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炮火如雷飛電絕:中國古代火器概說

炮火如雷飛電絕:中國古代火器概說

點擊上方「公眾號」可以訂閱哦!

感謝大家關注,也歡迎大家留言評論,鼓勵、批評都是我們喜歡的聲音。

本期沈融先生將繼續為我們介紹中國古代火器及其發展的簡要情況。

部分段落小編進行了重新分節。

火藥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火藥問世後隨即用于軍事目的,使中國古兵器領域率先由冷兵器時代過渡到冷兵器和火器並用時代,給中國乃至全世界的兵器技術帶來了革命性的進步。

火器的濫觴

公元904-907年,江淮軍閥楊行密部將鄭璠進攻豫章(今江西南昌),「發機飛火,燒龍沙門」,有學者推測當時使用了火器。北宋立國後,史書上正式出現了關於火器的記載。發展到宋金對峙時期,反推力火箭、爆炸性的鐵殼炸彈、噴射定向火藥燃氣的「火槍」、利用火藥燃氣發射彈丸的「突火槍」先後問世。至此,中國古代火器幾個主要類別粗具雛形。

宋代旋風車炮模型等(中國軍事博物館古代戰爭館展品)

燃燒性火器

北宋前期的火藥還是雜質較多、燃速較慢的膏狀火藥,須裹以布帛,用燒紅的鐵錐將其烙透點燃,然後以手投擲,或以拋石機發射,或貫在箭桿上用弓弩發射。由於燃速慢、火工技術落後,只能是燃燒性火器,以其強烈的火焰燒殺敵有生力量,燒毀敵舟車戰具和防禦工事。有的還加入毒藥,兼以毒煙傷害敵人,剝奪其戰鬥力。南宋以後爆炸性火器出現,而燃燒性火器並未被淘汰。明代燃燒性火器多達二十餘種,用導火線燃放,安全性顯著提高,除燃燒、施毒外,還能散布鐵蒺藜、火鼠等,進一步殺傷敵人。清代燃燒性火器基本上被淘汰。

南宋火箭模型

金代鐵蒺藜

爆炸性火器

製造爆炸性火器的技術前提是含硫量較高的粉狀火藥(炸藥)和導火線。將炸藥裝填在密閉容器內,安上導火線,引出至容器外。點燃導火線,裝葯被引燃後瞬間化作大量氣體,將容器粉碎,並發出巨大的聲響,此謂「爆炸效應」。距爆炸中心最近的人員、器材會遭到高溫和衝擊波的毀傷,稍遠的有生目標也會遭到容器破片的殺傷。歷史上應用導火線的最早文獻記載,是金國獵人鐵李獵狐的故事,金軍則以生鐵彈殼裝填炸藥,製成「震天雷」,給南宋軍民造成嚴重傷亡。宋人如法炮製,名「鐵火炮」。元代鐵火炮幾乎每戰必用。明代爆炸性火器多達二十餘種,手擲炸彈、拋射炸彈、開花炮彈、地雷、滾雷、水雷一應俱全。清代爆炸性火器多遭冷遇,直到鴉戰爆發後才再度發展。

明代火龍出水模型 長153厘米,頭部徑20厘米,尾寬32.5厘米。現代二級火箭的雛形,系根據明代《武備志》複製而成。

單兵火銃和鳥槍

利用火藥燃氣發射彈丸的技術前提是含硝量較高的粉狀(或小顆粒狀)火藥和導火線。將火藥、彈丸依此裝入底部封閉、口部敞開的管狀容器,安上導火線,引出至容器外。點燃後火藥燃氣受管壁的約束、朝著管口定向爆轟,以很快的初速將彈丸送出管口,飛向遠方。

元大德二年銅火銃 國內最早的金屬火炮,1989年內蒙古錫盟正藍旗發現。

南宋理宗開慶元年(1259年)壽春軍民抗擊蒙古軍時,使用了一種名為「突火槍」的火器,發射一種名為「子窠」的彈丸。「突火槍」是後世管形火器的鼻祖,「子窠」則是子彈的鼻祖。「突火槍」為竹製品,一發即廢。故元代以銅代竹,造出銅火銃,其中小口徑火銃由單兵操作,是現代槍械的前身。元代單兵火銃長徑比較小、彈道性能不佳,裝有冷兵器式的桿狀柄杖,瞄準、燃放都不方便。明代單兵火銃的長徑比略有增加。封建專制制度的保守、僵化,阻礙了中國火器技術的進步。從元代到明前期,中國金屬火銃的形制一直不夠合理,軍事當局為避免膛炸風險,採取了縮短身管長度的消極措施,犧牲了彈道性能,而且長期墨守成規。結果讓西方國家佔了先機,中國火器的領先地位遂告丟失。

元軍與日軍戰鬥場面:鐵火炮正在炸裂,騎在馬上的日軍大受驚駭。

明嘉靖二年(1523年))明軍在廣東新會(今江門市新會區)西草灣反擊竄犯中國的葡萄牙殖民者,俘獲了葡萄牙人的「佛朗機銃」。從此發起了仿造國外火器的浪潮。仿造的佛朗機銃中,「小樣佛朗機」和「馬上佛朗機」屬單兵火銃,射速提高顯著。接著又仿造俘獲倭寇的「鳥嘴銃」和來自土耳其的「魯密鳥銃」,仿造鳥銃銃管長徑比大大超過傳統單兵火銃,配有帶彎曲握把的銃床和指扣火繩槍機,並帶有缺口——準星式的瞄準裝置,初速、射程、精度皆有質的提高。傳統單兵火銃繼續發展,派生出兩管至三十六管的多管火銃,以提高其射速,其中知名度最大的是「三眼銃」;同時將火繩槍機嫁接到自產火銃上,發展了一系列新品種。萬曆年間火器專家趙士楨在仿造鳥銃的基礎上設計了多款性能先進的鳥銃,明末進而出現帶插入式刺刀的「子母銃」和燧發的「自生火銃」。

明三眼銅銃(口徑15毫米,全長38.5厘米),已流入日本

清代將鳥銃改名為鳥槍,淘汰了形形色色的傳統單兵火銃,部分傳統火銃降格為民間婚喪喜慶用的禮儀性火器。清代最先進的幾種燧發槍全部被皇帝納入「御用」兵器,裝備軍隊的「兵丁鳥槍」仍採用火繩槍機,而且長期得不到改進。從乾隆朝到鴉戰爆發,國內僅發展了兩人(或三人)操作的「抬炮」、「抬槍」,其實就是兵丁鳥槍的簡單放大,技術上並無新意。

清代早中期鳥槍,採用火繩槍機

火炮

元代另有一部分口徑較大、兵組操作的大口徑銅銃,是現代火炮的前身。同單兵火銃一樣,元代大口徑火銃也存在著長徑比小、彈道性能差的不足。

元至正辛卯銅銃

明代立國後,主要致力於改進傳統火銃:銃身或以鐵鑄,部分品種長徑比有所增加,然而除若干年代不確切的標本之外,基本上仍以粗短的碗口銃、盞口銃之類為主,進步不多,乏善可陳。而西方國家針對炮管發射時葯室部位膛壓最高、從後到前漸減的物理特徵,採用前弇后豐的炮身,降低了膛炸風險,增加了炮身長度,提高了彈道性能。西草灣事件後,明朝軍事當局大量仿造佛朗機銃,其中大樣佛朗機、中樣佛朗機屬火炮類,長徑比大幅增加,初速、射程也相應提高,同時採用多個子銃(可卸葯室)輪流裝填、發射,射速成倍提高,而且使每個子銃都有一定的冷卻時間。佛朗機的不足之處是發射時母銃和子銃的結合部難免有燃氣外泄,削弱了火力,增加了操作的危險性。於是,明軍又仿造了一種長徑比明顯大於原有大口徑火銃的前裝炮——「銅發熕」。

明代銅發熕神炮 口徑7.8厘米,長1.7米。公元1628年造

明朝軍事當局的主要成就是發明了開花炮彈,從而將火炮的射擊性能和炸彈的爆炸性能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明末火器專家焦勗在西洋火炮的基礎上,按戰術任務的不同設計了多款火炮。

隨著後金軍事威脅的加劇,明朝軍事當局通過盤踞澳門的葡萄牙殖民者引進了當時最先進的紅夷大炮,重創後金軍。後金改國號為清,很快掌握了紅夷大炮並建立起強大的炮隊,推翻明朝,建立起大一統的清帝國。

清威遠將軍炮 長約80厘米,重750斤。開花撣重30-35斤。

清代大口徑火銃一律名炮,主流是長身管的紅衣(原紅夷)型前裝炮,也有短身管、發射開花彈的臼炮型前裝炮,以及小口徑前裝炮和佛朗機型後裝炮。乾隆朝以後,火炮的發展陷於停頓,新造重型火炮只是舊炮的簡單放大,炮彈基本處於實心獨彈/群子彈的水平上,性能提高不多,更兼質量粗劣,致使清軍在鴉片戰爭中為英國侵略軍所敗。

武成永固大將軍炮 清康雍乾時代最大也是最複雜的炮。有準星,照門及方向機、高低機

火箭

將含碳量較高的粉狀火藥裝入一端封閉、另一端開設噴口的紙質捲筒,安上導火線,縛在箭桿前部,就是一枝古典火箭。點燃導火線,筒內火藥燃燒、燃氣後噴,形成強大的反作用力,推動火箭飛向遠方。

明代單飛火箭模型 長108厘米。系根據《武備志》等文獻複製

南宋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宋朝水軍在山東陳家島用此種火箭攻擊金軍艦船錨地,火箭中目標後頻頻點燃艦船帆蓬,金人大恐,宋軍奮勇跳船幫,全殲金水軍。同年,宋軍在采石磯保衛戰使用的「霹靂炮」,則是一種應用火箭原理髮射至目標區炸裂並散布石灰的火箭飛彈,結果打敗了兵力超過二十餘倍的金軍。

明代「一窩蜂」集束火箭模型 長171厘米,最大直徑48.5厘米。內裝火箭數十枝,一發齊射。系根據明代《武備志》等文獻複製

元軍在滅宋和後來鎮壓元末農民起義的戰爭中,也多次使用火箭。明代是中國古典火箭的黃金時代,進步顯著:凡較大的火箭,往往在火藥筒底部增設燃燒戰鬥部;大量採用容量數十枚、上百枚的集束火箭發射器,更有將多具發射器組裝成「架火戰車」,將多輛「架火戰車」排成陣列者;出現用2~4具火箭助推器發射的並聯火箭;出現攜帶較大戰鬥部的有翼火箭飛彈;出現兩級火箭,包括兩級往返式火箭和兩級增程火箭。

明代神火飛鴉模型(做成飛鴉形狀的火箭飛彈)

清軍入關前,曾以火箭打敗過明軍。康、雍、乾以降,火箭遭到了冷遇,相關記載和戰例都很少。鴉片戰爭後,古典火箭為近代火箭所取代。

本文配圖均來自《中國古兵器集成》

往期鏈接

書摘?干戈事|甲光向日金鱗開:中國古代軍事防護裝具概說

書摘?干戈事|撫劍夜吟嘯,鳴鞭出渭橋:中國古代刀劍類、雜兵類兵器概說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沈融老師編著《中國古兵器集成》O(∩_∩)O·~~~

沈融編著

上海辭書出版社2015年8月出版,定價458元

上海辭書出版社史地中心公眾號

快,關注這個公眾號,一起漲姿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