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寶貝添加輔食您做對了嗎?
隨著嬰兒的生長發育,消化能力提高,單純乳類餵養已不能滿足寶寶生長發育的需求,嬰兒需要由純乳類的液體食物向固體食物逐漸轉換——添加輔食。
一、輔食添加時機
中華兒科雜誌《嬰幼兒餵養建議》主張足月分娩嬰兒引入其他食物的年齡不早於4個月,不晚於6個月。但每個寶寶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早產、吃奶差、發育落後……添加輔食時間會有差異。早產兒需要矯正胎齡4-6個月才可以添加輔食。吃奶差的寶寶近期體重增長偏緩也是應該添加輔食的一個標誌。發育遲緩寶寶需要滿足以下條件才可以添加輔食:可控制頭及軀幹(扶坐穩)、有喜輔食動作、有拒吃動作、伸舌反射消失(>4個月)、體重>6Kg(或>出生時2倍)。
二、輔食添加的原則
健康時開始添加。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細到粗、由一種到多種的總原則。
三、具體添加方法
○最佳的第一選擇是米粉,因米粉最好消化,最不容易過敏,營養最全面、最均衡,所以米粉儘可能作為基礎食物參與到每頓輔食中。
○上、下午各一次,吃奶前用60—70°C的溫開水調兩勺米粉(量奶粉的小勺)成泥狀,喂寶寶吃(強調用勺子和碗喂著吃而不是喝)完後立即補奶到飽。
○一周後,再選擇淡口味的根莖類食物如土豆、山藥等,帶皮蒸熟後取適量製作成泥,和米粉相拌餵給寶寶。
○接下來,深顏色蔬菜水焯1—2分鐘,撈出製成泥加入米粉內餵食。
○然後之前適應過的食物都可以選擇混著吃,一周內不加兩種新食物。慢慢紅薯,紫薯,南瓜,紅棗,黑木耳......等都可循序漸進引入。
○7個月後,紅肉製作成泥也加入米粉內,再拌入青菜,胡蘿蔔,山藥,黑木耳等,營養全面,孩子又不易挑食偏食。
○再往後,蛋黃同樣方法加入米粉。
○記住,胡蘿蔔素要被人體吸收須有油參與,所以吃胡蘿蔔可以先炒再蒸或蒸好後拌橄欖油。
○輔食質和量合適與否,主要看寶寶大便情況。如果量多而稀,要適當減量,如吃啥又原型拉啥,說明食物製作太粗糙,無法消化吸收。
○一歲內不吃鹽、糖、蜂蜜和調料,豆腐、魚蝦、乾果因易引起過敏,也放到一歲後再加。
○4月齡後即可引入水果,但不重要!若加也是吃刮泥而不是喝果汁,是兩餐之間,而不是加入米粉中。
四、添加輔食如何逐步升級?
總的順序
米粉—淡口味的根莖類(土豆、山藥、藕粉等)—深色蔬菜—稍帶甜味的根莖類(紅薯、紫薯、胡蘿蔔、南瓜等)—紅肉泥—蛋黃—魚、蝦—豆腐等。
質地升級
稀泥—稠泥—泥團—碎末—顆粒—碎塊/片—固體。
技能提升
4-6月齡學用勺子吃泥狀食物,7—9月齡學用杯子、碗直接飲食,10月齡咀嚼顆粒狀食物,12月齡用門牙咬斷食物再咀嚼,拿勺自喂。12-18月齡家長幫助下自食。但也有學者主張寶寶磨牙未出齊前,咀嚼效果不好時,吃泥狀或末狀食物,利於營養物質吸收。
五、輔食添加註意事項
1、開始添加輔食時,一些寶寶拿舌頭往外頂,這種現象不是寶寶不吃,而是不會吃。家長要有耐心多次嘗試,對於氣質比較難接受新事物的寶寶,一般至少需要嘗試10-15次,既需要1-2周的時間來適應。
2、早期添加食物口味要盡量淡,避免寶寶吃了重口味食物導致味覺過早發育而厭奶厭米粉。所以切記不要讓孩子嘗大人的菜湯,吃酸甜的水果,喝香橙味飲料。
3、培養良好的進食行為,如飯前洗手,固定餐桌餐椅,按餐點餵養,輔食+奶進餐時間控制在半小時之內等。
4、寶寶的食物要單獨製作。一歲以內建議讓寶寶嘗試多種多樣的新鮮食物,製作過程要衛生,而且要現做現吃,不要吃剩餘食品。
5、添加輔食過程中要密切觀察寶寶的消化情況,如果出現消化不良,如嘔吐、腹瀉或生病時要暫緩添加,待癥狀消失或者疾病痊癒後再從少量開始添加,不能因為孩子不適應從此就不再添加輔食。
6、米油、稀粥類輔食能量密度低,不利於寶寶體重增長及飲食技能提高,要注意保證食物能量和質地密度。
7、不要煮菜水給孩子喝,因其內僅含蔬菜色素和可能殘留農藥,且沒有營養價值。
8、紅色動物性食品富含鐵鋅,而鐵有利於寶寶認知能力發育,鋅可以促進身高增長。故7個月後可以逐漸添加動物肝臟、牛、羊及豬肉。添加紅色動物性食品最晚不遲於10個月。
9、寶寶每餐的進食量允許有波動,總體原則是:吃多了不限制、吃少了不強制,相信寶寶有自我感覺「饑飽」的能力。避免出現擔心寶寶「吃著」而吃不飽引起的營養不良;擔心寶寶「餓著」而強制哄騙進食引起的長久厭食。
10、如果寶寶不願意吃某種食物的話,可以讓寶寶就餐時放在前面吃,不要強迫其進食,否則會導致餵養困難。
11、1歲以內孩子的營養供應仍是以奶為主,任何其他食物都不能影響奶的進食量,奶量要求:6-12個月每天700-900ml,1歲以上每天至少500ml,斷母乳後強調終身喝奶。
12、輔食添加是否合適,最終要看每次體檢繪製的生長發育曲線圖,以此評估寶寶生長發育是否恰當,然後以結果為導向,反過來指導輔食添加。
文中圖片為網路下載
編輯侯巧雲
鄭州人民醫院兒保
微信公眾號—鄭醫育兒
TAG:鄭醫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