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感受不朽文明 古埃及文明特展本周六山西博物院開展

感受不朽文明 古埃及文明特展本周六山西博物院開展

木乃伊的人形棺材

提起埃及,你會想起什麼?是烈日當頭漫漫黃沙中雄偉的獅身人面像,還是蜿蜒流淌的尼羅河,或是電影里那聰慧的埃及豔后?4月14日,「金字塔·不朽之宮」古埃及文明特展將在山西博物院開幕,144件套總計235件帶著歷史印記的古埃及文物,乘著飛機、坐著輪渡、跨越千山萬水來到同樣古老的三晉大地,開啟一場文明碰撞的神秘之旅。

本次展覽的埃及珍寶,是義大利都靈埃及博物館內最具代表性的文物,時間從公元前22世紀到公元4世紀,跨度約2600年。不僅有「木乃伊家族」,包括人木乃伊,和貓、魚等動物的木乃伊,代表著古埃及人日常生活的用具,比如拜占庭時期的木梳、中王國時期的雪花石膏香料瓶等,還有象徵往生世界的各種墓葬文物。

在布展之際,記者提前探展,告訴你有哪些展品不能錯過。

木乃伊

人木乃伊,不是普通人可以享受的

埃及總會給人非常神秘的感覺,這種印象很大程度緣於古埃及人對於死後世界的重視和想像。此次展覽,就有兩具木乃伊,距今都有上千年的歷史,被包裹得嚴嚴實實平躺在展櫃中,安放木乃伊的人形棺材也被放在一旁,可以較全面地展現古埃及古老的喪葬習俗。

「古埃及人相信,只有把身體做成木乃伊,他的靈魂才能繼續存在。」省博工作人員介紹,木乃伊是身份地位的象徵,「他們發明了一套非常複雜的製作木乃伊的技術,要掏空人體的內臟,用特製的樹脂或者香料填充,對屍體進行脫水處理70天,抹上特殊的精油,再裹上亞麻繃帶,繃帶內側塗有古埃及人常用的樹膠。最後,親屬將屍體放入定製的人形木棺,靠牆立放在墓室中,就像人依然站立一樣。」聽工作人員這麼一介紹,製作木乃伊程序繁雜,勢必是個勞民傷財的事,老百姓要想享受這種喪葬習俗,是不可能的。

此次展示的一具木乃伊,是公元前1069年的「產物」,距今3000多年。同時期,我國正處於西周時代,當周人為自己打造奢華的墓室之際,古埃及人則想著靈魂的永生。之前提到的人形棺材,就是為了保全木乃伊的屍體不腐爛、變形。「木乃伊的身上都會有一層釉陶管做成的網,就像漁網一樣,起到了保護作用。而這個人形棺材,是按照墓主人來定製的,棺蓋上的人臉,也是根據墓主人的相貌特徵來雕刻的,所以都是獨一無二的棺材。如果木乃伊沒有得以保存的話,人形棺材也是一個替身,象徵著墓主人永生。」省博工作人員介紹。

還有一件文物建議大家一定要看,那就是「木乃伊面具」。這個石膏打造的面具雖僅存有半個,但是面具上刻畫的人物面相栩栩如生,眼睛裡鑲嵌有玻璃,炯炯有神,鬍鬚根根分明。不過你肯定想不到,這個面具是利用「倒模」技術,用石膏在去世的人臉上塑形,最後脫模出來製作成的。

動物木乃伊,有貓有魚造型挺卡通

你能想到嗎,除了人木乃伊,動物也能做成木乃伊。在此次展覽中,你能看到貓、魚、朱鷺和鷹的木乃伊。這些動物木乃伊和人木乃伊如出一轍,都是被厚厚的亞麻繃帶纏繞著,但是從造型上看,更卡通一點。

你瞧,這隻貓木乃伊,被厚厚的亞麻繃帶纏繞著,耳朵突出,雖然在外形上看不出來貓的形狀,但在亞麻布的表面則描繪了這隻貓的面部特徵。「古埃及人為什麼要把貓做成木乃伊?」面對記者的提問,省博工作人員說,「古埃及人對於貓是非常崇拜的,他們認為貓不僅能夠捕殺危害人類的動物,還能保護人們種植的農作物。古埃及的很多神廟裡都養著貓,所以貓死後會被做成木乃伊,放入特製的棺材。有些地方還專門賣貓的木乃伊,用於隨葬,因為貓是可以向神靈許願和還願的物品。」

此外,一些魚類也被認為跟神靈有關,古埃及人將這類魚的身體(全部或部分)製成木乃伊裝在魚形棺中。展品中,就有一件色彩鮮艷的魚形棺,裡面裝著一具巴掌長的魚木乃伊。

其他文物

沙比提俑,與兵馬俑類似的陪葬品

秦始皇兵馬俑,是秦文化的象徵之一,始皇帝相信,這些陶俑士兵在他死後依然會護衛著他。古埃及人也一樣,他們認為死亡不僅僅是死亡,而是生命的另一段旅程,所以會在陪葬中放置沙比提俑。

「古埃及人認為,人死後是要在地下的世界裡受苦的,這樣才能得以重生,所以他們創造這些沙比提俑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它們代替逝者勞作。」順著工作人員的指引,記者來到了一組展櫃前,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排列成三排、較為袖珍的人形陶俑,仔細一數,雖未過百,卻也壯觀。「按照慣例,古埃及人會為逝者準備401個沙比提,由365名傭人和36名工頭組成,這相當於在一年中每天都有一位沙比提勞作,還有工頭來監工。」如今保存在埃及博物館中的這種沙比提俑只有169件,此處的展品是從中挑選出來的。

無獨有偶,在展廳另一側,則有一件用木頭做成的廚師小模型。一個戴著優雅的短髮套、罩著圍裙的廚師,蜷曲著身體,右手拿著一把為爐灶扇風用的扇子,似乎在忙碌著什麼。在模型的底座上,擺放著一些器皿,代表了烹飪用的灶台。這類小模型充分展示了埃及手工藝人的工作方式和環境,但實際上它是古埃及貴族的陪葬品。「古埃及人特別喜歡在隨葬品中擺放一些跟食物有關的物品,寓意著來世他們能不愁吃喝。」亦如省博工作人員所說,古埃及墓葬中很多的出土物都和食物有關係,壁畫和雕刻中也會顯現一些與吃相關的事情,「我們還展示了一個供桌,上面用雕刻的方式擺滿了食物以及酒具,說明古埃及人非常重視食物,這或許也和古埃及缺少農作物有關係。」

阿布考石碑,記錄親友的送葬過程

中國人的墓碑上大多會用文字記載墓主人的生平,而在古埃及,墓碑上會圖文並茂地記錄墓主人去世後,親友的送葬過程以及陪葬的物品,讓人大開眼界。

在名為阿布考的石碑上,上方刻著11行象形文字,下方則刻畫了葬禮的情景:石碑的主人阿布考和他的妻子一起坐在供桌前,對面是他們的6個子女,每人手裡拿著一隻鵝;下方一塊凸起的長方形被分成多個小正方形,上面刻著供品的名字和數量,長方形的一側有一列手握紙莎草的人物;最後是一列送葬的人,有男有女共12人,每個人的姿勢都不同,大部分人都持有供品籃。儘管阿布考的碑文上並沒有標明他的官職頭銜,但這個石碑很可能是由皇室的藝術家們所制。

《亡靈書》,寫在紙莎草上的咒語集

寫在紙莎草上的《亡靈書》可以稱得上是展覽中的「壓軸大戲」,擁有獨立的展櫃,分布在最後一個展示單元的中間。之所以如此珍貴,是因為它有兩大特點:第一,它是記錄在紙莎草上的,古埃及人稱紙莎草為「法老的財產」,一般人根本沒有使用這種紙張的機會,連貴族之間書信交流都是用陶片;第二,《亡靈書》是咒語的合集,置放於木乃伊頭部下方,可以幫助逝者在陰間跨越所有阻礙,體現了古埃及人的喪葬習俗。

紙莎草其實是一種水生植物,古埃及早在3000年前就把它做成了一種能書寫的紙張,這種紙張最大的特點就是能在乾燥的環境下千年不腐爛。至於這部《亡靈書》,裡面以智者、神祇和其他形象組成圖案裝飾,然後配備有咒語,展品長3米,保存較為完整,而且對於古埃及人崇尚的神靈的故事,進行了繪製,較為全面和形象。

布展精心

恆溫恆濕,「請」女神像還用了起重機

此次「古埃及文明特展」除了好看、長知識外,其幕後的故事同樣值得講述。因為從布展到展陳,以及展廳內環境的設計和要求,都算是省博歷屆臨展中最為嚴苛的一次。

走進這個展廳,你會有一種去了海濱城市的潮濕感,而恆定的溫度也會讓你在略微炎熱的午後頓感清涼。負責此次展廳設計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批文物對於展陳環境的要求特別嚴苛,溫度要在20℃—22℃之間,濕度要在50%左右,而且我們還要每周監測溫度和濕度,把數據報給義大利都靈埃及博物館的工作人員,便於他們監管和指導工作。」

還有一個小故事。通常,有展覽進駐省博時,展品要先入庫進行整理和登記,但是鑒於此次展覽陳列物品的特殊性,當這些珍寶第一時間運抵山西時,都是直接進入展廳的,而為了迎接這些展品,展廳從十天前就被打造成恆溫恆濕的環境了。

你還記得不,山西壁畫進駐上海展出時,拆了上海博物館的門。而在此次「古埃及文明特展」中,有兩件花崗岩做成的塞克荷邁特女神像,重約1.5噸,一座象徵了人性之善,一座象徵了人性之惡,「請」這兩件龐然大物,省博直接動用了起重機。如果你要去參觀,也別忘了去欣賞一下她們的龐大和美麗。

中國和埃及在歷史上同為文明古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兩大文明在歷史的發展中,在山西碰撞和交融,這不失為一種緣分。當你漫步在省博,在同一空間下既領略了異域的歷史,也目睹了華夏文化的燦爛璀璨時,那會是一種多麼奇妙的享受,兩大文明古國之間的文化對話也會由此開始。

本次展覽自4月14日至6月24日,觀眾可領取門票免費參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遠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重在心理健康教育 五起典型案例敲警鐘
引擎蓋下藏了只貓 駕車族當心「蹭車」小動物

TAG:太遠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