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張廷玉因何得到雍正的器重成為清朝唯一配享太廟的漢臣?

張廷玉因何得到雍正的器重成為清朝唯一配享太廟的漢臣?

原標題:張廷玉因何得到雍正的器重成為清朝唯一配享太廟的漢臣?


張廷玉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官二代,他爹張英是康熙朝的大學士,後來還榮登相位。有這樣顯赫的家庭背景,張廷玉是很有底氣喊出「我爸是張英!」的這樣的口號的,可張英深諳為官之道,張廷玉26歲那年本該參加科考會試的,卻因為張英奉命為總裁官而迴避不試。直到29歲才考中了進士,並輕而易舉的混了個翰林院庶吉士(相當於處級幹部)的職位。


要說張廷玉一點也不沾他老子的光也不盡然,當了官之後,他爹多方指點如何玩政治,加上他本人又有天賦,很快得到當時的最高統治者康熙皇帝的賞識,而「奉旨侍直南書房」(副部級官員)。這只是張廷玉士途生涯的開始,他真正飛黃騰達是在雍正皇帝當政時期。

雍正元年(1723年),清世宗愛新覺羅·胤禛即位,經過二、三十年艱苦激烈的奮爭,胤禛深知皇位來之不易,他要大力扶植和培養自己的勢力。張廷玉「氣度端凝、應對明晰」,才能出眾,加上他爹曾當過雍正帝的老師,因此加封其為太子太保,署理都察院(檢察院)事,兼管翰林院掌學士(相當於中央黨校+中科院、社科院,還兼任皇帝的秘書工作)事,不久即調任正部級的戶部(財政部)尚書。但是雍正並不讓張廷玉到戶部去上班,而是留在自己身邊「暫襄政務」。所以,張廷玉在雍正朝的13年,一直是雍正的大秘書。


後來張廷玉的官越當越大,如保和殿大學士、首席軍機大臣,加封太子太保,還分管吏部和戶部。吏部和戶部一個管人事,一個管財政。在六部當中是地位最高的,也就是說,人事和財政兩個核心的權力都掌握在張廷玉的手裡。


雍正是滿清歷史上一個能幹的皇帝,雖然大家認為他是個暴君,不好伺候,但事實上他也是個性情中人,他的做事風格套用一句話就叫做「好事做盡壞事做絕」。終其一朝,能夠善始善終的大臣只有兩位:鄂爾泰和張廷玉。


有一次雍正跟人說:「朕有時自信不如信鄂爾泰之專。」意思是,有時候我信自己還不如相信鄂爾泰來得蹋實。而張廷玉能夠得到雍正的青睞,則完全是靠自己的真本事。首先他為人清廉,潔身自好,從不亂收好處費,不包二奶,不養小三。在工作上,張廷玉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做好每一件事情。給皇帝當秘書很不容易,通常是皇上滔滔不絕說出一番意思,你就得馬上趴在地上把它整理成文字呈給皇帝。皇帝一看,沒錯,就這意思,形成文件下發。


一般人想把自己的觀點用文字表達出來,還得再三斟酌。可張廷玉就有這種能耐,只要雍正說完一段話,他不僅能夠準確理解其意思,還能立馬讓其躍然紙上,還得到雍正的認可。雍正又是史上公認的勤政皇帝,往往每天有十幾道詔旨要下發,每次雍正口授片刻,張廷玉便可擬就,文思敏捷實在不是一般人所能企及的。


張廷玉當了50年官,執掌軍機處24年,每天早上天不亮就去上朝,「朝臣待漏五更寒」;他的記憶力又特別驚人,人事檔案全都記在腦子裡,各地官員包括每個人的籍貫、出身、履歷、政績都了如然於胸,儼然一部活字典。雍正皇帝想了解什麼信息,只要找他一問,馬上就能知曉,比百度、搜狐還要省事。據說有次張廷玉過探親假,沒走幾天雍正就感到非常不便,寫信給張廷玉:「朕即位十一年來,朝廷之上近親大臣中,只和你一天沒有分離,我和你本是君臣,但情同密友。」這當然是表面上的客套話,真實的意思其實是雍正離不開他這部有靈魂的打字機。



不論何朝何代,要想做一名合格的臣屬,光有本事是不夠的,除了要跟皇帝保持絕對一致以外,還得會裝,皇帝永遠都是對的,所有正確、英明的決策都是皇帝決定的,如果有錯也是做為臣下的你理解錯了,要主動承擔責任。這一點張廷玉到非常到位,不僅性格不事張揚,而且在政治嘈雜的環境中,不多說一句話。在朝中多年「無一字與督撫外吏接」可謂做事謹守底線,堅守原則。張廷玉就如同雍正帝的密碼箱,除了雍正本人,任何人都不能得到關於帝國的一絲機密。


與張廷玉同朝有一個人叫楊名時的官員,是康熙三十年(1691年)的進士,為官清廉,頗有政績。雍正三年,還被擢升為兵部尚書、雲南總督兼雲南巡撫,位極人臣。但此人太不懂得謙虛,太看重自己的名聲,讓雍正皇帝很不爽:你正直,你不貪,這不還是為了自己揚名嗎?我日里萬機的帶領你們造福於民,這名聲憑什麼歸你啊?


而張廷玉在緊密服務雍正十三年期間,幾乎參與了當時每一項重大決策部署,所有對外、對內章程都出自其手,但是沒人能說清楚他到底起了什麼作用。人們看到的都是雍正的意圖,卻絲毫看不出張廷玉的痕迹說得難聽點,就是老滑頭一個,讓人抓不到半點兒把柄。


在清朝對準噶爾用兵前線吃緊那段時間,每天戰報不斷,經由張廷玉指示和批閱的文件常達數百件,但即便如此,張廷玉也沒有耽擱或是做錯過一件事。史載他時常坐在轎中還在辦公,甚至傍晚回到家中還要熬夜加班,以使第二天能及時拿出處理意見。雍正皇帝感動得稱讚:「爾一日所辦,在他人十日不能及也。」


雍正臨終前,還戀戀不捨地拉著張廷玉的手,命其與鄂爾泰並為顧命大臣,並留下遺昭張廷玉百年之後,得以配享太廟。乾隆朝,以兩朝元老為朝廷所重,乾隆說他:「不茹還不吐,既哲亦既明」。張廷玉就成了大清自開國以來第一個配享太廟的漢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高山流水品歷史 的精彩文章:

把畢生奉獻給中國人民的一對國際主義伉儷
悲哀,日本侵華戰爭的罪魁禍首竟然由美國人來揭露

TAG:高山流水品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