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90後小夫妻深入藏區,成了80多個孩子的「阿爸、阿媽」

90後小夫妻深入藏區,成了80多個孩子的「阿爸、阿媽」






故   事

/


Vol.

351




湯慶龍,90後,大二開始環遊中國


他和妻子陳麗君在旅途中相識相愛


為了逃離城市


他們決定攜手前往西藏支教


9個月 270天


支教


只是故事的開始








提起西藏


你會想到什麼?

令人嚮往的神山


三步一磕的虔誠


穿紅袍的喇嘛


乾燥的空氣


淳樸的藏族人民


你只是嚮往這片土地


你只是看過這片土地


你從未看清


每雙黑白分明的大眼睛背後


潛藏的渴望






戳視頻

▲90後小夫妻的支教之路








他們的故事




故事1


▲貢布




這是貢布,一個學前班的孩子,也是我的「部下」,他特別調皮。每次見到我,他都會拉著我的手和衣服。每當我站在校外的土坡上,看著孩子回家的時候,他都會大聲的喊,「小龍老師再見」。




有一天,幾個康巴青年抱著一個孩子來求助。「氂牛打架,眼睛劈擦了(受傷)!」我看見孩子的眼皮全部被氂牛角頂翻,他頂翻的右眼一直有液體在滴出,孩子不停地用手擦。這樣的情況,必須送去縣城,而從這裡到縣城100多公里的距離,卻需要顛簸五到六個小時。我們用紗布給孩子簡單地包紮。




「貢布!」我喊道。我突然認出這個孩子,心像刀割一樣。他轉過頭睜大左眼艱難地笑著,嘴巴里嘟嚕了一下,沒有發出聲音。我知道他叫的是老師,這一次,無所不能老師卻只能袖手旁觀。






貢布從醫院回來之後只剩下一隻眼睛,但慶幸的是他的笑容還是這麼燦爛。




故事2




「這是一所被遺棄的學校」,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們八十多師生靠雨水和借來的摩托車托水生存。




▲孩子們喝的水,從未經過任何的過濾。




在這個被自然主宰的地方,水管被泥石流堵塞已成為一件常事。一到雨季,儲水庫全變成了泥水。我和學生往往需要走幾公里,將水抬回來。有時渴了,也不敢多喝,因為水對於當時的我們來說,太珍貴了。大人可以忍受,但孩子不行,渴的厲害的時候便直接接起了雨水喝,第一次看到的時候,我就大聲呵斥了他們。因為在我的固定思維里,雨水是很髒的。但是,後面喝的孩子越來越多,我也像小時候一樣,拿個桶去接。發現這個水比我從幾公里外拿的水還要乾淨。就靠著這個水,我們生活了一個多星期。




故事3


我叫冬至,是《走出高原——一萬公里尋夢之路》的志願者,今天有個次仁央宗(格珍)叫我「媽媽,媽媽」,剛聽到時覺得很驚慌失措,第一反應便是叫她不要叫了,之後的日子她還是繼續叫我媽媽,我雖然習慣了,但是其實我內心還是不能接受的。




▲次仁央宗(格珍)




後來問了帶隊老師,才知道,格珍從小的時候就失去了媽媽,「媽媽」對於她來說只是自己書本上的一個名詞,從她出生開始,她身邊只剩下了爺爺奶奶。而我被叫媽媽的原因,只是因為格珍在旅途中患了一次紅眼病,作為團隊中的一員,照顧好每一位孩子是我的責任。但這種責任感在她看來,卻像是她缺失許久的母愛。誰對她好,她便也對誰好,她現在成了我的小跟班。我想,小孩子的世界總是很單純的。






在孩子的眼中  我看到了天堂






「如果可以的話,我想一輩子待在那邊做老師」,湯慶龍靜靜的在鏡頭前說出這樣一句話。




2015年3月,湯慶龍和阿君啟程前往西藏貢覺縣支教點,下車後的第一眼,他被震撼了。不是因為美麗的景色,也不是因為起伏的山巒。他把這個地方形容為「流放地」,即被現代社會忘記的「世外桃源」。眼前通往學校的山路坑坑窪窪,下雨發生泥石流是常有的事。




▲果麥教學點




湯慶龍支教的果麥教學點是2014年7月才成立的,成立後也只有學前班,一年級和二年級。




這裡的成長的孩子,以前都沒上過學,有些學生15歲才讀一年級。可上學的時光對他們來說太短暫。三年,他們就「畢業」了,而很多時候,當地的家長大多是不支持小孩來上學,在這片海拔3000多米的地方,生存都已經異常艱難。又何況是讀書。




左右滑動觀看圖片




剛開始接觸這群可愛孩子的時候,湯慶龍不會說藏語,孩子們不會說漢語,日常交流全靠連比帶劃,有空時,他總會叫孩子們教他一些日常使用的藏語,久而久之,也就能聽懂了。除了教孩子們學習主課外,湯慶龍最喜歡的就是帶他們一起唱歌,在山澗,在河流,都留下了他們飽含深情的歌唱。




鄉下沒有醫院,學校唯一的一瓶消毒水還是湯慶龍帶過去的。之前孩子們受傷,僅僅只能靠自我自愈,連消毒和包紮這樣簡單的程序都不會有。






這個最接近天堂的地方,卻最不像天堂。




九個月的時間,湯慶龍和陳麗君與這群孩子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湯慶龍沒想到的是,麗君比他想像中的更能堅持。




▲陳麗君與孩子們




教育資源的緊缺,醫療資源的匱乏,當地人頑固的思想。也許真的讓麗君感到心痛了。這種感情不是同情,也不是憐惜,而是設身處地後的無能為力。






遇見阿君之前,我的身和心都在流浪




時間倒退到2012年,騎行還不像現在這麼火,西藏還是很多人夢中的聖地,而流浪是屬於三毛的標籤。




▲湯慶龍騎行照




「騎車去拉薩吧」,因為學長的一句話。湯慶龍果斷買了一輛山地車,帶上鍋碗瓢盆,準備逃離北京,開始環遊中國。




2012年8月7日,湯慶龍第一次遇見陳麗君。那時他騎行沒多久,經常一個人露宿街頭。恰好,當時麗君的車隊從廣州出發,在濟南,一南一北的兩個人相遇了。幾天相處的時光里,湯慶龍私自將愛情託付給這個第一次見面的女孩。在小龍的母校,對著這個喜歡的女孩,他想把自己的心聲全部吐露,但話還沒說出口便被慘痛拒絕。




在接下來的旅途里,湯慶龍愛阿君的心更加堅定。流浪十八個月後,他想他的靈魂終於如願找到了歸宿。阿君成了他的女朋友。




旅途中遇到的愛情充滿了浪漫與幻想。回到城市中的湯慶龍和陳麗君還沒來得及初嘗愛情的美好,便開始計劃分手後的工作和生活。湯慶龍說,自己當時都準備好再一次自我流浪。但去西藏支教一直是兩個人的夢想,偶然的機會,湯慶龍認識了西藏自治區昌都市貢覺縣沙東鄉果麥教學點的一位老師。




「我們向彼此承諾,如果誰中途退出了,就分手,如果堅持了一年,就結婚」,這是他們出發前對彼此的承諾。去西藏支教成了他們逃離這座城市的唯一出口。






這不是承諾,這只是故事的開始




「總有一天老師會帶著你們去山外看看」,當湯慶龍對孩子們說出這句話的時候,他心裏面覺得這就是一個謊言。




2016年,一年的支教期結束,他預感到可能自己走了,這一輩子就不會再回來了。他有好多話想對這群孩子說,他想告訴他們外面還有一個世界,那個世界的房子都很高,那裡的馬路很寬敞,那裡的水很乾凈,那裡的醫院很多,那裡的科技日新月異,那裡有你們日思夜想的大海。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今年年初,《走出高原——一萬公里尋夢之路》這個公益項目正式啟動,通過眾籌的方式,結合各方力量。湯慶龍和他的三隻蟲草團隊帶著6個小孩和和一位爺爺一路向高原外的世界出發,跨越大半個中國,從廣州到拉薩,留下了這群孩子美麗的笑容和足跡。




然而從縣城到村裡150公里的路程,卻變成孩子們難以跨越的距離。一個個小小的夢想都被困於這高山之間,卻難有迴響。




說起做這個活動的緣由,湯慶龍說自己一開始提出這個想法,大家都是極力反對的,那時候麗君有孕在身,再加上資金困難。如果要完成這個項目,把全部的儲蓄都投進去也未必成功。但面對未知的路途,我們能做的,唯有勇敢的去探索。




見到了夢中的大海




昌都—廣州—深圳—拉薩—昌都,也許這幾個孩子看起來只是像城市的過客,並不能永久的駐足和擁有。但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是作數的。湯慶龍說,理想的種子已經種下,在他們心中,也在自己心中。






公益使我的社會價值最大化






2015年,在支教過程中,湯慶龍成立了「格桑花助學促進會」(原小龍山區孩童公益),成立這個公益項目的主要原因很簡單,為當地輸送支教老師。湯慶龍相信,只有通過知識,才能解決當地思想的問題,物資只可以短暫的改變他們的生活條件,而知識可以改變一生的命運,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其二是找到了自己的——事業——冬蟲夏草。以高於市場的價格從藏民手中收購蟲草,每賣出一克蟲草便有3元以客戶的名義直接捐給藏區,用以改變當地的醫療教育,這個資金也是《走出高原》活動的主要資金來源。一開始自己說要做蟲草生意的時候,身邊的朋友都很支持我。




因為我在這片土地生活過,我知道這裡的人們最需要什麼。




站在大眾的角度,生意跟公益是兩個矛盾的對立面,公益如果跟生意掛上鉤,是不是變得沒那麼存粹了?反之,不盈利的公益組織背後如果沒有強大的資金支持,根本很難堅持的下去。如果湯慶龍連自己每天的生活都難以負擔,又如何談幫助這群偏遠地區的孩子。






「公益的態度,商業的手法」,在幫助藏區的同時,實現自己商業上的成功,這樣共同發展的健康雙贏模式是湯慶龍希望實現的。湯慶龍說既然走上這條路,就沒想過退縮。




今年四月份,他將再一次赴藏,而這次與他同行的則是廣州大學的校委員會。湯慶龍希望藏區的現狀能引起社會的關注,特別是能得到學校的支持,他希望他的孩子們走出大山不是一個空想。




湯慶龍說,人這一生啊,怎麼樣都是活。但跟這群孩子生活了九個月讓他找到了生活的意義,實現了生命的價值。




註:本故事部分圖片由 湯慶龍 提供




- END -






本期故事製作團隊






▼點擊「閱讀原文」,享受更多福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故事的店 的精彩文章:

一口铁锅引发的悬案

TAG:有故事的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