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如何對付小人
原標題:王陽明:如何對付小人
作者:度陰山
【1】
東漢後期,有兩個後面名留史冊的人,一個叫管寧,一個叫華歆。
兩人原本是好友,好的能穿一條褲子。但接連發生的兩件事,讓兩人的友誼破裂了。
某次,二人在園中鋤草,一不小心鋤出了一片金子,管寧看都不看,華歆卻揀起來,突然看到管寧的臉色變了,急忙扔了金子繼續鋤草。
後來,倆人在一起讀書時,有大人物乘華車經過門前,管寧看都不看,華歆卻丟下書,出去觀望。
管寧就跳起來把二人一起坐的席子割開,和華歆分席而坐,同時嚴肅的對華歆說:你不再是我的朋友了。
這個故事叫「管寧割席」,它告訴我們的是,和價值觀不同的人相處的唯一之道,就是分開。
【2】
這個故事當然還有下文,後來曹操崛起,華歆以才能被曹操任用,華歆就舉薦管寧給曹操,說這個人道德品質特別高尚,見到金子不看,見到大傢伙也不看。
曹操讓人去請,管寧不出,曹操就不理他了。華歆還想舉薦,曹操說,算了吧,這人就是個山中隱士的命,讓他耍耍嘴皮子,搞點無關利害的道德行徑還可以,真讓他出來做事,肯定完蛋。
曹操向來以識人著稱,但沒有任何直接證據能證明他對管寧的評價是正確的,因為管寧終身為入世。
【3】
中國歷史上,尤其是政治場,「君子和小人」,是政治鬥爭的必備武器,一方向另一方開戰前,第一步就是把對方塞進「小人」陣營,把自己放在「君子」陣營,所以你看到所有的政治鬥爭,都是君子和小人的鬥爭。
如何區分誰是君子誰是小人呢?
一個指標:誰贏誰就是君子,誰輸誰就是小人。
【4】
管寧割席的故事,肯定是詆毀曹魏的人編出來的,把管寧看成是君子,把輔佐曹操的華歆當成小人。但看後來二人對社會的貢獻,管寧連華歆的一根毛都比不上。
如果假設管寧是君子,華歆是小人,管寧和小人打交道的方式卻很直接粗暴:和你斷交,老死不相往來。
可現實卻是,這種方式太理想化了,我們每個人身邊都有小人,你經常能遇到,如何和小人打交道,就成了我們躲不過去的人生難題。
【5】
王陽明說,君子和小人絕不會有苟同之理,也就是說,君子和小人的價值觀不可能相同,一旦價值觀發生衝突,必有爭吵,小人詆毀君子勢在必然。
這個時候,你不要氣急敗壞,必須要做到心安,因為君子被小人中傷,是天理,你惱火天理,和天理對著干,你就是在違背天理。
當然,君子和小人相處時,倘若總認為自己是道德制高點,處處指責小人的不是,引起小人的憤怒,這不是小人的錯,而是君子的錯
因為你彰顯自己的同時把別人當成了小人踩在腳下,你不但有錯,你也成了小人
——若己為君子而使人為小人,亦非仁人忠恕惻怛之心。
【6】
所以,王陽明認為,君子和小人相處,不在術,而在道。
術是如何和小人相處,道,則是要反身而誠,你要先確定自己是君子還是小人,沒有這個定論或者出發點,剩下那些術,越精妙,越足以證明你自己就是小人。
君子是什麼?
1、承認雙方價值觀的不同,必有爭吵和中傷;
2、勿己為君子而使人為小人。
一旦缺少這其中一條,你就成了小人。
TAG:弗瑞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