就。
(2)功能論
觀象思維主張從物象出發,研究易理和物理。
但如何看待易理和物理?《易傳》提出功能原則。功能指物體外部表現出來的性能或作用,以此為出發點,觀察和研究外物,即是功能原則。《易傳》對卦爻象的解釋,提出陰陽、剛柔範疇,認為任何事物都有陰陽或剛柔兩方面。陰陽或剛柔非實體概念,乃功能概念。《易傳》稱之為「功」(「二與四同功而異位」),又稱之為「能」(「坤以簡能」),又稱為「德行」。
其論八卦所象徵的八大自然物,都是從功能原則加以理解的。如以天為剛健不息,地為順天而行,雷為振動,風為吹散,水為潤物,火為燒物,山為靜止等。從漢易開始,易學家又引入五行觀念解釋卦爻象和卦爻辭。五行概念,亦指水火木金土五種物質的功能,如火炎上,水潤下,木曲直,金從革等。
其論五行相生相剋的法則,也是就其功能說的,如土生木,金克木等。易學中的功能思維,對古代科技思維亦影響深遠,形成了以陰陽五行為核心的自然觀,成為中國傳統科技思維的理論基礎。 從漢朝開始,哲學家和科學家都以陰陽五行之氣為七大元素,解釋世界的形成及其物質構成。陰陽五行七種元素各有自己的性能,天地萬物因稟受其性能的程度不同,從而呈現出千差萬別,又形成各自的特性。宋周敦頤稱其為「二五之精」,朱熹稱其為「生物的材料」。
此種陰陽五行的自然觀,滲透到天文氣象學、化學、物理學、地質學和醫學各領域。如《周易參同契》,乃最早講煉丹術的典籍,也是古代化學的先河。它依鉛汞和水火的性能,考查和說明人工化合物即丹藥的形成。稱汞性為陽,鉛性為陰,汞遇火而升華,鉛遇火流為液體,二物融合為一體,為「覆冒陰陽之道」,稱其化合為「性情自然」。在這種功能原則的啟發下,後來終於製造出火藥,成為中國四大發明之一。
又如中華醫學,正是依功能原則,發現了人體內的經絡系統,並以陰陽五行的功能考查人體功能與健康的關係。如醫學家張介賓認為,人體各器官皆有陰陽兩重性和各自稟有五行的性能,如心肺為陽,脾腎為陰,心為陽中之陽,腎為陰中之陰,以此區別五臟功能之異同,並依其功能的盛衰,進行針灸和藥物治療。
他還以五行配五臟,如肺為金,肝為木,腎為水等,以五行生剋法則,說明五臟之間的聯繫和制約,從而採取不同的醫療方案,以維繫人體功能的平衡。中華醫學依陰陽五行觀建立起其人體功能學。物理學家方以智又依陰陽五行觀的功能原則,考查了許多物質現象及其變化的過程。
認為天地萬物皆由陰陽五行之氣所構成。此七種元素各有其功效,如火為燥氣,金為殺氣,來於陽氣;水為濕氣,木為生氣,來於陰氣;陰陽二氣的沖和為土氣。物質現象的變化,基於其所稟受的五氣的相互作用。陽氣的功能主流動,陰氣的功能主凝聚。如火為陽氣,有向上流動性能但靠陰氣凝聚為形體,故火炎向上。
水為陰氣,有形體,但又藏有陽氣,故水流而潤下。又如地上的蒸汽,含有水、火、土多種成分,其上升後,水氣盛則為雲,土氣盛與冷際相遇則為霧,火氣盛遇陰雲相阻,則激發為雷電,遇冷際則下降為雨水。他稱此種變化為「時有偏勝」,即以其功能的強弱,解釋其間的生克關係。
因此,當西方的四大即氣、土、水、火元素說傳入中國後,方以智同四大說展開了辯論,認為中國的五行說優於西方的四大說。理由是,土、水、火乃氣的不同表現形式,不應與氣並列,西方說是有用而無體。中國的金、木所以同水、火、土並列,因為其功能不同,雖出於土,應列入元素範疇。西方的四大說,難以說明萬物特別是有機物生長和衰落的過程,批評了西方元素說的機械論的偏向。
總之,在易學思維的影響下形成的自然觀或自然哲學,可稱為以元素功能論為核心的自然觀,從而在中華科技史上形成了以物質功能為研究對象的科學體系。此體系不同於西方傳統中的原子論、粒子論以及結構主義的系統,成為中國傳統科技思維的一大特色。
(3)對待論
此原則又可稱為陰陽對待思維,乃易學思維的主要特徵。陰陽的性能相反,但不是相互對抗,而是相資相助,即相反而相成,即相互補充,不是相互毀滅,一方吃掉一方。亦可稱為兩元互補原則。
此即《易傳》所說:「陰陽合德而剛柔有體」,又稱為「一陰一陽之謂道」。此種思維方式,對中華傳統文化影響深遠,同樣成為中華科技思維的重要內容。 此種兩元對待的思維方式,在數學上,形成了以奇偶二數和方圓二形的相反相成為演算規律的數學觀。中國第一部算經《周髀算經》提出勾股弦定律。
其解釋說:「數之法,出於方圓」。認為方圓之形,可用數來計算,即以圓為參,經一而圍三,取其全;以方為兩,徑一而圍四,取其半。此說將方圓二形同奇偶二數聯繫起來,解釋演算的規律。關於勾股弦定律,即勾三股四弦五,按漢趙爽註:「因奇偶之數,以制其法」,體現了奇偶之數相反相成的法則,稱其為「一陰一陽之謂道」。
魏晉時期的大數學家劉徽依此原則提出著名的割圓術。即圓內接正多邊形邊數的無限增加,其周長愈接近圓周的長度,即是說,方圓既相依存又互相轉化。所以其在《九章算術注·序》中說:「觀陰陽之割裂,總算術之根源。」陰陽指方圓二形和奇偶二數。
宋邵雍提出的先天卦序圖式,從奇偶兩畫出發,其上各加奇偶兩畫,加到第六層,展開則為六十四卦象。將其中的奇偶兩畫,代以0、1,其排列的順序,從左向右數,同二進位制的順序是一致的。同樣體現了陰陽奇偶互補的思維方式。至方以智提出「相倚」說,認為奇偶、方圓、開方立方等都是相互依存和轉化,揭示出中國數學的一大特色。從而使其中的一些成就,領先於當時的世界水平。
在天文學方面,漢代的《易緯》,依陰陽相成的思維,提出「天左旋,地右轉」的命題。天象左旋,出於直觀;地右轉,基於推測,即天為陽,地為陰,地陰助天陽而運動,從而導出最早的地動說。西漢時期的易學家京房,以日為陽,月為陰,陰之體無光,得出了月體依太陽而生光的結論,開古代月光說的先河。陰陽互補思維在中國醫學中最為顯著。
張介賓認為,生命的活力和生理機能以及精神知覺等活動為陽,形體以及臟腑等生理器官的形質為陰,死亡意味著陽性功能的喪失。
然而陰性的體質如血脈精液等,又是陽性功能賴以活動的基礎,從而提出補陰、滋腎的醫療措施,以增強生命力。就物理現象說,易學家們認為,水火的性能有相滅的一面,但又有互補的一面。如乾柴烈火,濟之以水,則可延長其燃燒的過程;流水容易堵塞,濟之以火,則流暢而不滯。水火又交相成。方以智依此,得出了燈火加膩而益明,井油得水而愈熾的結論。
總之,兩元對待的思維方式,追求物體之間的和諧與均衡,以維繫統一體的正常發展,不同於西方傳統中以兩元對立和排斥為基本規律的思維方式,同樣成為中華科技思維的一大特色。
(4)流轉論
此原則又可稱為過程論,其對自然現象或物質現象的考查,著眼於運動變化的過程,或從其運動變化過程中,認識其本質或規律。關於事物的變化,《易傳》提出「剛柔相推而生變化」,認為卦爻象和事物的變化都是出於其陰陽性能的相互推移,而且其推移沒有窮盡,所謂「生生之謂易」,並且表現為大循環的過程,所謂「一合一辟謂之變,往來不窮謂之通」。如暑去寒來,晝夜相繼。
此種變化過程,朱熹稱為「陰陽流轉」。「轉」謂陰陽互為消長,相互轉化。流轉原則是陰陽對待思維的進一步引伸,也是周易文化中陰陽變易觀的核心,對中國傳統科技思維的發展,同樣起了深刻的影響。
中國古代的天文氣象學,是以流轉論為指導而展開的。漢代的易學提出卦氣說,以六十四卦陰陽爻象相互推移的過程,解釋大陸一年節氣變化的過程。其中有十二個卦,主管十二月,如復卦為一陽生,當舊曆十一月;至乾卦,陽氣全盛,當四月;其後,姤卦為一陰生,當五月;至坤卦,陰氣全盛,當十月。
以此說明一年四季乃陰陽即寒暖二氣相互推移的循環過程。卦氣說後來成為古代曆書的內容之一。此說,將數的概念引入天文氣象學領域,使天象的觀測度量化,並增強了天道圓即天體運行的周期觀念,受到了天文學家張衡、一行等人的肯定。
到宋代邵雍,依陰陽互為消長的法則和天體運行的周期觀念,斷定人類所處的天地,亦有生滅或成毀,其生滅亦有周期,從而導出了宇宙乃眾多的天地生滅連續的大循環的過程,反對了天體永恆不變論。流轉論成為古代天體論的支柱之一。在地質學方面,早在春秋時期易學家史墨認為,大地亦處於陰陽互為消長的過程,所謂「高山為谷,深谷為陵」。
宋代的沈括考查太行山時,發現有貝殼化石,斷定此處當年為海濱,其所依據的理論,即陰陽流轉或相互推移的規律。中華醫學又依流轉原則考查人體器官和功能的相互推移或新陳代謝的過程。古代醫書《靈樞》認為,人的血氣,沿經脈往複運行,在五臟中流轉,形成營衛系統,所謂「陰陽相貫,如環無窮。」
張介賓認為,人體內各器官的功能按五行生剋的法則相互作用亦是一循環的過程,而且相生中包含相殘,相剋中又包含相生,以此維繫各器官功能的平衡。在物理化學學方面,《周易參同契》談煉丹術,即認為氣體、液體和固體,可以相互轉化。方以智於《物理小識》中,又從呵氣遇冷際則轉化為水珠導出物質形態轉化的學說。
進而認為,氣、聲、風、光、形,都可以轉化。太空之氣旋轉則為風,振動為聲,聚發為光,凝固則為形,稱其變化為:「相互轉應」。此種轉化,既無開始,亦無終結。因為天地萬物乃一氣之所化,其運動形式為輪轉,進而認為氣自身是「不壞」的。他從流轉原則又導出氣不滅即物質不滅的結論,在中華物理學史上作出重大貢獻。 總之,流轉思維視物質是動態的,從變化過程和轉化的角度理解物體的特性,認為大到日月星辰,小到一草一木,皆處於盈虛消長的過程。
而且視其轉化為其所固有的兩種對立的性能的相互作用,或相生,或相制,或相交,或相阻,或生死,或進退,或成毀,如是循環而不息。此種思維方式,既不同於西方傳統思維中的機械論,亦不同於直線上升的進化論的發展觀,同樣是中華科技思維的一大特色。
(5)整體論
整體思維是,視天地萬物為一整體,各部分存在著差別,但又相互聯繫,相互影響,不容分割,個體並非孤立地存在,總是在同其它個體的相互關係中存在和發展。此亦是易學思維的一大特徵。
前面談到的三種思維,即功能、對待和流轉,都包含個體間的相互作用在內,整體思維乃前三種思維方式的進一步發展。《易傳》通過對一卦六爻的解釋,提出「三才之道」,即天、地、人各有其道,天道為陰陽,地道為剛柔,人道為仁義,而天、地、人又共同遵循一普遍的規律,即「一陰一陽」,稱其為「性命之理」。一卦六爻如同宇宙的縮影。一爻變動,便影響其它爻功能的發揮。
卦爻象結構中的整體觀念,培育了人們的整體意識,作為考查天地萬物和人類之間的關係的依據。在此種整體思維的啟發下,從宋代以來出現了許多易圖,如周敦頤的太極圖,從宇宙生成論的角度,將天地人聯為一整體。河洛圖式又將天時、地理、動植物,人體器官以及道德規範,都納入其所制定的宇宙模式之中,以此說明物類之間存在著普遍聯繫,又相互影響。
此種思維方式,對中華科技思維的發展亦頗有影響。 依整體思維,《易傳》提出「同聲相應,同氣相求」的感應論,認為同類中的不同物體可以相互反應和吸引,如水流濕,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古代的科技家依其感應論,解釋方諸向月而生水,陽燧向日而生火;或用來說明潮汐現象。
還依感應論解釋磁石引針,如王充於其《論衡》中所記錄的。在此種感應論的指引下,到宋代終於發明了指南針,成為中國四大發明之一,而且傳播到歐洲。漢代的天文學家張衡,正是在易學中感應論的啟發下,發明了地動儀。整體思維對中華醫學的影響,最為突出。古代醫書《黃帝內經》,提出「五運六氣」說。
五運即五行之氣的運行,各主管春夏秋冬四季;六氣指風、熱、溫、火、燥、寒。認為氣候的變化及人所處的地理環境,對人體的健康和疾病有重大影響。如夏天為火德當位,氣候炎熱,配五味為苦,配人體器官為脈息,心臟。
如果過於炎熱,則影響血脈和心臟的機能;吃含苦味的食品過多,則有損於心臟的健康。又如春季氣候乾燥,風木受損,肝臟容易生病;如果濕氣過剩,則腎病生。中醫治病,往往同患者所處的季節和生活環境聯繫起來,考查病因,對症下藥,即整體意識的表現。到清代方以智,對易學中的整體思維作了深刻的闡述。
他於《周易時論合編》中,提出「細統」論。認為整個宇宙為一大系統,稱為「統統」,其中最微細的層次,稱為「細細」,認為在統一體或整體中,事物的層次,總是統中有細,細中有統,統與細相互蘊涵。研究整體性,不應忽視其差別性,而整體性又富於差別性之中。他不贊成籠統地談宇宙的一體性,可以說是對整體思維的內涵作了一次總結。
總之,整體思維所追求的是各實體之間的普遍聯繫,從普遍聯繫中認識各實體的特性。就自然觀說,它是從宏觀的視野考查自然現象的統一性,不同於西方科技從微觀的視野著重分析實體內部結構的傳統,亦是中華科技思維的一大特性。
(6)輔相論
此論是討論人與自然的關係以及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因為天地人為一整體,人與自然相互影響,《易傳》關於人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提出三條規定:
其一是,「天地設位,聖人成能」,即人居於天地之中,其任務是成就天地化育萬物的功能。
其二是,泰卦《象》辭所說:「裁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裁成謂裁斷成就,即控制自然界的規律,輔助天地化育萬物的功能,為人類造福。
三是,乾卦《文言》所說:「大人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認為人道要符合天道,但人並非消極無所作為;一方面能預測天時變化的動向,一方面按天時的變化而行動。
此種天人觀對中國傳統科技思維的發展,亦影響深遠。 就古代煉丹術說,《參同契》認為,丹藥的煉成,一方面要依陰陽變易的法則,一方面要靠人工的操作,要象駕馬一樣,掌握其規則,用火加溫,不能輕舉妄動,所謂「天符有進退,屈伸以應時」,後來的道士闡發為「每當天地交合處,奪取陰陽造化機」。
就化學技術本身說,此說認為,人認識和掌握了化合物形成的法則,就可以創造出奇蹟。名醫張介賓認為,天地之道同人的生理是統一的,都遵循陰陽流轉的法則,但高明的醫師總是發揮自己的智能,通權達變,掌握其主動權,不是依樣畫葫蘆,治病方有回天之功,如其所說:「欲補天功,醫其為最」(《醫易義》)。
明代的科技大家宋應星寫了《天工開物》。「天工」出於《書·皋陶漠》:「天工人其代之」。「開物」本於《易傳·繫辭》「開物成務」,謂啟發心智,開導物宜。他強調人工作為,可以補天功之不足。其巧奪天工的創造意識,正是「聖人成能」說的闡發。方以智論人與自然的關係,全面闡發了裁成輔相的原則,提出人控制自然的學說。
其父方孔炤於《周易時論合編》中,倡導「勤乎人以還天」,認為人有窮理的本性,「理性所在」,能認識、掌握自然的法則,以輔佐天行,「參育而統天」。方以智依此,提出「治天」說和「聖人以造造化」說:「聖人因造化之薪,傳造化之火,熱造化之水,製造化之器,以熟造化之物」,其目的是「教人勿受其燔暴之害」(《同上·按語》)。
他認為,人在自然面前,不能靠自然的恩賜而生活,而是發揮人的聰明才智和仁德,利用自然物的性能,成就薪火的功能,為人類造福。其提出的「以造造化」的前提是,以人所認識的「造化之理」,即自然法則,控制自然,此即「先天而天弗違」;按其法則為人類謀福利,此即「後天而奉天時」。
此種人控制和改造自然的學說,是對中國傳統科技觀的總結。 總之,科技家倡導的裁成輔相和參天化育的原則,既反對了順應自然的任天說,又反對了將自然人化的目的論,而是因自然法則,補自然之不足,如方以智所說:「因天地之理以補天地」(同上),而不是破壞自然界的秩序和生態的平衡。
他們認為科技家的任務是為人類造福,又將價值觀念引入科技思維領域,不同於西方的以工具理性為指導的科學主義,亦是中華科技思維的一大特色。
3 易學科技思維的價值
以上所談六條原則,從觀象論到輔相論,相互關聯,自成一體系,在世界科技史上獨樹一幟。此種科技思維究竟有哪些價值,對人類未來科技發展的走向,有無其意義?我想,談以下兩點意見:
(1)易學科技思維與中國農業社會
一個民族的思維傳統,同其所處的生活環境,包括生產方式、地理條件以及文化素質有密切的聯繫。總之,其形成和發展有其社會的歷史背景。易學科技思維的社會歷史背景,就是兩千多年來中國的農業社會及其生活方式。
其所倡導的陰陽五行的自然觀,實乃中華農業社會的產物。因為視陰陽五行為物質元素,基於農業生活的需要,陰陽本指氣候的寒暖,五行為五種不可缺少的生活資料,將其上升為易學和哲學範疇,則形成一種自然觀。前面談到的六種思維方式,都是從農業生產角度考查自然現象所導出的結果。所以不同於古希臘形成的並由近代工業文明所闡發的西方的傳統思維方式。因此,我們探討中國傳統科技思維的價值,不能脫離這一大前提,要看到其歷史的時代的性格。
中國傳統科技思維方式,同西方的傳統相比,其區別可概括為:西方傳統科技思維,其對自然現象的研究,可以說是重分析,重實體,重結構,即偏重於深入分析實體內部的物質結構,從而形成粒子論,基因論系統;而中國的科技思維則重功能,重過程,重整體;西方的傳統偏重於追求兩元的對抗,而中國的傳統則偏重於追求兩元的互補、和諧與均衡。此種差別,只是各有偏勝而已,而不是截然對立,同樣對人類文明的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2)易學科技思維的當代價值
農業社會形成的科技思維方式,處於當今工業社會,特別是科技高速發達的時代,是否仍有其價值?此是值得討論的課題。目前,有兩種流行的見解:
一種是已無當代的價值,一種是將來西方的文明包括科技思維都要走東方的道路,西方有些自然科學家亦持此見解。看來,兩種見解,各有偏頗。
從人類科技發展的歷史看,東西兩種思維傳統,各有短長,應揚長補短,為人類未來科技思維的走向提供新的途徑。中國傳統科技思維,在過去,為人類文明作出了貢獻。但是停留在過去的水平,固步自封,自我欣賞,不會再有生命力。
必須走與當代科技思維相結合的道路,在傳統的基礎上加以創新,方有前途。如講整體性,必須在分析的基礎上探討其普遍聯繫;談功能,不能脫離實體內部的結構;談過程,又不能脫離實體自身的存在。那種將古代陰陽五行觀的舊框架,如太極圖式、河洛圖式等,重新搬出來,套入現代的科技成果,更是沒有前途的。
| 責任編輯:燕園君
| 來源: 文 本文原刊於《自然辯證法研究》1996年第05期,圖 網路 ,版權歸原作者,如涉及版權,請聯繫刪除。
TAG:燕園大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