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智慧?智慧能否獲得?
智慧:是由智力系統、知識系統、方法與技能系統、非智力系統、觀念與思想系統、審美與評價系統等多個子系統構成的複雜體系蘊育出的能力。
1
現代有一種焦慮叫學習焦慮,特別是大學生,到底應該學啥?
當然這是我想的,也許大多數人沒有。
大家主要的焦慮是獲得的焦慮,也就是對財富的焦慮。
對於大學生來說,有對財富的焦慮也是積極的,但這是一種實用主義的想法。
想學點有用的東西,畢業能獲得好的工作機會,之後滿足自己生活的需要求。
可以說現代的孩子比父輩一代更實際。現在上大學孩子的父母都是60、70後,以70後居多。
60、70後上學時得到過時代的一個好處叫統包統分或「包當幹部」。拿到了入學通知就等於拿到了工作崗位,中專都包分配,大學畢業就是幹部。
到了1993年,黨中央和國務院正式提出,改革高等教育畢業生統包統分和「包當幹部」的就業制度,實行少數畢業生由國家安排就業,多數由畢業生「自主擇業」的就業制度。
經過兩三年的調整過渡,到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畢業分配基本退出了歷史舞台。
西藏因為地區特殊,比較晚,2007年才取消大學生畢業分配製度。這標誌著延續了50多年的畢業分配製度,終成往事。
包分配減少了上大學的焦慮感,雖然那個時候有很多學生生活的焦慮還是很大的(現在家庭條件不好的學生這種焦慮依然存在),但學習上並沒有什麼焦慮。
在好學專業課的同時,大家更注重愛好和興趣。在不太考慮就業的情況下,大學生更理想化。消費青春、體驗愛情、感知藝術、追求自我、關注世界。
2
相對於父輩來說,現在上大學的孩子在幸運的同時也很不幸。
幸運的是生活條件都有了改善,基本沒有餓肚子上學的,但會欠債。
我上學的那個時候(87—91年)餓是個大問題,但那個時候也有好處,沒法欠債。沒有助學貸款,更沒有校園貨,最多欠同學幾十塊的飯票。
不幸的是現在的孩子上了學就有就業的焦慮。
一年高校畢業700多萬人,新增就業崗位有限,好的崗位更是少之又少。上了大學好像登上了一生的又一層台階,但同時也掉進了就業的陷阱。
所以現在孩子想的更實際,而父母那一代上大學時想的更浪漫。還真不好說,這個時代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
當然,我指的是寒門子弟或有上進心的普通家庭的孩子,有權、有錢、沒上進心的孩子比父母一輩更浪漫,上大學等於吃喝玩樂加旅遊。
這些年社會發展的主要特點就是越來越實用主義,不單單是中國,全世界都一樣。
理想也好,浪漫也好,實用也好,都沒錯,加上主義兩字就有了問題。
主義的意思就是中心的、單一目的,為此不顧一切的。
大學生以實用主義的觀念去學習也許在某些方面能有所成功,但有時也會走進人生的誤區。
人生並不是單一的,人生在非富多彩的同時,更有很多不確定性。
3
學習是想獲得知識,但知識本身並沒有價值,需要把知識轉化成技能,而以現在我國高等教育的程度,這種轉化在校內根本無法完成。
那麼,上大學學會的那些知識在沒有轉化成技能之前是不是就沒用了呢?不是。
比知識、技能更大的一詞叫智慧。
智慧這個詞看了很空,其實它很實際。
用一個不太恰當的解釋就是讓人變得越來越聰明,而不是越來越傻。
首先,我們說一下什麼是智慧。
現在心理學家對「智慧」這個詞有非常明確的定義,叫做「明智的推理」,大概有這麼幾個方面:
第一,知道自己的知識是有限的,不衝動,不主觀臆斷。
第二,能超越自我,能從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
第三,善於達成妥協,不光想著自己的利益最大化,還要考慮別人的利益。
有自知之明而不認慫,又會妥協就是智慧。
想想我們現實生活中的聰明人基本上也是這樣。
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的社會心理學家伊格爾·格羅斯曼專門研究了這個問題,他發現,很多聰明人,整天給別人提建議,自己的生活卻搞不好。
格羅斯曼的研究表明,人的智慧跟情境有很大的關係。也就是說,一個人可能在某個方面很有智慧,但在另一方面卻可能很沒有智慧。比如一個生意人,可能做生意很厲害,但他卻處理不好家庭關係。
此外,格羅斯曼綜合了很多研究發現,智慧跟人的性別、受教育程度關係都不大。唯一有關係的是年齡,年長的人可能因為經歷的事情更多,所以更有智慧。
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人老奸,馬老滑。
如果智慧不是一個基本素質,甚至跟受教育關係都不大,那還可以學到嗎?
答案是很難。
但格羅斯曼給出了幾個測試過的對提高智慧有幫助的方法。
一個方法是你要把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想像成是發生在別人的身上。
比如,格羅斯曼做過一個研究,讓人想像如果自己的戀人出軌了,會怎麼做,結果很多人都表示馬上分手。但格羅斯曼還有一個問題,如果是你的好朋友的戀人出軌了,你會給他什麼建議。可能很多人的回答就不一樣了。也就是說,如果你能把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想像成發生在別人身上,用第三人稱看自己,就能表現出更多的智慧。
旁觀者清,當事者謎,看別人的事,總比看自己的清楚。
還有一個方法是把一個眼前發生的事,想像成是一年以前發生的事,製造一點時間上的距離感,也能讓人更有智慧。
看過去的事比看眼前的清楚,特別是不幸。
另外就是把自己看成一個老師,然後把要在這件事情上的自己想像成是一個12歲的孩子。在這種哄小孩的不對等關係中,你會表現出更好的智慧。
在互聯網信息爆炸的今天,有學習焦慮的人才能進步,並且不能抱著太多的實用性,說白了,什麼不懂你就會什麼,包括智慧能不能學到這種事。這一點對於大學生來說非常重要。
4
格羅斯曼的研究好像給出了一個悖論,智慧根本學不到,但他的這些基於心理學的智慧研究又是哪來的呢?
還是通過學習得到的,只不過是思維的角度不同。
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一件事情就需要拋開學習的實用主義,這才會讓你看到眼前的很多路。
所以學習學的不是知識是智慧。
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對別人差、知道妥協就是智慧。
中國人的毛病是喜歡自大,並且不善於達成妥協。
其實這些毛病中國人都知道,但又出現了另一個毛病——哪兒都不硬就嘴硬。
希望我們的孩子不要學這一點。
電影《無問西東》中,清華校長梅貽琦問學生吳嶺瀾,你求學的目的是什麼?
吳嶺瀾說:我只知道,不管我將來做什麼,在這個年紀讀書、學習都是對的。我何用管我學什麼,每天把自己交給書本就有種踏實。
當然,像吳嶺瀾這樣想法的學生也是不錯的學生,能把自己放在書本之中的學生是很難得的學生。
但梅貽琦就是梅貽琦,他會要求得更高。
他說:人把自己置身於忙碌當中,有一種麻木的踏實,但喪失了真實,你的青春也不過只有這些日子。什麼是真實?你看到什麼,聽到什麼,做什麼,和誰在一起,有一種從心靈深處漫溢出來的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與喜悅。
梅貽琦講的這種出於真實的內心感知就是智慧,把「自己置身於忙碌當中的麻木踏實」很多人都有。
※韭菜還沒長好,獨角獸又來了,真不知道實體經濟的活路在哪裡?
※區塊鏈、比特幣到底是個啥玩意兒?網上最通俗的解釋
TAG:老楊品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