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書生髮善心救一對落難的母女,竟因此中了狀元
明洪武年間,江南有一書生叫鄭經綸,才高八斗,學富五車,保持著古代讀書人應有的的操守和品德。
這年,鄭經綸收拾行裝,進京趕考。他一路風餐露宿,這天到了冀州境內的一座小鎮,此鎮是通往京城的必經之路,所以路上隨處可見進京趕考的書生,此地距離京城大概還有百十里的路程,天卻突然下起了大雨。
很多書生都住進了鎮上的「隆盛」客棧里。到了第二天,大雨依舊下個不停,眼看考勤臨近,客棧里的書生個個焦慮不安,唯恐耽誤了考期,多年努力付之東流。大雨連著下了三天三夜,第四天終於放晴了。吃過早飯,鄭經綸和其他考生怕耽誤了考期,也顧不上道路的泥濘,便結伴而行,匆匆往京城趕去。
離開客棧走了大約十來里路,要經過一片樹林,眾考生正在趕路,忽然樹林深處傳來一個小女孩的哭喊聲:「救命呀,救命呀。」鄭經綸停住腳步,對其他考生說:「樹林里有呼救聲,怕是有人遇到了危險,我們趕快去救人吧!」
一個考生剜了鄭經綸一眼,說:「要去你去,離考期越來越近,我們日夜兼程,也不一定趕得上,還是趕路要緊,要是遇上歹人,小命還得搭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趕快走吧!」其他考生聽到這話紛紛附和,都頭也不回的紛紛向前走去。
望著眾考生遠去的背影,鄭經綸猶豫了一下,還是毅然決然朝樹林里走去。進了林子,他遠遠看見一個中年婦人,雙腿站在石頭上,雙手握著樹枝上上的白綾,正要上吊。她的腿下一個十來歲的的小女孩正抱著她的腿大聲哭喊。鄭經綸急忙上前,一把拽下樹上的繩子,然後一把把那個婦人從石頭上拽下來,急切地問道:「這位大姐,有什麼事想不開,非要走絕路呢?你去了,你的孩子怎麼辦?」
這句話戳中了那個婦女的痛處,她看了鄭經綸一眼,失聲痛哭。旁邊的小姑娘一邊哭一邊說出了實情,原來這對母女原本住在京城,她的丈夫因為欠債還不起,被抓進了監獄,債主要把她賣進青樓抵債,所以她打算一死了之……。話還沒說完,母女倆抱在一起又哭了起來。
鄭經綸也不富裕,好不容易湊足二十兩進京趕考的盤纏,見此情景,他問道:「你們欠人家多少銀子?」那小女孩答道:「欠人家十兩銀子。」鄭經綸從懷裡掏出剩餘的銀子數了數,勉強湊夠十兩銀子。他把銀子塞進那個婦人手裡,說道:「這些銀子你拿去還債,快回家救你的丈夫吧。」
那對母女連聲道謝:「恩人,你真是個大好人呀,請問你叫什麼什麼名字,我么你日後好報答。」
鄭經綸說:「救人急難,是做人的品德,區區小事,何足掛齒?」說完,就要上路。
小女孩死死拽住他,非要鄭經綸說出自己的名字,鄭經綸無奈,只好告訴了她們。
鄭經綸日夜兼程往京城趕去,可還是晚到了一個時辰,與會試失之交臂,他萬分沮喪,垂頭喪氣離開考場,回到官府為考生免費提供的客棧。
幾天後,考榜公布,鄭經綸當然榜上無緣。但幾個報喜的差役找到他,說是皇上特許,讓他與前三甲一同上殿參加殿試。
幾天後,大家得到一個消息,頭名狀元竟然是鄭經綸,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原來,此次科考前,當朝皇帝朱元璋突發奇想,每年高中的狀元的確文才過人,但很多是紙上談兵,他們的品行如何卻無從考量,天下貪官污吏如此之多,選人才更應該注重考生們的德行。於是,他在考生們進京趕考的必經之路上派了一大一小兩個宮女,扮演一對落難的母女,但是大多考生抱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匆匆離去……,而鄭經綸卻因為幫助她們,以至於耽誤了考期。
當然只有品德,沒有才學也不行,所以朱元璋破格讓鄭經綸參加面試,發現他才思敏捷,志懷高遠,於是欽點他為狀元,這也許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沒有參加會試而中狀元的人。(故事完)
※小媳婦餵豬,每天有七隻雞來搶食,高人說,雞是成了精的金銀
※民間故事:六十五歲老爹,一歲的兒
TAG:農村老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