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彭灧:讓「光」的力量造福社會

彭灧:讓「光」的力量造福社會

彭灧,女,1982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光電信息與計算機工程學院教授。開設《非線性光學(雙語課程)》、《激光原理》、《matlab基礎教程》等課程。彭灧作為第一負責人承擔了科技部國家重大基礎研究項目973計劃(課題)、2項國家重大儀器專項(課題)和國家自然基金共計6項國家級項目,7項省部級項目,縱向到款總經費近5000萬。於2017年度榮獲上海市「曙光學者」、「青年拔尖人才計劃」和「啟明星」人才稱號,2016年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2012年度上海市「晨光學者」稱號。共發表國際 SCI論文40餘篇,申請發明專利30餘項,15項已授權。其中有3項發明專利已進行了科研成果轉化,直接經濟效益185萬。

彭灧教授在指導學生

(左一為彭教授)

每天,上理工光電大樓305室的燈總是亮到很晚,這裡是光電信息與計算機工程學院彭灧教授的辦公室,它和一牆之隔的實驗室一起,見證著彭灧教授為科研和教學傾注的時間與心血。太赫茲被稱為是電磁波譜最後的處女地,作為開墾者,彭灧教授帶領學生日復一日鑽研,「想通過我們團隊的努力,讓這道神奇的光對國家、社會、老百姓有用。」

激發興趣 幫助學生找准科研方向

不同於很多實驗室是研究生的「專屬」場地,彭灧教授的實驗室里總會出現本科生的身影。她在本科學生的《激光原理》課堂上,不止一次鼓勵同學們來實驗室參觀:「我們所有的組會、實驗、課題,都歡迎本科生參加,我會給一個月的適應期,這一個月裡面引導學生找到自己的興趣點。」

正讀研一的徐博偉就是大二來的實驗室,「在本科上課時,彭老師深入淺出的講課風格讓我對光學產生了興趣,在參觀完實驗室之後,就決定留下來。」徐博偉說,他選擇了超快光學方向,幾年的科研訓練下來,能夠明顯看到自己的進步,「其實也是一種因材施教,給學有餘力的同學提供了接觸科研的機會,而且讓我們有更多的自主性在裡頭,都是興趣引導著我們在去做。」

在這樣教學和科研結合的教學培養下,彭灧指導的本科生里,有的發表了2區SCI論文,有的獲得了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國際二等獎,還有多組本科生獲批上海市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等。學生喜歡和他們的彭老師一起學習討論,獲取新的知識,而彭灧教授也坦言喜歡學生的熱情活力和新奇靈感。

科研路上這個老師有點「嚴」

「你對科研感不感興趣?感興趣的是哪個方向?吃不吃得了苦?」想當彭灧老師的研究生,這幾個問題是每年的「必答題」。彭灧還會給來面試的同學打預防針:在實驗室里是有科研壓力的,別人寒暑假放三個月,你可能只有4到6周,「做科研必須要吃得了苦,認真做事是最基本的要求,我每周會嚴格要求他們按照我布置的任務完成一定的實驗進展。」

在彭灧教授和學生的相處過程中,這種「嚴」並不落在言語上,而是化為對科研的細緻要求。「這個結論的依據是什麼?」在聽學生做工作彙報時,彭灧教授總會拋出這樣的問題。實驗室研究生羅潔說,彭老師會要求每一個細節都要有數據支持,剛開始來實驗室時,自己經常會被「問住」,「但時間一久就可以感受到這種嚴格的好處,養成了自己良好的科研習慣,慢慢給到一個課題就有了感覺。」

具體到實驗過程中,「嚴」則體現為對實驗細節的嚴格把控。例如,彭灧教授會要求同學們在正式開始測試實驗數據之前,仔細檢查每個環節、落實每個參數,包括實驗室的背景雜訊,而這往往是很多學生容易忽略的。彭灧說,不同的實驗室,原先使用的去雜訊參數也要重新測定,以求降低對實驗的影響,提高數據的準確性和結果的完美性:「研究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習的知識是階段性的,但培養的嚴謹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細緻的科研態度才是最重要的,這才是讓學生一輩子受益的。」

傳承光的精神讓科研「對社會有用」

庄松林院士有句名言:「研究光,就是要照亮他人!」在上理工太赫茲超級團隊里,彭灧教授是莊院士的得力助手,莊院士對科研的追求和為人也一直影響著她。在超級團隊里,彭灧教授迅速成長,目前作為負責人承擔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 (97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共計6項國家級項目,不變的是,團隊「光的精神」的傳承。

彭灧教授是「全光纖攜帶型太赫茲違禁品檢測儀」項目的主負責人,項目成員、光電學院講師趙佳宇說,彭灧教授在認真把關項目進度的同時,也「包攬」了器件訂製、合同審定這些非科研的繁瑣事情,「為了讓我們能夠專註地做科研,不被其他事情干擾,彭老師承擔了許多許多,為我們成長發展鋪設台階。」

在彭灧教授的時間表裡,沒有上下班時間、沒有周末、沒有寒暑假,她把周末時間拿出來批改學生們的文獻閱讀報告,研究生徐博偉甚至在大年初一上午收到過彭灧教授對他專利的指導意見。

除了帶好團隊、對團隊成員負責,「照亮別人」在彭灧教授的理解里,還要讓科研「對社會、對國家、對老百姓有用。」太赫茲光波特性研究、太赫茲攜帶型光譜儀、太赫茲光譜在生物檢測中的應用……科研里神秘的「光」正和老百姓生活發生著越來越緊密的聯繫,彭灧教授說,「高校科研人員不能只發論文,我們要把研究結果轉換為真實有效的器件、能夠穩定運行的系統,要把科研成果轉化成真正對社會有用的東西。」

文稿:李卉雲

排版:王雨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海理工大學 的精彩文章:

關愛健康,可以去看看這個活動哦
春意濃 賞盡上理芬芳

TAG:上海理工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