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的承諾千篇一律,靠譜的踐行萬里挑一
「迆邐前行,必須找對方向。」
——胖頭陀
"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在華為的最新年報中,對相對業務體量還不大的企業業務描述為"正呈現出噴薄欲出的活力與潛能"。而在全球數字化轉型的大潮中,華為企業BG的角色和使命也正在發生著在外界視野里顯而易見,在內部期待中潛移默化的變化。
究竟是什麼呢?
從小目標到大目標
2011年初,在通信領域已經做到與國際巨頭們分庭抗禮的華為,突然將核心業務從原有的電信(CT)解決方案,拓展至為全行業提供ICT基礎架構及信息服務的全新組合。
簡單說,就是華為正式進軍企業級市場,進入這塊被認為已成為紅海的領域。自此,華為的競爭對手將不只是思科、愛立信等企業,更會包括IBM、惠普、戴爾,以及國內的聯想、浪潮等一大批我們耳熟能詳的科技公司。一路行來,現在已經走到了第八個年頭。
2017年,華為企業BG實現銷售收入549.48億元,同比增長35.1%。不僅在於規模,更重要的是業務成長完全看不出是在紅海中行舟的跡象。與同類企業近乎於水平線的發展軌跡相比,華為企業BG著實拉出了一條強勢的長陽線。
2018年,華為企業BG的銷售目標是超越百億美元。以當前的最新匯率換算,以及最近幾年業務的增長速度來看,百億美元應該只是個"小目標",華為企業BG完全可以順利達成。
那麼,華為企業BG有沒有可能在五年的時間裡成為頂樑柱業務,又完成一次不可思議的業績進階呢?
在日前深圳舉行的一次溝通會上,剛剛成為最新一屆華為董事會成員的華為企業BG總裁閻力大顯得從容不迫、成竹在胸。
閻力大指出,從2014年至今,華為企業BG連續實現了35%以上的年複合增長率,培養出一支敢打硬仗、能打勝仗的業務隊伍,打造出一個枝繁葉茂、生機勃勃的生態系統,為持續快速的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
從產業環境的角度來看,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技術和應用催化的數字化轉型帶來的宏大背景,將會為包括華為企業BG在內的諸多企業提供絕好的發展機遇。
閻力大認為,數字化轉型當前仍處於初始階段,小範圍、淺層次的嘗試還無法激蕩出從量變到質變的偉大變革,然而毫無疑問的是,這一進程正在不斷加速。
與華為一樣,很多企業也在進行探索和創新。一旦進入到數字化轉型的爆發期,水大魚大,華為企業BG的業績也將呈現出指數級的增長,並最終達成公司賦予的"大目標"。
具體到2018年,據閻力大透露,華為企業BG的目標絕對不是超越100億美元,而是遠遠大於這個數字。
推動產業領域深度變革
去年底,華為發布了最新願景:"把數字世界帶入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組織,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在迎來公司成立30周年之際,華為釋放出新的願景,這其中必有深意。事實上,企業BG正是"把數字世界帶入每個組織"的主力擔綱。
數字化轉型成功的前提,在於對行業的深刻洞察。
閻力大指出,對於數字化轉型,各種組織基本上沒有經驗,都是摸著石頭過河。在運營商時代里,獨有的聯合創新機製成就了華為的巨大成功,現在也同樣深深地鐫刻在企業BG的基因中。這就為華為推動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提供了紮實的方法論和高效的實踐辦法。
以汽車行業為例,華為已經推動了一大批客戶的數字化轉型,這一點無關內外,不分西東——譬如法國雪鐵龍、德國大眾、東風本田、中國一汽等公司,均與華為展開了深入合作,更多的車企仍在不斷加入進來。
在智慧城市領域更是全球開花。華為早在2016年提出"打造智慧城市的神經系統"強調不僅包含城市大腦,還有基於物聯網的神經網路,幫助客戶把各種數據打通和融合,不僅僅是管理數據和互聯網數據,更重要的是採集、連接物聯網數據,進行數據的分析和處理。在深圳龍崗、濰坊、山東高青、沙特延布都有全面深入的應用,並獲得世界智慧城市博覽會多項大獎。
正是由於智慧城市、數字銀行、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教育等不同傳統行業陸續向數字化的遷徙,各種需求被不斷挖掘出來,並被一一實現,這些都將成為華為企業BG業績指數級增長的強大支撐。
與此同時,"平台+生態"也是其實現快速增長的動力源泉。華為基於大量實踐經驗積累,發現客戶在進行數字化轉型時需要五種資源的整合,包括視頻資源、大數據資源、IoT資源、地理信息資源、ICP資源。因此華為要整合資源,提供自己的優勢的端和聯接能力,打造這個共性的平台,並通過業務編排和數據使能層,使能上層應用。這樣行業的需求、ICT技術的理解、業務的洞察等動因,被完美地糅合到一起,並可以在華為OpenLab進行擬真的沙盤演練,確保客戶數字化轉型的有的放矢。
以智慧城市為例,通過平台的方式,華為已經將物聯網部署進去,由此引發的價值和效應有目共睹,產業的爆髮式成長在今明兩年就會成為現實,而這種效應必將鏈條化地波及到更多的行業領域,促進整個產業經濟的快速發展。
閻力大表示,與互聯網公司不同,華為擁有雲管端的全面能力,並且提供的平台是開放、靈活、安全、穩定的,真正能夠做到聯接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而這正是數字化轉型的核心。即便放眼全球,這種優勢也是其他企業難以企及的。
做數字化轉型的領頭羊
華為征戰電信市場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得益於該公司在各種技術聯盟和標準組織的深耕。那麼在企業級領域內,原先的經驗和做法是否也能借鑒呢?
閻力大給出的答案是肯定的。不過,他也認為玩法必然大有不同,畢竟華為企業BG面對的泛行業所涉及的標準規範,肯定比單一的電信行業多得多,而且會更加複雜。為此,華為會持續性加大研發投入,積極投身於各種標準的制定中。
說到研發,就不能不提及華為近十年來高達3940億元的投入,而2017年的這個數字是897億元,幾近於四分之一。顯然,在追求業績的同時,華為在研發上更是不遺餘力,從而形成了全球領先的技術領導力,而這種能力則是客戶數字化轉型不會跑偏的重要保障。
作為華為與合作夥伴聯合創新、孵化和驗證方案的平台,華為OpenLab在增強產品競爭力、提升客戶滿意度等方面,一直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而這種機制已經為其他廠商所效仿。
面向企業級市場,目前華為在全球已經設立11個OpenLab(俄羅斯和巴黎最近新建成2個),承載著數字化轉型的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被充分部署在這些OpenLab里,面向不同的應用領域,打造面向客戶的"最後一公里"。
從當前的發展趨勢來看,數字化轉型帶來的業務空間非常大,華為可以與能力各異的夥伴們實現深度耦合和優勢互補,共同做大產業蛋糕。閻力大表示華為要擔當這個使命,做行業數字化轉型的領頭羊。
在華為內部有"0到1,1到10,10到N"的說法,閻力大表示:從0到1,是從無到有的過程;從1到10,是積累和驗證的階段;從10到N,則是規模複製、充分輸出的階段。
他由衷希望,更多的產業界同仁加入進來,形成數字化轉型的共識,與華為一起在由此引發的萬億級市場洪流中,「會當水擊三千里」。
※知識的海洋和智能的宇宙之間,你會怎麼選?
※智慧商業:源於think的科技探索與實踐
TAG:胖頭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