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兩千多浙江老人早早立下遺囑,95%以上都涉及這個問題!他們在焦慮什麼?

兩千多浙江老人早早立下遺囑,95%以上都涉及這個問題!他們在焦慮什麼?

倒了3趟公交,87歲童偉如一個人從杭州城西的古墩路趕到城南的紫花支路22號,取上2個月前預約的號,加入等候的隊伍。眼前,這群兩鬢斑白的老人,正聚集在這個只有兩間門面的地方——浙江遺囑庫,完成自己的遺囑登記。

2016年6月28日,浙江民生社會養老服務中心和杭州南都法律服務所共同發起成立的浙江遺囑庫正式啟動運行,可為我省60歲以上老年人提供免費辦理遺囑法律諮詢、遺囑登記和遺囑保管等服務。自此,一向安靜的紫花支路開始熱鬧了起來。

凡事預則立。隨著思想觀念轉變,越來越多老人不再諱談「遺囑」二字,相對於計較所謂的不吉利,老人們更不希望看見兒女紛爭、家庭失和、財產旁落。

1

「人老了,就怕家裡鬧矛盾」

上午9時,等待的老人已將不到80平米的大廳坐滿。他們有的來諮詢,有的來拿遺囑證,有的來辦理登記。隆重、緊張、期待……種種情緒交織著出現在老人們的臉上。

趁著排隊時間,老人們並沒有閑著,湊在一起大方聊起各自的故事。沒有任何忌諱,更多的是出出主意或者發點牢騷。他們最關心的就是:寫好遺囑,免得以後麻煩。不少老人說:「人老了,就怕家裡鬧矛盾。」

80歲的儲娟已經抄好遺囑,坐在椅子上等著進行精神評估。她趁著大女兒不在家,悄悄「溜」出來。問及原因,儲娟笑了笑,沒有正面回答。

儲娟有三個孩子,自己和大女兒一起生活。「孩子們總體來說都很孝順,逢年過節,二女兒和小兒子都會來看我。」儲娟說,老伴早年去世,留下來一套60多平方的房子和一些存款。「兩個女兒條件都不錯,也有大房子,小兒子收入不高,生活相對困難。」在儲娟看來,兩個女兒並不需要多這一套房子,所以她打算把房子留給小兒子。「因為是住大女兒家,所以不能告訴她。不想讓孩子埋怨我偏心,導致現在家庭不和。但也要提前做好安排,現在不分好,以後他們更加難分,我不想他們為了這一點點財產去爭。」 儲娟說,「當家長的都這樣,護著最困難的。」

近年來,到浙江遺囑庫辦理遺囑登記的老人數量逐年上升,目前已辦理遺囑登記2000多份,近300位老人排隊預約。葉世娟發現,許多老人決定趁著身體健康、意識清楚的時候訂立遺囑,都是為了避免以後子女因遺產發生爭執

據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統計,2017年有關遺產類目的官司達742件,比2016年增加223件。越來越多的老人,希望生前做好財產等安排。

張平是在老伴的攙扶下拄著拐杖來的。登記遺囑的過程對於這位耳朵和眼神都已不太靈光的耄耋老人來說,要花更多的時間。

老人家有兩個兒子,本該是盡享天倫,可兩個兒子卻因老人唯一那套房的最終歸屬鬧得事事錙銖必較。

僅有的這套80平方房子是老兩口一輩子的家底,原本想在兩人百年後留給兒子們共有,卻未料成了家裡矛盾頻發的導火索。老人橫下心來,將房產留給小兒子。立遺囑時,老人特別關注一點,「如果有生之年未能得到良好的照顧和贍養,將隨時變更遺囑」。

在謄寫遺囑時,張平極力剋制握筆的右手少一點顫抖。幾百字的遺囑文書,張平整整寫了半個小時,他盡了最大努力完成這份遺囑。

2

「以後有人來爭房,可怎麼辦?」

「您確定遺產都給孫子嗎?」「等錄影室空了我叫您進去」……穿行在幾個房間,耳邊充盈著工作人員清晰響亮的聲音,詢問、解釋、叮囑……他們一刻不停。

等了一個多小時,童偉如如約坐在了律師面前。再婚的童偉如有一兒一女,老伴和前妻也有一個兒子,現住的房子屬於他和老伴共同所有。辦遺囑的事年前就和自己兒子女兒說過,老伴也知道。而繼子壓根就不知道,這都是因為繼子至今都沒看過童偉如一面,卻不斷在向他們要錢,「到時他要來爭這套房子怎麼辦?」 考慮到女兒家條件不錯,老人乾脆就將房子留給孫子的兒子,自己唯一的玄孫,「寫個遺囑免得以後節外生枝。」童偉如說。

和童偉如一樣,許多老人來這裡,都是為了自己遺留的房產。經歷了採集指紋、錄像等一系列工作之後,劉爽順利地完成了遺囑登記,拿到《遺囑證》的老人眉間終於舒展開來,邊走邊念叨著:「房子都分好了,這下可以安心了。」

數據顯示,在浙江遺囑庫保存的遺囑中,95%以上涉及房產分配問題。「這一現象在全國都差不多。房價上漲導致家庭財富中的主要財富是房產,所以來立遺囑主要集中在房子。」葉世娟介紹,除了房產,存款、現金、股權,保險等也是遺產的重要內容,家庭財產的內容越來越多元化。

「遺囑是受法律保障的,可對當代社會中日益複雜的家庭關係進行約束。」浙江省社科院副研究員王平分析,由於經濟社會發展,老年人可用於遺產分配的財產有了很大提升,立遺囑一個重要的功能在於保護財產安全。

3

「就一個小孩,不想她受委屈」

自遺囑庫成立以來,葉世娟說她明顯感覺到立遺囑人群逐漸呈現年輕化趨勢。「目前來立遺囑者最年長為93歲,最年輕為60歲。平均年齡從80歲下降到71歲。獨生子女家庭老人辦理遺囑數量從2016年的30%,升至2017年的50%。

對此,葉世娟認為,隨著遺囑理念逐步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人傾向於早日訂立遺囑;另一方面在人口老齡化日益加劇的今天,新邁入老年人群的這部分人往往觀念超前,也傾向於早日立遺囑。這些因素疊加,浙江遺囑庫立遺囑老人的平均年齡下降趨勢較為明顯。

而有兩大原因造成獨生子女家庭立遺囑意願上升:一是因為現代人離婚率的上升,二是父母都希望將自打拚積攢下來的財富傳承給與自己有血緣關係的子女。在浙江遺囑庫,有超九成的老人將財產傳承給自己的子女。「遺囑的作用不僅是為了防範糾紛,更能夠避免家庭財產損失。」葉世娟說。

70歲的徐方和老伴因為不認識路,一路走一路問,等找到浙江遺囑庫,距離出門已近兩個小時。

老徐家的情況比較簡單,只有一個女兒。他們在文三路有套兩居室,不是新房,但也不便宜。老兩口早已想好將房產和全部存款留給女兒。「之前沒想過要立遺囑,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事,後來才知道原來不是這樣的。」

去年末,老徐偶然看到一則新聞,說的是「身為獨生子女小麗,竟不能完全繼承父母留下的學區房,七大姑八大姨都可以來分房,原因就是她父母沒有留下明確的遺囑」。

這讓徐方老兩口有些不淡定了。生怕遇到同樣的情況,他們決定立下遺囑,「就一個小孩,不想他受委屈」。

「到時遺囑里一項主要內容就是將女兒定為房產的唯一繼承人。」來之前,老徐把要立遺囑的事告訴了女兒,但沒讓女婿知曉。問及原因,他笑著說:「以後的事誰都不好說,最好是一直都是幸福美滿。不給女婿知道,為了不讓他多想,覺得我們排外,但我們還是要確保我給女兒的財產,以後婚姻沒有問題,自然也是他們的。」

為保護隱私,文中老人均為化名

(記者胡芸 胡昕然)

立遺囑不僅能防範糾紛,

也能避免財產損失。

支持老人們立遺囑的點贊~

大家都愛看

事關500萬人!浙江深化職稱制度改革 職稱系列將全部設置到正高級

重磅!杭州首個搖號樓盤公布流程!40%優先無房家庭,均價四萬一!

媽媽和女友落水先救誰?這道世紀難題終於有答案了!

來源:浙江在線、浙江新聞客戶端、區區曉事

責編:侯瑋

見習編輯:陳思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浙江在線 的精彩文章:

資管新規即將發布 投資理財會有新變化
新昌:潘仲連 一樹梅花一放翁

TAG:浙江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