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舌尖上的民俗 吃在上海

舌尖上的民俗 吃在上海

談到飲食,北平是累世皇都,上方玉食,自然萃集大成,珍錯畢備。中國有句老話,說「吃在廣州」,紅棉飲饌,羊城烹割,固然精緻細膩,可是精則精矣,卻談不上博。上海自從通商開埠,各地商賈雲集,華洋雜處,豪門巨室,有的是鈔票,但求一恣口腹之嗜,花多少錢是都不在乎的,於是全國各省珍饈美味在上海一地集其大成。真是有美皆備,只要您肯花錢,可以說想吃什麼就有什麼。

上海的飯館,最早是徽幫的天下,繼而蘇、錫、昆、常各縣形成一股力量,有所謂本地幫崛起。後來蘇北的人來上海的,日見其多,淮揚幫的菜在乾隆皇帝三下江南,就迭蒙御賞,淮揚菜肴早就馳譽全國,很快的也在上海紮根。海禁一開,廣東人在上海的勢力日趨雄厚,廣東人又最團結,飲食又講究清醇淡雅,不像滬幫揚幫的濃厚油膩,隨後廣東菜館就像雨後春筍一般開起來,在上海灘反而後來居上。抗戰之前到抗戰初期,粵菜反而變成上海飲食界主流了。至於川、湘、鄂、閩、雲、貴、平、晉各省的飯館,家數不多,雖聊備一格,可是各有各的拿手菜,也能拉住一部分老饕。

憩虹廬的粉果

粉果

虹口愛普羅電影院旁邊有一家餐廳叫憩虹廬,是光緒二十九年(1904)恩正併科的一位傳臚黎湛枝後人開設的。跟黎同科的狀元是王壽彭,黎的別號嘯虹,所以王壽彭給他飯館起名憩虹廬,門匾也是這位狀元公的親筆。據說他家的清燉牛脊髓、太史田雞都是南海梁鼎芬太史口授親傳,非常有名。可惜筆者去了幾次都口福欠佳沒吃著。

憩虹廬最著名的是粉果。任何一個廣東館,一盅兩件都是小碟小盞,單獨憩虹廬的粉果是十二隻一盤,連盤上桌。粉果的皮子是番薯粉跟澄粉糅合的,香軟松爽,不皺不裂。餡兒紅的是蝦仁火腿胡蘿蔔,綠的是香菜泥荷蘭豆,黑色是冬菇,黃色是雞茸乾貝。包粉果也有特殊手法,皮兒必須光潤透明,顏色還得配得勻稱,乍一看只只粉果,都是青綠山水,甭說吃,就是看也覺得醒眼痛快。

做粉果的是廣東鼎鼎大名大梁陳三姑。就是廣州最著名的馬武仲家的特製粉果,也還輸陳三姑一籌呢。所以大家都是排班入座,等著吃粉果,絕非謬採虛聲,湊熱鬧起鬨來的。

談到上海本幫菜館,真正夠得上伐表本幫風味的,恐怕要屬小東門十六鋪的德興館啦。因為館子靠近魚蝦集散市場,所有下酒的時鮮,血蚶、鮮蟶、活蝦、海瓜子,都比別家菜館來得新鮮。

上海本幫菜

本幫菜的紅燒禿肺、生炒圈子、醬爆櫻桃、蝦子烏參,原汁原味,濃郁鮮美,確實純粹本幫風味。他家有一個菜是生煸草頭墊底蒜茸紅燜豬大腸,不但毫無臟氣,論火候那真是到口即融,絲毫不費牙口,再配上生煸草頭,可稱得起是色香味俱全啦。這一道上海菜,只有德興館最拿手,像老正興、老合記、魁元館,哪家都趕不上德興館的這道菜腴潤適口呢。

廣西路的老正興也算是老資格的滬幫菜館。他家的糟都是自己特製的,所以凡是用糟的菜,他家都比別家高明。白糟腌青魚、春筍火腿川糟,都是絲毫不用味精,自然鮮美的拿手菜。滬幫飯館的湯,不是腌篤鮮,就是肉絲黃湯,總嫌厚重油膩。會吃的朋友,在大魚大肉之餘,點他一個枸杞蛋花湯,或者來個紅莧菜湯加糟,真是清淡爽口,肥膩全消。

菜市路老合記,也是上海灘的老字號,不是道道地地老上海,不會光顧到老合記去。貴池劉公魯在上海是有名的捧角兒家,同時也是位吃客,他說老合記有兩道拿手菜,雖然材料都極普通,可是除了老合記誰也做不出那麼好的味道來。他家的金銀雙腦,是把熏過的豬腦,跟新鮮豬腦剔去血絲細筋,用於貝白果以文火燉熟,乾貝起鮮,白果去臟氣,這足老合記的拿手菜之一。

老合記養了若干只菜鴿子,飼料上得足,所以鴿子特別肥,拿來做油淋乳鴿,特別肥嫩。從前賀衷寒先生最愛吃鴿子,他說到廣州不去天香樓吃倜花鴿,到上海不到老合記吃油淋乳鴿,錯過這樣的口福,那就太可惜了。

上海大陸大廈,後改慈淑大樓,也有一家老正興。除了寧紹幫應有的燒划水、炒鱔糊、扁尖腐衣、冰糖元蹄一類菜肴之外,他家有一道菜是清蒸草魚。鮮魚洗凈,把頭尾鱗鰭一齊切掉,用一塊白菜葉放在飯鍋上蒸,等飯蒸好,魚也蒸熟。加上薑絲蔥花,用頂上生抽(好醬油)調味,魚肉鮮嫩,隱約含有稻香。說起來簡單,做起來也容易,可是咱們做出來,總也沒人家那種香味。他家還有一種蕹菜(上海叫藤藤菜,又叫空心菜)做的沖鼻辣菜,再叫一個五花肉燜鰻魚,配著辣菜來下飯,不是真正老吃客,絕不會這麼樣點菜。

靠近大中華飯店有一家叫大發的,本來是一座黃酒館,後來他把蘇州松鶴樓掌灶的請了來,因為顧及同行義氣,不好意思也賣松鶴樓拿手的三蝦熱拌面(蝦仁蝦子蝦腦所曬出的油叫三蝦油)跟松鶴樓來比。可是到了清水蝦盛產時期,他研究出賣蝦腦湯麵,一碗熱氣騰騰的蝦腦面端上來,赤蕾賴尾,簡直是一碗白玉蓋珊瑚面,有人愣叫它珊瑚面。此外菜肉蒸餛飩,大閘蟹上市時候的蟹粉湯包,更是名聞遐邇。

有一個時期,筆者跟金融界朋友在大中華飯店開有長房間,上海名琴票陳道安哲嗣青衣名票陳小田,因為大發湫仄嘈雜,所以一到河蝦旺市,總是來到大中華我們的房間吃蝦腦面。這時候倪紅燕還沒有跟鄭小秋結婚,她想跟陳小田學京劇《落花園》,在大中華吃了三頓蝦腦面,就把全出《落花園》學成了。您說蝦腦面的效力有多大。

西餐館的拿手好菜

上海有些場面不大、布置幽靜的中小型的西餐館,也各有各的拿手菜。像格羅布路碧羅飯店的鐵扒比目魚,忌司煎小牛肉,可以說全上海西餐館都做不出來。霞飛路DDS咖啡固然芬芳濃郁,非常著名,洋蔥檸檬汁串燒羊肉,凡是北方梨園名角,應約到上海登台,跟常春恆立恆有交情的,他們都請到DDS吃一頓串燒羊肉,讓京津老鄉嘗嘗外國烤肉滋味如何。北平唱武生的吳彥衡(老伶工吳彩霞的獨子),在梨園行是有名的大飯量,他到上海,常氏弟兄請吃DDS的串燒羊肉,一口氣吃了二十三串,您說驚人不驚人?也給DDS創下破天荒的記錄。

靜安寺路愛儷園首右,有兩家德國飯店,一家叫大來,一家叫來喜,都是以賣丹麥原桶啤酒、德國黑啤酒幽名的。上海喝黑啤酒,差不多全是到來喜、大來兩家去。來喜掌柜的是個肥佬;大來的是個肥婆。客人一進門,他們最喜歡客人跟他賭骰子。骰子是羊皮做的,有山核桃大小,賭法很簡單,兩隻骰子,各擲一把,比點大小。客人贏了,白喝一大杯黑啤酒;客人輸了,喝酒給錢。所以這兩家飯店經常是座上客常滿,樽中酒不空。

這兩家都以鹽水豬腳出名,人家豬腳白碩瑩澈,收拾得一點兒毛根都沒有,用來配黑啤酒,確實別有風味。筆者最愛吃他們的紅菜頭、雞肉粉、紅色沙拉,上海名畫家吳湖帆也有同好。他說他們的沙拉如紅梅得雪,珊瑚凝霜,不愧是色香味三者俱全的下酒雋品也。

虹口有一家吉美飯店,後來因為營業鼎盛,在南京東路靠近外攤又開了家分店,店裡完全採取西歐鄉村小飯店布置,木質桌椅,一律白皮,不加油飾。客人一進門就有一種清朴脫俗、耳目一新的感覺。最奇怪的是他家的凈素西餐做得特別拿手,可見當時旅滬外僑茹素的人數,一定也不少。

上海聞人,人稱關老爺炯之,是虔誠的佛教徒,上海功德林素菜館,就是關老爺大力支持的,有時功德林吃膩了,想換換口味,就到虹口吉美吃一頓素西餐。舍親李栩廠兄弟三人,自幼持齋,跟關老爺都是上海素食專家。有一天我們一同到吉美午飯,他們吃素西餐,我也舍葷而素,一客黃豆絨湯,一客芋泥做的炸板魚,營養豐富不說,不油不膩而且特別鮮美。後來筆者也成了吉美座上素食常客啦。

亞爾培路有一個純法國式叫紅房子的西餐館,他家的法國紅酒原盅炆子雞、羊肉卷餅、百舍蒜泥煽鮮蛤蜊,都是只此一家的招牌菜。因為他家布置得絢麗柔美,而且幽靜無嘩,所以上海名媛在交際場合鋒頭最健的像周淑蘋、陳皓明、殷明珠、傅文豪、唐瑛、盛三都是紅房子的常客。陳皓明是駐德大使陳蔗青的掌珠,周淑蘋是郵票大王周今覺的愛女,有一天兩人在跑馬廳賭馬師陳文楚香檳大賽能否入圍,結果陳皓明賭輸,賭注是凡是當晚在紅房子就餐的士女,由輸家出資奉送紅酒原盅墳雞一份。筆者碰巧那天也在紅房子吃晚飯,獲贈墳雞一份,吃完付錢才知是陳皓明所贈,雅人雅謔,到現在想起來,還覺得美人之貽,其味醇醇呢。

南京路虞洽卿路口有一家晉隆飲店,雖然也是寧波廚師,跟一品香、大西洋,同屬於中國式的西菜。可是他家頭腦靈活,對於菜肴能夠花樣翻新,一份金必多濃湯,是拿魚翅雞茸做的。上海獨多前清的遺老遺少,舊式富商巨賈吃這種西菜,當然比吃血淋淋的牛排對胃口。彼時上海花事尚在如火如荼,什麼花國總統肖紅,富春樓六娘小林黛玉正都紅得發紫,一般豪客,吃西菜而又要叫堂差,那就都離不開晉隆飯店了。

到了大閘蟹上市,有一隻時菜忌司炸蟹蓋,把蟹蒸好,剔出膏肉,放在蟹蓋里,撒上一層厚厚的忌司粉,放進烤箱烤熟了吃,不但省了自己動手剝剔,而蟹的鮮味完全保持。愛吃螃蟹的老饕,真可大快朵頤。最初西餐館只有白色洋醋,吃蟹而沾白醋,實在犬煞風景,於是隆茶房領班,遇到會吃闊客,就奉一特製私房高醋,說穿了不過是鎮江香醋,臨時擠點薑汁兌上而已。您想人家如此奉承顧客,您小賬能少給嗎?聽說晉隆的炸蟹蓋,是當年袁二公子寒雲親自指點,研究出來的。由此可見吃過見過的人,想出來花樣,畢竟不凡。

此外西摩路口飛達西點店的奶油栗子蛋糕鬆散不滯,香甜適口,跟北平擷英的奶油栗子粉,都是能夠令人回味的西點。赫德路電車站轉角,有一家愛的爾麵包房,每天下午茶時間出爐的雞派更是一批出爐一搶而光的茶餘名點。

至於邁爾西愛路柏斯馨的白蘭地三層奶油蛋糕,海格路義大利總會的核桃椰子泥雪糕,永安公司七重天的七彩聖代,跑馬廳美心冰室奶泡冰激凌都是馳譽全滬、膾炙人口的糕點冷飲。

抗戰勝利還都後,筆者在上海曾經停留將近兩個月,正當大閘蟹上市,除了在老晉隆吃過一次炸蟹蓋外,其餘餐館飯店有的停歇改業,有的換了招牌。幾家寧紹幫的飯店,雖然仍舊勉強維持,但是叫幾個小菜,端上來也都似是而非。滬西幾家西餐館,連房舍都找不著啦!

文章來源:唐魯孫《中國吃》

圖片來源: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民俗中國 的精彩文章:

歲時節日里的中國:上元

TAG:民俗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