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多件古書考你「有沒有文化」
福建博物院「傳承之道———經部類古籍善本展」
逛博物館,最讓人發怵的,莫過於「古籍善本展」,看似認識,卻有很多聽都沒聽說過。老家俗語,有文化的人叫做「TA有字」,所以對著這些古書,估計很多人會和我一樣,邊看展邊懷疑人生:「我讀過書嗎?」
文字,是中華文明薪火相傳的精神印記;紙張,是古老中國享譽世界的物質創造。而歷代書籍,則是兩者的完美結合。它們是中華文明綿延數千年而繼續蓬勃向上的不滅見證。3月28日—4月19日,福建博物院積翠園藝術館舉辦「傳承之道———經部類古籍善本展」,按照春秋、禮、詩、書、易、小學、樂、四書、易經等類別,展出200多件經部類古籍善本,這些書籍大多是影響最大、傳播最廣的儒家著作,以宋體、楷體刊印,為當時士人學子開蒙進學、科考舉仕的必讀書。
福建博物院有關人士介紹說,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傳承未曾中斷的國家。儒學作為古代中華文明的核心之一,其影響力不但遍及整個東亞,更澤被後世,深刻塑造了中國人的價值觀和文化理念。這些珍貴古籍,歷經無數兵燹戰禍、世事更迭而流傳至今,成為中華文明薪火相傳的精神印記。福建博物院和深圳博物館攜手,將珍藏的古籍善本,按照經、史、子、集四大部類分期展示,以彰顯古籍的類別區分和脈絡延續,追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淵源。
主辦方還希望通過展示,與社會各界共同研究、探討古籍善本的保護和利用,讓深藏於博物館的文物「活起來」,走入公眾視野,使得包括儒學在內的中國傳統文化中蘊含的精髓,也得到全社會的重新認識。
(記者 蘇韶華 攝影報道)
三禮圖
1函2冊 竹紙 清康熙 通志堂刻本
宋代著名學者、果子司業兼太常博士聶崇義,奉詔編寫的《三禮圖》20卷,是保存下來用圖像解釋中國古代禮制較早的書籍。清康熙時,納蘭性德獲得此書的宋版,特地重新影寫刻印,列入《通志堂叢書》———清代最早出現的一部闡釋儒家經義的大型叢書,共計1800卷。
《周易正義》
1函4冊 羅紋紙 民國 雙鑒樓本
作注者三國王弼,官至尚書郎。在對《周易》的注釋中,力排諸儒之議,重倡義學,成為義理派《易》學大家。作疏者唐代孔穎達,官拜祭酒。他推崇王弼之說,《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提到「至穎達等奉詔作疏,始專崇王注而眾說皆廢」。
本書為民國藏書大家傅增湘的仿宋影刻本,上有他的多枚印章,當是其自存刻印本。
《晦庵先生文集:朱文公易說》
1冊 黃麻紙 南宋 宋刻本
此書為朱熹註解《易》書的文章、問答、語錄等集成,由其長孫朱鑒整理編寫。雖是殘本,僅存一冊,卻是最早的宋刻本。曾在南宋淳佑年間刻印《晦庵先生文集》,其行款字數均與本書相同,而蝴蝶裝也是宋本裝訂的特點。
蝴蝶裝,中國古書裝幀形式之一,始於唐末五代,盛行於宋元。即將印有文字的紙面朝里對摺,再以中縫為準,把所有頁碼對齊,用糨糊粘貼在另一包背紙上,裁齊成書,不用線,卻很牢固,書籍翻閱起來就像蝴蝶飛舞的翅膀。
《景刊唐開成石經》
14函74冊 白棉紙 民國 皕忍堂本
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為保存和傳播正統的儒家經典,曾將其主要內容刻於石碑之上,稱為「石經」。最早是東漢末靈帝熹平四年,由蔡邕奏請朝廷刻立的《熹平石經》。後世又有數次刻立,但均已殘毀,惟有唐《開成石經》存留至今。
公元830年,唐文宗接受國子監鄭覃的建議,下詔刻碑,由艾居晦、陳珍等用楷書分寫,到開成二年(837年)刻成。《開成石經》由114塊巨大青石組成,每塊石碑約2米多高,共鐫刻650252個字,內容包括儒家最重要的12部經典古籍,刻成後立於唐長安城國子監內,成為歷代讀經者抄錄校對的標準。
該書開本闊大,紙白墨黑,影刻極精,系民國軍閥張宗昌以其「皕忍堂」為名請著名藏書家、刻書家陶湘依照唐開成石碑的原拓字體,影摹刻板,殘缺處按宋本補足,刊成此書,是今天所見儒家經典最早的完整版本,具有極高的文化價值。
《十三經註疏》
16函115冊 太史連紙 清乾隆 清廷內府本
中國文籍,目前存世約十多萬種,《四庫全書》是其精華,經史子集四部中,經部又是其精華,而《十三經註疏》冠列於經部之首。
漢代獨尊儒術後,歷代學者都對儒家經典進行注釋。南宋紹興年間,浙東茶鹽司黃唐首次將十三部經文原文與注、疏合刊於一處,是十三經註疏的最早版本。清乾隆四年,武英殿校刊刻印的版本,校刻皆精,冊數眾多,涵蓋歷代註疏,是當時士人學子的必讀書。
《詩經大全》
1函10冊 朝鮮紙 明 朝鮮翻刻本
本書是朝鮮翻刻的明永樂年間的《詩經大全》之一,開本刻字都與明司禮監刊印的經廠本相同,見證了中國文化的朝鮮的傳播。
GIF
TAG:海峽消費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