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學校遭遇了什麼?這位媽媽用3個遊戲套出所有真相
關注成長樹
每天讀點有用、有趣、有態度的育兒乾貨
文 | 心心媽
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繫授權
孩子剛上幼兒園時,做媽媽的那顆心啊,那叫一個忐忑不安。
我們常常揣測,這麼小的人兒,要離開爸媽獨自七八個小時,他們會幹什麼呢,他們開心嗎?
終於捱到放學去接娃,遠遠看見孩子那張望的小眼神,與媽媽眼神交匯時,那臉上迸發的幸福與歡樂,瞬間就融化了我們。
這時候,如果你問孩子,今天開心嗎,他們多半合不攏嘴:「開心!」
既然開心,那為什麼每天早晨又鬧著不肯上學呢?
我想這大概是因為孩子們是活在當下的。
她們說的開心,是放學了真開心,見到媽媽了真開心。
也許很多媽媽和我一樣,並不會止步於此,而是繼續「深挖」:「今天吃什麼啦?」「老師上課教什麼啦?」「和小朋友相處還愉快嗎?」「中午睡著了嗎?」
而此時,孩子通常已神遊走了……
當媽都會好奇、又有些擔心。怎麼辦?問問老師孩子最近如何?
但總「打擾」老師似乎不好。
那就不妨嘗試一下,用以下三個遊戲「誘導」孩子說出我們想知道的那些事,以便我們更好的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或遇到的問題。
1
角色扮演,還原幼兒園場景
我女兒心心有一段時間回家總是抱怨,最不喜歡在幼兒園吃飯。
難道是老師要求小朋友不能剩飯給她造成了壓力嗎?
我猜測。
於是我問她:「是不是老師要求飯菜要全部吃完?」
「是的!」
「那如果吃不完呢?」
「必須吃完!」心心切換成了「嚴厲」的口氣。
我嚇一跳,「那能不能不吃,或者吐了?」
「吐了也要再吃下去!」心心那表情都是咬牙切齒的。
我聽了很是驚訝,但又覺得並不可信。
過了一段時間,心心生病剛恢復,想起這事,我就跟老師溝通,吃飯隨便她能吃多少就吃多少,吃太多容易積食。
老師聽我這麼說,忙解釋,我們從來都不強迫孩子吃飯的。
這怎麼回事?我有點懵。
於是我想到了「角色扮演」的遊戲。
晚上,我建議玩遊戲,我扮演心心,她扮演老師。
我坐在餐桌前吃飯,吃著吃著不想吃了,我舉手跟「老師」說。
心心這個小「老師」想都不想,象徵性地跑到客廳一個角落,拎起一堆空氣,裝作很沉的樣子,嘴裡說著:「好的,老師把桶拿來了,吃不下就倒了!」
然後端起我的「碗」,把「飯菜」全倒進了桶里。
哈哈哈~真相大白啊。
那心心這是撒謊了嗎?
我沒有給孩子帶上「撒謊」的帽子,因為我也有責任。
如果大家回頭再看我和心心的對話,就會發現我用自己的猜測引導了對話的方向。
作為一個不願意上幼兒園的小朋友,當然是願意配合媽媽的猜想,並順帶連自已的想像也補充了進去。
玩遊戲就不一樣了,通過角色扮演,多數孩子能像一面鏡子般還原幼兒園的真實模樣。
不信的話,你可以和孩子角色扮演一下「不願意上幼兒園」的場景,變成「媽媽」的孩子多半會說出你常說的那些「必須上學」的道理。
2
玩偶訪談,引發孩子的表達欲
家長可以準備三個玩偶,孩子一個,家長拿兩個,然後家長和孩子分別為玩偶代言。
三個玩偶相互訪談,說出自己的對一些事情的看法和感受。
比如有一次我想了解心心在幼兒園和小朋友相處的情況,我就和心心這樣玩過:
我的玩偶A:「我很愛和幼兒園的小朋友玩,他們也都很喜歡我!」
我的玩偶B「我才不喜歡呢,有幾個小朋友總搶我正在玩的玩具,還有的小朋友還打人!」
然後我問心心的玩偶:「你呢?」
心心的玩偶:「我不喜歡幼兒園的明明和一一,我想和他倆玩,他們不理我。他們倆是好朋友,但是跟我不是好朋友!」
需要注意的是,家長的玩偶A和B需要表達完全相反的觀點,這樣能形成一種包容性,孩子才更願意表露自己的真實想法;
同時,之所以要利用玩偶來表達,一方面增強了趣味性,另一方面也給了孩子一定的距離感,讓孩子能更具安全感的表達。
很多時候,我們愛自說自話,比如「幼兒園多好玩呀!有那麼多的玩具、小朋友……」試圖給孩子洗腦。
可孩子的感受是真實的,這麼說只能是關閉了與孩子溝通的大門。
而用上述這樣的方法引發孩子表達,我們才能更加了解她,從而更好地幫助她在幼兒園遇到的問題。
3
輪流談不開心的事,幫孩子釋放負面情緒
心心有段時間情緒不是很高漲,問她怎麼了,她也不說。
晚上我們躺著床上時,我提議一起玩個遊戲,規則是輪流說出自己不開心的事,從我開始。
我絞盡腦汁地想生活中那些雞毛蒜皮,繪聲繪色地跟她說。
她說一個我再來一個。
於是,我就聽到她說:
「媽媽,中午在幼兒園,沒有你陪我睡覺,我不開心」;
「昨天,你放學來晚了,別的小朋友的爸爸媽媽都來接他們了,後來老師帶我去教室里等你,我不開心」;
「媽媽,幼兒園的時間實在是太長了,我不開心」
「媽媽,昨天你生病了,把我放在爺爺奶奶家,我好想你,我不開心了」
……
(心心還沒有概念,半年前、幾天前的事情在她這裡都是「昨天」)
說著說著,她哭了出來。
有些事,她甚至翻來覆去說了好幾遍。
就如《遊戲力》作者科恩博士所說,有的事值得說很多遍,每一次敘述都有它的意義。
我抱著她傾聽她,直到她感覺好多了。
我又建議,現在咱們說說開心的事吧,還是我先來,你再說。
就這樣,在遊戲中,她釋放了負面情緒,最終又以舒暢的心情入睡,而我也清楚了在幼兒園她需要面對的「困難」。
當孩子告訴你「媽媽,我不想去上幼兒園了」,你是否有些束手無策?
別急著否定孩子的感受、搬上大道理,不妨先去了解他是否遇到了困難。
兒童心理學說,孩子並不是很好的語言表達者。想要更好地理解他們,就要學會用孩子的方式,走進他們的世界。
打開溝通的大門是第一步,由此,才能知道我們是用「傾聽」陪伴其成長,還是需要採取具體的措施支持她,幫助她應對挫折。
*作者簡介:心心媽,育兒路上努力追求自我成長的全職媽媽,美國正面管教認證講師,遊戲育兒師,今日頭條簽約作者,堅信先有好父母,再有好小孩,而學習是成為好父母的唯一捷徑。
長按上方二維碼,關注即可收聽下方全部音頻
- 小學生必背唐詩解讀 -
……
- 英文有聲繪本 -
…………
- 中文有聲繪本 -
…………
上千部兒童有聲繪本故事
成長樹
關注收聽上千部兒童有聲繪本、唐詩解讀
※玩轉兩款桌游,將來孩子的奧數、幾何不發愁丨明日團
※一個視頻驚醒無數家長,6歲前一定要做好這6件事
TAG:成長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