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山金殿是如何建造的?為什麼不怕雷擊?
金殿位於武當山天柱峰頂端,為銅鑄仿木結構宮殿式建築,是武當山的精華。
金殿是中國最大的銅鑄鎦金大殿,建於明永樂十四年(1416年)。股殿高5.5米,寬5.8米,進深42米。殿內棟樑和藻井都有精細的花紋圖案。藻井上懸掛顆留金明珠,人稱和避風仙珠」。傳說這顆寶珠能鎮住山風,不讓山風吹進殿門,以保證殿內神燈長明不滅,而山風也確實從不吹進大殿、吹滅神燈。金殿內供奉著「真武祖師大帝」的餾金銅像,重達十噸,傳說坐像的原型
就是明成祖朱棣。金殿坐落在山頂160平方米石築平台正中央,朝向為東偏南8°,非常符合北緯30°觀看日出,所以殿內的真武大帝是日出的第一個目擊者,而真武大帝的眼是半睜半閉狀態,當地人說他是在陽光下冥思。
金殿完全仿照明代標準土木工程結構建造,不用一釘一木,而是由80噸精銅和300公斤黃金鑄造的。殿宇由1200多個鑄銅鎦金構件,經過插榫、安裝、焊接而成。它們是在何處鑄造的?是整體鑄造的還是拼裝而成的?又是如何運送的呢?這個移密一直到20世紀80年代才被解開。
1416年,武當金殿的構件在北京造好,然後經京杭大運河、長江、漢水運至武當山下的草店,最後經人工運至山頂組裝而成。據說下船運上山頂時曾組織了十萬民工,採用人抬人拉等原始辦法,把笨重的構建、神像一件件運上天柱峰。
工匠們先按照木結構的方式拼接組裝,再將金片和水銀熔煉成金泥塗抹在大殿上,的鎦金的大殿就這樣做立在金頂上了。
奇怪的是,從1416年建成至今,金殿在1600多米高的天柱峰頂經歷了近600年的風吹日晒,仍然完好如初、光彩奪目,似乎歲月和風霜不曾在它身上留下痕迹。它是怎樣避雷的呢?
實際上武當山屬北亞熱帶氣候區,雷電頻繁,年雷暴日約30天,七月最多,可達11天雷暴日天氣。當氣流沿山坡爬升,積雲發展成積雨天時,雲中電場極化,負電荷集中於雲體上部,正電荷集中於雲體中下部,電位差很大,當積雨雲籠罩太和殿時,銅鑄金頂負電與雲中正電極間頻頻閃動,火球就會滾動落下,這種壯麗景觀就是「雷火煉殿」。
電位差極大時,金殿後的古松就成了避雷針,它同金殿四角,天柱峰七條節理裂隙一同構成避雷系統,防止了雷電對金頂的損壞,這更增加了金殿的神秘感。不知500多年前的古人是如何掌握雷擊規律的,又是如何設計如此巧妙的裝置的。儘管不是海馬吐霧招來雷火煉殿,可雷火煉殿還是武當的一個千古懸謎。
※洛陽牡丹什麼時間開?好看嗎?
※汗血寶馬究竟是一種怎樣神奇的馬呢?
TAG:聲宏紫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