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噴子大師,把孔祥熙、宋子文都轟下台,無意做一小事暖哭學生
傅斯年有個眾所周知的綽號「傅大炮」,把孔祥熙、宋子文先後轟下台,可見他為人耿直、坦率。其實,這個敢作敢當的男子漢也有溫情脈脈的一面。
傅斯年與陳寅恪隆情厚誼,讓人羨慕。在抗戰時期的昆明,跑警報如家常便飯。當時的陳寅恪身體虛弱,患有眼疾,行為極為不便,且有睡早覺和午覺的習慣,傅斯年怕陳寅恪聽不到警報或聽到警報時因視力不濟遭遇危險,所以每次警報一響,當眾人爭先恐後往防空洞跑時,傅斯年卻搖晃著肥胖的身軀,大汗淋漓地往陳寅恪住的三樓奔去。1941年12月,傅斯年知悉日本偷襲珍珠港,戰火已在太平洋燃起,不由得為被困於香港的陳寅恪憂心忡忡。他強撐病體,接連發了三封加急電報,委託朋友幫助陳寅恪離港,還為陳寅恪籌集路費。
傅斯年待梁思永的真誠也是有力的證明。梁思永是梁思成的弟弟,也是中研院史語所的支柱之一。由於常年勞累,梁思永身染重痾,到1941年10月時已性命堪憂。史語所所長傅斯年知道消息後,特意從重慶趕去,詳細詢問了梁思永的病情。傅斯年認為梁思永的住處缺少陽光,且有些陰冷,對患有肺病的梁思永極其不利,便決定將史語所在山間租住的三間上好的房子給他。傅斯年還請來當地木工,為其新居安上地板、釘上頂棚、打造陽台等,以便梁思永能每日晒到太陽。由於上山需跨越五百多級台階,為求萬無一失,傅斯年親自組織擔架隊伍,先由他人躺在擔架上,請人抬著在上山的台階上反覆試驗,感到切實可行後,才請人把梁思永抬到新居安頓下來。為幫梁思永籌集治病的錢,傅斯年又多方奔走,不遺餘力。
對於學生,傅斯年更是關懷備至。1948年夏,他的學生李亦園從老家泉州高中畢業,考入了台灣大學歷史系。一年後,他和家鄉斷了聯繫,唯一的生活來源是獎學金。可他在歷史繫上二年級時,對人類學產生了濃厚興趣,進而申請轉入考古人類學系。當時,考古人類學系剛成立一年,尚未有三年級,轉系必須從二年級讀起,學校又規定降級生不能再拿獎學金。正在為難之時,有人建議李亦園去找校長傅斯年。見面後,傅斯年問道:「學考古要經常到野外去,這條路很艱難,你下定決心了嗎?」李亦園答:「嗯。」傅斯年點點頭,批準保留李亦園的獎學金。經過多年努力,李亦園成了著名的人類學家。晚年的李亦園回憶這段經歷時感慨:「要不是傅校長的破例幫助,我不可能取得這麼大的成績。」
1950年12月,傅斯年去世後不久,衛生署一人來到傅家,送來一副眼鏡,說是傅先生托他在香港為一位學生配的。原來,傅斯年為發掘高才生,在台灣大學舉行作文比賽,並親自出題閱卷。一日,他回家興奮地告訴夫人,自己看到了一篇好文章,與作者面談之後,發現其果然文才非凡。但這學生家境貧寒,患深度近視卻配不起眼鏡,便託人為其配鏡。可惜,當這名學生拿到眼鏡時,傅斯年已不在人世,學生只能含淚長跪在傅斯年墓前。
傅斯年曾經說過,「愛人是步步著實,天天可行的」。他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生性耿介掩蓋不了他的愛心,他事母至孝的美談、與妻子不離不棄的婚姻、對朋友和學生的關懷都是最好的證明。
有趣,有料,有深度作者|楊海亮
來源|《百家講壇》雜誌
※宋朝大學士有一身體特點,被同事諷刺為畜生,皇帝卻誇他太能幹了
※大清率隊參加巴黎運動會,聽口哨嚇得抱頭趴下,卻因此物一舉奪冠
TAG:淘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