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不販賣焦慮,也不鼓吹平庸,安靜談談那些人生贏家教我們的事

不販賣焦慮,也不鼓吹平庸,安靜談談那些人生贏家教我們的事

在被「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刷屏朋友圈時,我們真的正在被同齡人拋棄嗎?誰能說為還房貸而堅守,不是在有意義地承擔人生的責任?誰能說在三四線城市的平淡生活,不意味著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家庭,也有更多的時間留給自己?沒有在財富領域「一騎絕塵」,不意味著被拋棄。人生是旅途而不是賽道,旅途的幸福來源於對沿途風景的珍惜,在於在自己的軌道上努力感受與擴大生命的視野,而不是勉強自己去往到不了的彼岸。

最近,全球都在被博鰲刷屏,但是那些高大上的論題似乎與我們普通人的距離很遠。不過,其中也有一個神奇的論壇,不僅每年都有名人參加,而且聚焦當年度青年人最關心的話題,每每爆出金句和乾貨。這,就是歷年來備受關注的「博鰲全球青年領袖圓桌」。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回顧近5年來的青年領袖圓桌辯論話題,跟隨柳傳志、王小川、張亞勤、劉志光、郝景芳、黃曉明、佟大為等各自領域的「人生贏家」,來尋找關於如何與時代相處的解答。

1

2018「看見時間的刻度」:做時間的主人

科技日益革新,提升效率的工具越來越多,但我們的時間卻在這些科學技術之下越顯匱乏,深度高效的工作、系統專註的學習、高質量且不被打擾的交流變得越來越少。在技術打碎時間和工作界限的同時,我們要如何更好地管理有限的時間?

演員黃曉明今年以東陽易星傳媒創始人的身份參加「全球青年領袖圓桌」。在現場,他特別分享了一個故事,希望大家能學會讓自己的生活慢下來。

一個木匠把手錶弄丟了,感到特別著急,他在整個屋子翻箱倒櫃地找也一無所獲。後來,木匠的兒子進來幫助爸爸尋找,卻一下子就找到了。木匠很驚訝,詢問兒子方法,兒子說,我靜靜地坐在這裡,聽到手錶嘀嗒嘀嗒的聲音就找到了。「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我們要嘗試慢下來,明白自己的初心,做一個為自己所愛事業奮鬥終生的匠人。」黃曉明說。

「最強大腦」Dr.魏也來到了「全球青年領袖圓桌」。作為北京大學心理學系教授,魏坤琳為大家支招,個人的專註力是可以通過訓練變強的。當人沉浸在一件事情的時候,是一種心流體驗,非常專註所以效率會很高,「有的人總是想多利用碎片化時間,但我們更提倡專註力,這樣才會有充足的時間去思考。如同通過訓練可以讓肌肉變得越來越強大,大腦對於時間利用的能力、效率、以及對抗誘惑力的能力等都可以通過訓練越來越強。」

「人生是一場漫長的投資,你所看到的逆襲,全部都是時間的果實。」在信息碎片化的時代,用自己的節奏去把握時間,成為自己時間的主人而不是技術的奴隸,或許是能夠有效緩解焦慮情緒的良方。

2

2017「新社群時代」:與這個時代更好地相處

在久遠的千萬年中,社群都更多取決於地理位置的稟賦。而當今時代,在互聯網和科技的助力下,社群已經打破了地理的局限,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多元化,和前所未有的深度垂直化。在這個全新的社群時代,我們要如何從中自洽?

新鳳祥集團總裁劉志光是2017屆青年領袖圓桌唯一一位來自中國大陸的實體經濟代表。他認為,社群的分化增大了人們自由選擇的範圍,將會推動社會越來越多元化。而「發自內心的尊重」是多元化背景下,破除隔閡、兼容並蓄的唯一良方。

在他看來,社群分化正成為一種全新的生產力,他把未來的企業生態比作森林和海洋:「好比把一棵樹栽培在林中,把一滴水還給大海,度過這一階段,中國的經濟勢必再上一個台階。」而對於與時代相處的秘笈,他說:「我們全力以赴把每件『小事』做到極致,升級其實就是在這個過程中實現的。

獲得科幻界諾貝爾獎——雨果獎的郝景芳則表達了自己對於社群分化的憂慮。她說,技術進步將每個人的網路足跡記錄下來,每個人在自己的足跡上越走越遠,而如果不主動邁出各自的小圈子,對融合的需求往往很低。

在新的社群時代,不同社群之間的人們需要有一個共同遵守的底線和價值觀,如尊重、同理心、包容和關愛。只要有了這樣的共同價值,我們就有了相互理解的基礎,創造「和而不同」、「求同存異」的社會。

社群分化的特徵,更能顯出價值共識的可貴。我們都有與世界相連接的共性,也有與世界格格不入的自我與脆弱。「我們終將走向不同,但願能夠互相尊重」。這或許正是我們與新社群時代相處的良方。

3

2016「距離」再定義:善用科技,無需畏懼

通信技術的升級和智能手機的普及,讓人們隨時可以聯繫到彼此,極大的縮短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但也有觀點認為伴隨技術而生的一些「黏性成癮性」的物質,比如手機等正在延長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科技對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到底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知名影視演員佟大為認為,科技正在拉遠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很多人放棄了面對面交流,把時間和精力放在移動網路虛擬空間中,反而淡化了人與人之間心靈的溝通。

而成功登陸納斯達克的「小川同學」——搜狗CEO王小川給出了不同的觀點,他認為這種現象不是技術的問題,我們可以一邊擁抱更好的方式,一邊懷念傳統的方式。他還從科技給人類生活帶來的便利出發,探討未來科技的高度發達,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面對面交流。

世界上最遙遠的不是天涯和海角,而是心靈的距離。將心靈作為溝通的目的地,則各種技術都會成為躍遷的助力,「所愛隔山海,山海皆可平」。

4

2015個體的力量:人生價值評判標準不唯一

在這個如此多元的時代,舊的權威逐漸瓦解,新的權威正在形成,個體從未像今天這樣擁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既互聯又分裂」的時代,作為中堅力量的青年該怎麼辦?如何才能挑起大梁,推動社會進步?

百度公司總裁張亞勤認為,創業可以將個體的力量最大的推動社會的進步。現在都在鼓勵創業,更多的是一種創業精神,不管在大企業還是小企業或者自己真正去開一個公司,重要的是創業精神,是要創新。

在耶魯大學畢業回到家鄉做村官的秦玥飛看來,在這個既互聯又分裂的時代,我們要做的,就是要保證有公平公正的環境去讓分歧自由的存在共生,並且通過合理的公平競爭,讓多元的角色發揮自己的能量,給社會帶來更大的價值。

每個人的存在都是最有價值的,如果沒有價值,你根本就不會存在。我們所走過的路,其實都是必經之路,而人生的有趣之處正在於這種不可預測與冥冥註定的統一:不努力,你就不知道你的命運是什麼;我們一生的努力,就是證明我們到底有什麼樣的命運。

5

2014直面青年危機:有理想而不理想化

2014年,英國的一家公司做過一項社會調研,我們今天熱議的「中年危機」癥狀,大大的有提前到來的趨勢。青年人該如何面對人生劇變和太多選擇帶來的巨大不穩定性,去克服自我懷疑以及令人痛苦的無助感?

青年領袖導師、「創業教父」柳傳志認為,青年人有危機感是一種社會進步。如何解決青年人所面臨的「青年危機」,要明白自己在追求什麼,要有理想而不理想化。

擁有奧運冠軍、主持人、演員、歌手等諸多頭銜的劉璇從自身經歷出發,談了所面臨的「青年危機」。運動員退役的時候往往都是在20歲左右,這應該是青年人拼搏奮鬥的剛開始,但是對於運動員來說夢想已經結束。並且要放下十幾年積累下來的榮譽,面對人生課題「從零開始」,那時候內心就需要強大的承受能力。

誰想看清塵世,就必須與它保持適當的距離。對世界與人生的熱情並不是將其理想化,正如每一個貨真價實的戀人都知道,假如你真的愛一個人,你不會理想化他。接受局限性、接受挫折,甚至接受失敗,然後這個理想對你而言仍是絕對的……這樣的理想才令人覺得,人生值得活下去。你在不完美中看見了完美,這就是我們愛這世界的方式。

其實,我們在回頭審視「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的焦慮時,沒有必要太過較真,但也不能從一碗「焦慮雞湯」里爬出後掉進另一碗「不思進取」的雞湯里。船夫曾告訴我們:「風向正好的風會鼓起船帆,這時的航路便是最短的。」用每一刻的機敏和珍重,去回應風向給我們的啟示,或許這才是我們感知世界的良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笨鳥文摘 的精彩文章:

史上最強賣家曝光,太拼了!我買還不行嗎?哈哈哈哈哈哈哈
劉若英:你騙了我們好多年!

TAG:笨鳥文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