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科技獎勵大會看浙江創新發展:科技攀高峰 創新新跨越
4月11日,2017年度全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丁列明、高從堦、姚力軍3位科學家榮獲省科學技術重大貢獻獎,286項科技項目成果榮獲省科學技術獎,其中,一等獎28項、二等獎88項、三等獎170項。
如月之恆,如日之升。獲獎項目中,信息技術、高端製造、生物醫藥等領域百花齊放,既有補齊基礎研究創新短板的全新成果,也有致力於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改善人民生活的科技創新。豐碩的科技成果像一面鏡子,反映出我省科技發展再攀高峰,創新力量不斷增強。
基礎研究再上台階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強化基礎研究,實現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成果重大突破。
基礎研究是科技發展的源頭供給,是所有技術問題的總機關。如同一條河流,基礎研究是「上游」,決定著「中游」的技術創新和「下游」的技術推廣和產業化。在4月11日舉行的2017年度全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27項省自然科學獎項目創新成果「多點開花」,其中,一等獎達6項,明顯高於往年。這表明,我省基礎研究實力不斷提升,原始創新水平不斷提高。
當今世界,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科學技術不斷撬動各行各業的發展變革。堅持創新驅動發展,需厚植現代信息技術基礎。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真實感圖形的高效繪製理論與方法」項目立足應用基礎研究,在信息技術領域取得了新突破。
項目負責人、浙江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周昆介紹,項目通過並行計算、重用計算和近似計算,首次實現了真實感圖形的電影級高清畫面交互級繪製,解決了高質量畫面實時繪製的難題。目前,相關技術已應用於文化創意產業和國家衛星氣象中心。
生命科學是未來最有希望實現新突破的領域之一,通過基礎研究,浙江正在厚積科研實力。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的獲獎榜單上,「DNA損傷修復的分子機制」項目闡明了布魯姆綜合症相關基因在DNA損傷修復中的重要作用;「大腸癌微環境的關鍵免疫調控機制及其干預研究」項目在國際上首次發現人腸道腫瘤微環境中新型免疫調控細胞;「肝癌微環境與癌細胞耐葯關係機制及其治療策略研究」項目發現了腫瘤在缺血缺氧微環境下的存活機制,為肝癌治療提供了新思路……
「只有做強基礎研究,才能取得更多突破性成果。作為浙江的基礎研究工作者的一員,我們前進的步伐不會停止,未來將繼續在自己的領域深耕。」「肝癌微環境與癌細胞耐葯關係機制及其治療策略研究」項目負責人,教育部長江學者、國家傑青獲得者、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肝膽胰外科主任梁廷波教授說。
支撐製造業轉型升級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縱觀2017年度全省科學技術獎的獲獎項目,我省企業創新主體表現突出。獲獎項目中,企業為第一完成單位的項目佔比39.4%;在28項一等獎項目中,企業為第一完成單位的項目佔比25%,比前兩年有大幅度的增加。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今後五年,浙江將大力發展以數字經濟為核心的新經濟,加快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梳理286項獲獎項目,其中104項屬於數字經濟領域。豐富的數字技術領域成果,成為支撐我省傳統製造業轉型升級的不竭動力。
面對我國晶元產品較為依賴進口的現狀,杭州士蘭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吳美飛團隊研發的「高速低功耗600V以上多晶元高壓模塊」項目在自主創新、替代同類進口產品方面取得成效,成為數字技術領域成果的典範,獲得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項目負責人吳美飛介紹:「我們的項目構建了完整的多晶元電力電子模塊設計與生產製造體系,項目成果擁有完全的自主知識產權,目前已經廣泛應用在汽車電子、家用電器和工業控制等多個領域,近三年銷售收入達22.86億元。」
在日益激烈的全球化競爭中,只有在核心關鍵技術上堅持自主研發,才能讓企業立於不敗之地。獲獎項目成果表明,通過自主創新,我省企業創新主體取得了一系列關鍵核心技術突破,不少成果還打破了「賢必舉歐美」的壟斷。
給水泵汽輪機是電站熱力循環系統的主要部件之一,其安全可靠的運行,直接影響著整個電站設備運行。杭州汽輪機股份有限公司隋永楓團隊研發的「1000MW等級電站鍋爐給水泵汽輪機關鍵技術開發及應用」項目獲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該項目針對汽輪機整體進行深入研究,建立了大容量給水泵汽輪機設計優化體系,實現了機組的高效率運轉,打破了跨國公司的技術壟斷,保障了國家能源和經濟安全。
科技創新造福民生
科技創新既要「高大上」,也需「接地氣」。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科技創新也要瞄準這個「靶心」。
食葯健康事關百姓福祉。2017年度全省科學技術獎榜單上,許多成果彰顯著「讓人民生活更美好」的科研初心。
d-生物素是一種維持生物體機能健康必需的營養素。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錢洪勝團隊的「d-生物素綠色合成技術開發與產業化」項目獲得了浙江省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錢洪勝介紹,過去,d-生物素的主流工業化生產方法會產生較多「三廢」。在團隊的不懈努力下,項目通過全新合成路線,將d-生物素生產過程中的反應步驟從12步縮短為9步,同時不用三甲基硅氰等危險試劑,使反應溫和易控,工藝清潔程度高,實現了「綠色合成」。採用新方法生產的d-生物素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近三年累計新增銷售60885萬元,直接帶動了動物營養及相關行業的技術進步。
人民健康是生活美好的重要基礎,改善民生的重要內容。在浙江,以科技創新提升人民健康水準的進程正在不斷推進。獲獎項目中,大健康領域項目佔比25.5%,不少成果已在實際應用中造福百姓。
針對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主任醫師金勝威團隊的「『促炎症消退新策略』防治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基礎臨床應用研究」項目獲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該項目提出了發病新機制,建立了動態檢測體系並篩選出藥物防治方案,先後在多20多家大型醫療單位推廣使用,取得明顯的治療效果。
「每次看到有人通過我們項目的方案進行治療並獲得健康時,我的內心就深感欣慰。讓人民生活更美好是我作為一名醫生與科技工作者的最大希望。」金勝威說。
資料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
照片:科技金融時報
編輯:項明祥 校對:徐璐璐 何飄飄 施洋洋
TAG:創新浙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