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一種眼光看歷史
這幾天開始拜讀施展老師的《樞紐》,
這是一部針對中華民族,
尋根、定位、指路的歷史哲學著作。
作者寫這部書的目的在於:
中國現在正處於自身發展的十字路口上,
這個十字路口沒有路標。
由於中國發展的過於迅猛,
中國與世界的關係發生了變化,
我們必須重新梳理自己與世界的關係,
以便在這個沒有路標的十字路口做出正確的選擇。
作者在緒論里用體系的方式解構中國歷史,
讓我耳目一新,
在這裡
我把作者嚴謹的表述
換成自己簡單的表達,闡述給大家。
雖然我們從小學就上歷史課,可這十二年的課上下來,對於中國歷史的把握也沒有這兩頁紙來的透徹。
先看一個問題,何謂中國?
我們把它看成一個體系。
你看我們國家的地圖,幅員遼闊,地形複雜,
中原、草原、海洋、高原、還有西域的戈壁沙漠。
不同的地形有不同的風土人情,
說的專業一點,
就是不同的自然環境、社會結構、經濟形態。
我們可以把每一種地形都看作一種
自然—社會—經濟生態區域。
中國就是包含著中原、草原、海洋、西域、高原這幾個主要生態區域的一個多元共生體系。
在這個體系中發生的故事,
以中原、草原、海洋為主線,
以西域和高原為副線。
搞定中國這個概念,
再來探討何謂中國歷史?
中國歷史就是這個多元共生體系的演化史。
為了讀者直觀感受,
我還是把整個演化史分為三個部分。
古代部分———時間最長
時間跨度從商周的軸心時代一直到大清帝國。
在這麼漫長的時間跨度里,
中華大地上發生的故事就是,
中原、草原、海洋、西域、高原
各自的主宰者不斷
對抗—融合、再對抗—再融合…...
並循環上升
最終融合為大清帝國
漢、滿、蒙、回、藏多元統治。
在當時的天下觀里,
大清帝國已經把所有的元素都融合在了一起,
各種力量平衡在大清帝國的統治之下。
外面沒有了對抗。 看似太平盛世,
但因為力量不再流動,社會內部開始僵化。
近代部分———衝擊最大
清末中國的僵化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其一,人口過剩。
社會上充斥著廉價的勞動力,
阻礙了農業經濟向工業經濟的轉型。
其二,民族精神枯竭。
我們的民族精神就是承接商周時代的天下觀。
古代讀書人講究以天下為己任
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
這個天下不是一族一國,而是真正的天下。
但由於地理因素限制,
當時人們的天下就是神州大地。
當清帝國的強盛漸成過眼雲煙,
外面的世界又看不明白,
導致我們民族的自信心分崩離析。
僵化的帝國需要外部刺激——中西相遇了。
看似我們民族最黑暗的一段歷史,
其實是中國歷史繼續發展的一種內在需求。
但在中國正式納入世界秩序之前,
還有一件必須完成的事情——政治整合。
原因有兩點:
其一,中國體量太大,僅靠外部拉動,只會帶動極少數通商口岸地區,如廣州上海。它們與內地的差距將會撕裂中國。
其二,有宋以後中國再無長期分裂,元明清三代統一長達七百年,人們心理上已經不能接受分裂,大一統觀念已經成為民族信仰。
綜上所述,近代歷史我們必須經過一個政治整合的陣痛期。
現代部分——責任與使命
政治整合完成後,正式加入開放的世界體系,
中國的人口規模變為競爭優勢,
中國的龐大體量也成為不可複製的發展潛力。
創造出讓世界膛目結舌的經濟奇蹟。
二戰後的世界秩序
是由英美這些工業革命的領導者制定的,
中國只是參與者,
我們必須遵守原有秩序,
別的國家才肯帶著我們玩兒。
但由於中國龐大規模的特殊性,
在發展中釋放的能量
讓世界經濟體系一度失衡。
本來是先進帶落後,
誰想落後的大胖子一鳴驚人。
中國在變,世界也在變。
全球化讓世界經濟體系成為一個多元共生體系。
多元共生體系,
這個詞好熟悉呀。
是的,就是前文里形容中國的那個詞。
中國因為其地理環境的特殊性,
我們的文明一直都是以天下為己任。
這種天下觀就是承接商周,
一脈相承下來的軸心文明。
世界上其他軸心文明的承載者
都已經被歷史長河裹挾的
面目不清。
唯有中國,
因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
一直保持著獨立完整的民族共識。
古時神州大地上的天下觀,
現如今被放大到整個世界範圍。
在19世紀僵化枯萎了的民族精神,
又重新煥發出活力,
有了新的用武之地。
這才是真正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說的再露骨一些:
古時中國今日世界
兩張棋盤一套玩法
全球化的今天
一國或一地區
都不能脫離其他國家而獨自發展
世界呈現多元共生模式
合則共贏 分則具傷
中國因其龐大的體量
必然對全球秩序有著重要的影響
我們責無旁貸!
中華民族的天下觀
也必然會讓中國在世界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
我們使命在肩!
※目前為止看過不敢看第二遍的劇!
※2018年1月新番作品盤點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