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風險「防」與「守」 區塊鏈應用場景如何落地
當前全球金融業風險狀況成為關注焦點,不少國家採取了大力度的金融監管措施,一些領域風險得到控制,但同時新的風險也不斷產生。在4月10日召開的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金融的「風險: 『黑天鵝』與 『灰犀牛』」分論壇上,與會嘉賓就各國風險隱患及監管應對措施展開探討。
英國標準人壽董事長、巴克萊銀行副董事長Gerry Grimstone表示,「灰犀牛」已經變得越來越明顯,主要有三個表象:首先,存在於美國,美國總統特朗普利用美國大眾憤怒的情緒作出很多決策,非常不可控。其次,英國公投退歐並沒有慎重考慮後果,作為一個中等國家走這步「險棋」,將面臨較大風險。再次,俄羅斯的一些決策對於理性的市場參與者來說,會面臨不可預測的未來。他強調:「明斯基時刻有可能回歸,市場的高波動時期將到來,大家不能過於樂觀。」
與會嘉賓認為,事實上,監管已經進行了極大的增強,金融機構的治理也得到有效加強。尤其是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之後,各國宏觀審慎性監管體系逐步建立,銀行體系更加穩定,流動性管理方面也得到改進,能夠更好地預測風險與應對危機。
不過,金融體系的韌性仍需增強,這一觀點得到不少人的認可。例如,日本央行前副行長岩田一政就指出,在國際合作層面,金融危機之後主要國家央行都進行了合作,安排貨幣掉期。但這一個安排目前還沒有完全覆蓋到足夠多的國家,所以,下一步要建立一個以IMF為核心的貨幣掉期協議或機制。在區域層面,他認為,「清邁倡議」所設立的多邊化資金規模升至2400億美元非常必要,能夠促進「10+3」(東盟和中日韓)區域的安全網。另外,為應對風險,亞洲可以效仿歐洲去嘗試建立一個共同體貨幣基金,提高穩定性及應對可能出現的風險。
除上述內容外,金融科技所帶來的風險也被與會嘉賓所關注。岩田一政表示,目前的金融技術跟網路攻擊相比還不夠強大,尤其是加密貨幣還是比較脆弱的,會造成系統性風險。除此之外,宏觀審慎性政策框架也沒有覆蓋這些網路公司、互聯網公司。阿斯塔納金融中心主席、哈薩克中央銀行原行長 Kairat Kelimbetov贊同這種觀點,他認為,需要構建能夠理解金融科技發展的監管,設計相應框架、機制,這就要求不僅是監管,同時也需要鼓勵。而此前G20峰會期間,曾就金融科技監管進行探討,尤其是在加密貨幣方面。
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巴曙松強調,中國政府一直都非常關注金融風險,包括現在所談論的「黑天鵝」「灰犀牛」等。他表示,中國和全世界類似,在2008年之後對持牌金融機構監管趨嚴,不過這也導致大規模資金從表內流向表外,存在風險隱患。「表外資產質量以及其回表之後可能產生的風險都不是很清楚,我們過去長期是分業監管,會有監管套利出現。」他強調,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有望發揮更大作用,在新的架構里,監管規則制定會集中在央行,監管機構則在執行層面發揮作用,實現標準一致化。
「中國穩定性的信號還是很強的,相比而言,其他國家就缺少化解危機的機制。不只是美國,其他國家也有類似情況。」Gerry Grimstone表示。對此,Kairat Kelimbetov表示,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之後,最主要的原則就是加強金融監管。「我們也意識到監管者需要發出更強的聲音,並且拋棄 『大而不倒』的思路,更加關注持續增長和多元化。」他表示,哈薩克已經關註明斯基時刻這一問題,一些銀行進行了相關準備。不少國家政府也在做銀行救助方案。不過,資本市場相較於銀行業體系較小,依然是個問題。
那麼,當前還有哪些風險可能引發所謂的「灰犀牛」「黑天鵝」?岩田一政表示,最令人擔憂的「黑天鵝」事件在美國,比如稅收改革,2019年之前政府赤字進行相關調整;需求一端則是減少1.4萬億美國政府債,這需要由市場來吸收,所以流動性會進一步減少。另外,目前存在的價格錯配必須糾正。中國進出口銀行原董事長、行長李若谷對美國貿易政策能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實施抱有疑問。他認為,如果真的落地,將會對國際貿易及貨幣市場、經濟發展造成極大影響。此外,美國貨幣擴張政策的結束無疑也會產生不少溢出效應。他表示,為了預防及應對風險,銀行的內部管理顯得極為重要,必須提高風險預警機制,夯實風控文化。
作為當前最前沿的創新技術,區塊鏈成為熱門話題。各國監管層對虛擬貨幣的認知不同,產生了不同的監管思路和實踐。最具代表性的做法是對所謂ICO的嚴監管。擠出了泡沫後的區塊鏈,能否讓其背後的技術理念更加理性地浮出水面?區塊鏈的理念有哪些不同於傳統思維之處?能夠解決傳統金融的哪些「痛點」?推而廣之,區塊鏈理念在金融之外的行業是否有應用價值?在4月10日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上的「再談區塊鏈」分論壇上,與會嘉賓就數字貨幣、區塊鏈應用場景如何落地等話題展開了討論。
中國人民銀行參事、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盛松成表示,區塊鏈跟虛擬貨幣結合是沒有前途的。他認為,區塊鏈是一門技術,比特幣是虛擬貨幣,它只是區塊鏈的一種應用。如果區塊鏈與虛擬貨幣結合,區塊鏈放在虛擬貨幣方面是不會有前途的。因為虛擬貨幣本身不是貨幣,只不過人們用了一個「比特幣」的名稱。
盛松成表示,世界各國經濟調控主要是經濟和貨幣政策,貨幣政策的基礎是國家控制貨幣發行權和法定貨幣。如果虛擬貨幣泛濫,那麼貨幣政策沒法執行。區塊鏈最好不要用在金融方面。甚至有一種說法,將區塊鏈用在金融上效率反而會很低。但現在區塊鏈用的最多的地方反而是金融。
在談到區塊鏈的非金融應用場景時,三星SDS首席執行官Hong Won-pyo表示,區塊鏈應該是可以用於企業的,如通過分散式的總賬方式用於對賬。它的未來是非常吸引人的,尤其對很多公司來說。不管他們從事什麼樣的行業,三星已經在商業領域對好幾個公司部署了區塊鏈技術。
Hong Won-pyo透露,三星目前建立了一個基於區塊鏈的電子合同管理體系,用區塊鏈電子合同來檢驗合作夥伴的資質,效果非常好、效率也非常高。總體來說,企業對區塊鏈的應用是非常感興趣的,可以用於改進企業的管理和提高效率。但在擴大使用以及交易量方面,確實需要做更多的努力。
迅雷集團CEO陳磊表示,區塊鏈的創新改變了社會組織結構,給了中國一個超越美國和西方國家的機會。在他看來,互聯網是技術創新,區塊鏈也是技術創新。「中華民族有吸收世界先進技術和文明的能力,在過去5000年里證明是非常優秀的,這是一種民族的自信心。」
中國銀行原行長李禮輝稱,中國區塊鏈底層及應用技術的研發走在了全球前列。2017年以來,區塊鏈技術在規模化應用上取得了很大的突破:第一個突破是建立了多維度交付架構,在高複雜性的金融交易場景中實現眾多交易方之間零距離、零時差的交易。第二個突破是建立了可信數據的登記與證實平台,這個平台既可用於金融領域也可用於非金融領域。
不過,李禮輝還表示,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實現規模化的應用前景是存在的,但在標準化制度建設、監管制度建設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至少需要3年左右的時間。在他看來,區塊鏈底層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有兩個基本點必須堅持。第一,必須要達到可靠性、安全性、穩定性的標準。第二,因為金融交易基本上是多方參與的頻度很高的交易,區塊鏈技術運用於金融必須滿足這種規模化、高品質的交易要求。
現任Visa公司副董事長兼全球首席風險官艾睿琪(Ellen Richey)表示,在區塊鏈問世之後,Visa考慮使用區塊鏈技術來更高效地傳輸交易信息,在矽谷實驗室進行了多次試驗,但最終的結果是「區塊鏈規模不大,不是特別快,無法實時進行傳輸貨幣和價值。區塊鏈目前的容量和速度不足以支撐大多數支付場景,但可用在B2B支付上。Visa正在探索區塊鏈在B2B場景上的應用。」艾睿琪表示。
浪潮集團董事長孫丕恕則表示:「在實踐過程中可以用區塊鏈技術解決產品溯源的問題。產品到用戶手裡有三個環節:一是生產環節;二是流通環節,從生產出廠到流通過程中很多造假,生產環節也有造假;三是檢驗檢測環節,第三方檢測機構可以發揮很大的作用。如果把這三個環節用區塊鏈技術鏈接在一起,那麼就建立了一個質量鏈網,把質量連成鏈,變成一個網進行推進。
作者:張末冬 周琰
編輯:吳粵
※經濟發展和金融風險拒絕「黑天鵝」和「灰犀牛」
※專家表示:金融已經進入科技驅動時代
TAG:金融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