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孩子會得抑鬱症嗎?

孩子會得抑鬱症嗎?

有些家長們以為孩子很小,所以很難與抑鬱症這樣重大的問題扯到一起。實際上,兒童和青少年的抑鬱情緒已經不是新鮮事兒了。同伴關係差的小學生與具有良好同伴關係的小學生相比,更容易抑鬱。除了人際關係問題導致的抑鬱情緒積累之外,學習壓力大、師生關係差、父母婚姻破裂等,都對孩子產生著很深的影響。抑鬱的大學生比例也呈現上升趨勢,缺乏社會支持感、人際交往受挫,體驗著焦慮和被群體排斥的大學生越來越多。這期我們來談一個嚴肅的話題,幫助家長普及一下青少年兒童的抑鬱症知識,和抑鬱症在不同年齡階段的典型表現。

1

主要的形成因素

抑鬱症的形成,一般需要一定的因素來漸漸的促成。在這些不良因素的長期影響下,孩子才會顯現出抑鬱情緒甚至行為,比較突出的有家庭因素、人際因素、應激性生活事件。

家庭因素是導致兒童青少年抑鬱的重要因素之一。有研究表明,兒童抑鬱與母親有關,而與父親無關。對於家庭關係的研究均表明兒童青少年抑鬱與父母婚姻關係破裂之間存在明顯關係,女孩較男孩更容易受父母離異的困擾而出現抑鬱。關於教養方式的研究表明父母嚴厲懲罰、過度干涉和保護將導致或加重兒童和青少年的抑鬱癥狀,而給以更多的關注理解和情感上的溫暖,將能減輕兒童青少年的抑鬱癥狀或減少患病概率。此外,家境貧寒的青少年患抑鬱的概率更高。

研究表明,人際因素與抑鬱症有較高的負相關。人際關係的好與壞,主要表現為孩子是否能夠在社會群體中感受到自我價值。其中,對同學關係的感受、喜歡或厭惡老師這兩項的影響力更大一些。人際交往是孩子自我肯定和自我塑造的路徑,尤其是性格敏感、情緒化的孩子,更是如此。長期處於不受歡迎的人際環境里、或者突然換了新環境,都易使孩子出現抑鬱情緒,如果家長發現的不及時或者處理不當,極易造成抑鬱症。

兒童青少年抑鬱的促發因素主要源自生活和學習中所遇到的壓力,即各種應激生活事件。例如:健康狀況的變化和生活環境的突然轉變。有研究表明,身體健康水平低下的兒童更易產生抑鬱及焦慮情緒問題,生活環境的突然轉變易引起兒童青少年抑鬱的發生。另外,住院也易引發抑鬱,原因是住院擾亂了孩子正常的學習和生活秩序,孩子感到挫折或限制、與熟悉環境分離而產生自卑感、變得不知所措,焦慮不安、孤立、對他人敏感等。

2

各年齡段的表現特點

相對來說,兒童、青少年抑鬱症的識別率低、診斷難度較大。臨床表現的共同特點是情緒波動大,行為衝動。例如:易激惹、發脾氣、離家出走、學習成績下降和拒絕上學等行為十分常見。研究發現,3~5歲學齡前兒童抑鬱症會對遊戲失去興趣,在遊戲中不斷有自卑自責、自殘和自殺表現;6~8歲的兒童主要有軀體化癥狀,如腹部疼痛、頭痛、不舒服,或者痛哭流涕、大聲喊叫、無法解釋的激惹和衝動;9~12歲的孩子表現為空虛無聊、自信心低下、自責自罪、無助無望、離家出走、恐懼死亡;12~18歲青少年表現為衝動、易激惹、行為改變、魯莽不計後果、學習成績下降、食慾改變和拒絕上學。

3

治療方式和效果

僅有抑鬱情緒的兒童、青少年,可能在數周內自愈,而有明顯抑鬱症癥狀的孩子,病情持續6周以上時需要干預和治療,常用治療方法有抗抑鬱藥物治療、心理治療等。抑鬱症的診斷除了要看孩子的情緒和行為表現,還需要專業化的診斷和鑒別診斷,是個嚴格的診斷過程,家長們還需要謹慎的對待這個問題,謹防給孩子貼上「抑鬱」的標籤。

山西省中西醫結合醫院經典扶陽科

更多經典扶陽知識,請關注我們的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抑鬱 的精彩文章:

貓咪也會抑鬱?防患於未然,貓咪這五個表現證明它非常不開心
孩子不自信,學習無動力,抑鬱,疾病等跟什麼有關?

TAG:抑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