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爸爸媽媽,你們慢慢來,不然我就要長大了

爸爸媽媽,你們慢慢來,不然我就要長大了

在中國家庭里,有一個特別怪異的現象,叫做「隔代親」。

尤其在大城市,父母要上班,要賺錢,沒有時間好好陪伴自己的孩子。等到他們退休了,終於有時間了,兒女也都結婚生子了,但兒女也要工作掙錢,只好把孫子孫女交給他們照顧,「隔代親」就是這樣來的...

-「爸爸媽媽不陪我,

我不孤單,我習慣了-

就在上周,黃聖依上了熱搜,大家都在討論她家的豪宅:多層設計,大廳像售樓處,還有獨立的遊樂園和滑雪場。

疼愛孫子安迪的奶奶霸氣表示:「安迪喜歡出去玩,我就給他建個遊樂場;冬天安迪想滑雪,我就給他建個滑雪場。」

但比起實力寵孫的奶奶,黃聖依和兒子安迪的關係,似乎沒那麼好。他會撒嬌賣萌,但只在奶奶面前,而在和媽媽相處時,則顯得異常安靜成熟。

最近《媽媽是超人》新一季開播後,獲得最多同情的便是被兒子安迪視作陌路的黃聖依。

安迪說:我最喜歡的人是奶奶。

安迪還說:爸爸媽媽不陪我,我也不孤單,我習慣了。

GIF

在節目的這個問答環節里,一份考驗媽媽對孩子了解程度的答卷,黃聖依最終只得了28分。

尤其在最新一期里,她和兒子安迪一段對話,讓人隔著屏幕,都能感覺到這個媽當得有點尬。

安迪:真熱啊!

黃聖依:哎,外面冷死了,你累不累啊?你看,這都是你喜歡吃的(指零食)。

安迪:啊?哪裡有我喜歡吃的?

黃聖依:啊?這裡面沒有你喜歡吃的嗎?

長期不陪孩子的媽媽,連孩子愛吃什麼零食都不知道。

面對質疑,黃聖依說,因為怕孩子曝光,所以一直讓安迪跟著奶奶,她和丈夫只是「有時間就去看看」。

-中國80後父母都沒有時間-

80後父母里,真正能朝九晚五還雙休的,不多。

BTV名人堂曾經進行過一項調查,數據里顯示,58.7%的受訪者每天工作超過8小時,其中,53.3%的工作時間在9~10小時之間,5.4%的人工作時間在11個小時以上。

他們為什麼要這麼拚命呢?其實都是受環境所迫,不能獨善其身。

在中國,無論是戀愛或結婚,「最大件事」就是買房。根據新周刊的調查,10個80后里,就有4個是房奴。

而在房子的背後,其實藏著「面子」這個內因,買房不是剛需,面子才是決定因素。中國人都愛面子,但是他們沒辦法,這是丈母娘要求的。

另外,在中國人眼裡,奮鬥和學習一樣,都是無止境的。只是賺到錢他們還是沒有安全感的,他們還要錢生錢,錢再生錢錢錢錢錢錢錢錢...因為他們不能只考慮自己,還要為下一代鋪好路。

而億萬富文比爾蓋茨和巴菲特卻對子女說,「如果能從我的遺產中得到一個美分,就算你們走運。」

相比之下,中西這種觀念相差還真不是一般大。

中國人也感到無奈,眼看底下有這麼重要的事情未完成,他們唯有拚命工作賺錢。而相比於這個,孩子的陪伴就略顯得不那麼重要了。

和黃聖依一樣,不陪孩子的父母不在少數。在新周刊發起的80後親子陪伴調查中,80後因工作忙沒時間陪孩子的,有近7成之多。

曾有一位8歲的小學生寫了一篇作文,因為爸爸是醫生,工作忙,作文中提到「連狗都討厭爸爸」、「我該怎樣讓他明白他是我的爸爸而不是那些病人的爸爸」。

「連狗都討厭爸爸」,聽起來讓人哭笑不得,但卻是這個孩子對爸爸滿滿的渴望。

-當代城市家庭的常態:

用物質滿足來代替親子陪伴-

中國父母最愛對孩子說:「爸爸媽媽沒時間陪你,你要乖乖聽話。」

從親子陪伴調查數據上看,平時看管孩子的,更多是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占受訪比例的55.55%,母親看管的僅有37.31%,父親看管的更是少之又少,只有5.55%。

而那些有錢的家庭,則請保姆或管家來照顧孩子。

電視劇《歡樂頌》里就有個精靈古怪的富二代,叫曲筱綃。她愛搗蛋,率性而犀利。起初大家都討厭她,認為她凡事都要出一腳,瞎出風頭。但真正了解她的人,就會發現這是她從小便養成的習慣。

在她的童年裡,父母常常忙於工作,沒有時間陪她。所以她喜歡搗亂,經常惹事,目的就是為了引起父母的關注。

在她的世界裡,兒時爸爸媽媽會給她買各種玩具、各種新衣服,長大了爸爸媽媽又給她買房子、買車子。她過著物質豐足的生活,但她唯一想要的東西,恰恰也是父母給不了的,那就是陪伴。

最後,她把一疊房產證給回她的媽媽,她說:「我不要這些房子,我要你和爸爸不離婚,我要我們一家人永遠在一起。」

那個時候的曲筱綃已經二十來歲了,但她對家人陪伴的那種渴望卻從來沒有消減過。

藝術來源於生活,雖然是電視劇,但其實反映的便是當下城市家庭的一種常態:用物質滿足來代替親子陪伴。

因為愧疚,父母習慣於用這樣的方式彌補孩子:「我沒時間陪你,你想要一個什麼禮物?」

其實,送十份禮物,都不如陪孩子玩耍一次。在他們單純可愛的世界裡,哪裡懂什麼叫物質生活呢,他們只希望父母多抽點時間陪伴自己而已。可是,現實生活里,很多父母還未認識到孩子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觀音菩薩給我託了個夢,

讓你陪我聊會兒天。」-

然而,作為大人,真的有那麼忙嗎?如果他們有時間了,會用來陪伴孩子嗎?

劉燁和兒子諾一在節目中一開始的相處模式,可能代表了大部分中國家長的相處方式。

劉燁和諾一坐在密室的同一張沙發上,進行「一小時陪伴是最好的愛」測試。結果就是,劉燁從始至終捧著手機,不停地刷刷刷,旁邊的諾一隻好自己玩自己的。

為了和爸爸親近,兒子諾一各種提問和搭訕,「觀音菩薩給我託了個夢,讓你陪我聊會兒天。」小小的諾一這樣的童真之語,是對和爸爸交流的懇求。

我們曾認為,父母陪伴孩子的時間越長,說明父母越盡職。然而還是有很多父母把「陪伴」誤解了。

研究發現,對於3-11歲的孩子,父母參與度過低的陪伴,反而會給孩子造成負面影響。

也就是說,即使物理空間上在一起,但本質上還是各干各的事兒,沒有任何交流,只能稱為「假性陪伴」,還不如不陪那種。

還有另外一種,叫「低質量陪伴」。

很多父母陪在孩子身邊時,會習慣性的挑孩子毛病。孩子喜歡玩泥巴水,就嫌孩子會弄髒衣服;孩子想看電視,就嫌孩子不務正業;孩子作業不會寫,就嫌孩子成績差、沒出息.....

在這樣的「陪伴」中,孩子被不停地說教和嫌棄,最後的結果就是隔閡越來越大,雙方相處都不愉快。

心理學家指出:「和孩子一起玩兒,是建立親密關係的最佳方式。因為和孩子相處,最好的方式不是「說給他聽」,而是轉化成孩子理解並能接受的語言——玩兒,去做給他看。」

小孩雖然年齡小,但他們的感知能力是非常強的。他們喜歡能玩在一起的大人,他們也可以分清高質量和低質量的陪伴,而對於低質量的陪伴,他們寧願不要。

所以,如果你想知道你的孩子願不願意和你呆在一起,你可以問他:「你想爸爸媽媽去上班嗎?」如果他的答案是「想」,那麼說明他可能不太希望和你呆在一起。

-爸爸媽媽,你慢慢來-

龍應台寫過這樣一句話:所謂父母子女一場,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的目送他漸行漸逝,你站在路的這一端,看著他漸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然後,他用背影默默的告訴你:「不必追。」

她曾說:孩子,你慢慢來。

而現在,孩子想對父母說:爸爸媽媽,你們慢慢來。

不然我就要長大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移移民 的精彩文章:

病床上的思考:中國人的身體為何越來越差?
李敖走了,中國又失去了一個自由而篤定的靈魂

TAG:美移移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