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的內心世界
GIF
圖文 | 心之愛/新雨流泉(本訂閱號第298篇原創文章)
有人總不免感嘆「做好人難」,然而我們往往會發現,對某些人來說,「不做好人」會難上加難,他們會一邊抱怨做好人,又一邊不得不做別人眼中的好人。好人往往有兩個自體表象,一是「我是個卑微、不受歡迎的人」;二是「我是個善良和有道德的人」。好人往往有兩個客體表象,一是「人性險惡」,二是「眾生皆苦」。然後,他們會用自體表象和客體表象和人打交道。
好人的自我形象往往是卑微和不受歡迎的,他們通常感到生活空虛而無意義,長期陷入缺憾、渴求、徒勞、絕望的感覺。他們的自尊在長期的消極體驗(內心空虛或暗自神傷)中消磨殆盡,自然對他人的敬仰油然而生,總是抬舉別人、自慚形穢。他們往往認為自己向來不夠合群,渴望交往卻總是事與願違。他們會不計代價地保持情感關係,始終有種聲音在心中回蕩:「我很空虛,我很饑渴,關心我吧!」為了維持人際關係,他們只能討好他人、委曲求全,壓抑個人合理需求,久而久之竟給別人以沒有需求的印象。有人形容好人的內外世界:「人際關係一片和諧,內心世界一片落寞。」有些好人也會痛苦地抱怨老闆、親戚、朋友或同伴,可也只是抱怨而已,難以用行為改善處境。好人他們意識層面會感到傷感,潛意識層面有著強烈的罪惡感。他們有時會易激惹、憤怒和怨恨自己。
好人往往有非常強烈的道德感,通常會刻骨銘心地記得自己的每項過失,不斷追憶曾經的瑕疵。然而,他們對他人的過失通常持諒解、敏感和同情的態度,以獲得道德愉快的體驗。所謂道德愉快,是指利他行為通常會給別人造成有益的效果,行為者會獲得快樂體驗,道德愉快給人以平安和欣慰之感,使人心甘情願地造福於他人。只要一個人的道德愉快超過他的痛苦體驗,他就是一個精神相對健康的人。然而,我們中有很多好人似乎試圖用道德性自虐(有目的忍受痛苦)試圖獲得道德愉快的同時以受苦換得依戀關係,他們吃盡苦頭或受人侵害,卻矢口否認自己有任何不適或不滿,並且會為對方開脫。他們以承受苦難為榮,又蔑視無法像他們一樣忍辱負重的人,故而常常給人留下高高在上蔑視眾生的印象。
有些好人會認為「人性險惡」,對威脅具有期待性恐懼,經常會感到自尊、安全和健康面臨危機,為避免不和諧局面出現,他們通常會充當和事佬的角色。
從人格特質來說,很多心理諮詢師屬於抑鬱型人格者,抑鬱型人格和好人特質有諸多重疊處。心理諮詢師在體驗和反思個人成長的過程中,獲得一種眾生皆苦的道德情操,並會投射到來訪者身上,與之形成共鳴,以達到共情理解的效果。當然,他們有時會因拯救情結所累所困。然而,共情這個心理諮詢的利器,對邊緣型人格組織者和反社會人格個體經常會失去作用。邊緣型組織者原始防禦(否認、分裂、投射認同等)過於強烈,往往需要設立嚴格的諮詢邊界和使用面質,這和好人特質的屬性是相反的。面對邊緣人格組織者的攻擊,諮詢師通常會習慣於理解接納,迴避面質對抗,因為在心理諮詢師的潛意識裡:「為難一個困境中向你求助的人總歸於心不忍」。反社會人格者的內心世界則是惡意操縱他人的意圖,持有弱肉強食的固有觀念,諮詢師的共情通常會被反社會人格者視為軟弱或無能。故而對心理諮詢師而言,成為一個清醒和強硬的好人真是個不小的挑戰。
在早期家庭的教養中,好人通常會遇到未經處理的喪失;養育者比較挑剔或常常引人內疚;兒童常常感到應為父母負責(角色反轉)。有些好人在早年經歷中他們曾因承受磨難而受過嘉獎。經常有這樣的案例,出生在困苦家庭中的女童,碰上一個抑鬱或失能的母親,父親對女童對母親的照顧大加讚賞,用「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扭曲錯失快樂童年時光的實質,孩子長大後往往會認為吃苦和自我犧牲是一種很光榮的事情,並以此為路徑試圖成為他人眼中的好人。
(文章作者觀點不代表本機構觀點)
參考文獻
1.《神經症》 許又新/著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 2013年11月二版五刷
2.《精神分析診斷:理解人格結構》(美)南希·麥克威廉斯/著 魯小華、鄭誠等/譯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2016年1月 初版三刷
——————————————
心之愛 | 原創文章歡迎轉發分享轉載請聯繫授權
TAG:心之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