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蔣介石後代有幾個留學生?他們現在過得如何?

蔣介石後代有幾個留學生?他們現在過得如何?

蔣家人後人中,除第三代蔣孝嚴和蔣方智怡外,第四代已無一人涉足政治。他們大都投身於商界、藝術和教育界,長期以來行事低調,留給外界一層神秘感。

蔣介石與宋美齡

蔣介石的兩個兒子:蔣經國和蔣緯國

蔣介石後代有幾個留學生?

蔣介石以及蔣介石後代大部分有過留學生涯。蔣介石是1908年初到日本,公費留學,從1908年初到1910年冬,進去振武學校,被分在炮兵專科。蔣介石在振武學校學習3年,1910年11月25日,蔣介石自振武學校畢業,即被分配到駐紮在本州新瀉縣日本陸軍第13師團野炮兵第19聯隊實習,聯隊長飛鬆寬吾。那年他23歲。蔣介石初入伍實習,軍銜為二等兵,後升為一等兵。並未拿到正式的文憑。

蔣家第二代

蔣經國

1925年10月25日,蔣經國起程前往蘇聯。1925年11月底,蔣經國和留學生們抵達了莫斯科。並進入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莫斯科中山大學創辦於1925年,是當時中國革命青年心馳神往的學習聖地。第一期招收了300多名中國學生,其中40名是蘇聯駐國民黨高等顧問鮑羅廷推薦的國民黨政要子弟,蔣經國即是其中之一。

蔣介石長子蔣經國家庭合照

蔣緯國

1936年,中德合作期間赴德擔任蔣百里訪問德國時的少尉侍從官;1937年在德國入伍,進入德國陸軍慕尼黑軍官學校。蔣畢業後,於德國軍中服務;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曾參與對波蘭發動的閃電戰。1939年後,因德日意軸心國之聯盟而離德返回中華民國參加抗日戰爭和之後的國共內戰。此後,蔣長期於中華民國國軍中任職,於1946年開始進入裝甲部隊。退休前軍銜升至上將。

蔣家第三代

蔣經國女兒蔣孝章美國讀書,無具體學校名字。

蔣孝武,蔣經國二子。台灣大學政治系畢業。1969年德國慕尼黑政治學院畢業。

蔣孝勇,未有過留學經歷,但是在台灣政治前途順風順水時,突然請長假出國進修,並將全家遷往加拿大定居。幾年後加入加拿大國籍。

蔣孝嚴,在喬治城大學獲得理學碩士學位。於1974年至1977年間在台灣地區駐美國華盛頓「大使館」工作。

蔣孝慈,1942年3月1日-1996年2月24日,蔣經國三子,與蔣孝嚴為孿生兄弟。1949年赴台。東吳大學中文系、法律系雙學士。美國杜蘭大學法學博士。

蔣孝文, 蔣家認為蔣孝文的問題歸咎於在蔣家統治的庇蔭之下生活,為了解決問題,1955年蔣孝文前往美國舊金山留學。

劍橋大學畢業

蔣家第四代

蔣友松,1973年出生於台灣,是蔣介石長曾孫,蔣經國長孫,蔣孝武獨子,台北道明學校畢業,1991年赴美就學,獲加州柏克萊大學碩士學位,主修英文與教育。

蔣友柏少年時代舉家移民加拿大,而後畢業於美國紐約大學資訊管理專業。蔣友常於紐約大學獲得金融學系與經濟學系雙學位,並曾在Parson"s設計學院設計管理學系學習。

蔣孝嚴兒子

蔣萬安,獲得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法學碩士,又用了不到三年時光,獲得法學博士。

蔣友梅,1961出生在台灣台北,蔣經國長孫女,蔣孝文與徐乃錦的獨生女,1980年英國劍橋大學學習。

蔣介石的曾經落魄到「旁邊有狗洞我也會鑽過去」

2016年9月23日,浙江奉化,備受當地政府重視的兩岸城曦文創生態園暨常橙文化總部奠基。操盤這件事的,是剛滿40歲的蔣友柏。奉化因蔣介石聞名,蔣友柏則是蔣介石的曾孫。但讓奉化張開懷抱的卻是他的另一個身份,台灣最牛設計與創意公司橙果設計創始人。

雲端墜落——最美好的年紀,被掛到最危險的懸崖邊

12歲那年,蔣友柏的人生被分界。在這之前,他是全台灣的小少爺。他的中文名是曾祖父蔣介石取的,英文名Demos是曾祖母宋美齡取的,上學有保鏢跟隨,放學後一堆人伺候……

在這之後,爺爺蔣經國去世,「蔣家王朝」落幕,父親蔣孝勇帶著全家移民加拿大,小小少年有了不能適應新環境的心酸,也有了雲端墜落的悲感。他的世界變了,他的世界觀則被顛覆。這之前,他是「蔣公」、「經國先生」的後人,「神聖」不可侵犯;這之後,一個大陸小夥伴奉父親指示跑來與他絕交,說他是「蔣匪」之後,是民族罪人。

但真正的考驗20歲才開始。那一年,父親去世,家族勢力進一步瓦解,貴族生活徹底結束。傷痛與迷茫中,他漫無目的地從清晨走到夜幕,邊走邊想,未來的道路要怎麼走?他後來出版的書,多次用到懸崖這個詞——《懸崖邊的貴族》、《懸崖下的小道》。最美好的年紀卻被掛到了最危險的懸崖邊,這是他對當時的自己的定位,也是清醒而正確的認識。

痛苦掙扎——「蔣家」的榮耀和地位已在台灣實質上「破產」

彷徨中,蔣友柏想起父親與他的長談。當時,他執意從紐約大學輟學,陪父親走完最後一程。蔣孝勇自幼被蔣介石、宋美齡疼愛與厚望有加,但卻終生不得志。在生命盡頭,他跟孩子們講了一輩子都沒那麼認真,也沒和他們講過的那麼多話。

他講了蔣家的興衰,講了自己「無論在政治,還是在家族,都找不到合適位置」的無奈,也以親身遭遇給了下一代「不碰政治,進軍商界」的交代。已在紐約大學學習和從事過金融投資,還在馬來西亞一票房地產買賣賺到上百萬美元的蔣友柏,於是回到台灣,嘗試在商業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但這條路,比他想像的難。當時台灣已在「去蔣」。身份不再是他的保護傘,而是負擔。他想找份工作好好乾,但沒人真心想雇他。換了七、八個工作,他始終感到是人家再給「蔣家」的面子。他受不了因為「面子」而得到的位子。

2001年年底,已對找工作失望的蔣友柏嘗試自己創業,接管了母親開的安親班(相當於大陸的託兒所),也把希望寄託到帶好孩子之上。為了證明自己,他高舉高打,要給小孩最好的環境,要給小孩更好的教材和吃穿,但只用9個月,安親班就因為成本大增,入不敷出無法再運轉。

宣布結業的那天,蔣友柏跟20多個家長一一道歉,還深深地鞠了躬,但有的家長依然怒氣衝天,對他大喊:怎麼這樣不負責任!沒能力為什麼要開?這是蔣友柏人生中第一次對外人把頭低到這麼低,這也把他的最後一絲高貴打趴在地上——「蔣家」的地位和榮耀,已在台灣從實質上「破產」。

絕地反擊——如果大門關上,旁邊有狗洞我也會鑽過去

2003年,弟弟友常從西方學設計回台。已在西方世界認識到設計對商業的重要性,也對設計有自己的品味,而且千方百計想證明自己的蔣友柏,覺得設計會有大機會,拉上弟弟創立了橙果設計(DEMInc.),暗暗發誓要從這裡站起來。

但這同樣不容易,首先是遭遇普遍的質疑。家人反對他,當時的台灣,設計還處在旁門左道的邊緣;外界不信他,認為這是他的玩票行為,因為設計是伺候人的苦活兒,是他受不了的事。

但蔣友柏認了真,也認定了。對西方經濟和產業的了解讓他相信,設計現在是邊緣,卻是未來的機會;看輕他的人,則刺激他用事實去還擊。家人建議先用用關係,他也都堅決地謝絕。回台以來的經歷讓他認識到,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求人也要用本事去求,而不是「蔣家」的牌子。

不靠關係靠本事的蔣友柏,找來一本台灣大企業名錄,從最後一頁一個一個往前打電話,而且拒絕提自己是誰,只說公司想要和對方做個什麼生意。「您好,我是橙果設計,可以打擾您幾分鐘嗎?」

被人拒絕,他就再努力,「大門關上,旁邊有狗洞我也會鑽過去。」狗洞都沒有,他就去找下一家。他說,人被逼到一個地步,就會絕地反擊。業務進展緩慢,他就從長計議,「台灣大大小小兩三千家設計公司,有3年我都再等,等好案子做出品牌,等別人倒下,機會就是我的。」

2007年,橙果的營業收入突破1億元新台幣,埋頭幹了4年的蔣友柏終於大舒一口氣:「現在台灣設計界,很難找到獲利比我高的。」

「蔣家」品牌——姓蔣是不可以不要的,它永遠都會在

蔣友柏說,生命中很多事,既然是「與生俱來」,就沒有接受與不接受,只有如何接與受的問題。對他而言,最「與生俱來」的當屬「蔣家」的身份。因為「蔣家」人被看作紈絝子弟時,蔣友柏曾經痛恨這個身份,當經歷將情緒化為理性,他認識到「姓蔣是不可以不要的,它永遠都會在。」

蔣友柏幫人做品牌,自然知道品牌的重要。不用「蔣家」背景的他,用「蔣家」這個大牌講述自己的故事,打造橙果的品牌,也給「蔣家」這個品牌更多註解。他出版以「蔣家」為賣點的著作,講述蔣家,講述父親,講述自己,但他講述的目標,很大程度上是為了讓人知道他的橙果設計還可以,甚至很牛逼。

在以父親為核心的《懸崖邊的貴族》中,打開書的扉頁,蔣友柏放的照片不是全家福,而是橙果當時最得意的作品:一款為捷安特設計的高端自行車。他向遭過國民黨迫害的人公開道歉,他建議國民黨不要反「去蔣化」,他批評國民黨不會搞選舉設計,說自己有創意扭轉乾坤,但國民黨要花錢買才行。

他還給罵過國民黨,罵過蔣家的人設計參加民意選舉的方案,有人罵他,他則回應:我不用姓蔣的背景接生意,也不會因為姓蔣把生意往外推。所有這些的背後,都有「蔣家」品牌的閃現。他也不否認這是在利用「蔣家」這個大IP。他說:做設計就是「以名帶利」,「沒有名氣,哪來的利益?」

他以「蔣家」彰顯橙果的品牌,但卻並不喜歡被稱為「蔣家第四代」。他說,我喜歡當我自己的「蔣家第一代」,這個第一代是「商業蔣家」的第一代。而他的想法也很簡單:只要有他在,蔣介石家族就要再起來!

早知道理論——不服輸是不夠的,還要把不服輸訓練成專業

今天的蔣友柏,在台北、香港、上海、廣東、浙江等地都有分支,旗下擁有橙果、常橙、白木顧問、改變者、橙果玩童、BOU 等多個品牌。經過這些延伸與拓展,他不但把業務從設計貫穿到整合行銷、品牌管理等全產業,還跨界進入兒童樂園、服裝設計、園區設計等多領域。

與此同時,橙果也推出了打敗Hello Kitty的「好神公仔」;暢銷日本的捷安特「城市風暴」自行車;讓「鳳凰圖騰」登上F1賽場等一系列經典設計案例……

東方設計——不做東方的喬布斯,要做東方的蔣友柏

蔣友柏現在最不服的是,西方設計界依然用高姿態看東方市場。他說,他不一定是個成功者,但一定是個勇敢者,他要用這勇敢去挑戰西方設計。2008年,蔣友柏在上海成立分公司,橙果的名字被人搶注了,於是他取了「長城」諧音——「常橙」:要為中國品牌築起一道與外資分庭抗禮的長城。

喬布斯是蔣友柏的偶像。我要做的事情一定是我最酷,我最屌,是蔣友柏最佩服喬布斯的地方。但他不想成為東方的喬布斯,而想成為東方的蔣友柏。這些年,蔣友柏已在這條路上取得相當的成績。微軟、英特爾、索尼、福特、LV、傑尼亞等國際大牌都已在他的客戶名單,但他絲毫沒有滿足。

他說:「20歲時覺得已經可以奪天下;30歲時覺得已經可以看到勝利的曙光;快40了,才知道,前半場打的,都是小孩遊戲。」

結束前半場的小孩遊戲,蔣友柏的下半場,要擁抱大野心,這個野心就是真正張揚出東風設計的精氣神。他把自己的創業之旅形容為地獄之行,他說:只有重新定義設計一詞在東方的價值,他的這趟地獄之行,才會以仰天長嘯結尾。

1996年——蔣家第3代徹底凋零的一年

1996年,蔣經國和蔣方良的3個兒子蔣孝文、蔣孝武、蔣孝勇,蔣經國和情人章亞若的雙胞胎兒子之一的章孝慈,陸陸續續去世。最長壽的也不過54歲。蔣介石的5個孫子,4個英年早逝,唯一在世的章孝嚴,還不姓蔣,甚是凄涼。留下蔣家3代媳婦,一門6寡很是晦氣。

中國,講風水的人覺得,後代人丁異常,就拿祖墳說事了。不幸的1996年,讓居住在台灣、散居海外的蔣家人,想到了他們的祖墳。蔣介石和蔣經國的棺材一直未入土安葬,等待時機,移靈大陸。從兩蔣1949年離開大陸到1996年之前,蔣家後人無人掃墓。懂風水的人認為,長久不入土,對家族後代的健康很不利。

1949年,是蔣介石最後離開大陸的日子。他敗了,還敗的很慘。在大陸的最後一段時光,他回到了令他魂牽夢繞的老家浙江奉化溪口,為心頭事做一個了結,拜先祖、望故鄉、謝鄉鄰......

他全程步行,幾乎走遍了所有跟自己沾親帶故的鄉村和熟悉的地方。每到一處,象普普通通還鄉的老人,和藹可親,盡顯人情味。蔣家祠堂前,一老翁面對攔著他的衛士,急切的喊:「我要見蔣總統,為何不準見?」

聽到這一切的蔣介石喝退衛士,轉身迎向老者,親切的說:「我是蔣介石,請進來。」4月24日,蔣介石在母親王采玉的墓廬「慈庵」住了最後一晚,次日一大早,蔣母碑前,他雙膝跪地,涕淚橫流,蔣經國上前把父親攙扶起來。

蔣介石最後一次大陸祭母

蔣介石佇立了很久才開口:「兒子不孝,就要離開了,事出不得已,望慈母原諒。」4月25日,是蔣介石永別故鄉的一天,這日,他直奔「太康」號軍艦......之後,便飛赴自己早已選好了的人生終極目的地——寶島台灣。

此次走後,至死再未踏入大陸半步。彌留之際,蔣介石氣若遊絲交代著:「我死後,棺木暫時安放在慈湖,那裡山清水秀,與故鄉溪口的景色十分相似......「

此刻,他是動了思鄉之情。喘了口氣,接著說:」日後奉安於南京紫金山......「他這是希望安葬在南京中山陵附近。蔣介石是中國傳統老人的思維,卒於異鄉,終是希望能歸葬桑榆,葉落歸根。至今,40多年過去了,蔣介石浮棺依舊伴鄉思,死而有憾。

1996年秋天,確診了食道癌晚期的蔣孝勇,經過多方努力,回家的願望終於實現了,這是蔣家後代的第一次低調的大陸行。

蔣孝勇一家早年在台灣

那時,兩岸來往遠不如現在方便。國台辦給有關部門只說是「台灣客人」。溪口蔣氏故里售票處,他們跟普通遊客一樣,每人30元買票進祖宅。在導遊的帶領下參觀這裡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

在蔣母碑前,600米的台階,癌症晚期的蔣孝勇,在兒子蔣友柏的攙扶下,顫巍巍的三步一歇,也要堅持自己走到跟前。蔣友柏在回憶錄里記下了這深情的一刻:「40多年了,第一次踏上回家的路,生命原點的家,我們終於回來了......」

蔣家第三代,遠離台灣政治,被迫移民加拿大,手扶墓碑,自知自己時日不多的蔣孝勇,對兒子動情的說:「無論何時何地,切記蔣家後代永遠是中國人!」

總算替爺爺和父親完成了回大陸故鄉的心愿。三個月後,48歲的蔣孝勇了無遺憾的走了,到那邊,也能給他們講講家鄉的新變化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70頻道 的精彩文章:

為何飛行員不可以開汽車,原來這才是真相!

TAG:70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