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小三陽能治好嗎?得了小三陽應該怎麼辦?
【健康諮詢】
女 34歲 發病時間:不清楚
我這段時間不知道是怎麼了,老是感到腹瀉,而且吃東西也沒有什麼食慾,常常嘔吐。吃了等於沒吃,後來擔心自己的身體,就去醫院檢查,醫生說是小三陽。請問小三陽應該要怎麼治療才好呢?
【專家解析】
你好,乙肝小三陽患者的情況並不比乙肝大三陽簡單,應根據具體情況進行綜合分析。乙肝小三陽應檢查HBV-DNA及肝功能,如果HBV-DNA(+)且肝功能異常,說明病毒複製,傳染性強,應該採取以抗病毒為主的綜合治療。
目前治療乙肝比較有效的藥物有α-干擾素、恩替卡韋、拉米夫定、替比夫定等,但這種治療結果大都限於HBV-DNA陰轉及減少纖維化,而對其它抗原(包括抗體HBcIgG,IgM)的進一步陰轉影響不大。少數抗-HBe陽性的慢性活動性肝炎,沒有病毒複製證據,可能病毒已清除,但自身免疫反應持續發展。本類病人對抗病毒治療及免疫抑制治療均可能無效。
如果乙肝兩對半為乙肝小三陽,HBV-DNA(應採用PCR及斑點法同時檢測;最好經肝活檢證實)為(-)且肝功能、B超及AFP等均長期正常,則說明病毒已清除,無傳染性,之所以乙肝三系仍表現為乙肝小三陽狀態,可能是因為機體免疫系統的記憶性延續(有如癒合後的傷口留下的疤痕一樣),這種延續甚至會持續終生。所以已無需隔離與治療;因為目前尚無可在此類乙肝小三陽基礎上進一步治療乙肝的公認的而有效的藥物;一味追求轉陰而服用大量治療性中西藥物只會增加肝臟負擔甚或招致不良後果。這類乙肝小三陽患者是可以結婚、生育與健康人一樣生活、工作和學習的,所謂減少壽命一說是毫無科學根據的。鑒於此類型乙肝小三陽患者病毒雖已清除但體內可能存在著乙肝病毒易感基因,故若配偶乙肝三系均為陰性則應儘早注射乙肝疫苗,以期產生抗體[HBsAb]後再結婚、生育為妥。此前性生活男方應使用避孕套為上。生育後嬰兒應在醫生指導下注射乙肝疫苗、乙肝免疫球蛋白。
患者需繼續注意自我保護及定期複查,以期病毒不能複製,爭取完全康復。乙肝小三陽病人「三分治七分養」,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起居有規律,適當的身心鍛練,保持樂觀的情緒,不吃霉變食物,飲食應清淡,並應富有維生素及蛋白質等,這樣可以增強體質,提高機體的免疫力,防止肝硬化及肝癌的發生。乙肝小三陽的病人,尤其要預防肝癌發生。
我國乙肝「小三陽」患者非常多,約佔乙肝總人數的30%左右,過去認為:「大三陽」轉成「小三陽」表示病毒複製減弱,傳染性小,病情向好的方面轉化。這種認識是片面和有缺陷的。對於「小三陽」的患者一定要區別對待,該不該治療視具體情況而定。 從理論上講,所有「小三陽」患者都該得到治療。但從目前的實際情況看,卻應區別對待,有的需要及時治療,有的卻不需治療。
乙肝「小三陽」的存在無論是怎樣一種形式,對人體健康都是一種潛在的威脅,及時徹底地清除它們不容置疑。有些「小三陽」肝功長期穩定,並無明顯不適,卻急於轉陰治療,花了不少冤枉錢也沒有轉過來,有的反而越治越壞;有些「小三陽」患者肝功長期波動,卻得不到正確的治療,致使病情逐漸發展,最終演變為肝硬化。
目前國內外治療肝炎,在藥物的選擇方面,大體上包括三個方面: (1)抗病毒方面的藥物; (2)免疫調節劑: (3)促進肝細胞修復再生的藥物。 治療病毒性肝炎的藥物種類品種繁多,估計全國用於治療肝炎的藥物(包括護肝葯、抗病毒藥和調節免疫功能的藥物)可達七百餘種。在保護肝功能,阻止肝細胞進一步壞死的治療藥物,進展還是比較顯著的。如重症肝炎的病死率,在60-70年代高達80%,而在80-90年代的病死率已降至40%左右,說明在阻止肝細胞壞死,促進肝細胞再生的措施大大向前邁進了一步,但至今尚無一種能根治病毒性肝炎的特效藥物。然而各種媒體對肝炎治療的宣傳言過其實,說什麼「肝炎可以根治」,「藥物對肝炎療效最佳」等違反科學規律,語言荒誕離奇的廣告宣傳屢見不鮮,諸如自稱是「轉陰王」,「肝炎剋星」,「乙肝難關已被突破」,「大三陽全部轉陰」,「解決了我國億萬肝炎患者的燃眉之急」等。近來,有不少的肝炎專家呼籲,要有正確的媒體宣傳,不要誤導病人上當受騙。並指出,乙肝的治療目的不是各種病毒標誌物陰轉,而是阻止肝炎向慢性化及纖維化發展。目前還沒有一種「神葯」消滅乙肝傳播,也沒有規定將乙肝病毒標記轉陰作為療效標準。上面講過,病毒肝炎,特別是慢性肝炎的治療藥物雖然很多,但至今無一種藥物能根治病毒性肝炎。
凡乙肝「大三陽」、「小三陽」、「1.5陽」者或有的伴有輕度轉氨酶偏高,以及丙肝轉氨酶輕度偏高患者,不要到處求那些「轉陰王」之類的人物。我們的對策是:要把著眼點放在基礎治療上,即適當的休息,保持樂觀的情緒,合理的飲食,補充足夠的營養,選擇對保護肝功能,阻止肝炎的慢性化及纖維化上有非常良好作用的食物。對於那些較重的肝炎患者,最好能住院進行系統治療。
·end·
—如果喜歡,快分享給你的朋友們吧—
我們一起愉快的玩耍吧
TAG:肝病科醫生李存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