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上海的十里洋場,租界始終只有兩塊,可有一個城市卻有九國租界

上海的十里洋場,租界始終只有兩塊,可有一個城市卻有九國租界

上海從來都不缺乏題材,如果那個時代最能表現民國時代的特色,無疑是上海灘,上海是當時最耀眼的城市,東京還只是一個小國的首都,香港還是一個小貿易城。

不過上海的租界始終維持在兩塊,一個就是大名鼎鼎的法租界,傳奇色彩更多些,另一個就是英租界,後來和美租界合併,稱公共租界。

我很奇怪作為中國最繁化的城市,或者說亞洲最活躍最有影響力的城市,為什麼只有兩塊租界。

而同時代的天津卻有九國租界,可謂是屈辱至極,是什麼原因呢。

主要是上海太開放了,雖然只有兩塊租界,但是租界里有大量的中國人,更有許多外國人,法租界也並不是只有法國人才可以居住生活。

上海商業氣氛太濃,以英法美等國家為代表的在中國主要追求的經濟利益,不像老毛子和日本追求的土地。

更何況租界的簽訂都是在清朝末期,英法在遠東的影響力最強,更何況江浙東南在清朝的勢力逐漸覺醒,八國聯軍入侵時候,更是出現了東南互保,穩定了東南長江流域。

而同時代的天津,更重要的是軍事重鎮,天津離北京太近,又是港口城市,雖說北京有東交民巷大使館,但是北京更是清朝根基。

外國人要想保障自己的利益,天津便是首選,特別是清朝上層對外政策的屢屢失常,更加劇了列強們的恐慌,他們害怕失去自己在中國的利益。

想保住這些利益,武力威懾是必不可少的,天津港口是入侵北京的最佳地點,在一次又一次的入侵中,天津逐漸淪為外國租界最多的城市。

每個國家的租界,都是扎在中國土地上的毒釘,天津是替北京背的鍋,是替沒落的清王朝背的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煮茶論青梅 的精彩文章:

明朝有四個官職非常重要,同時也是肥差
有一位貢士排名最後,還是政敵翁同龢的人,但在六十大壽的時候慈禧卻點了他為狀元

TAG:煮茶論青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