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維摩詰經略解菩薩行

維摩詰經略解菩薩行

菩薩行

「文殊師利!有疾菩薩應如是調伏其心,不住其中,亦復不住不調伏心。所以者何?若住不調伏心,是愚人法;若住調伏心,是聲聞法。是故菩薩不當住於調伏、不調伏心,離此二法,是菩薩行。在於生死,不為污行;住於涅槃,不永滅度,是菩薩行;非凡夫行,非賢聖行,是菩薩行;非垢行,非凈行,是菩薩行;雖過魔行,而現降眾魔,是菩薩行;求一切智,無非時求,是菩薩行;雖觀諸法不生,而不入正位,是菩薩行;雖觀十二緣起,而入諸邪見,是菩薩行;雖攝一切眾生,而不愛著,是菩薩行;雖樂遠離,而不依身心盡,是菩薩行;雖行三界,而不壞法性,是菩薩行;雖行於空,而植眾德本,是菩薩行;雖行無相,而度眾生,是菩薩行;雖行無作,而現受身,是菩薩行;雖行無起,而起一切善行,是菩薩行;雖行六波羅蜜,而遍知眾生心、心數法,是菩薩行;雖行六通,而不盡漏,是菩薩行;雖行四無量心,而不貪著生於梵世,是菩薩行;雖行禪定解脫三昧,而不隨禪生,是菩薩行;雖行四念處,而不永離身受心法,是菩薩行;雖行四正勤,而不捨身心精進,是菩薩行;雖行四如意足,而得自在神通,是菩薩行;雖行五根,而分別眾生諸根利鈍,是菩薩行;雖行五力,而樂求佛十力,是菩薩行;雖行七覺分,而分別佛之智慧,是菩薩行;雖行八聖道,而樂行無量佛道,是菩薩行;雖行止觀助道之法,而不畢竟墮於寂滅,是菩薩行;雖行諸法不生不滅,而以相好莊嚴其身,是菩薩行;雖現聲聞、辟支佛威儀,而不舍佛法,是菩薩行;雖隨諸法究竟凈相,而隨所應為現其身,是菩薩行;雖觀諸佛國土永寂如空,而現種種清凈佛土,是菩薩行;雖得佛道轉於法輪,入於涅槃,而不舍於菩薩之道,是菩薩行。」

維摩詰居士又接著說:「文殊師利!生病的菩薩應該要這樣調伏他的心,不要安住在調伏的心態當中,也不住在不調伏的心態裡面。怎麼說呢?如果住在不調伏的心態裡面,這是愚人法。」一般經文講「愚」有兩種意思,這裡是凡夫的意思。另外如果講凡和愚的話,愚是指二乘人。這裡指根本就不修行,生氣就生氣,貪心就貪心,什麼事情都隨順著貪嗔痴在做,這是凡夫境界。

「若住調伏心,是聲聞法」。如果你一直在調伏自己的心,就是二乘人。二乘人認為只有涅槃才是能夠安歇的地方,不要起違背涅槃的想念跟心行。這麼做的時候就是不斷地住於調伏心。菩薩不是住於調伏心,也不是住於不調伏,住於調伏我們理解,但是為什麼可以住於不調伏心,不去專門對治煩惱?因為菩薩修的法是無作。我常常講,為什麼你一定要把煩惱消滅掉?因為你認為煩惱是真實的,如果煩惱本身是不真實的,你還消滅個什麼?不去消滅煩惱就一定是隨順煩惱嗎?不一定,菩薩知道,之所以有煩惱是因為自性見:認為諸法真實存在,認為諸法有真實的體性。所以菩薩是從見地上去破除真實感,知道諸法都是功能差別而已,離開業力與妄想它們什麼都不是。有了見地就不需要總是去調伏煩惱,形成無間作意了以後它就一直跟著你。這種修行的方法跟聲聞緣覺不同,比如對於「苦、集、滅、道」的解釋,菩薩法跟聲聞緣覺法不一樣,菩薩不是一定把煩惱消滅才是涅槃,煩惱是菩提,生死即涅槃。見地不一樣,所以修行的方法也不同。

這算是菩薩修行的總綱,接下來舉了很多例子。

「在於生死,不為污行」。菩薩跟凡夫一樣都在生死輪迴當中,凡夫會起染污行,菩薩不會起染污行。染污行不是表相的染污行,菩薩說不定也去殺人了,看起來是染污行,在菩薩來講卻不是。這裡所謂的染污行是不知道這個東西不是真實有。如果是凡夫殺人,是在非常生氣的狀況下,比如「人家已經騎到我頭上來,他欺負我到不行了,我受不了,所以把他給殺了」。這當然是染污行,他完全認定自己、別人、欺負等等的法是真實有,因為氣不過就把人殺了。菩薩也有可能殺人,《大般涅槃經》里有一個國王叫「有德」,他為了保護一個法師,就帶著他的軍隊跟人對抗,最後他自身也傷重而死,這種狀況之下可能也是要殺掉幾個人,如果你是一個菩薩,就算殺了人,你也不是認為這些東西是真實有而去殺人,所以不是染污行。

「住於涅槃,不永滅度,是菩薩行」。二乘人的涅槃就是有餘涅槃和無餘涅槃,所以聲聞緣覺把自己永遠消滅掉了,但是菩薩是住在本來自性清凈涅槃,究竟佛住在無住處涅槃,這兩種涅槃都不需要把色身或蘊處界消滅掉,這才是真正的菩薩行。

「非凡夫行,非賢聖行,是菩薩行」。為什麼不是凡夫行?因為凡夫會因為取相分別而造作各種善行惡行和雜染行,菩薩不會這麼做。賢聖一方面指世間聖賢,例如孔子和孟子,另一種是出世間聖賢,比如說阿羅漢、辟支佛。世間人還是會說菩薩是賢聖,但菩薩自己不認為是賢聖。他認為自己是什麼?什麼都不是。如果你常常安住在什麼都不是的作意里,你需要去替自己說「我現在不是凡夫也不是賢聖,所以我是個菩薩」嗎?如果是這樣的話,也不是菩薩行。真正的菩薩一定是經常住在般若波羅蜜裡面,般若波羅蜜就是「得第一義,度一切法到彼岸」。所以你不要總是以為自己是什麼,你不能覺得自己是菩薩,以為自己是凡夫或是賢聖也不行。

「非垢行,非凈行,是菩薩行」。這相當於《心經》講的「不垢不凈」,因為一真法界沒有垢、凈可說,菩薩安住於一真法界,不會取相分別。

「雖過魔行,而現降眾魔,是菩薩行」。一個菩薩會看到有魔嗎?比如經典說天魔下生人間,穿著出家人的衣服來破壞佛法,你會不會認為有某個人真的是魔王化身的,會不會認為有哪些人是魔民、魔女?菩薩不會這麼認為,菩薩認為一切都是第八識流注種子所現起的功能差別,這樣才能過魔行。

「過」就是「度」,也就是超越,在你心目中不會有所謂的魔,這叫做過魔行。既然統統都是功能差別,有形有相的佛法壞滅又有什麼關係?反正都是假的。但是眾生不明白,就會冤枉受苦,所以菩薩雖然知道沒有什麼魔不魔的,但還是要示現出降魔的樣子。我們雖然沒有五神通,但是要用法義去破斥魔說。這才是不偏於空也不偏於有的中道行。

「求一切智,無非時求,是菩薩行」。各種功能差別都是智慧,當然要求。但不要在不該求的時候去求。比如說你現在剛剛開悟,如果你能夠轉依就是第七住菩薩,此時離初地還非常遙遠,如果你想在這個時候去通達百法明門,這樣就是非時求了。再比如明心還沒有見性,卻想要求過牢關的智慧,這就跳級了,跳級就是非時求。有的人看《六袓壇經》說「悟了即是佛」,他就想「既然是佛,我是不是該求一切種智」,他覺得開悟是沒有見識的,接下來這些後得智,比如地上菩薩的道種智,究竟佛的一切種智,什麼他都要知道。這不算錯,只是你要知道,後得智是漸修而得的,這需要時間,要按照次序去證得。所以求一切智,無非時求,是菩薩行。

「雖觀諸法不生,而不入正位,是菩薩行」。觀諸法不生就是無生法忍,如果你不知道這個義理就沒辦法轉依。實證佛教研究中心提倡以「不是句」作為總持門,因為它跟經教最重要的部分相吻合。如何觀諸法不生?拿山河大地來舉例,山是一法,河是一法,大地又是一法。本來沒有山,只有平地,地殼擠壓,一塊平地突然就變成一個火山了,有時候這種事情就發生了。世間人看到這種現象,就說有火山出生了,但是菩薩知道,這一切的一切都如同夢幻泡影一樣的不真實,既然不真實,就不能說它們曾經出生過。你要經常這樣觀,根本就沒有山河大地的出生,也沒有男人、女人,乃至一切眾生的出生。

總是作意於諸法不生,所有想念皆無,把蘊、處、界的相滅掉,這叫「入於正位」,相當於有餘涅槃,這樣的話入無餘涅槃是遲早的事。無餘涅槃什麼都沒有,沒有辦法成就佛果也沒有辦法利益眾生,所以菩薩不能把有為法全部斷掉。

「雖觀十二緣起,而入諸邪見,是菩薩行」。觀十二緣起照理講就不會入於邪見了,但是菩薩觀十二緣起和觀菩薩正法一樣,十二緣起被菩薩一觀就變成菩薩法了。這句也可以改成「雖觀諸法空相,而入諸邪見,是菩薩行」。像令狐沖練的獨孤九劍,可以完全無招,也可以把獨孤九劍用於任何門派的的招數,比如他去做恆山派的掌門人,把恆山派的武功改了一點點,就變成絕世武功。現在也是一樣,有的菩薩對於哲學很有研究,雖然以佛教的眼光來看絕大部分的哲學都是邪見,但你學了般若波羅蜜,你就可以把哲學稍微做一點修改,變成正法,對樂於這些哲學的人開個方便,讓他可以從邪見轉入正見。不要看到人家是錯的,你就統統都不學,其實有很多人跟這些哲學相應,你還是可以利益他們。

「雖攝一切眾生,而不愛著,是菩薩行」。這前面解釋過,我們雖然要度眾生,但你不要愛樂眾生或愛樂度眾生的功德,不然就變成愛見悲了。

「雖樂遠離,而不依身心盡,是菩薩行」。遠離,是指遠離有為的法相。菩薩雖然處在蘊處界諸法當中,但他經常觀察的是不生不滅的一面,而不是生滅的一面,所以不需要滅掉身心。要是像二乘人那樣遠離,就必須滅掉身心而取證無餘涅槃,這就不是菩薩道了。菩薩為了度眾生,有時也樂於沾惹一身葷腥,反正能夠度眾生就好了,沾惹一身腥膻還是常樂我凈,既然這樣,沾一身腥膻又有什麼關係呢?菩薩為了度眾生,甚至還要跟屠夫、酒鬼、妓女、賭徒同事,示現很重的煩惱,實際上卻能遠離煩惱,這是一般人無法想像的。

「雖行三界,而不壞法性,是菩薩行」。字面上看起來好像沒什麼,但你要知道三界是欲界、色界、無色界。色界和無色界都很清凈,如果菩薩行這兩種法的話大家都說:「果然是修行人啊!」但如果是行欲界法呢?欲界法是財、色、名、食、睡。如果你也示現這些慾望,叫「行三界」。為什麼不壞法性?菩薩道的本質是五蘊皆空。財、色、名、食、睡難道能夠離開五蘊嗎?在五蘊當中不能有真如三昧嗎?還是照樣有。甚至到了地獄(屬欲界),一大堆刑罰難道就不空嗎?也是空,它就是第八識顯示的樣子。你說有哪個地方能夠破壞法性?根本沒有這種地方。如果你認為三界有哪個東西能夠破壞法性的話,就表示你的見地有滲漏。

「雖行於空,而植眾德本,是菩薩行」。對於第八識來說,三界有法並不存在,從來沒有生起過,所以菩薩「行於空」並不會妨礙他修集福德。

他不需要像二乘人那樣,要完全離開蘊處界法,而是在行菩薩道的時候,不會取著在三界有法上,比如不會取利益眾生的相,不會取護法的相等等。

「雖行無相,而度眾生,是菩薩行」。大乘法的無相是「於相而離相」,在菩薩眼中,沒有菩薩,也沒有眾生,這是「行無相」。把眾生相消滅掉,安住在涅槃境界,還能夠起度眾生的事業,這是菩薩行。

「雖行無作,而現受身,是菩薩行」。空、無相、無作是三解脫門。「無作」不是什麼都不幹,而是指第八識不造作。我們常說第八識流注種子現起三界萬法,好像是第八識有所作,但那是在世俗諦的角度去說的,對於第八識而言,它不會起一個念頭要流注種子,統統都是法爾如是。就好像一面鏡子映出一個人在做什麼事,你能說是那面鏡子造作了什麼事嗎?第八識就是這樣隨緣現起一切的法相,並不是它想要如何如何。「無作」有時翻譯成「無願」,意思是沒有願求,沒有願求而能成就一切就是無作,這樣就比較容易理解了。「現受身」,不斷地來人間受生,做各種利益有情的事。菩薩行無作,將一切有法視同無法,等同斷掉一切有法,但菩薩還是示現受生,有後世的色身,這樣才能不斷地利益眾生。

「雖行無起,而起一切善行,是菩薩行」。起跟作一樣,無起就是無作、無願。

「雖行六波羅蜜,而遍知眾生心、心數法,是菩薩行」。波羅蜜就是到彼岸的意思,到彼岸就沒有對待差別相,前五波羅蜜離開的對待差別相是有限的,比如布施,包括布施者、受施者、布施這個動作,你能離開這三個法相叫做布施波羅蜜。般若波羅蜜是度一切法到彼岸,就沒有限制了,它函蓋五波羅蜜,所以般若波羅蜜是最重要的。若是在無知無覺的禪定當中,就沒辦法知道眾生的根器,所以你要知道,雖然你在修六波羅蜜,但仍然要觀察眾生的心(八個心),「心數法」就是心所有法,這樣才能了知各別眾生的根器,施設方便善巧,讓他很快得到成就。這麼做並不會離開般若波羅蜜,因為般若波羅蜜是於相而離相,而不是世俗諦上的不分別。

「雖行六通,而不盡漏,是菩薩行」。六通中最後一個就是漏盡通,菩薩的漏盡通跟二乘人的不一樣。二乘人有了漏盡通,死後會證無餘涅槃;菩薩必須要留惑潤生,要留下一部分煩惱。留什麼煩惱呢?有人講:「我留下一些欲界愛,留惑潤生。」菩薩如果這樣留惑潤生會讓人笑話的,菩薩留下的煩惱一般人不會認為是煩惱,這是成佛和度眾生的願,他留下這兩種「惑」就可以了。

真觀主張,阿羅漢如果回小向大,會有一些煩惱現起,變成四果向,死後無法入無餘涅槃。成佛和度眾生的願,在聲聞人來看,就是煩惱,就是惑。有了這個煩惱,你才能繼續受生,學習大乘法。菩薩要留的是這種煩惱,而不是欲界愛。你不要把留惑潤生拿來當借口,以為留著欲界愛沒關係,就放心地吃喝玩樂。其實不是這樣。

「雖行四無量心,而不貪著生於梵世,是菩薩行」。四無量是慈無量、悲無量、喜無量和舍無量。四無量心最好是相應於四禪去修證,初禪修慈無量心,二禪修悲無量心,三禪修喜無量心,四禪修舍無量心,所以很多人修四無量心都會隨禪受生,生到色界梵天去。但菩薩修四無量心不是為了要生到色界梵天,甚至也不能說菩薩修四無量心,因為這只是隨順世俗的說法,勝義上仍然是無作無為。

「雖行禪定解脫三昧,而不隨禪生,是菩薩行」。禪定又名心解脫,三昧則是定慧等持。這句跟剛才的義理很接近。菩薩修習禪定、解脫和三昧而不取禪定、解脫和三昧的法相,因此不會隨禪受生,這是真正的菩薩行。

「雖行四念處,而不永離身受心法,是菩薩行」。四念處就是身念處、心念處、受念處、法念處。很多聲聞人行四念處到最後都會離身受心法而取證無餘涅槃,但是菩薩不是這樣,就算有身受心法,還是在涅槃。

「雖行四正勤,而不捨身心精進,是菩薩行」。四正勤就是把沒有出生的惡法令它不要出生,已經出生的惡法把它斷掉;已經出生的善法保持下去,還沒有出生的善法想辦法讓它出生。善法、惡法是用是否隨順涅槃來判斷的。聲聞、緣覺成就一切出世間法,四正勤一直修下去,身心都會舍掉而入無餘涅槃。但是菩薩修四正勤不會離開身心而去精進。

「雖行四如意足,而得自在神通,是菩薩行」。在禪定當中發起神通,可以圓滿自己的願望,這有四種,叫四如意足。禪定我不懂,所以這地方我們不講。

「雖行五根,而分別眾生諸根利鈍,是菩薩行」。五根是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比如一個人有了信根,這個信就不會輕易破壞掉。與此相對的是無根之信,先前聽到正法以後可能覺得還不錯,但是過一段時間又忘失了,或者聽到別的說辭又不相信正法了。無根之信也是一個必須經過的階段,並不是所有人聽到正法馬上就會產生不動搖的信根,一般是需要經過一個階段,才能發起信根。精進、念、定、慧也一樣,都不會輕易動搖,才稱之為根。

行五根的效果跟四正勤一樣,如果聲聞人去行五根,他就不想去分別眾生根器的利鈍,菩薩就不會這樣做。

「雖行五力,而樂求佛十力,是菩薩行」。五力是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有信根之後就已經有了基礎,不會隨便就消失掉。信根再進一步深入,就會產生力量,稱之為信力。精進、念、定、慧都一樣。根跟力是不同的,要有根才會有力。深入五根而產生的力量叫做五力。聲聞人如果修五力修得很好,到時候就入無餘涅槃了。菩薩雖然修五力,並沒有舍掉成佛的願,所以他還很樂意隨順因緣去求究竟佛的十力,認為這才是究竟法。這是菩薩跟二乘人不同的地方。

「雖行七覺分,而分別佛之智慧,是菩薩行」。七覺支都是跟定法有關的,修得很好最後就入無餘涅槃了。但是菩薩修習七覺支,可以分別佛的智慧──般若波羅蜜,最後可以成佛。

「雖行八聖道,而樂行無量佛道,是菩薩行」。聲聞人的八正道,會讓他入無餘涅槃,但菩薩的八正道不一樣,它會讓菩薩樂行無量佛道。無量佛道就是成就眾生、莊嚴佛土,這要三個阿僧祇劫修習無量善法才能成就,所以稱為無量佛道。

「雖行止觀助道之法,而不畢竟墮於寂滅,是菩薩行」。止是禪定,觀是觀行。二乘所修的止觀都是為了入無餘涅槃,菩薩修習的止觀則是為了成就佛道,不會落入寂滅的無餘涅槃。

「雖行諸法不生不滅,而以相好莊嚴其身,是菩薩行」。諸法不生不滅偏向於空,相好莊嚴偏向於有。相好莊嚴有兩個意思,一是身相的莊嚴,比如你要洗臉、洗澡、穿衣服,把自己維持整潔;另一個意思是德行的莊嚴。有人聽說諸法不生不滅:「那我這些善法修不修都無所謂,乾脆不要修算了。」這樣就落於空而不是中道了。菩薩要行中道,既不偏於空,也不偏於有。

「雖現聲聞、辟支佛威儀,而不舍佛法,是菩薩行」。有些菩薩看起來是聲聞、辟支佛,而且可能示現一輩子,比如佛陀時代的大阿羅漢很可能都是菩薩。

「雖隨諸法究竟凈相,而隨所應為現其身,是菩薩行」。諸法究竟凈相就是空相,你可能會覺得,既然都是空相,那不是現什麼相都一樣嗎?不是這樣,菩薩還要隨順眾生。眾生有業力跟妄想,菩薩你必須要去觀察,對這個眾生應該示現什麼身相最能適應他的業力與妄想,才能夠讓他得到最快的成就。

「雖觀諸佛國土永寂如空,而現種種清凈佛土,是菩薩行」。諸佛國土就是各個佛的國土,比如常寂光凈土當然是永寂如空,就算大家以為的穢土娑婆世界,也是永寂如空,因為這裡是釋迦牟尼的佛國土,也是諸佛國土之一,當然也是永寂如空。既然穢土也是永寂如空,不清凈又有什麼關係,何必花那麼多力氣去莊嚴國土?有人不善學般若法義,就會產生這種想法,甚至覺得做壞事也沒關係。如果你善學,你就知道國土雖然是空,但是隨順世間去把它弄清凈,也沒什麼不好。

「雖得佛道轉於法輪,入於涅槃,而不舍於菩薩之道,是菩薩行」。到最後你已經究竟成佛轉無上法輪,要示現入於涅槃。但示現涅槃也是假的,不像聲聞人那樣入涅槃不再行菩薩道。

說是語時,文殊師利所將大眾,其中八千天子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說這個法的時候,文殊師利所帶領的大眾,其中有八千的天人發了無上正等正覺心。這應該是指大乘見道。

就可以關注我們啦~

隨喜讚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實證的佛教 的精彩文章:

TAG:實證的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