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被「宗教化」的迷信科學

被「宗教化」的迷信科學

前段時間我在網上發過一個帖子,談論到了我們被從小教育的科學觀。我提到了科學觀的狹隘與人們的盲從。也提到了我對科學的一個態度:我信任科學,但是我將不再信仰科學。

我們總覺得科學可以搞定所有的事情,即使現在搞不定,那麼未來一定可以搞定。我們把我們很多的期待,很多的幻想,很多的我們現在做不到的事情都寄情於科技——但是我們自己卻無法參與進去。

在一定的程度上說這是正確的,科學觀當然是人類一個極度重要的視角,沒有科學,我們無法實現任何的夢想,但是科學不能當成為信仰,因為就如我所說,信仰科學,那意味著狹隘的視野,排擠所有可能性的存在。

一位朋友發給我了一段費曼在《發現的樂趣》中的話:

「隨著研究的深入,我們會發現,科學表述的不是什麼對的或什麼是不對的,科學表述的是不同程度的決定性,「某一件東西對的可能性遠遠大於錯的可能性」或者「某一樣東西幾乎可以確定,但是仍有一點點的疑問」,或者另一個極端「這個,我們真的不知道」任何一個科學概念,都處在絕對謬誤與絕對真理之間的不同階段,而不會處在兩個極端。

我相信,接受不確定性這個觀念是非常必要的,這不僅是為科學負責,也是為其他的事情負責,承認自己無知很重要。事實上,我們的人生中,每當我們做一個決定時,我們不一定要知道我們是在做一個正確的決定,我們只是想,我們要做的儘可能好,這才是我們應該做的事。」

這才是對待科學應有的態度,認可以及接納的重要性。我們認可科學,不代表科學就是唯一性,我們認可神秘主義,同樣不代表著我們不認可科學。在可能性與肯定性之間的態度才是最重要的,接納可能性,不狹隘,不極端,才是「科學」的態度。

換言之,想要徹底否定某件事,那麼我們首先應該做的,就是去相信它。

而之所以我覺得科學是狹隘的,就是這個原因——視角的寬闊度不同。我以為科學的本質是「解釋」,解釋,探索,研究,深入,細化,實驗,運用。這才是它的本質,所以科學的本質是讓它必然與現實所接軌的。

即使是天體物理學或是量子層面的研究,依然需要依賴物理觀測台和粒子碰撞機,否則那些科學理論就永遠無法真正成立。——那麼這個在我們的「科學觀」內,就屬於不科學。因為無法被證明,無法被證明就不是真理。

所以這種細化的,落地的視角,想把所有的事與物都賦予某種解釋的慾望,註定了科學的視野是一種高高在上的,俯視蒼生萬物的視角——這讓我們顯得極為渺小,讓我們的生活,讓我們的所作所為,讓我們的思想與意識變得一文不值,世界上除了證明與否定將不再存在任何意義。

因為無論你怎麼推測,你到最後只能推算出你自己只是一種物質,和石頭,和樹,和水,和南極的冰山。我們都是一樣的。存在,然後消逝。我們的存在意義就是去弄明白我們的存在方式。——但是這重要嗎??畢竟大部分人是無法參與進去的。我們證明我們是用哪種方式存在和我將會用哪種體位做愛一樣沒有意義——舒服就行。

這世界上還有很多我們無法去真正證明的東西。那就是作為一個個體的體驗,一個個體作為整體的一部分去對形而上的東西的一個探究。那就是意義,我存在的意義,我活著的意義,人類存在的意義,世界存在的意義。這是一種仰望天空,看著星星陷入到無限沉思中的狀態——我不再思考大地為何是圓的,而是思考此時此刻的我為何在此仰望星空。

有一種哲學叫做「常青哲學」,它存在與所有哲學的起源處,無論是佛陀的悟,還是道學的一,還是西方哲學。都隱約的觸摸,輕撫著這道門檻——再很早很早之前,人類就已經觸摸到了門檻,而現在則是越來越回去了。原因就是在於我們總是想要解釋萬物的慾望。

所以才會有了宗教。宗教的作用是什麼,不就是為普通的人解釋與賦予意義么,我們為什麼存在,我們存在的意義。哲學的門檻普通人無法觸摸,那麼我們便只能幻想創造一個能夠引導眾生存在的東西——神。不然無法滿足人們內心那種對解釋的強烈的需求。

而如今的科學,不就是成了這麼一種宗教么。為了解釋而存在,為了滿足這種慾望而存在。幾乎與宗教已毫無區別——一樣的不容置疑,不容否定,不容客觀。懷疑科學就是懷疑「真理」,科學的對立面就一定站著「錯誤」。

我小時候很討厭宗教,當然,我現在依然極為討厭,這種不容質疑的態度,以及百姓們的磕頭盲從,讓我內心極為反胃——甚至一度我以為自己站在的是科學的身邊。直到開始接觸到了哲學之後才發現,真正的科學是接納萬物,接納所有可能性的,那些存在與民間的,還執著於對錯的,那才是「偽科學」。

在肯威爾伯的《恩寵與勇氣》一書中也提到過,那些探討著現代物理學的偉大的先驅們幾乎都是心靈上的重視神秘體驗者,譬如愛因斯坦,薛定諤,海森伯格。——幾乎是不可思議,最冷硬的物理學居然和最溫柔的神秘體驗論所結合,他們都共享著相同的神秘體驗論世界觀,這是科學先驅們最令人無法預料的事情。

但是想來卻又覺得簡單,越是站在高處,越是看的廣闊。若是你的知識只是用來無限的堆疊卻毫無章法——你只是認為他們是一種「真理」或者「累積」,你以為你站的很高了,然而下面堆疊的知識卻散亂的猶如土坡。那麼我為它們感受到悲哀。

那些真正站在高處的人,必然是在以自己的內心為地基,在以人為本的底座上,將知識作為那個高塔的磚牆,一塊,一塊,不斷的累積直到觸碰天空。任何一個把一條道走出高度的人都將會指向同一個地方,那即是「常青哲學」,也就是那個最終的意義。

無論你是一個出眾的物理學家,還是一個深山中的修行者,甚至是一個鬧市裡的廚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草狗的悲愴 的精彩文章:

TAG:草狗的悲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