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身經歷的一個意外,讓我發現死亡原來那麼近
01
前幾天在送六六和潼潼上幼兒園的路上,遭遇了一件至今想起來仍非常後怕的事。
我們在美國租的車是一輛MPV,一共三排座,兩個小朋友的安全座椅安裝在第二排,平時兩個孩子和姥姥奶奶都在時,我都自己坐在第三排。那天送孩子去幼兒園時老人在家沒去,返程照舊小暖開車,我就坐在了副駕駛。在一個路口等紅燈時,路邊的綠化帶正巧有園丁用割草機割草,可能是割草機把土裡的石塊給翻起來,藉助衝力,一個石塊砸到我們車上。當時我只聽見「砰」的一聲,本能的嚇了一跳,我們停車檢查,發現小石塊竟然在玻璃上擊穿了一個小洞,直接砸在第三排座椅頭頂的安全帶卡扣上,把卡扣都砸變形了。
當時我就一陣後怕,如果那天滿員,那種像子彈一樣的衝擊力,很可能打在第三排的人身上;而如果我們等紅燈停車的位置稍往後停一米,石塊破窗而入就會打在我頭上,命就沒了。
那天接六六下幼兒園,我緊緊的抱住她,生怕她從此沒有媽媽守護了。
曾經以為離我們很遙遠的死別,沒想到就潛伏在身邊。
這件事讓我重新想起死亡教育這個聽起來有些沉重的話題。說實話,我小時候接受這方面的教育並不多,在我們爸媽眼裡,死亡是一個禁忌話題,和小孩子談死亡,大人總覺得沒必要、也不吉利。
實際上,
逃避的態度並不會讓孩子感到好受,反而有可能導致悲劇性後果
,因為好奇而嘗試死亡的滋味,或者因為疏導不暢而留下心理陰影,或者因為太輕視死亡而在遭遇挫折時選擇自殺,都是死亡教育缺失的表現。02
我自己就曾因為好奇而差點導致意外。大概是上小學的時候,我對死亡有了懵懵懂懂的認識,問大人:什麼是死啊?大人總是說:小孩兒,懂個啥啊!死啊死的,不吉利!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我躺在床上,拿起一個茶杯放在口鼻處,玻璃杯邊沿和皮膚緊緊相貼,很快變得密不透風,我感覺呼吸急促、喘不上氣、周圍的一切開始旋轉,我害怕了,用盡全力去拔玻璃杯,「砰」的一聲,玻璃杯拔掉了,我大口喘著氣,回想著剛才發生的一切:這就是快要死亡的感覺吧。
因為對死亡沒有一個理性科學的認識,即使在我成年後也一度很逃避這個話題。
前幾天復活節和美國的朋友聊起如何面對死亡,她說美國人對死亡的態度輕鬆的讓她都很不適應,這裡的葬禮也沒有太多悲傷的氣氛,大家就是聚在一起回憶故人。而美國的死亡教育也很普遍,從幼兒園起開始普遍實施,有些學校不僅作為一門單獨課程來上,還滲透到生物課、科學課、社會課等各個學科。學校還和一些養老院、臨終關懷機構合作,老師會帶著孩子去這些機構,為臨終者送上祝福,在開展死亡教育的同時也是情感教育的培養。
03
有研究顯示,在資訊尤其發達的今天,孩子從3、4歲就會接觸到死亡的概念。但是對很多大人來說,給學齡前
(6歲前)
的孩子談死亡是件很難的事,談深了,擔心給孩子留下陰影,觸及皮毛,又擔心沒什麼鳥用。同時,學齡前兒童對死亡的理解也有
局限性
。童話里,公主都能起死回生,孩子便以為,死亡是暫時的,可逆的,死一回是件很有趣的事。
家裡有親戚去世了,孩子會非常擔心媽媽會死。
目睹有人先生病、再住院、最後去世,孩子會認為生病就會死,因此非常害怕生病。
家裡養的小鳥小魚死了,家長把小鳥隨意扔進垃圾箱,把小魚用馬桶沖走,孩子會認為死了就會被丟掉、被沖走。
她們對死亡有非常多的不了解,於是會問家長。而家長對孩子提出的死亡問題,
最好的方式是不迴避、也不欺騙,以孩子能接受的角度給出直截了當、簡單明了的回答。
否則越是想要藏著掖著,越是能激發孩子的好奇心。
比如性教育、比如死亡教育。既然死亡是無法逃避的萬物規律,為什麼不從小就給孩子樹立正確的死亡概念,讓孩子學會正視死亡、尊重生命、快樂生活。04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面對死亡會提出的問題,羅羅給大家做了個小總結,其中有些問題六六已經問過我,由於自己小時候很缺失死亡教育,在回答她的這些問題前,我都提前了解了應該給出的恰當回答,事實證明,六六的反饋還不錯,在她
心智可理解範圍內解答了孩子關於死亡的疑惑。
「媽媽,死是什麼?死了的人什麼時候回來」
給學齡前孩子談死亡,應該以簡單明了的語言,告訴孩子:死了,就是不能再見到這個人。
孩子會追問:死了的人去哪了?什麼時候回來?
大人依然應該給出簡明直接的信息,但可以加入一些讓孩子感到安慰的信息,比如:雖然我們不能再見到他,但是只要你心中想著他,他就一直活在你的記憶里。
錯誤的解釋是,擔心孩子對死亡產生恐懼心理,而用「他睡覺了」、「她出遠門了」等說辭代替直接告訴孩子「他去世了」。這樣非但不會減少孩子對死亡的恐懼感,反而會導致孩子害怕睡覺、害怕旅行,認為自己睡著了就會死,媽媽出遠門也就是死了。
「媽媽,你什麼時候死?」
六姥姥有個關於我小時候的笑話,那時我非常擔心六姥姥會離開我,逢人便說:我媽媽是老不死!別人說:這孩子怎麼這麼說話!我著急地解釋:我媽媽是到老都不會死!
實際上,在認識到死亡的存在後,孩子就非常擔心媽媽也會死,非常關心媽媽什麼時候死。
面對孩子提出這個問題,我們不要生氣、認為孩子不懂事。這背後實際上是孩子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擔憂,隱含的信息是:媽媽,你死了之後誰來照顧我?
這個時候,要幫助孩子消除焦慮,適當的回答是:媽媽會一直陪著寶寶,直到你長大、有自己的寶寶,媽媽變得非常非常老的時候。距離這個時間還有很久很久。在這之前,媽媽一直和寶寶在一起。
「媽媽生病了,你是不是快死了?」
生病和死亡劃等號會讓孩子害怕生病、看病。然而,很多情況下,我們並沒有注意明確生病≠死亡的概念,隨口就會說出」他因為生病所以去世了」這種話。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當孩子看到媽媽生病時,就會把生病和死亡聯繫起來,認為一生病就會死,說出讓大人哭笑不得的話。
如果我們不強調生病也有大小輕重之分,孩子就會對生病產生恐懼心理,所以我們平時給孩子說話時一定要處處留心,告訴他們:只有生很重很重的病、醫生都看不好時,這個人才會死。大部分人生病都可以治好。媽媽的病就是很輕很輕的病,媽媽不會因為這個病死,還會活好久好久呢。
「媽媽,狗狗死了,都是我的錯。」
學齡前孩子還會把發生在身邊的死亡和自己的言行聯繫起來,認為是因為自己做了什麼說了什麼
(或者沒做什麼沒說什麼)
,而導致死亡發生。比如,家裡養的狗狗把孩子的玩具咬壞了,孩子生氣地脫口而出「你怎麼還不死啊」,後來,狗狗真的死亡,由於對因果聯繫還沒有很好的認知,孩子會認為是自己的那句話導致狗狗死亡,會沉浸在內疚、自責、恐懼的情緒中。
我們應該安慰孩子,告訴他:狗狗死了,是因為它年紀非常大,得了不能治好的病,和你、以及任何人的言行都沒有關係。
「媽媽,死了就會被扔掉嗎?」
這也是很多學齡前孩子擔心的問題,儘管家長做了鋪墊,告訴他們記憶永存,他們還是非常擔心死後會像小鳥小魚一樣被隨意丟棄。
這就要求大人首先做到尊重生命,抓住一切機會給孩子解釋,死後仍然會被重視、珍視、銘記,孩子不僅能學到尊重生命,也會減輕對死亡的恐懼。
在鄭州,每年開春街上就人挑著一筐小雞仔賣,不少家長給孩子買回家,說是「就當買個玩意兒,養兩天就死了」,小雞仔死了也就隨手一丟,我非常不贊成這種做法。
要想不懼死亡,首先就要尊重生命。
見慣了把活物當玩具玩弄並隨意丟棄,孩子也會擔心自己死後扔掉被遺忘,陷入不安情緒。05
死亡是個沉重的話題,如果有一天科學足夠發達,每個人也都希望長生不老。但在現在,
死亡是自然規律,是萬物的必經之路
。因為有死亡的存在,我們方知活著的美好。
記得在哪裡看過一句話:害怕死?那麼讓你永遠活著,身邊愛你和你愛的人一個一個離開,你怕不怕?愛讓活著有了意義,愛讓死亡有了方向。
我很喜歡的一本關於死亡的繪本《活了一百萬次的貓》,斑紋貓玩世不恭,因為各種原因死了一百萬次,每次它都毫不在乎,死亡於它就是一場兒戲。直到斑紋貓遇到白貓,和白貓相愛,生下一群小貓,小貓長大後自立門戶,白貓老死了,斑紋貓整整哭了一百萬次,有一天,斑紋貓安安靜靜地躺在白貓身邊,再也沒有活過來。
我們來這世上,走一遭,看盡人生風景的同時,也是為了遇到我們的白貓,生下可愛的小貓,嘗盡活著時的苦樂酸甜,用死亡給愛封印。
自己想通了這一點,再面對孩子那些關於死亡的問題時,該怎麼坦然作答,我想,大家一定有更好的答案。
END
羅羅有話說:
明天就是清明節了,如果要帶孩子參加一些家族活動的話,總少不了要跟孩子講講死亡。前幾天石子打穿汽車玻璃後我就在寫這個話題準備清明發,但因為每天都要為四月份公號開團溝通無數細節,所以寫文就斷斷續續的。好在,總算在假期前,把文章寫完了,希望能幫助大家在面對孩子那些關於死亡的問題時,知道該如何坦然作答。
假期三天,咱公號也放個短假。三個多月我調整自己狀態公號也沒開團,休整後恢復工作這幾天,趕上要開的團都是難度比較大的硬仗,我連續好幾天每天只睡三個小時左右,實在有點兒熬不住了。愛家人,愛孩子,愛這個世界,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好好愛自己。以前我總被朋友diss說我沒有自我,一輩子都是為別人活為責任活,去年年初,我寫了那篇《為他人著想,為自己而活》,這一年多來,可能很多朋友看到了大原則不變的情況下,羅羅的各種小改變。
不變的大原則,就是讓自己成為一個對親朋,對社會有價值的人,希望有一天自己離開這個世界時,還會有很多朋友可以記得我。
我個人非常喜歡《尋夢環遊記》那部電影
(雖然六六怕骷髏不愛看)
,「我一直以為愛的反義詞是不愛,知道現在我才明白,愛的反義詞是遺忘」,這句台詞,讓我想通了很多事情。Remember me
Though i have to say goodbye
Remember me
Don"t let it make you cry
死亡很可怕,但是,更可怕的是,我們在這世上走一遭,卻沒有留下痕迹。被所愛的人記住,就是我們活著的最好證明。
延展閱讀
點擊?
《
成為你的守望人,是我愛你最好的方式
》點擊?
《
人生的意義是什麼?這是我見過的最好答案
》
回復關鍵詞查看
REPLY
回復 「 安全 」
可同時查看:
五斗櫃,這麼好用的東西竟然如此危險!
寶寶被魚刺卡喉的處理辦法,千萬別讓老經驗害了寶寶!
被動物致傷怎麼辦?很關鍵的第一步,90%的人都不知道!
紫藥水、碘酒不能用,孩子意外受傷了咱們怎麼辦?
寶寶掉床的治與防——避免悲劇發生,拒絕二次傷害
安全座椅怎麼選,怎麼裝?美國公路安全管理局告訴你!
回復 「 繪本 」
可同時查看:
66本不可錯過的幼兒繪本推薦
家長必讀 | 養成讀書好習慣,什麼時候都不晚(附實用具體的引導辦法!)
淚奔 | 最火繪本!看完再也不想做「惡」媽媽!
每日繪本|多多什麼都愛吃
繪本 | 「我不要睡覺!!」你家娃娃這樣不
?
TAG:六媽羅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