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有問有答——心性本來清凈,那麼染污從何而來?

有問有答——心性本來清凈,那麼染污從何而來?

有問有答——

心性本來清凈,

那麼染污從何而來?

昨日值乎上有人花十塊錢問了我一個非常燒腦的問題——請問法師:我剛學佛不久,最近在看六祖壇經,惠能大師說「何其自性本來清凈」,既然我們的心性本來清凈,那染污從何而來?又是何時開始的呢?

看完我就頭大了,但想著這是第一次有人用值乎問我問題,不答不吉利,我就硬著頭皮厚著臉皮回答了一番,一下筆,就是三千多字·····

整理了一下,這篇文章就應運而生。

文|續祥法師

01

自性本來清凈,那麼染污從何而來?

這看似平淡的一句話其實是一個貫穿佛教史的大問題,對這個問題的不同見解甚至造成了很多宗派的分裂。

只不過最開始人們討論這個問題時,用的是「心性」這個詞。

下面我也姑且用「心性」這個詞,來回答你的問題。

「心」本無不變的實體之義。「性」有不變之義,「心性」之性是對心的本身屬性的規定。

首先,我們來討論一下這個問題的前提:心性是本來清凈的嗎?

佛教最開始對心性是否是清凈的,看法並不相同。

最開始討論這個問題的是部派佛教。

其中分別說部、大眾部多數部派心性本凈,說一切有部則認為心性本染。

性凈說與性染說的主要分歧在於:對心與煩惱的關係看法不同。

持心性本凈論的分別說等部認為:【心性本凈,客塵煩惱隨之所雜染,說為不凈。】

所謂「客塵」,是指煩惱不是心本有的,是外來的,故稱為「客」,又此煩惱能染污人的精神狀態,如塵埃染污凈器一樣,故稱為「塵」。

分別說部認為心本來是凈的,後為客塵所染而成了「貪心」,這猶如器具由本來無垢後來變為有垢,除了垢,器具就恢復原貌,潔凈如初一樣,心除去貪等煩惱也就得以解脫。

本凈的是心性,而心相有凈有不凈,所以闡述心相的百法明門論才會同時存在善法與煩惱。

02

說一切有部則認為:【煩惱與心常相應故】——他們認為煩惱不是客塵,而是心的一種內在本質。只有徹底去掉染心,成就凈心,才是心性清凈。

他們還認為,像分別說部那樣用有垢之器為比喻來說明心性問題是不對的,因為器具和污垢是外在關係,器具可以由凈變垢,再除垢變凈,而貪與心是一體相生,互為因果的關係,兩者相應而生,所以心不可能是本來就清凈的。

想要獲得心的清凈,只能通過修持去掉雜染心,證得清凈心才能實現。

統而言之,分別說等認為「性凈」的宗派,持的是一種「過渡論」的看法,解脫的實現需要在一個「心性」的基礎上,通過去除「客塵」,從染污狀態過渡為清凈狀態。

認為「性染」的說一切有部,則認為心分為「染心」和「凈心」,解脫其實是一種從「染心」到「凈心」的置換,解脫的過程就是「凈心」替代「染心」的過程。前後的心是不同的,是兩個心,不是一個心。

03

原始佛學及部派佛學主要解決個人的煩惱問題,因此,對於心性的討論主要局限在心性與煩惱的關係上。

到了大乘佛教時期,大乘佛學就不再囿於息滅煩惱,而更關注成佛的問題。如此一來,說一切有部的「性染說」被唯識宗的前身瑜伽行派吸收和發展,成為了「三性說」與「五種性」說。

唯識宗某種程度上是經歷過中觀學派掃蕩淘汰之後說一切有部的延續。

分別說部的「心性本凈」說則從相對消極的強調不與煩惱相應方面,而轉向相對積極的強調成佛的內在根據方面,演變成了所謂的「心性本覺說」。

隋唐時代先後成立的佛學派別,如天台宗、賢首宗、禪宗等,它們關於心性的基本思想都採用了性覺說。

從對心性的比喻上就很能看出這種態度的轉變——大乘經論一般不像部派佛學那樣將心性比喻為具物質性、有實體的銅器、衣服、金等,而多比喻為不具物質屬性、常用以比喻諸法空性的虛空。

如《入楞伽經》卷六謂「心性本清凈,猶若凈虛空」。 虛空是常住的、無有敗壞的、非色、相不可見的、假名、無有形貌的,心性亦如是,乃是一種假名安立,用以指代某種精神上的「本體」。

心性本覺既然是對心性本凈說的繼承,本覺說里自然也包含了本凈說——從心緣起性空的實性所顯示的真如理而言,心的本性決定是空,無能染、所染的實體,故說心性本凈,此可謂大乘佛學心性本凈的通義。

部派佛教的「性凈說」與「性染說」,都是將「凈」當做一種「趨向的目的」而言的,對於我們凡夫而言,「凈」並不是現實,而是一種可能性。

大乘佛教的「本覺說」則認為「覺」是現實的、已然的,只需要通過修持將其顯現就可以了。

如此一來因位的心性漸漸具有了果位的佛性的品質。心性也逐漸被兼容了二者內涵的「自性」一詞所替代。

這也是所謂「何其自性本來清凈」的說法來龍去脈。

04

解釋完了前提,我們再回到正題:既然心性本凈,那麼染污從何而來?何時開始?

我厚著臉皮說一點個人學習後的理解。

首先,我們內心染污的源頭是無明,而無明在時間上的特性時「有終無始」的,所以「染污」,也是無始有終的

之所以說「無始」,是因為時間本身也是無明的產物,實相中並沒有「時間」的存在。(就像一把鎚子無法砸扁自己,無明的產物自然也無法解釋無明的來源)

「有終」則是說我們可以通過「修行」去破除無明,以及因為無明所產生的那些「顛倒夢想」——比如時間。

為了方便理解,我們可以把無明當做眾生的「原始bug」,克服了這種bug,我們就能從輪迴的大夢中醒來,回到覺悟的狀態中。

當然了,bug只是一種比喻,無明的本質其實是我們的一種錯覺,就像有眼疾的人,看到空中有天女散花,就想知道天女啥時候散的花,為什麼要散花?直到有天病好了,才發現這一些都是虛假的,沒有天女(我執),更沒有花(由我執所生的無明)。

既然是不存在的東西,又談何從何時來?何時走呢?

正如心經所說的那樣:「無無明亦無無明盡」。

《圓覺經》中,金剛藏菩薩問了佛陀類似的問題,佛陀最後的回答時:「善男子,有作思惟,從有心起,皆是六塵妄想緣氣,非實心體,已如空華。用此思惟辨於佛境,猶如空華復結空果,展轉妄想,無有是處。善男子,虛妄浮心,多諸巧見,不能成就圓覺方便。如是分別,非為正問。」

所以如果一定要給無明找一個「始」的話,那就是當下這一剎那。

如果你在這一剎那照見了無明的話,這一剎那就是無明的「終」。

其次,「心性本來清凈」的概念與「無明」的概念並不矛盾。

無明與並不會妨礙心性的清凈本質,二者的關係並不是二元對立,水火不容的,而是一體兩面,不即不離的。

正所謂:無明即般若,煩惱即菩提。我們要放棄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分別」邏輯來看待二者的關係。這就好比光有波粒二向性,它是波,是能量,也是粒子,是物質,關鍵看觀測的角度。

「心性本凈」說強調:「心性本凈,客塵所染」,這個「染」並不是說污染,而是說遮蓋。

心性和無明的關係就好像烏雲和太陽一樣,太陽被烏雲遮住了,但並不代表被烏雲染污了。

烏雲的遮蓋是流動的、暫時的、可驅除的,就像無明是可以被照破的。

相比於烏雲,太陽是恆久的、不變的、就像心性中的清凈本質是不會被動搖和染污的。

雖然心性的清凈本質不會被動搖和污染,但它也無法自動驅除無明的蔭覆,如果可以,那心性就是有為法了,有為法必有生滅,就談不上「恆長不變」了。

想要擺脫無明的束縛,還是要靠我們自己的修持,「失敗導致成功」並不是說失敗就是成功,而是說失敗中蘊含著成功的可能性,可能性的實現還是要靠我們自己「檢討總結」。

同理:無明即般若這句話也必須靠我們的修持才能實現其蘊含的價值,正所謂「若能轉念,即同如來」,能不能在煩惱來臨時轉化它的屬性,還是要看修持的真功夫的。

修持的修,是一個動詞,是一種創新,是一種自我改造,也是一種「革命」,一種生命能動性的體現。

修持的持,也是一個動詞,是對「修」的成果的保持,更是對「修」的動力的保持。

修是正確的開始,持是細微相續的進步,二者結合,一切無明皆可轉為般若,一切煩惱皆可轉為菩提。

唐朝時,有位國師名叫不空三藏,一天他與皇帝論佛法,一旁的精通佛法的魚朝恩丞相就問了這個問題:佛說一切眾生都有佛性,那無明從何而起呢?

不空三藏說:你不配問這個問題!

丞相滿臉氣憤,可是在皇帝面前,不敢作聲,只好忍著。

不空三藏說:無明即從此而起。

文章|續祥法師圖源|網路校勘|如義編輯|如真

發 心

IOS用戶隨喜讚賞請長按此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佛學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參學在首爾 漢傳佛教的傳承沒斷層
《菩薩戒本經》 四十一輕戒 十、掉戲戒

TAG:大象佛學圖書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