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於深因勞累而不眠起坐看書隨想

於深因勞累而不眠起坐看書隨想

高中讀書不懂《論語》也就更不解《老子》,至於《莊子》就覺荒誕無涯不去觸碰。年齡漸長,竟誤做教師,想把精髓講給學生,又深切感悟自己高中無師指引,遂潛心研究。研讀過程,竟覺眼前明亮,經典真是永遠也不會過時,將晶瑩雋語聯生活實際,驚覺心中世界不再狹窄,折服於古人哲學。

年齡漸長,竟越來越喜歡起《莊子》,但最愛還是《老子》,至於《孟子》依舊不會喜歡。從文句上志氣恢弘,氣勢磅礴,寫作的經典。思想指引卻不適合我這樣的小民。我只是一平民,一不願服官,二不願扣頭,約己即可,治國不慮。

那天在小店中看《老子》一書,竟有念頭一閃:孔孟在教我們怎麼做人,老莊在教我們怎麼做自己。一個修身,一個修心;一個是前提、基礎,一個是完善提升;一個活著,一個是生活。

由此想到我最尊重得詩人杜甫,頓感他的不易,心中竟有悶悶之感。也許就因為他自己無法不羈所以他那麼欣賞李白。他們這對好兄弟,一個遵儒家為典範,一生苛求自己,一生悲辛。一個視道家為信念,天真爛漫,一世獨立。所以杜甫是「聖」,「又」和「土」最接地氣的,所以杜甫最能理解百姓的悲苦,可一世都是滿滿的壓抑。李白是「仙」,那是飄於空中的,又少了真實。

拿此二人舉例,只是想說無論儒家或是道家都有精髓與不足,我們去讀它們,去融合二者思想於自己。我的願望是懷一顆儒家的柔軟仁心,寄形骸于田野風的生活中。有責任擔當也有獨立的人格、精神的自由。

還是推薦大家讀《莊子》,老、庄思想基礎和性質本相同。不過是師徒二人各有特點:老子以箴言表達,莊子以散文描述;老子憑直覺感受,莊子靠聰慧領悟;老子微笑待人,莊子狂笑處世;老子教人,莊子嘲人;老子說給心聽,莊子直指心靈。

老子激賞失敗、表現失敗(再三重複柔弱、忍耐、爭論之無益、不敢為天下先等等),莊子則嘲笑成功;老子讚揚謙卑者,莊子苛責自大的人;老子宣揚知足之道,莊子讓人的精神和肉體在「形而上學」(「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謂之器」)中徜徉。

若說老子像惠特曼,有最寬大慷慨的胸懷,那麼,莊子就像梭羅,有突出的個性和急躁的一面。若以啟蒙時期人物相比,老子像那順應自然的盧梭,莊子卻似精明的伏爾泰。

很多人讓我推薦書目,從來沒有固定指出,個人真切感受就是讀哲學和歷史,之後再看文學。先學會有思想、面對真實,再去用文學恰當表達否則架空的純文學真的會有了美好缺了頭腦。

莊子嘗自述「思之無涯,言之滑稽,心靈無羈絆。」我所寫也是無涯、滑稽,無統一主題,心到哪,文到哪,放鬆就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隔岸薇香 的精彩文章:

TAG:隔岸薇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