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無葯之葯:安慰劑在精神科的合理應用

無葯之葯:安慰劑在精神科的合理應用

安慰劑的過去

安慰劑效應,又名偽藥效應、假藥效應、代設劑效應(英文:Placebo Effect,源自拉丁文placebo解「我將安慰」)指病人雖然獲得無效的治療,但卻「預料」或「相信」治療有效,而讓病患癥狀得到舒緩的現象。

歷史上第一個將安慰劑及安慰療法引入醫學實踐的是十八世紀的英國名醫威廉·庫倫(William Cullen,1710-1790)。當然,安慰劑治療疾病效果有限,人們的健康問題肯定不應該長久地維繫在安慰劑層面。1801年,約翰·海加思(JohnHaygarth)率先想到,在臨床研究中,需要採用安慰劑作為對照,由此揭開了傳統醫學向現代醫學演變的序幕。

安慰劑的現在

正是由於安慰劑效應的存在,目前,發達國家明文規定:所有的新葯必須通過臨床安慰劑對照(placebo-controlled)試驗,方能獲得認可;試驗結果不單要證明藥物對患者有效,而且還要證明該藥物比安慰劑更為有效。

大量的對照研究表明,在病人中安慰劑效應確實是不容忽視的,安慰劑的有效率可以高達20%左右(5個人里就有1個人有反應);對於心理和精神疾病患者,此種效應更高。容易出現相應的心理和生理效應的人,被稱為安慰劑反應者。

在過去的二十年里,關於安慰劑效應的研究如雨後春筍般湧現。腦成像技術已經揭示,當安慰劑治療減輕疼痛,帕金森病和抑鬱症時,發生的腦部改變類似於積極的藥物治療所觀察到的改變。最近的研究也表明,有意的、公開的(非欺騙性的)使用安慰劑可以改善包括抑鬱症,疼痛和腸易激綜合征在內的一些癥狀。顯然,安慰劑效應已經從簡單的干擾妨礙新療法評估變成了值得研究和應用的變數。

安慰劑在精神科的應用

針對一些主觀癥狀,安慰劑的療效似乎更佳,如疼痛、精神痛苦、沮喪等,安慰劑在精神科尤其有效:

對於某些焦慮抑鬱障礙而言,精神痛苦就是疾病本身,安慰劑對此療效確切。驚恐障礙、輕中度抑鬱及廣泛性焦慮障礙患者從安慰劑中獲得的癥狀緩解與常規治療手段相當。

然而,強迫症患者對安慰劑治療的應答率低於20%,精神分裂症及痴呆患者同樣難以從安慰劑中獲益。

躁狂、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及嚴重抑鬱對安慰劑的應答介於上述兩者之間。

認識安慰劑效應,正確地應用這個效應,可以用於一些疾病的治療,例如癔症、強迫症、恐怖症、焦慮證、疑病證等心理、精神疾病,利用心理諮詢、催眠等暗示效應,在治療中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

精神科臨床工作中,有時需要使用真正意義上的安慰劑,若能將某些治療元素所產生的安慰劑效應與常規治療相結合,則可為患者帶來最大程度的獲益。

針對安慰劑效應的研究明確顯示,患者對疾病好轉的期待對治療轉歸具有重大的影響。研究表明,醫生告訴一組罹患輕症的患者,他們會很快好轉;同時告訴另一組癥狀相同的患者,他不知道怎麼治。2周後,第一組中有64%的患者病情顯著改善,而第二組僅為39%。有時,這種期待對臨床轉歸的影響甚至超過藥物活性。精神科醫生若想調動各種治療工具為自己服務,就必須關注患者的期望值。

取其精華

安慰劑效應對藥物臨床實驗是一種干擾和麻煩,但也給治療某些疾病帶來一種自然療法,因為安慰劑效應本身是通過患者自身內在的抗病機制產生效應。從科學角度,我們似乎應該將這種現象告訴給患者,但是具體到現實,我覺得寧可充分發揮這種安慰劑效應,讓患者不使用任何藥物獲得治療疾病的目的,是一種非常值得推薦的治療方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話精神 的精彩文章:

專家支招:具有混合特徵的抑鬱症如何用藥?
您,睡得好嗎?

TAG:大話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