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挖到「廢品」,被郭沫若一眼看中,禁止出國展覽!
今天我們來講一件禁止出境展覽的十大鎮國之寶之一,它的名字無人不知,但它的重見天日卻一波三折,它就是大名鼎鼎的馬踏飛燕。
時間撥回到1969年9月的一天,甘肅省武威市雷台的農民們在挖地道時,竟然挖到了一個黑洞,眾人壯著膽子爬進去一看原來是一間墓室,墓室中整齊擺放著許多銅人、銅車、銅馬。於是,這幾個村民將所有認為值錢的東西都裝進了麻袋,用架子車轉移到了大隊庫房之中。
很快,發現古墓的消息在武威不脛而走,考古人員聞訊後也迅速趕來,但當專家們進入這座東漢古墓後,心立刻就涼了半截,原來偌大的墓室幾乎空無一物。幾經打聽,原來是村民們將文物拿走想要賣廢品,專家們通過耐心的勸說教導,銅車馬、儀仗俑、陶器等諸多文物被轉移到了甘肅省博物館之中,其中有一件日後名震天下的銅奔馬此刻默默無聞的位列其中。
直到1971年「伯樂」郭沫若在甘肅省博物館中發現了一匹「千里馬」,只見這件銅奔馬身高34.5厘米、身長45厘米、造型生動,奔馬正在昂首嘶鳴、三足騰空,右後蹄踏在一隻飛鳥身上,英姿颯爽,郭沫若為其取名「馬踏飛燕」銅奔馬。不過,此時的銅奔馬亟需修復,它不僅身上多處破損,而且同上的鬃毛也掉了,甚至連尾巴都沒有了!
當青銅器修復專家趙振茂看到馬踏飛燕後讚不絕口,古人有大智慧呀,把支撐馬身重量的右後足放在一隻飛鳥身上,巧妙擴大了著地面積,確保奔馬的穩定,可見古人構思之新穎、銅鑄工藝運用之巧妙。之後經過趙振茂的精心修復後,掉鬃斷尾的傷殘馬踏飛燕煥然一新,馬的賓士和燕的飛翔表現的淋漓盡致!
很快,在一次展覽中,馬踏飛燕大放異彩,此後,馬踏飛燕赴世界各地巡迴展覽,名揚世界,郭沫若為此寫下「四海盛讚銅奔馬,人人爭說金縷衣」的豪邁詩句。
正因為歸還文物的甘肅武威村民、慧眼如炬的郭沫若、妙手修復的趙振茂,才使得殘損的馬踏飛燕銅奔馬綻放屬於它的光彩!
※遼寧號航母加滿油需要花多少錢?
※為什麼在古代,皇帝吃菜從不夾第三筷子?
TAG:找靚機二手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