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成為易學大師需要幾步?

成為易學大師需要幾步?

本文提要

學易有沒有捷徑?

該如何學習才不會走彎路?

需要讀哪些書?怎麼讀?

一年小成三年大成是真的嗎?

道人以學易21年的經驗告訴你。

文章難度:★★★☆☆

本文約5610字,閱讀時長約12分鐘

不需要奇門遁甲基礎知識,需要靜心閱讀

前 言

國家日益強大,伴隨著的是國學日興,易學做為國學的一個經度,很多朋友也慢慢的從不了解,不熟悉,抗拒,斥為迷信慢慢變得不抗拒,願意了解,甚至願意學習。但是因為歷史原因,我國的易學曾經出現了長達二三十年的斷代。

再加上我們的教育思維最早是師承蘇聯,所以60後,70後,80後,90後們,對於蘇聯和西方思維混合在一起的(以下簡稱西蘇)金字塔型的思維結構很容易接受,但對於東方的球形思維結構很難理解,在學習之前沒有意識到這種思維差異會出現的障礙,用「西蘇」學習模型去吸收東方文化,於是造成了學習中的種種困難。

這種困難在越擅長應試教育的人身上體現的越明顯,從側面也印證了「西蘇」思維和中式思維的差異。所以就有朋友做了首打油詩,道人現在摘錄於下:

學易難,難於上青天,

皓首窮經十幾載,依然不識坤與乾,

古籍秘術論車載,個個都說是真傳?

隨便一個培訓班,學費就要兩三萬,

還有大師收徒弟,沒有十萬就免談,

磕頭一拜交了錢,第一兩年真暢快,

兩年之後迷惑了,為何後面無進展?

欲善其事先利器,法器再買四五萬,

過了一年又不靈,師說神靈要朝拜,

神靈充斥天地間,需要誠心去交感,

玄玄虛虛虛玄玄,自身能量是關鍵。

一套房子折騰完,才知書要自己看。

衝冠一怒去他娘,自己踏實學三年,

突然某天開悟了,原來易學恁簡單。

這首打油詩把學易之路上遇到的酸甜苦辣非常形象的描繪了出來。但是易學的魅力卻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前仆後繼的走上這條路。

那麼到底該如何學習易學才能找到真正的捷徑呢?道人今天把自己21年學易路上的感悟跟大家分享一下,希望能對易友們有些許的幫助。下面總結的經驗是道人的個人經歷,不一定具有普遍性,請各位易友辯證的看待。

第一步

精讀幾本入門書

中國的傳統學問在維度上是多維的,在形狀是球形的,就類似於八卦圖,想直達中宮不需要把每一個宮都走一遍,只需要打破一個宮,進入中宮,然後,再去其他宮就輕鬆多了。因此,中國文化的傳承有很多種方法,文字只是傳承學問的一個維度。

當然,經過歷代先賢的總結髮現,文字是相對於普通人來講,效率最高,最能理解的一個維度。所以,書必須讀,但是又不能完全企圖通過讀書獲得你需要的一切。這就是古話常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但同時又反對死讀書,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講究「知行合一」的原因。

因此,讀書其實重在過程,要通過讀書的過程訓練自己的思維,同時去試圖觸摸其他維度,以達到「觸類旁通」。所以,我們不僅僅要知道該讀哪些書,而且還要知道如何去這些書。

道人常見很多易友,一開始學易就大量的買書或者買電子版資料,甚至有2T的百度網盤裝不下,還需要購買超級會員增加到5T的。這些資料如果變成實體書,幾乎能擺成一個中型圖書館,一個人有生之年,很難將這些書全部看完,即便全部看完,也很難全部消化吸收完。

這就是初學者的一個通病,有人認為書買回家了,書裡面的東西就是他的;有的人認為書翻過一遍了,書裡面的知識就掌握了;易學是一門應用之學,應用之學的特點是對於「知行合一」要求很高,因此,書本中的知識無法承載全部,書中記錄的知識只能起到啟發作用,而對於大多數事件起不到具體指導作用。

這一點跟學醫和學兵法很像。學醫的人即便是閱讀了所有的經典醫書,初次遇到實際問題的時候,也會感覺無從下手,有一些老中醫雖然讀的醫術不多,治療某些怪病卻非常靈驗;讀了萬卷兵法的趙括落下了「紙上談兵」的千古笑柄,而「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的岳飛雖然只讀了很少的兵書,卻能成為屢戰屢勝的常勝將軍。

所以易學界很推崇實戰派,數以萬計的易友希望通過學習實戰派的經驗提升自己的水平,因為這個風潮,一些實戰派高手也非常鄙視踏實學習的易友,並且鼓吹有捷徑,甚至宣傳幾分鐘就可以學會八字,半小時就能學會奇門遁甲,這無疑又走進了另一個誤區。

這種宣傳對於在苦悶中彷徨的易友無疑是非常振奮人心的消息,對於輕信且容易狂熱的易友不啻為是一種福音,但是對於通過次第學習,系統自學而有所成就的易友來講,聽聽就可以了,真要信了,就又進入了前文打油詩的循環。

佛道兩家在修行的時候,都講究次第修證,雖然禪宗講究頓悟,但是禪宗六祖惠能畢竟也是學習佛法多年,然後才一朝頓悟。沒有接觸過的佛法的人,一朝頓悟是不現實的。易學也講究次第學習,先讀什麼,後讀什麼,一個層次一個層次的攀越,最後達到開悟的頂峰。

所以第一步是,要讀好幾本入門書。

易學分類眾多,流行的預測方式就有太乙神數,大六壬,奇門遁甲,梅花易數,六爻,鐵板神數,紫微斗數,八字等等,每一個分類下面又有諸多門派,令人眼花繚亂。

歷代的易學大家和先賢留下了很多資料,這些資料是非常好的。但是易學又是非常講傳承的,如果你拜師的話,一定要詢問你的老師,讓他推薦你幾本書。因為別的老師再好,他不是手把手教你的,手把手教你的老師,他推薦的書,一定要放在首位去看。

就像佛家拜釋迦摩尼佛一樣,無始以劫來有許多佛,但是我們這一劫,釋迦摩尼佛是本師教主,他是現管,因此不論阿彌陀佛和彌勒佛都要靠邊站,釋迦摩尼佛要站最中央。

有志於系統教育弟子,且希望教出優秀弟子的老師,會根據弟子的性格愛好去因材施教,根據每個人的功底、資質去擬定不同的學習計劃,因為易學法門千千萬,入門點是不同的。所以,在第一步學習的時候,一定要專心,不要太喜歡交流,看看同門的張三在學什麼,不同門的李四在學什麼,然後再看看自己,起疑心了,心想,這樣我能學好嗎?老師莫不是在鈍刀子割肉,騙我錢呢?

一旦在初級階段你這樣想了,那麼道人告訴你,你肯定學不好,因為你分心了。學易時候因材施教跟治病一樣,有的人是寒濕體質,有的人是燥熱體質,不能用同一類藥物去調理,本門是飛盤奇門,其他門派是轉盤奇門,那麼看的書也肯定是不一樣的,這麼一分心,就容易不專心,不專心就不會用心,不用心就學不好,學不好就埋怨老師,埋怨老師就想去找更厲害的老師,去找更厲害的老師也還得從基礎學起,形成「年年轉學,年年都在小學」的境地。

第二,不要好高騖遠,覺得你學寫的入門教材是什麼破材料啊,我要看《金函玉鏡》、看《滴天髓》,甚至要看《皇極經世書》,其實你可以翻翻看看,看不懂的,你先走好第一步,以後有的是機會研讀經典,有的是機會看其他書,會事半功倍,何必如此著急呢?

這第一步一定要在三年內完成,如果是專職學習的話,一定要在一年內完成。過去學一門手藝,一般都是三年出師,易學也是這樣,跟師三年基本上一輩子的生計就不愁了。不能太短,太短的話唯恐學的不紮實;也不能拖太長,太長的話人的衝勁就拖沒了,疲沓了。

我在學易之初,先讀的是邵偉華的徒弟陳園編的《四柱預測學入門》,1994年出版的書,第一版,標價是10元,因為當時有同學的媽媽在新華書店,通過他的渠道拿到一本,價格很低,這本書在我搬家的時候弄丟了,但是這本書上很多話我現在還記得,因為內容非常通俗易懂。

然後就是陳園編的另一本書《周易預測學入門》,這是跟《四柱預測學入門》一起拿到手裡的,一共十塊錢,又給找我一塊錢,我拿著書用一塊錢吃了三兩燴面回家。回家以後因為偷拿大人的錢挨了頓揍。

然後是就是邵偉華先生親自編著的《四柱預測學》和《周易預測學》,買這兩本書的時候我已經有自己可以支配的零用錢了,省吃儉用,買回去以後倍加珍惜。兩本書都是三百多頁,每一本書上都有我密密麻麻的批註和自己做的三本筆記,最後《周易預測學》因被我翻閱多次,書頁散掉了。

這一番功夫沒有白下,它奠定了基礎,使我在學習其他易學的時候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於是我也要求我的學生,都要從這條路子走,並且下苦功夫把四柱和梅花易數學會,如果他們再往下傳承,那麼這就成了一個固定的模式。

這條路有多快呢?非常快,因為一年以後,我就開始學習奇門遁甲了,《金函玉鏡》上那些晦澀難懂的古文變得不再艱深,容易理解,甚至自己用硬紙板做了一個轉盤奇門的模型,每天轉一轉,起個局看看。

這個時候就開始第二步了。

第二步

閱讀經典

讀經典即閱讀各家經典,比如學八字的繞不過《滴天髓》、《子平真詮》、《三命通會》等,學六爻的繞不過《增刪卜易》、《卜筮正宗》,學奇門的繞不過《金函玉鏡》、《遁甲元靈經》、《奇門五總龜》等。

中國的學問,在術的層面是分散的,帶刺的,在道的層面是圓融的,循環的,並不是發展的,你會發現某一學問你學到極致的時候,就又回到一個點上去,這就是「大道至簡」

經典的境界,後人只能高山仰止,然後自己努力去創造經典;當然,在具體應用上,人們會有很多創見,但是在道的層面上,卻超不出經典,比如《道德經》。易學也是這樣。

經典是一個開放的文本,是一個圓融的太極球,如果我們用西方思維試圖去解構他,鑽研他,那麼就像用錐子紮鐵球一樣,無處著力;我們只有圍繞著他,不斷體悟,不斷闡釋,那麼慢慢的,總是能體悟出新知;

由於每個人的人生閱歷、知識結構、閱讀經驗、思維方式、個性氣質都有差異,所以不同的人讀經典,體會是不一樣的,可以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西方有句諺語,一千個人的心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說的也是這個道理。

總而言之,只要有體會,有新的感悟都是值得鼓勵的,有了新的體會,你要在應用中去驗證,去蕪存菁,去粗存精,一邊是經典,一邊是實踐,到這個時候,你會體會到學易的樂趣,這種樂趣只有自己到達這個境界以後,才能夠體會到。就像寺廟裡的佛塑像嘴邊那一抹神秘的微笑一樣,佛在打坐的時候看到一些境界,於是露出微笑,但是別人卻不知道。汝非魚安知魚之樂?

經典可以無限的啟發你的思維,開拓你學問的境界,善於讀經典的人,越讀越覺得學問之廣闊,自己之渺小。慢慢的,就收起了那顆狂躁的心,慢慢的沉澱下去,變得內斂,沉穩,由心境的變化影響到言行和舉止,慢慢變得溫潤如玉,然後感召到正能量的磁場,許多事情迎刃而解,這就是接近於「心想事成」的境界,也是經典上說「善易者不卜」的境界。

經典,除了上面所列的書之外,還可以考慮歷史書和古人筆記,這些書中有很多古人無意記錄下來的案例,比如《閱微草堂筆記》、《子不語》、《酉陽雜俎》等,我對某一個想不通的事情開悟,往往是在古人的筆記和歷史記錄中,因為很多在他們那個時代很平常的理念,我們現在根本接觸不到,你必須要從思維上回到他們所處的時代,才能深刻理解他們所寫的文字背後想要表達的東西。

如果說,第一步是入門、夯實基礎,那麼第二部則是深入,提升境界。當然,在實際學習過程中,這兩步會經常重複,就像打鐵,百鍊精鋼一定是打完然後再摺疊,再敲打成片,再摺疊,這樣一個反覆鍛造的過程。

讀經典,至少要讀一遍原文,讀不懂的時候就抄,反正古文言簡意賅,文字不多,抄的過程是靜心的過程,通過描畫文字的間架結構與寫書人形成磁場感應,文字就是「符」,「符」就是文字,把抄古文當做書符,就不會覺得無聊,反而覺得妙趣百出。

經典讀一遍或者抄一遍以後,再參看各家批註,在參看各家批註的時候,你不知不覺會有自己的想法產生,此時,你就不知不覺開始第三步了。

第三步

博覽群書

這時候開始讀各家書籍。

現代信息發達,教易學的老師也可以車載斗量。每一位老師為了跟別人差異化,要麼自己總結出新的理論,要麼把一些理論改頭換面變成新的名詞,更有甚者,還用易於引發精神問題的單純冥想去培養學生的悟性。

如果沒有之前閱讀經典打下的基礎,很容易就在五花八門的理論中迷失自己,又進入「年年都轉學,年年上中學」的怪圈,但是現在有閱讀經典打下的基礎,那麼對於那些名目繁多的理論,就有了一些基本的辨別能力。

這些書可以精讀也可以泛讀,沒有具體的篇目要求,隨緣而讀即可。各家易書,類目繁多,有理論研究,有新理論的發現,有案例分析,有對經典的闡釋,也有經驗彙編。怎麼讀,是個問題。這就不得不說到一個大家都不願意說的問題:中國的易學家寫書的特點、目的、心態,都是很複雜的。

那種東拼西湊,寫來沽名釣譽、寫來賺錢的書,必然粗製濫造,我們無須看,也無需評論。即使是作者真心寫來傳世的書,也要仔細分析:

易學的特性決定了,有大量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東西。書寫得再好,終究是言傳的層面,孔子也有「詞不達意"的時候,那麼普通人寫書,更不可能做到用文字把所有的含義都表達出來,其實大部分易學書籍,能夠流暢且有條理的把自己心中的思想表達出來,就很不錯了。

即使某位易學家善於言傳,他也不可能把自己知道的所有東西全部寫出來,除去」詞不達意「的因素,他也會有一個選擇。於是,他寫出來的東西跟我們需要的東西就會不對稱。有的東西,他認為重要,在書中反覆寫,不幸的是,我們早就知道了,不用他反覆重複;而有的東西,他認為不重要,懶得說,可要命的是,這恰恰是我們不知道的東西。

然後就是易學界的通病,教會徒弟餓死師父,言傳身教的時候還都喜歡「留兩手」,寫到書里自然就更少了。為什麼要留兩手?因為「道不可輕傳」。那麼輕易就把絕活傳給你了,你肯定不珍惜,不珍惜就學不好。留兩手,你就會去琢磨:老師留的究竟是哪些關鍵東西呢?我得仔細留意留意,仔細琢磨琢磨,這樣一來,你就學的深入,學的透徹。所以,不傳是為了更好的傳,而留兩手,是為了毫無保留。

這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妙處,不是自私,而是緊緊抓住了人的心理,就像中國畫的留白一樣,留白是為了整副畫更好看,更協調,此處留白勝添筆,此處無聲勝有聲。

當然,也有自私的時候,那就是對外人。所以,在寫書和教學的時候,就不是留兩手的問題,而是有很多保留。越是嚷嚷「我把我的經驗毫無保留的寫出來傳給大家」、「首次傳出厲害的法術」這樣的人,越有所保留,內行人從他的書,從他的言行里一眼就能看出來。

但是,他又不可能什麼都瞞著,這就不能人知道自己的本事了,甚至還會招來嘲笑。所以在他的書里還是要寫一點真東西的。這就是目前大多數易學書籍寫案例的時候,精彩處就戛然而止的原因。撓到你癢處了,你就去參加培訓了。

那麼這幾位好不容易寫出來的一些真東西里,你能不能有所發現,能挖掘到什麼程度?就全靠你自己第一步和第二步的底子打得有多牢靠了。有一位易友跟我抱怨:都說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我花了那麼多錢,怎麼沒人給我傳真東西?我對他的程度比較了解,經典是基本沒讀過的,我說:你基礎不牢,別人就算給你說了真東西,你也發現不了。

我一個徒弟,剛入門兩個月的時候,我給他一本現代王姓大師寫的易理書籍,他一周左右翻完了,我問他,有什麼感覺,他約略給我說了一遍,然後我讓他把書放下,建了個微信群讓他預測練手,同時沒事的時候就給他講經典。四個月後,我讓他再把那本書拿出來看,這次他看了一個月,我沒催他,估摸他看完了,就問他,有什麼感覺?

他說,師父,我發現我第一遍就等於是翻了一遍,這次重新看,我才看出來王老師想說而沒說出來的話。我說:對嘍,你上路了。開始看古書吧。這就是讀書和跟師的區別。讀書,你在每部書里,只能得到每位老師學問的很小一部分,而跟師,你是要學到師父的很大一部分東西的,在讀書之前,師父已經給你構築了一個較為完整的學問體系,然後再與各家對話,吸收其精華

而這個道理,直到我自己帶徒弟才明白過來,當時跟師學習的時候,對各位老師們還有諸多腹誹,現在藉此文,給秦老師、黃老師、王老師、李老師、高老師、閆老師道個歉,當時不理解你們的深意,現在理解之時,已是物是人非,特別是閆老師,望您在九泉之下安寧。

The End

結 語

第一步、第二步和第三步,在時間上必然有重合,因為,讀經典是一輩子的事情,讀各家著作也是一輩子的事情,而中國文化的特點就是在一個圓球的各個方向來來回回去看,去感悟,去體悟,但是如果能按照以上三步,踏踏實實去實踐的話,道人相信,三年之內,你也可以在易學上大有作為。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填坑道人 的精彩文章:

奇門戰例:太平軍攻陷興國之戰

TAG:填坑道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