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是如何製造「焦慮」、散播「恐慌」的
文/司寇六卿
01
前兩天《摩拜創始人套現15億: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一文引爆朋友圈,之後韓寒在微博對該文進行回應批判,一時間雞湯與反雞湯的論戰躍然紙上,煞是熱鬧,給這個本就浮躁的社會又增添了些許喧囂,而這喧囂對大多數人來說,跟熱鬧無關,跟歡慶無關,跟喜悅也無關,只是嘈雜的人在嘈雜的聲音中不知所措的呼喊著自己騷動的不安,當然,你也沒辦法安定。
最早的時候我是在創業邦看見那篇文章的,當時只看了前面一段就關了,題目很有吸引力,但這吸引力不是出於喜歡而是因為好奇,15億對我一個窮學生來說自然是天文數字,所以,我很想知道一個身為「同齡人」的她是如何賺到在我看來這遙不可及的15億,儘管我也知道這一類「成功」沒辦法複製;
看到「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時我也很想看看作者是以怎樣的姿態論述這一觀點,儘管我也猜到他的邏輯,但還是點了進去(社會價值塑造的無意識人格促使的),但當我看見作者那沒有論述只是審判的話語,又極具煽動力的文詞時反感情緒促使我關了它(意識人格),但當我發現自己有這種情緒時我知道自己已經中套了——
宗教式的說教口氣,審判式的論斷話語,永遠以自認為的「真理」姿態在那裡叫囂,永遠是那麼的飛揚跋扈蠻橫無理,然後只告訴你「是什麼」,你應該「怎麼樣」,你應該「不怎麼樣」,卻從來不討論「為什麼」,因為它也不敢討論「為什麼」。
這是典型的煽動性話語術,廣泛應用於政治、演講、宗教領域,它掀起了一場又一場的革命,也創造了一批又一批的信徒,更是讓彷徨的聽眾們意淫出了高潮。因為發言者總是能夠把握聽眾的情緒,知道他們內心的渴望和憤怒,然後用技術處理過的「話語」將這些情緒挖掘出來,以便將其生效在合適的地方從而達到自己的目的。這是有著陰謀邏輯的操縱術,儘管作者的想法可能只是發爆文賺流量,但其文章話語卻將聽眾引向了不可知的深淵。
勒龐在《烏合之眾》里說:支配著大眾的是榜樣,不是論證,而群體只會形象思維,並受神奇事物即「榜樣」的感動,這些形象之間沒有任何邏輯,但群體思維只接受表面連續性和相似性,並在無意識情感和既有經驗的幻覺中,被領袖的說服手法帶向想像的衝動。
這樣的「榜樣」在原文中數不勝數,「套現15億的摩拜創業者」、「被百度億元收購的李叫獸」、「當正處的公務員」、「500強企業的中層」等等,而這些「榜樣」除了都是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之外,並沒有什麼必然的成功之路互相雷同。如此這般被宗教化的「同齡人」成了全文的文眼,也成了讓聽眾情緒高漲的意淫對象,並在作者不斷的「重複」、「斷言」、「傳染」中,將一種看似合理的信念灌輸進聽眾的腦子裡——「你要是跟不上這些榜樣,那你就被同齡人拋棄了」。
而這些所謂的「榜樣」都是在社會價值標準里擁有聲望的,人們對其趨之若鶩也是自然而然的,即此人們形成了一種「幻覺」——我要是努力說不定就會像那些榜樣一樣,否則,便會被同齡人淘汰。
這是我空間一位匿名的朋友發的說說
我不知道這位朋友遇到了什麼才發出這樣的聲音,但他/她的呼喊中充滿了不安,而這「不安」的來源不外乎既有的社會環境,以及那些讓其有相對剝奪感的「榜樣」。
02
但要是我們仔細思考一下這些被堆疊在一起的榜樣,便會發現他們的成功大都不可複製,而且各有各的的特殊因素和機遇(感興趣的可以自己去查查),拿個體的獨特性光芒來審判群體的一般性「晦暗」本身就是有問題的,而我們卻要以芸芸眾生的普通身份去攀爬想像的幻覺,現實的平凡性與社會價值塑造的榜樣目標不相匹配,那麼在激烈的碰撞中結果只能是陷入深深的焦慮和恐慌,一種很深的挫敗感由此而來。
而這種焦慮和恐慌與現實無關,跟想像有關,因為現實的你可能並沒有那麼糟糕,但你卻在同所有的第一相對比並幻想著成為它。任何一個理性的個體稍加思考都不會有這種不切實際的想法,而我們卻感到了不安,原因就在於我們的情緒被那篇迷惑性的文章給操縱了,而情緒是不需要理性的。
也就是說煽動性的話語術是媒體製造焦慮、散播恐慌的一種技術性手段,它不會跟你講道理,只會用一些似是而非的表面來渲染情緒,這種技術是真實存在的,也是可以用於任何目的的。
我想以原文作者「王耳朵先生」新聞學碩士的出身再加上首席記者的身份,這種技術的運用應該是爐火純青的。
說到這大家可以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新聞能反映客觀事實嗎?還是說新聞只是發布者想讓你看到的信息,而真相往往被隱藏了?
03
其實單憑技術性話語述是不足以製造焦慮、散播恐慌的,再牛的媒體和再不要臉的記者也是做不出無米之炊的,它只是個放大鏡,真正的原因是因為焦慮和恐慌有其得以產生的社會根源。
無可置疑,我們生活在一個競爭的年代,市場化的邏輯就是弱肉強食,所以打小我們就被灌輸這樣的觀念「不能輸在起跑線上」,而父母也總是喜歡拿「別人家的孩子」跟我們相比,因為這個社會對成功的定義就是「天下第一」,你要是不小心得了天下第二可能在父母看來都是一種恥辱,因為他們會告訴你「所有人都知道世界第一高峰是珠穆朗瑪峰,但沒有人知道第二峰是什麼」。
所有人都像瘋了一樣發狂似的前仆後繼,生怕比別人落後一步然後在社會價值的符號中被審視為「異類」,所以,可以想像當你得知一個跟你年齡相仿的人獲得世俗意義上「成功」的時候你的心情,而在一個信息的傳播不受物理空間限制的時代,不光是身邊的同齡人跟你比,遠在天邊跟你沒有一毛錢關係的同齡人也要跟你比,而無處可逃弱小的你,只能在「榜樣」的信息轟炸下恐慌度日,而這是一種相對剝奪感所帶來的焦慮。
英國社會學家彼得·湯恩在《英國的貧困》中說:不能用絕對概念的「生存線」來定義「貧困」,而應該用相對剝奪,當一個國家越來越富有,而收入分配卻明顯不均時,貧困人口的數量必定會增加,這種相對剝奪感是在與他人的對比中產生的。
追求卓越並沒有錯,這一點韓寒在回應中也強調了。
人心向上本就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但問題是太陽只有一個,而所有的人都在爭著搶著當太陽,並蠻橫的將那些當不了太陽的人定義為「失敗者」,我就不明白了當不了太陽,當星星、當月亮,哪怕當顆流星怎麼了,所有人都是太陽不嫌曬得慌嗎?
這樣的社會價值本身就是有問題的,而在這種價值塑造下的眾生又怎能不焦慮,當有煽動者告訴你——跟你一起吃奶長大的「同齡人」都要將你拋棄的時候,你的焦慮也終於變成了恐慌。
04
從《寒門再難出貴子》,到《窮逼不要生孩子》,到《人生七年》,到《社會即將分層,你將會在第幾層》,到《摩拜創始人套現15億,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好像是一夜之間所有的媒體人都將「階層固化」作為一種末日預言鞭策著眾生跑步向前,要不然你就會淪為底層!
這些論斷的動機各有各的不同,儘管相關的事實是存在的,但它們帶來的社會影響確是加劇了底層的焦慮。
沒錯,階層固化作為一種社會發展的趨勢是存在的,而且我國的階層固化從上個世紀90年代就開始了,那時就有學者發現社會開始兩極化,貧富差距不斷擴大,群體邊界開始出現,而靠個人的努力來實現社會流動越來越難。不可否認,面對這樣的社會現實人們不焦慮才是不正常的,當媒體們基於這樣的社會背景散播技術性話語時,人們不恐慌更是不正常的。
也就是說,日益擴大的貧富差距和穩固的階層邊界是人們焦慮的社會基礎,而主流的社會價值催促著人們奮力向上攀爬又加劇了這種焦慮,掙扎著的現實世界,爭當第一的價值催化,煽動性話語術的操縱,「恐慌」的氤氳成功的開始在人間瀰漫。
而媒體在其中只是扮演了小丑的角色,或者說是個替罪羊,因為就算是沒有媒體煽動,這種焦慮也是存在的,面對不平衡的現實和看不見未來的擔憂,人們的內心本身就是有不安的,媒體只不過是把這種現存的「不安」勾了出來,然後揉捏成「恐慌」的形狀。
05
這篇文章到此其實就可以結尾了,因為已經回答了題目所包含的問題,但我看了看結論發現這樣的答案只會加劇人們的焦慮,並不會讓脆弱的人受傷的內心得到絲毫安慰,一種壓抑的窒息感讓人透不過氣來,這不是雞湯,也不是反雞湯,這是真相,但這樣的真相似乎比雞湯還要殘酷,這並不是我的初衷,看清媒體製造焦慮散播恐慌的迷霧是為了更好的處理那些不必要的情緒,但卻挖掘出了這焦慮更加真實的讓人難以反抗的原因。
事實上關於「階層固化」的討論學界是有爭議的,因為它不僅是結構性的限制,也有建構性的突破,相關的事實都是真實存在的,而人的因素是其中的關鍵變數,觀察下我們的周圍就會發現靠個人努力來實現成功的人還是有很多的,屌絲逆襲的案例並不虛幻。
關鍵的問題在於這種努力是基於理性而不是情緒,更不是媒體煽動的激進的「不成功,便成仁」的「成功學」,事實上不管渺小還是偉大,只要盡最大的努力將自己做到最好,有所愛的人也有喜歡的事,內心富足而又不患得失,這就是成功,不一定非要當什麼「天下第一」。
ps:韓寒的微博回應
異向度的人(yxddr003):社會學碩士,不一樣的觀點,有趣的故事,異向的人,還有自由的靈魂。
TAG:異向度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