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爸爸模仿抖音失手,2歲娃脊椎受損!孩子不是玩具,玩壞了誰賠得起?

爸爸模仿抖音失手,2歲娃脊椎受損!孩子不是玩具,玩壞了誰賠得起?

最近,一款手機短視頻APP——抖音備受追捧,不僅分享生活歡樂,也利用短視頻分享自己的一技之長,也不乏部分"抖友"為博眼球,選擇一些高難度動作進行展示,並引起眾多"抖友"爭相模仿。

GIF

(抖音上的小視頻)

前不久,武漢一位爸爸在看抖音視頻時發現了一個與孩子互動的翻跟頭視頻,十分有趣,便決定和女兒菲菲挑戰一下。但結果卻令人痛心不已。

菲菲爸在抓住女兒向上翻轉180度時,不幸失手,孩子頭部先著地,致脊髓嚴重受損。儘管家人及時把孩子送到醫院,但醫生髮現菲菲的脊髓受損嚴重,上半身已經無法行動了。

無獨有偶,另一位王先生刷抖音時,也發現一套類似的高難度動作,就特意拉來3歲的兒子一起模仿。

結果翻轉落地後,孩子直喊胳膊肘疼,不能動彈。送醫檢查後才得知,孩子已經橈骨頭半脫位,經複位治療後孩子的手臂才恢復活動。

GIF

(圖片來源網路)

兩起悲劇,都有家長牽拉寶寶胳膊進行旋轉翻跟頭的動作。

正如醫生所說,這種情況下,對如果站立的人中間失手停頓,或突然被外力影響,這時轉的人跌落的話,其頭部、頸椎、腰椎都非常危險。「輕度會造成肌肉拉傷、肌腱損傷,嚴重會導致頸椎骨折,造成脊髓損傷,大小便功能障礙、四肢癱瘓。有時甚至會危及生命。此外還可能導致翻跟頭人的手腕部受傷。在做該動作時,兩人十指緊扣,如果支撐人力量過大,可能會使翻跟頭者的手指極度背伸,導致拇指、食指脫位,形成關節過度拉伸導致畸形。

曾經在抖音上聽到一位喜歡惡作劇捉弄自己寶寶的媽媽說:如果生寶寶不是用來玩的,那將毫無意義!

以前,生寶寶是為了傳宗接代,而現如今,隨著時代和生活條件的變化,孩子成了父母和家庭的歡樂源泉。

但寶寶畢竟不是玩具,「玩」壞了,沒有人能賠得起。

你以為寶寶又輕又小,能拋能甩,但他小小身軀,發育未全,更易受傷。

你以為寶寶年幼懵懂,能騙能哄,但他如同白紙,胡亂圖畫,改寫更難。

生命只有一次,孩子的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

GIF

除了模仿高難度動作外,很多寶爸寶媽還樂此不疲地在抖音上變著花樣玩孩子。

GIF

(用透明膠帶橫在門前引誘寶寶「撞」過去)

GIF

(直接拿大雪球砸孩子)

GIF

(用整蠱小道具驚嚇孩子)

不僅是父母喜歡「玩」寶寶,一些親朋好友,甚至陌生人,面對可愛的孩子,也會用一些「特殊」方式和他們互動。

GIF

作為父母,我們更應該以身作則,千萬不要以愛之名、貪圖一時之樂而「玩」毀了孩子的一生!

除去在抖音上這樣毫無分寸感的「玩」孩子,很多家長在日常生活中逗孩子「玩」的方式,也存在巨大的安全隱患。

那麼,生活中,哪些遊戲或玩法易傷害孩子但又是家長們最經常做的呢?

1

逗孩子喝酒

【案例】賈某邀請朋友到家中喝酒,王某帶著2歲大的兒子浩浩一同前往。酒過三巡王某便醉了,於是到賈某卧室睡覺。在旁邊玩耍的浩浩端起桌上爸爸沒喝完的白酒與叔叔們「乾杯」,還「懂事的」挨個「敬酒」,約二兩白酒就這樣下肚了。一會兒,浩浩就醉了,一直昏睡到凌晨,仍舊不醒,而且手腳僵硬、全身發燙......後被送到醫院救治,不幸的是,浩浩最終因缺氧缺血性腦病、急性酒精中毒搶救無效死亡。

(圖片來源網路)

幼兒不能喝酒是常識,青少年過早飲酒對肝臟、骨骼、內分泌有害。酒精對兒童與青少年大腦的影響更是大,《美國醫學會雜誌》上的一項瑞典研究報告證明,在導致患者痴呆的9個影響因素中,酒精中毒的影響最為顯著。

逗孩子喝酒,給孩子帶來的傷害無疑是巨大的。

2

以捉弄孩子為樂

【案例】河南的一個家庭隨著家庭條件的好轉,轉眼間大女兒已經10歲,兩口商量想要一個男孩,於是兩人沒有和大女兒溝通,於是兩人備孕半年的時間懷孕成功,一切很順利,二胎孩子出生了,更高興的是生了一個大胖小子,所有的人都沉浸在喜悅中,大女兒剛開始看到這個小弟弟也挺喜歡,並未有太多的反感,隨著陸續來看望小寶的時候,很多老人和朋友挑逗這位產婦的大女兒說:你媽媽有了小寶寶就不喜歡你了之類的話,10歲的孩子每天都在聽這個樣的話,於是在弟弟擺滿月酒那天把剛滿月的弟弟扔下了樓。

隨著「二孩」的放開,類似「你媽媽有了小弟弟就不要你了」這樣的話時常常聽到。這個過程中大人們是得到了「快樂」,但這種「快樂」建立在孩子的痛苦的基礎上。

3

隨意給孩子喂吃的

【案例】親戚餵食開心果,兩歲半孩子身亡:一位家住西安的網友發微博稱,當日,她的一位閨密帶著兩歲半的孩子參加家庭聚會,被一位親戚餵食了一粒開心果後,嗆入了氣管,家人趕緊將孩子送醫。孩子緊急接受了氣管切開手術,但回天乏術,於當天下午3點18分被宣布不治。

很多家長親戚會拿各種食物逗孩子,讓孩子「嘗」辣椒,喂孩子吃芥末......很多大人只要手上有食物就「忍不住」給孩子一口。小孩吃東西卡喉,食物過敏,甚至中毒的事情經常發生,往往就是因為大人的這些隨意的動作和行為,給孩子造成了嚴重的傷害。

4

給孩子「吸」煙

有些大人喜歡把香煙放在孩子嘴裡,讓孩子模仿大人抽煙的行為,並用相機拍來發帖供大家娛樂。對小孩來說,吸煙的危害遠遠超過大人,香煙中的尼古丁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都容易上癮,對小孩來說,尼古丁還易造成幻覺和頭痛等。

5

隨意親吻孩子

小孩子活潑可愛,大人為了表達自己的愛意,便親吻孩子,或者摸摸孩子的臉蛋和頭部,然而這很容易讓抵抗力差的寶寶生病父母親吻兒童、口對口餵食等都有可能發生感染,癥狀呈多樣性,如咽炎型、腺熱型、淋巴結腫大最為常見。另外,孩子的皮膚細膩且敏感,大人平時接觸的物品較多,撫摸孩子前如果沒有洗乾淨手也極有可能造成孩子皮膚過敏

6

用力搖晃孩子

很多家長會通過搖晃來哄寶寶,可是,稍不注意,用力稍猛就會造成甩鞭式損傷。而且,寶寶頸部的肌肉十分脆弱,受到搖晃時大腦會跟著震動,經常被搖晃可能引起慢性硬膜下血腫。如果繼續發展,可能會造成癲癇,甚至壓迫腦組織影響智力發育,嚴重者出現腦水腫、失明甚至死亡。

7

隨意用力拉扯孩子

相信有很多爸爸都喜歡抓住孩子,用力往上舉並轉圈,用這種「坐飛機」的逗樂方式哄孩子開心,但這種方式不僅有可能讓孩子跌傷,快速旋轉還會使孩子的腦組織與顱骨相撞,損傷腦神經,影響大腦的發育,有導致腦癱的危險。

8

高拋孩子

孩子自上落下,跌落的力量非常大,不僅僅有可能損傷成年人,成年人的手指也有可能戳中孩子引起內傷。而一旦未能準確接住孩子,後果不堪設想。

9

抓著孩子的手轉圈

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小時候被家長抓住手腕提起後轉圈,殊不知,這樣的逗樂方式會把寶寶轉得頭暈眼花,放在地上後站立不穩而跌傷哦。轉圈過程中還可能因離心力的作用,導致孩子的手腕關節脫位。有的家長喜歡一左一右拉著孩子的胳膊玩「盪鞦韆」,這種逗樂也有可能將孩子的胳膊扯脫臼哦,家長們不可大意。

10

過分逗笑

【案例】一名男子逗孩子時不慎向後跌倒壓在小孩頭頸部,致使孩子不治身亡。

GIF

孩子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如果被逗得笑聲不絕,很有會造成瞬間窒息、缺氧,引起暫時性腦缺血,有損腦功能,還可能引起口吃。吃東西時逗笑寶寶也很危險,可能導致食物嗆入氣管,輕者嗆咳,重者窒息。

心理學家約翰·華生曾經做過一個被公認為心理學史上最讓人憤怒的實驗:他和同事找來了9個月大的寶寶艾伯特,在實驗前,實驗人員讓寶寶觸摸毛茸茸的小動物和棉絮等一些有毛的小東西,寶寶完全沒有恐懼。到寶寶11個月大時,實驗真正開始。當寶寶艾伯特正在撫摸小白鼠時,突然聽到研究人員通過敲打鐵棒製造出來巨大的響聲,寶寶被嚇哭。隨後每次寶寶撫摸小白鼠時,就能聽到可怕的巨響,到後來寶寶由於過度驚嚇而哭到近乎昏迷。往後的日子了,艾伯特只要一見到白鼠就恐懼尖叫。沒多久,實驗人員發現孩子對類似的東西也產生恐懼,比如毛茸茸的兔子、狗狗、毛皮大衣,甚至是長著鬍鬚的聖誕老人。

心理學家武志紅認為,中國廣泛存在的「逗」小孩,就是把心靈仍然敞開而單純敏感的寶寶,弄得和成年人一樣絕望、粗糙而鄙俗。

所以,不要以愛之名,去傷害寶寶。

表達喜愛的方式有很多,作為陌生人、朋友,請控制好自己的嘴和手,別人家的寶寶「只可遠觀,不可褻玩」,不要隨便對可愛寶寶摸摸、親親,不要在不明情況下隨便投喂孩子,你可以給孩子一個微笑、一句誇獎,或者招招手、拍拍手表達你的喜愛之情。了解寶寶運動智能發展關鍵階段及其特點,對陪伴孩子玩耍亦有幫助:

○ 運動關鍵期:出生後至1歲

寶寶逐漸會翻身、坐、爬、走,手腳協調能力逐漸提高,會用手嘗試抓握,藉助撫觸按摩,可以幫助寶寶鍛煉肌肉、促進發育。隨著寶寶的力氣越來越大,可以給寶寶玩適於抓握的玩具,搖晃出聲的玩具會更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8~9個月的寶寶可以玩一些大型玩具,如緩坡滑梯等。當寶寶開始練習行走時,可以做一些球類互動、鑽山洞、推小車等遊戲。

○ 運動協調期:1~2歲

寶寶手腳協調能力進一步發展,會模仿成人使用工具,可以和寶寶進行如搭積木、塗塗畫畫、串珠子、爬軟體梯等遊戲。

○ 運動技能學習期:2~4歲

此時寶寶基本能維持身體平衡和動作的準確度,是學習運動技能的好時期,可以做一些跳高、跳遠、單腳跳、拋接球的運動,還可以從三輪童車開始練習騎車。但此時寶寶的協調能力仍發育未全,判斷能力和自控能力處在發育中,容易發生意外,家長需多加留心。

○ 運動整合期:4~7歲

寶寶身體運動各部分開始發展高技巧性與高複雜性的整合性高階功能,可以做更為複雜的動作,如舞蹈、輪滑、武術等,一定要在正確指導下進行。當然更可以來參與我們的「繪本夢之音」全國繪本才藝電視大賽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夢之音繪本才藝 的精彩文章:

TAG:夢之音繪本才藝 |