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產生13位諾獎得主的實驗室是怎樣運作的?
編 者 按
諾貝爾科學獎代表著人類科學與技術研究的璀璨皇冠,研究的每一個顛覆性技術都深刻地改變著人類社會。
1947年成立的劍橋分子生物實驗室,迄今為止已經誕生了13位諾獎得主。分子生物實驗室在現代醫學研究方面有諸多重大突破,從而使英國位居行業研究和創新的前列。是怎樣的機制讓它催生了如此多的諾獎得主?
諾貝爾科學獎代表著人類科學與技術研究的璀璨皇冠,研究的每一個顛覆性技術都深刻地改變著人類社會。
在中國尋求高質量發展的今天,科技發展與創新成為助推的源動力,我們特意邀請到英國劍橋分子生物實驗室的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文卡·拉馬克里希南(Venki Ramakrishnan)講述其所在的劍橋分子生物實驗室的歷史、發展和運行機制,並與之進行深度交流。
2009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英國皇家學會會長Venki Ramakrishnan
作為一名結構生物學家,文卡·拉馬克里希南(Venki Ramakrishnan)自上世紀70年代末起,開始從事與核糖體(the ribosom)有關的研究。他的研究領域主要包括核糖體如何轉譯遺傳信息製造蛋白質,以及抗生素在該過程中的作用。
2009年,這項工作使拉馬克里希南與美國科學家托馬斯·施泰茨(Thomas Arthur Steitz)、以色列女科學家阿達·約納特(Ada E. Yonath)分享諾貝爾化學獎。
這並非孤例。若按照諾獎得主數量來衡量,其所在的劍橋分子生物實驗室是世界上最成功的研究中心之一。自其1947年創建以來,已有13位長駐科學家共同分享了九個諾貝爾獎,該實驗室也被稱為「諾貝爾獎工廠」。著名生物學家赫胥黎也曾經在此工作過。
分子生物實驗室在現代醫學研究方面有諸多重大突破,從而使英國位居行業研究和創新的前列。
2013年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還曾親自為劍橋分子生物實驗室的全新實驗大樓揭幕。Ramakrishnan分享了該實驗室英才培育的成功經驗。他談到,「劍橋的分子生物實驗室之所以成功,是許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竭力尋找最聰明的人
要想辦一個成功的研究中心,一個方法是購買「帝國匠人」——在其他地方經營大型研究團隊的知名科學家。但在劍橋分子生物實驗室,大多數僱員都是很有前途的年輕研究員。
「我們根本不在意他們是否發了一篇惹人注目的論文,」 拉馬克里希南說,「 我們極少以作品發表量來衡量,而更願意用我們自己的標準,其中一個重要考慮因素是他們要對一個有挑戰性的目標有長期的興趣。」
這裡,並不在意論文數量、是否已在權威雜誌上發表,而是根據其對科學才能的洞察力、對科學研究的深刻理解來選拔人才,看重有長期深遠或重大意義課題的研究人員。
國籍、性格及個人研究風格更不會成為影響因素。它既有赫胥黎這樣的科學世家後代,也有佩魯茲、克魯格和布勒納那樣的流亡窮猶太人,還有華生那樣的急性美國人以及米爾斯坦那樣的避難者。
Life at the LMB /圖片來源:MRC Laboratory of Molecular Biology
它兼容並蓄,廣納各地人才,重用真才實學者。
到今天,這個實驗室有來自全世界50多個國家的研究人員。
這些人在這裡,可以幾乎沒有壓力地放手去做。這裡還鼓勵小規模的研究團隊,因為人員的精簡,能夠保證研究方向的一致性,討論的充分性。
極強的團隊意識
「在這裡,如果某個人做得出色,其他人也不會眼紅。因為我們大家都在同一條船上。」拉馬克里希南說。
科學家不分年資互相激勵、互相支持,不搶其他人的發現,形成良性循環。
這個實驗室曾經出現過四位師生在諾貝爾領獎台同台的場景。
1953年克里克和華生通過研究DNA結構獲得了諾獎,但作為老師的佩魯茲和肯得魯並沒有感到絲毫嫉妒,而是在自己的研究上更加努力,1959年他們在自己的領域也獲得了突破。從而在1962年四個人在斯德哥爾摩同台。
1962年佩魯茲與夫人在諾貝爾獎頒獎典禮上共舞
每個人的研究都可能遇到進展緩慢的階段,但如果有同事用自己的聲望力挺,那麼研究氛圍就會寬鬆很多。而且在研究方向上,也會相互支持和建議。
這樣的良好風氣與劍橋分子生物實驗室取得卓越成就不無關係。
獨特的資助模式
從20世紀40年代起,其研究經費就從不需要研究人員發愁,主要由實驗室主任申請經費,甚至許多研究員從沒寫過經費申請。
也正是前面提到的團隊意識,讓大家一致認為每個研究者的成功都會對實驗室的資助前景有貢獻。無形中,這也鼓勵了合作。
它所獲得的穩定的核心資助,由所有研究小組共享,每五年評審一次。每個部門都會獲得一定份額的空間和預算,並由他們自行分配。小組領導者會獲得兩個博士後研究者或技術員名額,平均下來每個小組還有兩名博士生名額。
許多小組領導者也有外部經費,這使他們能僱用更多的人,但他們在申請前必須獲得許可,以確保有足夠空間來擴張。
輕鬆的茶歇文化
這裡鼓勵向任何人尋求幫助,並且也有意地創造這種環境。
在這裡有茶歇文化,資深研究者與一年級研究生都共用一個茶歇間,大家隨意坐在一塊。
資深研究者沒有私人助理或者秘書來篩選來訪者的傳統,但是按照一般傳統,要見到這些人往往要通過秘書預約,推開兩道門,這對於拜訪者無疑會形成壓力。
對學生來說,向一個並非導師的資深研究員提問是完全可以接受的,這是這裡鼓勵的協作文化。
分享現場
來源:後E視野,本次活動為後EMBA商業領袖項目主辦的後E英國未來科技金融創新之旅
編輯:Jennie
關 於 全 球 創 新 論 壇
INNOVATION DRIVES THE FUTURE
「全球創新論壇」由北大後E促進會發起與傾力打造,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委會協辦,匯聚海內外最具影響力的科學家、企業家、投資家和創客,傾力打造全球創新思想的發源地、創新產業的聚集地、創新投資的新高地。
※薛定諤的蟈蟈——關於意識作用的科學實驗
※實驗短片《賽格迪亞》將在挪威首映
TAG:實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