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姐夫說我看問題看得深,想的多!

姐夫說我看問題看得深,想的多!

GIF

軍港之夜

 我的士兵兄弟

彭麗媛 

00:00/04:25

為什麼有些人看一些理論總可以想到別人想不到的問題?是別人想的不夠深么?

在學習一些知識過程中總發現有些同學可以提出一些自己想不到的很有價值的問題,涉及到老師忽略沒有講的東西。

如果我們試著從計算機角度看人的智商:智商高的表現之一,大腦內存大。普通人大腦同時跟蹤6個東西,智商高者同時跟蹤7-8個東西,同時思考的東西越多越能夠發現他們之間的聯繫。另外,大腦內存越大思維速度越快,類似計算機,內存越高,page swap到磁碟的概率越小。簡單來說,在思考一個複雜的問題時,你經常需要把思考的中間結果記在紙上,他們不需要。兩者看起來似乎差別不大,但其實兩者時間開銷差距巨大。別人十分鐘想明白的東西,你可能要化一個下午。智商高的表現之二,大腦磁碟大。智商高者,記憶力好,記住的知識不容易忘記,並且在需要的時候能夠查詢到。而普通智商者的大腦「磁碟」小,東西記不住,老忘記。當你需要用到某個知識時,發現忘記了怎麼辦,只能重新學習一遍,費勁不少呢,所以看起來就是笨笨的。智商高的表現之三,大腦CPU更快。任何計算,包括推理都是需要花時間的。一個簡單例子就是心算比賽。人與人之間差距並不小。這個跟內存組合起來,差距更明顯了。智商高顯然能讓你思考的更多更遠。智商高的表現之四,大腦功耗小。有時候我們可以讓自己處於激髮狀態(超屏了)中,看起來比自己平時聰明點,但是功耗明顯大了,需要更多休息,不可以持續。而智商高的普通狀態就是你的激發態的水平。

為什麼別人看問題分析問題比較深比較遠,如果是年紀比你大,社會經驗比你豐富,那可能就更加深思熟慮。如果是同齡人,跟家庭和生活環境有很大關係,察言觀色,或者說觀察和思考有的人是學習的內容之一,有的人不需要這樣的學習。

如何測試一個人的深度及思考能力?

思想深度有六個境界:1)獨立思考:不會全盤接受或全盤否定,不盲從2)辯證:認識到所有實物都有正反兩面3)發現:從輸入物汲取養分的能力4)自洽:自己的邏輯不存在悖論(尤其是在專註的領域)5)輸出能力:可以向別人灌輸理念。水平從認可到信服再到願意花錢聽你講6)體系:通感,聯想,之前零散的點互有聯繫並能理清因果脈絡另外,知識不等於智慧。知道的多不意味著理解的透。至於如何測思想深度,我覺得可以拋一個小範圍的問題給他,從對話里可以反映出他以上六個層次的能力。

對所謂的深度及思考能力本身進行細化、深化:1.獨立自主:相信自己的判斷,不輕易接受潮流或盲目從眾;2.思維開放:敏感地意識到差異,思維開放,容忍分歧;3.探求根本:為了不斷去發掘「本源」「真相」持續攫取信息;4.敢破敢立:大膽嘗試,在不斷否定與辯證中尋求有力依據;5.深思熟慮:不輕易做出判斷,有理有據,審慎得出結論。

什麼是啟蒙?「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開運用自己理性的自由」 啟蒙運動就是人類脫離自己所加之於自己的不成熟狀態,不成熟狀態就是不經別人的引導,就對運用自己的理智無能為力。當其原因不在於缺乏理智,而在於不經別人的引導就缺乏勇氣與決心去加以運用時,那麼這種不成熟狀態就是自己所加之於自己的了。Sapere aude! 要有勇氣運用你自己的理智!這就是啟蒙運動的口號。 懶惰和怯懦乃是何以有如此大量的人,當大自然早己把他們從外界的引導之下釋放出來以後(naturaliter maiorennes)時,卻仍然願意終身處於不成熟狀態之中,以及別人何以那麼輕而易舉地就儼然以他們的保護人自居的原因所在。處於不成熟狀態是那麼安逸。如果我有一部書能替我有理解,有一位牧師能替我有良心,有一位醫生能替我規定食譜,等等;那麼我自己就用不著操心了。只要能對我合算,我就無需去思想:自有別人會替我去做這類傷腦筋的事。 絕大部分的人(其中包括全部的女性)都把步入成熟狀態認為除了是非常之艱辛而外並且還是非常之危險的;這一點老早就被每一個一片好心在從事監護他們的保護人關注到了。保護人首先是使他們的牲口愚蠢,並且小心提防著這些溫馴的畜牲不要竟敢冒險從鎖著他們的搖車裡面邁出一步;然後就向他們指出他們企圖單獨行走時會威脅他們的那種危險。可是這種危險實際上並不那麼大,因為他們跌過幾交之後就終於能學會走路的;然而只要有過一次這類事例,就會使人心驚膽戰並且往往嚇得完全不敢再去嘗試了。 任何一個個人要從幾乎已經成為自己天性的那種不成熟狀態之中奮鬥出來,都是很艱難的。他甚至於已經愛好它了,並且確實暫時還不能運用他自己的理智,因為人們從來都不允許他去做這種嘗試。條例和公式這類他那天分的合理運用、或者不如說誤用的機械產物,就是對終古長存的不成熟狀態的一副腳梏。誰要是拋開它,也就不過是在極狹窄的溝渠上做了一次不可靠的跳躍而己,因為他並不習慣於這類自由的運動。因此就只有很少數的人才能通過自己精神的奮鬥而擺脫不成熟的狀態, 並且從而邁出切實的步伐來。 然而公眾要啟蒙自己,卻是很可能的;只要允許他們自由,這還確實幾乎是無可避免的。因為哪怕是在為廣大人群所設立的保護者們中間,也總會發見一些有獨立思想的人;他們自己在拋卻了不成熟狀態的羈絆之後,就會傳播合理地估計自己的價值以及每個人的本分就在於思想其自身的那種精神。這裡面特別值得注意的是: 公眾本來是被他們套上了這種羈絆的,但當他們的保護者(其本身是不可能有任何啟蒙的)中竟有一些人鼓動他們的時候,此後卻強迫保護者們自身也處於其中了; 種下偏見是那麼有害,因為他們終於報復了本來是他們的教唆者或者是他們教唆者的先行者的那些人。因而公眾只能是很緩慢地獲得啟蒙。通過一場革命或許很可以實現推翻個人專制以及貪婪心和權勢欲的壓迫,但卻絕不能實現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見也正如舊的一樣,將會成為駕馭缺少思想的廣大人群的圈套。 然而,這一啟蒙運動除了自由而外並不需要任何別的東西,而且還確乎是一切可以稱之為自由的東西之中最無害的東西,那就是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開運用自己理性的自由。可是我卻聽到從四面八方都發出這樣的叫喊:不許爭辯!軍官說:不許爭辯,只許操練!稅吏說:不許爭辯,只許納稅。神甫說:不許爭辯,只許信仰。(舉世只有一位君主說:可以爭辯,隨便爭多少,隨便爭什麼,但是要聽話!君主指普魯士腓德烈大王)到處都有對自由的限制。 然則,哪些限制是有礙啟蒙的,哪些不是,反而是足以促進它的呢?——我回答說:必須永遠有公開運用自己理性的自由,並且唯有它才能帶來人類的啟蒙。

這其實是個很有意思的問題。一般來說,思考能力越強,思考得越多,導致的結果應該是人相對會「深」一些。但其實又是只有自身越深的人才能有更強的思考域,也才可能思考更多更深的東西。略糾結啊。。說白了兩者差不多就是一回事。。(「前者是認識論,後者是方法論。」馬哲老師忽然在我腦海閃過- -!)方法論的東西很好比較,是可以外顯的東西,而認識論的深度要比較深淺幾乎是不可能的。個人傾向於把深度定義為自己接近自己的程度。認識論最終還是得回歸到對自我的認識上來,而不取決於對這個世界的認識。

要測試一個人的思考能力以及深度,平時就能看得出來。對一個問題是否有多個角度的觀察,讀一句話是否可以深思其核心,看人看事、是否能夠平靜對待、不偏不倚。真要求深或者求高,既要蹲下來思考,也要站到高處遠觀。就象原告律師不能只想法律怎麽規定,還得考慮當事人怎麽想,也要考慮被告律師怎麽想,還要考慮法官會怎麽理解,有時還要考慮第三方的思維和想法,平衡各項權重,凡事作全面而深度的理解。這樣就算是一個會思考、有深度和有理性的人。深度的思考問題,用心的看世界固然很重要,但把問題看太過透徹,往往會庸人自擾。這個世界是矛盾的和多元的,更多的時候我們需要放下我執我見,用正向的心態去理解和傾聽,就像大智若愚,或許這也算是一種高境界吧。

1.對一件複雜事情能作貌似簡單的判斷;2.言語表達的邏輯性和哲理性;3.習慣讀書且適量寫作者;4.猝然遇到問題給出準確而又簡潔明快答案;5.對「為什麼」的解釋連智力不咋樣的人也能聽明白;6.對高智商善思考的人群能夠切磋自如,予人啟發。

辦法很多,我說個比較容易的閱讀理解和表達能力無論是什麼文字什麼話,它都有表面意思,還可以有內涵比如李白的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能看明白表面的意思和他的內涵,大概相當於高考的閱讀理解,也就是一個人的深度和思考能力及格了再往上就是看文字能想到作者的一些特點,和他的一些背景和想法,比如黃文炳讀宋江的心在山東身在吳,飄蓬江海謾嗟吁。他時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我想黃文炳不是逮誰害誰的,黑三郎確實有反心嘛所以黃文炳的閱讀能力明顯高於平均水平再往上就是閱讀以後的改編注釋總結能力這就是傳說中的修正主義比如王陽明學的是儒佛道法,讓他搞成心學毛澤東學的是共產主義,讓他搞成毛澤東思想例子只能說這倆了這都可能被投訴因為有很多人會盯著你文字的某句話摳,而不是去理解這個道理這種呢,就是沒深度,不會思考的典型。

無論問什麼客觀問題都不能斷定是由他本人所思考出來的,最靠譜的是談他自己。

讓他介紹自己的三觀,理想,長處,並說出原因,並為此做了什麼。

用不同的態度看一個問題。用不同的學科價值觀看一個問題。能否將這個問題解構成抽象的問題。又能否將這個抽象的問題重構成許多個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舉個例子:微分,在理解微分的的定義之後,考慮微分在各個領域的的的作用。思考微分所帶來的哲學意義,最後將這些哲學意義重構成現實生活中與我們息息相關的話題。試試看將將微分與維度、物理上的各個物理量、以及文學上的解構主義聯繫在一起。哲學上是否有類似的思維過程呢?我們生活中是否也有類似的應用呢?管中窺豹是否是微分的一種呢?

這是一個無解的問題,思維的深度和廣度都可以是無限的,但你自己的「深度」和「思考能力」,決定了你對一切事物的認識,因此,你至多能知道一個人淺於或等於你。比如,你自知讀不懂黑格爾的東西,那別人再說他深刻、偉大,對你而言都只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這就有一種可能性,其實黑格爾就是一騙子,或者某某大師就是一神棍。除非你真懂了,否則真偽莫辨。但這裡又涉及兩個究極問題:人能懂什麼?人到底知道什麼?不過說到思維方式,能把形式邏輯搞清楚,並實際運用的,保守估計,萬里挑一。

就說一點:任何時候,思考一下事物的對立面。前段時間,我一直在看一些諮詢公司做的品牌/營銷方案。且不說的確能從中學到很多東西吧。因為這些資料里的知識點,並不是令我感觸最深的東西。而真正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在這些PDF中,居然有近80%都只說了「採用該方案的好處」,卻沒有提「採用該方案的壞處」。當然,這種事也很容易理解:畢竟,諮詢公司就是賣方案的。而要賣一個東西,當然要多說/只說它的優點,少說/不說它的缺點...這從「賣」的角度上來看,的確是說得通的。不過,對於一個方案(或者決策)來說,這種做法其實很不科學。在《孫子兵法》里,有這樣一句話:故不盡知用兵之害者,則不能盡知用兵之利也。意思是:如果你不完全了解用兵的有害方面,就不能完全了解用兵的有利方面。這時候出兵,勝算是非常低的。是的,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兩面性」。如果你只看到了它有利/成立的那一面,卻沒有看到它有害/不成立的那一面,就說明你並沒有真正了解它。而如果你都沒有真正(嘗試去)了解它,又怎能說它就是最終可行的方案呢?這篇文章,就來簡單介紹一下:一種我認為能非常有效的提升認知能力的思維習慣——凡事多想對立面。1.敢於質疑「金科玉律」要養成「凡事多想對立面」的習慣,首先你需要一定的勇氣——敢於質疑一切「金科玉律」。任何理論和方法之所以能成立,一定是因為它滿足了相應的「前提條件」,如果脫開這些前提條件,空講理論和方法,那都是耍流氓。比如1+1=2,這幾乎是所有人都默認的定理。不過,要想讓1+1=2,其實也離不開相應的前提——前後單位一致。比如1個+1個=2個,1天+1天=2天等等...而一旦脫離了這個前提條件,1+1就不一定再等於2了。比如1天+1小時就無法等於2,1噸+1克也無法等於2等等...翻譯到之前說的營銷方案,所謂的「前提條件」,就是指項目背景,品牌現狀和市場現狀等...而「金科玉律」,也有很多——可能是營銷教材上的知識點,可能是某位大拿說的話,也可能是大部分品牌都在做的事...而這些所謂的「金科玉律」,都是在某些特定條件下才能成立的,並不是絕對的真理。下面我們就針對一些常見的「金科玉律」來進行分析。2.1關於「心理核算」在科特勒的《營銷管理》中,有這樣一個結論:消費者傾向於把損失進行合併——如果產品的成本可以附加到另一項較大的購買中,營銷人員出售該產品時就會具有明顯的優勢。這就是關於心理核算(mental accounting)的知識點之一。其實道理也很簡單:對於損失(通常也就是成本),人們都是厭惡的,沒人喜歡損失。所以,作為營銷人,我們應該盡量降低人們對損失的感知——把多個損失合併為一個損失。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包郵」——消費者只需花一次錢,就能同時購買產品和郵寄的服務。也包括大部分餐廳——消費者只需花一次錢,就能同時享用食物、餐具、餐巾紙和服務。還有航空公司——消費者只需花一次錢,就能乘機,看電影,吃飛機餐和享受服務等等...它們都是把多項損失(多項成本)合併為一項損失(一次支付)。然而,這一定是一條鐵打不動的準則嗎?當然不是,因為我們總能找到反例:比如Dollar Shave Club(一個採用訂閱模式的剃鬚刀品牌,每個月給用戶寄送一次新刀片),它就沒有包郵,而且做得很成功,甚至一度被認為是吉列最強勁的競爭對手。再比如英國的Ryanair航空公司,它也非常「不人道」,不管是託運行李還是吃飛機餐,甚至只是向服務員要杯水,都需要額外的費用...但這並不影響它的成功,甚至非常受歡迎。那麼,為什麼這兩個品牌就能「逆勢而為」呢?其實這裡的原因就在於:它們走的都是典型的「超低價」路線——Dollar Shave Club宣稱購買他們的剃鬚刀,每月只需花費1美元(吉列大概是20美元);而Ryanair更是將自己1/4的航班座位都直接設置為免費...這種情況下,如果仍將各項費用都合在一起結算,就無法突出產品「低價」的特徵了。比如Dollar Shave Club,它每個月的郵費,是購買產品的費用的2倍——如果包郵,就是「每月只需3美元的剃鬚刀」;如果不包郵,就是「每月只需1美元的剃鬚刀」。你認為誰看上去更便宜呢?

2.2關於廣告的投放頻率之前在華與華公眾號上,看到這樣一句話:集中的、階段性的大規模廣告覆蓋,效果不如長期持續不斷的廣告投入,這在廣告史上已有定論。事實上,最近我在其他公司的營銷方案中,也看到了類似的建議——長期持續投廣告。不過,正如上文所說:該方案並沒有分析「長期持續投廣告」的優劣,更沒有說明「為什麼這個品牌適合長期持續投廣告」。一般來說,持續投廣告的優勢,主要是能隨時提醒消費者某品牌的存在。而它的劣勢也是很明顯的,那就是它在某些時期的投資回報率可能並不高。因此,這種方式更適合那些人們隨時都可能購買的高頻產品(比如可口可樂等快消品),而不太適合只在某些固定時段,才產生大規模購買的產品(比如腦白金和小罐茶等禮品)。而之前那份方案,是給一個旅遊APP做的。我們知道:旅遊本身就是一種集中型、階段型的消費活動——主要集中在節假日。因此對它來說,長期持續投廣告的價值是「有待商榷」的。而這裡之所以說「有待商榷」,是因為廣告的投放價值,還取決於打廣告的具體內容和目的——如果純粹是為了品牌形象的建設與維護,是不用太在意消費時段的...當然,這一點並沒有在那個方案中明確出來...2.3關於社會化營銷的必要性應該是從前幾年開始的吧,那時候不管是微博還是微信公眾號,都還在紅利期。各路「專家大拿」也都在鼓吹社會化媒體營銷的「神力」:現在進入新時代了,消費者對傳統的廣告早已不感興趣,要想成為牛逼的企業,就必須學會社會化媒體營銷——把品牌官微都運行起來,才能獲得消費者的青睞...然後,只要是個企業的,就都開始做自家的公眾號,也都開始搞微博,然後每天發各種有關無關的內容。結果呢?大部分不還是搞不起來嘛...這其實就是因為:大部分人根本就沒想過,做社會化營銷能成功的前提是什麼?是什麼呢?看看成功的案例就知道了——杜蕾斯,可口可樂,賓士,寶馬,丁磊的黑豬,小米...這些品牌或產品,它們都有很高的「話題性」——它們本身就很容易提供相應的社交貨幣。而對於大部分品牌和產品,除了最基本的功能屬性(如口味,性能等),其他什麼都沒有或很弱,這時候拿什麼去做社交貨幣呢?沒什麼好聊的啊...所以,別去盲目趕時髦。老乾媽做得這麼好,也沒見它一定要把自家的公眾號運營起來...一共就發了3條消息...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明白自己該做什麼和能做什麼,不人云亦云」。是的,對大部分傳統產業來說,想做好社會化營銷,可能比提升銷量本身還更加困難...當然,任何事情都有反例——兩年前,辣條也只是一種沒什麼話題性的產品。而在今天,衛龍辣條在社交媒體上,還是很有影響力的。不過,這並不是開個官微就能辦到的,而是一整套營銷體系(產品,渠道,推廣,價格)的全面創新。3.其實就是找反例剛才簡單分析了3個所謂的「金科玉律」。相信你已經發現:其實我就是通過「尋找反例」,來實現之前說的「凡事多想對立面」。當然,反例人人都會找,有些人還特別喜歡...但很多人之所以要找反例,並不是為了探尋事物的本質,而更多是因為他們想推翻某個結論——一旦發現一個反例,就認為之前那個結論是錯的,或者認為它沒什麼了不起。這種思維,除了能滿足一定的優越感,沒有其他任何好處。因為任何結論能成立,都有前提條件。而要想提升自己的認知能力,光去記結論又沒什麼用...更重要的是,我們要知道這些結論具體的前提條件。因為只有這樣,以後我們才能根據具體的情況,提出正確的意見或結論。所以,下一次你看到任何一個結論/觀點/決策,不管是誰說的,一定要試著去尋找反例,並且問自己:之前那個結論成立的前提是什麼?為什麼這個反例依然成立?它又滿足了哪些前提條件?這兩個案例有什麼共同點?有什麼差異點?如果一個反例不能說明問題,那就多找幾個,你總能歸納出來。甚至你還可以尋找「反例的反例」,就像之前說的廣告的投放頻率一樣:

就是要這樣來回折騰,才能進一步看清事物的本質。當然,這種做法其實是反人性的...(也許讀到這你早已不耐煩了,因為這篇文章的每一個結論,幾乎都被我推翻,然後又要把新的結論再次推翻...總是反覆無常...)因為我們的大腦,其實有一種機制——一旦我們接收到的新信息,跟原本的認知產生矛盾,我們就會感到極大的不協調感——這就是著名的「認知失調」。也就是說:我們天生更習慣接受「A是對的,B是錯的」,而不容易接受「有時A是對的,有時B是對的」。(註:A和B是兩個相互對立的事物)就像大部分人都很難同時接受「民主」和「專制」這兩個概念一樣...

不過,要想真正提高自己深度思考的能力,就必須克服思維的懶惰,逃離舒適區。畢竟,原始的大腦在當今這個時代,沒有任何競爭力...最後還是那句話:故不盡知用兵之害者,則不能盡知用兵之利也——任何時候,思考一下事物的對立面。所以,什麼時候我們不需要思考事物的對立面呢?仔細想想吧,其實答案也有很多...、

深度:看ta能否把很深奧的東西,給完全不懂的人簡單說明白(教過書就知道,想要「四兩撥千斤」,四兩背後必須得有萬斤)。好看的東西都需要花很多時間,精緻的思考需要大量思維體力砸進去。畢竟,簡單東西複雜化是大多數人乾的、最輕鬆不過的事。思考:看ta腦子裡是否有至少一對完全衝突的理論體系共存,此前提下,邏輯自洽。大家都在盲人摸象,思考能力強的人是摸得多的那個,有一種「讓我們不要那麼確定」的自信(思考能力不強,摸得越多,會陷入「讓我們不要那麼確定」的迷茫)。「太過確定」的自信,則已經在跟「犯蠢」手拉手跳舞了。

能打動自己的言辭,我們就會把「有深度有思考能力」的標籤貼上去;

不能打動自己的言辭,就會把「膚淺」等標籤貼上去。

如是而已

Ta人的或愚或賢或聖或凡,僅是自己價值坐標系中的一個點,罷了

第一,在建立對世界、人生、宇宙的認識和解釋之前,能有效的觀察和認知儘可能寬廣的領域和儘可能豐富的現象從而獲得儘可能巨大而準確的樣本集。第二,提出自洽的,並且儘可能簡明的,可證偽的規則對巨大樣本集合進行解釋和擬合。如果還有第三條,則是樣本集是動態擴展的,而解釋規則也是自適應調整的。

這些都是因人而異的吧,因為一個人的深度和思考能力都是你主觀認為的。

因為你覺得某個人很有深度,很有可能別人不這樣認為,人都是認為自己欣賞的人更有深度,認為自己崇拜的人更有思考力。

這是兩個問題:第一個是測試一個人的深度,第二個問題是測試一個人的思考能力,首先要清楚你所謂的思考能力是什麼?是否是分析問題的能力還是規劃問題的能力還是解決問題的能力,三種分別對應過去的問題,未來的問題和目前的問題,這個首先要弄清楚,只有你自己弄清楚了,才能測試別人。另外一個深度的問題也是很含糊,深度可能是一個分析能力、規劃能力還有解決問題能力的組合,還是自己先明白需要考核哪方面能力再找解決方案就很好了。

讓我想起我面試新員工時的方法:

首先,提問者本身要有能力鑒定思考深度。

其次,要找一個回答者事先沒有準備的話題。

然後,針對某個可探討的點深入下去,不斷追問,把回答者逼入死角。

最後,這個時候就可以總結這個人的思路和臨場反應了。

能夠提出正確的問題 由此延展

對信息(包括文字和數字)的敏感把握

有對規律本質的理解為依託(體現為思路、框架、理論)

思路開闊 視角多維 見人之所未見

能夠多角度看待同一個問題,以動態發展綜合性的眼光分析事物。

比較通用的辦法是讓其對幾個社會性話題發表看法,或是看其如何評價反對的人事。

問他一些你不知道的領域的複雜的東西,他能給你解釋得很清楚讓你聽懂,或者他跟你聊你們都懂的東西你卻聽不懂了,我想這樣的話,他至少比你有深度了吧

對一個問題連續問五個「為什麼「,能回答到底並且聽起來有點道理的,一定是你所能探測到的有深度和思考力的人。

我認為可以從一個人對身邊事情或社會現象中能否發現因果關係中看出一人思考能力的大小

1、針對當事人的觀點首先問為什麼,然後看他的第一反應和回答是什麼樣的,就大致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如果當事人回答的比較好,思路清晰,有條理,且比較有說服力,那麼繼續。

2、針對當事人的觀點的相反的觀點問下他的看法,不要僅僅問些簡單的是否問題,然後再看他的看法。

怎麼讓自己看問題看得更深呢?怎麼讓思想更深刻?

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只能說,看問題的深度與否,與人的經歷相勾連,經歷的越多,看問題的角度就越會有所不同。當然,這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那就是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思考,只有這樣,人才會有向上的思維深度。不然,就容易被帶入世俗的深淵,就談不上深度了。

不一定非要看書多 書本主要是補足自己的經歷 體驗不同的社會一角 但一定要多思考

從當事人的角度去思考 從旁觀者的角度去思考 從社會的角度去思考

有時候被主流人群人津津樂道的「善舉」也會引發不好的結果

有時候被主流人群所鄙棄的的「惡行」也有它積極的一面

懷著疑問去看待所有事 去分析所有事

漸漸你就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 注意別人注意不到的細節 對很多事有自己更深刻的理解

不過...在一個集體中 思想太超前了是很容易被孤立的 也不容易跟別人搞好團結 有時候會覺得......很寂寞 畢竟職位不在那個高度 就不要太多的考慮那個高度的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靈魂更新 的精彩文章:

國畫講究意境合一,因為國畫很難,我看著現在的人放棄華夏五千年的文化不學,反而去學習外族的文化,我就會覺得很憤怒!
明明自己什麼都沒有做,卻還是會被別人所嫌棄。這些疑問,是不是令你感到非常困擾?

TAG:靈魂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