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朱元璋臨死之際,問了大臣們一個問題,連問三次,竟無一人敢回答

朱元璋臨死之際,問了大臣們一個問題,連問三次,竟無一人敢回答

朱元璋一生波瀾壯闊,雄才偉略,在歷史這幅畫卷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可以說朱元璋究其一生都沒好好休息過,前二十年為了生計忙碌,中間二十年為了起義忙碌,後三十年為了大明江山和朱家子孫忙碌。

朱元璋臨死之際,問了大臣們一個問題,連問三次,竟無一人敢回答

俗話說「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朱元璋在位時,為了保證朱家江山世世代代把握在朱家人手中,便將朝廷與地方的軍政大權,從外姓功臣手中奪回,交由各個皇子掌控,把十幾個皇子都封為藩王鎮守四方。而在繼承人的問題上,朱元璋最滿意的是太子朱標,他認為朱標聰明仁孝,必能克承大統,興國安民。

朱元璋臨死之際,問了大臣們一個問題,連問三次,竟無一人敢回答

然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朱元璋萬萬沒想到,自己竟然白髮人送黑髮人,朱標年僅36歲就去世了。無可奈何之下,朱元璋只能再扶持一個繼承人,也就是皇長孫朱允炆。但如此一來,便激怒了眾位藩王,朱棣尤其不滿。朱棣是老四,好不容易大哥二哥三哥都死了,自己也很有才能,怎麼說皇位也該是自己的了吧,可誰知老爹朱元璋卻欲將皇位傳給朱允炆。對此,朱元璋已有所察覺。

朱元璋臨死之際,問了大臣們一個問題,連問三次,竟無一人敢回答

洪武三十一年五月,七十歲的朱元璋終於走到了死亡的邊緣,趁著自己的神志還清醒,朱元璋頒布了三條遺囑,第一條當然是宣布朱允炆繼承的合理性,第二條是自己的喪事從簡,喪祭儀物勿用金玉,第三條的意思就昭然若揭了,那就是自己死後,各地藩王不得來京!

朱元璋臨死之際,問了大臣們一個問題,連問三次,竟無一人敢回答

普通人家父母故去,兒孫尚且千里奔喪,朱元璋卻不讓兒子們回來守孝奔喪,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怕皇帝駕崩,各地或邊境的敵對勢力趁機興兵作亂,故此讓藩王們留鎮彈壓,以防不測。第二個原因則沒辦法提到桌面上,他深知,年輕的皇太孫朱允炆繼任皇帝,他的那幫叔叔們沒幾個樂意的,萬一趁著奔喪期間,來個逼宮奪位,恐怕要出大亂子。

朱元璋臨死之際,問了大臣們一個問題,連問三次,竟無一人敢回答

不過,在生命垂危之際,朱元璋又下達了一道與遺詔矛盾的命令:讓朱棣立刻回京,想好好敲打朱棣一番。然而,朱元璋的這一舉動卻把朱允炆嚇了個半死,朱允炆心想莫非是老爺子改變心意,想要傳位給朱棣?於是朱允炆的心腹齊泰出了個餿主意,那就是假借聖旨,把朱棣給趕回去。於是他們大膽起草了一道假聖旨,命人快馬加鞭送去給朱棣。

朱元璋臨死之際,問了大臣們一個問題,連問三次,竟無一人敢回答

朱棣一開始接到了聖旨便馬不停蹄趕往京城,卻又在半路接到聖旨,說不必回京了,這令他十分納悶,但是聖旨有令,他也不敢違抗。朱元璋下了聖旨後,迷迷糊糊,時而問身邊的眾臣,燕王來否?朱元璋一連問了三遍,身邊卻無一人敢應答。

朱元璋臨死之際,問了大臣們一個問題,連問三次,竟無一人敢回答

沒有等到朱棣,朱元璋就帶著遺憾緩緩的閉上了眼睛,結束了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一年後,朱棣以為國「靖難」為名,起兵造反,是為靖難之役。三年後,燕軍攻入金陵,江山易主,靖難之役結束。戰亂中建文帝下落不明,或說於宮中自焚死,或說由地道逃去,隱藏於雲、貴一帶為僧。同年,朱棣即位,是為明成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周秦漢唐明 的精彩文章:

嘆為觀止,中國古代9個震古爍今的偉大工程!現代都不一定能完成

TAG:周秦漢唐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