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崇禎帝上台時 袁崇煥為何敢立下五年平遼生死狀

崇禎帝上台時 袁崇煥為何敢立下五年平遼生死狀

1627年,17歲的朱由檢即位,是為崇禎帝。崇禎帝即位後進行了一系列的人事變動,其中最重要的有兩項。

一是逮捕了被稱為「九千九百歲」的大太監魏忠賢,剷除了魏忠賢餘黨。

二是重新起用曾經被魏忠賢打壓的名將袁崇煥,任命他為兵部尚書兼任右副都御史,督師薊遼,兼督登萊、天津軍務。

一次,袁崇煥回京上疏陳述兵事。崇禎帝親自召見他,詢問平復遼東之策。袁崇煥回答:「方略已具疏中。臣受陛下特眷,願假以便宜,計五年,全遼可復。」

崇禎帝很高興,說:「復遼,朕不吝封侯賞。卿努力解天下倒懸,卿子孫亦受其福。」

這就是著名的明史公案「五年平遼袁崇煥」。

眾所周知,從薩爾滸之戰後,崛起於遼東白山黑水之間的後金就開始欺負大明王朝了。到崇禎帝即位之際,大明王朝已經丟掉了山海關外絕大部分城池,只剩下錦州、寧遠、松山等幾個孤零零的據點。

袁崇煥竟然誇口「五年平遼」?憑什麼?大臣們當場不好反駁袁崇煥,背后里就不免犯嘀咕。會間休息時,給事中許譽卿找到袁崇煥,詢問「五年平遼」的詳細方略。

沒想到袁崇煥回答,是用這種話來安慰皇上,「聖心焦勞,聊以是相慰耳。」許譽卿大驚:「上英明,安可漫對。異日按期責效,奈何?」袁崇煥也自覺不妥。但是,話說出去了,是不可能收回來的。怎麼辦呢?

等崇禎帝回來,袁崇煥補充彙報,大意是,五年平遼不容易,不過既然陛下交給我,一定不敢推辭。以後請戶部、工部、吏部、兵部在軍餉、器械、用人、調兵方面多多配合。

只要能五年平遼,什麼事情都好說。崇禎帝一律照準。

當然,崇禎帝在袁崇煥身上也捨得下血本。

權力不夠大?賜予尚方寶劍,允許對所節制的文武官員先斬後奏(對,就是後來斬了毛文龍那把尚方寶劍)。

身份不夠顯耀?賞賜蟒袍玉帶、銀幣。

爵位不夠高?加封為太子太保。

缺乏後勤保障?朝廷所有能調動的資源,優先供應給袁崇煥的關寧軍。

面對「萬千寵愛於一身」,袁崇煥自感重壓在身,多多少少也應該表示一下了。於是,他藉助提拔祖大壽、何可剛、趙率教三人之際,向崇禎帝表態:「臣自期五年,專藉此三人,當與臣相終始。屆期不效,臣手戮三人,而身歸死於司敗。」

這就是如果「五年平遼」不成,將以死謝罪的意思了。

很多人認為袁崇煥「五年平遼」是在誇海口,純屬忽悠年輕的皇帝。其實,袁崇煥曾經有多經營遼東的經驗,還在寧遠之戰和寧錦之戰中兩次擊敗後金軍隊,知道只要戰術得當,後金軍隊並非不可戰勝。

同時,後金並非大家想像中那麼強大。就在1627年前後,後金髮生了嚴重的天災,據《滿文老檔》介紹,「時國中大飢其一金斗糧價銀八兩。民中有食人肉者。彼時國中銀兩雖多,然無處貿易,是以銀兩賤而諸物昂貴。」什麼意思呢?是說後金因為天災發生饑荒,導致糧食奇貴,以至於發生了食人肉的慘狀。

饑荒還引發了盜賊遍起。大臣向皇太極報告,稱:「國中盜賊倘若不嚴加懲處,則不能止息矣。」皇太極無奈地說:「今歲國中糧食失收,民將餓死,是以行盜也。」

後金八旗軍隊雖然強悍,但其生產方式落後,生產力水平低,註定不能長期與明朝抗衡。明朝甚至不需要大動干戈,只要牢牢控制住寧錦防線,對後金實行封鎖,在天災的配合下,就足以讓他們的經濟陷於崩潰。

事實上,根據《明清史料》記載,由於天災不斷,不少後金八旗將領紛紛向明朝投降,以祈求討口飯吃。

遺憾的是,袁崇煥面對的皇太極,不是一般人,而是不亞於「唐宗宋祖」的一代雄主。眼看後金就要陷於崩潰,皇太極走了一著極為高明的棋子:千里奔襲關內,通過劫掠明朝城池來獲得財富,讓後金度過難關。

事後來看,這是一次相當冒險的軍事行動。在這之前,後金軍隊沒有進行過類似的長途奔襲戰,孤軍深入關內更是前所未有。只要任何一個環節出現錯漏,這支千里奔襲的後金軍隊必將全軍覆滅。

幸運的是,1629年,皇太極率部避開寧錦防線,繞道蒙古,在蒙古人的引路下,從防守薄弱的喜峰口攻入關內,並順利攻克遵化,突入內地。這就是著名的「己巳之變」。雖然在攻打北京時失利,被迫退兵,可皇太極已經實現了全部軍事目的。

一是從內地掠奪了大量財富和人口,足以讓後金度過難關。

二是極大地鼓舞了後金軍隊的士氣。以後,後金將士聽到入關都興高采烈,像過年一樣。

三是皇太極通過這次勝利鞏固了統治地位,提高了威信。

另外,這次軍事行動還取得了一個意料之外的成績:通過崇禎帝之手,殺掉了後金的心腹大患袁崇煥。

至此「五年平遼」便成泡影。

【參考資料:《明史》《滿文老檔》《明清史料》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勇哥讀史 的精彩文章:

古代坑爹典範:李世民如何設下美人計請爹入瓮
明朝大太監劉瑾權傾天下 為何一夜之間就被皇帝滅掉

TAG:勇哥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